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海燕  阮琳玲  杨晓冬  林桂花 《重庆医学》2021,50(21):3702-3705
目的 探讨前清蛋白(PAB)、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AFP-L3)在鉴别原发性肝癌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0例作为肝癌组,TNM分期:Ⅰ期32例,Ⅱ期52例,Ⅲ期57例,Ⅳ期9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就诊的80例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9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PAB、FER、AFP、AFP-L3水平.结果 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PAB水平均较健康组降低,肝癌组患者PAB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肿瘤分期越高,PAB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FER水平均较健康组升高,肝癌组的FER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肿瘤分期越高,FER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AFP、AFP-L3水平均较健康组升高,肝癌组患者AFP、AFP-L3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肿瘤分期越高,AFP、AFP-L3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AB、FER、AFP、AFP-L3在不同疾病、不同肿瘤分期中的含量不同,可为鉴别原发性肝癌及肿瘤分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6例血清标本,其中PHC患者91例(PHC)、肝硬化患者96例(肝硬化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69例(慢性肝炎组)、正常健康人群对照7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结果:AFP、AFP-L3在PHC组的浓度水平和阳性率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和AFP-L3水平和阳性率在肝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检测AFP、AFP-L3灵敏度分别为74.43%、77.18%,特异性分别为45.45%、80.61%,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9.12%和70.91%,AFP-L3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AFP,灵敏度虽低于联合检测,但相差不大,特异性明显高于联合检测。结论:AFP-L3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原发性肝癌的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AFP联合三项血清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各200例AFP、GGT、ALP、LDH血清含量,比较两组血清酶学指标水平差异,分析单项检测AFP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血清AFP、GGT、ALP、LDH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GGT、ALP、LDH单项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67.5%、60%、35.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阳性率达93%,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AFP、GGT、ALP、LDH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铁蛋白(SF)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FP、GGT、SF的含量。结果AFP和SF检测的阳性率在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肝癌组的阳性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GGT检测的阳性率在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AFP、GGT和SF三项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6.7%,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GGT、S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肝硬化、慢性乙肝及其他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水平,评价GP73、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肝和其他肿瘤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分别检测GP73、AFP含量。结果①原发性肝癌组的GP73、AFP浓度水平要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和正常健康人组,各组GP7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84,P<0.05),原发性肝癌组GP73含量与其余各组用LSD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P73诊断PHC的敏感性为76.6%,高于AFP的敏感性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2, P<0.05)。③GP73和AFP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为90.6%,高于GP73单项诊断PHC的敏感性为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4, P<0.05),也高于AFP的单项诊断PHC的敏感性59.4%,差异统计学意义(x2=16.667, P<0.05)。结论①GP7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新的血清标志物。②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优于AFP。③GP73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敏感性,特别是对AFP阴性的PHC患者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同期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2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对比3组受试者血清AFU、AFP水平,不同肿瘤大小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AFP水平,并分析AFP、AFU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FU、AFP水平均较肝硬化组、健康组高,肝硬化组患者血清AFU、AFP水平均较健康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肿瘤≥5 cm的患者血清AFU、AFP水平较<5 cm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AFU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较单独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AFU联合AFP检测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对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组、32例其他肿瘤组和42例健康体检组血清AFP和AFU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他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和AFU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1 例肝硬化患者、46 例早期肝癌患者、25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并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logAFP 水平为(0.99±0.43)ng/ml,早期肝癌组为(1.79±0.84)ng/ml,晚期肝癌组为(2.66±1.24)ng/ml,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肝癌组与中晚期肝癌组logAF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晚期肝癌组AFP 水平高于早期肝癌组。血清AFP 水平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P <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确定早期肝癌诊断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24,最佳临界值为15.315 ng/ml,灵敏性为80.4%,特异性为69%。结论 AFP 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临界浓度为15.315 ng/ml 时能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同时收集61例胆囊相关疾病(包括胆囊癌、胆囊结石等)患者、110例肝脏良性疾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患者、49例其他器官疾病(包括肺、消化道、胰腺等)患者以及11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血清PIVKA-Ⅱ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比较肿瘤标志物在各组间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两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均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PIVKA-Ⅱ和AFP的诊断临界值分别设定为140.26 mAu/mL和184.60 ng/mL时,其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95%CI:0.913~0.974)和0.876(95%CI:0.829~0.922)、敏感性分别为84.10%和58.00%、特异性分别为95.50%和97.60%。PIVKA-Ⅱ联合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最大,为0.960(95%CI:0.938~0.982),敏感性为89.80%,特异性为92.70%。结论 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明显优于AFP,PIVKA-Ⅱ联合AFP检测将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佳木斯中医医院收治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PLC患者48例,纳入PLC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48例,纳入HBV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48例,纳入HCV组,肝硬化(LC)患者48例,纳入LC组,另选取同期52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四组AFP、PIVKA-Ⅱ水平,不同病理特征PLC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FP、PIVKA-Ⅱ单项及联合检测在P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LC组AFP、PIVKA-Ⅱ水平高于健康组、HBV组、LC组、H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PLC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结节PLC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FP、P...  相似文献   

11.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化学光标记免疫法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对肝脏疾病的癌变诊断价值。方法:以化学光标记免疫法对原发性肝癌组32例、肝硬化组22例、慢性肝炎组30例、正常对照组35例的AFP、CEA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CEA,肝硬化组AFP、CEA与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同时应用AFP、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检出率可达90.63%。结果:AFP、CEA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徐向华  刘兴样 《中外医疗》2011,30(26):32-3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CA19-9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PHC组62例,肝炎肝硬化组58例以及健康对照组45例进行对比分析。AFP、CA19-9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AFU采用检测各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结果 PHC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HC患者血清AFP、AFU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67.7%、74.2%和64.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AFP、AFU和CA19-93项指标可以提高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早期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将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80例肝硬化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甲胎蛋白)、SF(血清铁蛋白)及β2-MG(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三项指标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三项标志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P、SF、β2-MG阳性率分别为72%、67%、62%,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8%。结论 AFP、SF、β2-MG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符合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肝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分析290例HCC、48例肝硬化及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P水平,AFP水平与HCC患者肿瘤大小、数目及国际抗癌联合会肝癌TNM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不同诊断阈值下AFP水平在HCC及肝硬化人群中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HCC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P=0.0274)和健康体检者(P=0.0001)。290例HCC患者中,95例(32.8%)血清AFP<20μg/L,195例(67.2%)血清AFP≥20μg/L。AFP诊断阈值设定为20μg/L时,其诊断预测灵敏度为67.2%,特异性为29.2%,阳性预测准确率为85.2%,阴性预测准确率为12.8%。AFP诊断阈值设定为400μg/L时,其诊断预测灵敏度太低(42.8%)而无法为临床使用。不同肿瘤大小(P=0.0009)、TNM分期[TNMⅠ期vs.TNMⅢ~Ⅳ期(P=0.0001);TNMⅡ期vs.TNMⅢ~Ⅳ期(P=0.0003)]及肿瘤数目(P=0.0001)HCC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不同。结论AFP升高对HCC诊断具有较强的提示作用,结合其他影像学诊断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及对于AFP阳性患者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洪波 《西部医学》2010,22(5):883-884
目的探讨在肝病患者血清中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0例正常组和198例肝病组进行血清AFP水平的检测。结果急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治疗前血清AFP水平非常地高于正常组(P〈0.01),后经治疗后AFP比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无腹水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血管瘤组的患者血清AF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血清中AFP的检测不仅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个肿瘤标志物,而且是监测肝病活动的一个较好指标,对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mad7和IL-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7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Smad7表达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计数、组织病理分化、TNM分期、是否存在包膜、门静脉系统侵犯、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以及血清HBs Ag阳性率的关系。术前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IL-6表达水平,与36位健康体检者血清IL-6水平对比。结果肝癌组织中Smad7转录水平低于对应癌旁肝硬化组织,肝癌组织中Smad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肝硬化组织(P<0.05)。肝癌组织Smad7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在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分化、TNM分期、门静脉系统侵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中IL-6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存在Smad7和IL-6的异常表达,Smad7和IL-6可能是评估患者病情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及4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O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硬化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且与肿瘤直径、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与血清AFP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疗效的有效指标,与AFP同时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周泽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26-26,41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血清标本1 785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65例,171例手术切除肿瘤为术后对照组;肝硬化487例,其中45例两年后恶变为肝癌与恶变前对比;慢性肝炎499例;健康组334例。采用美国雅培AXSYM及吸附后上机测定AFP、AFP-L3,GP-73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并计算AFP、AFP-L3、GP-73。结果:肝癌组AFP、AFP-L3、GP-73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健康组(P〈0.01);而在肝硬化组、肝炎组、健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手术前后AFP、AFP-L3、GP-73结果差异显著(P〈0.01);肝硬化患者中AFP、AFP-L3、GP-73检测结果两年随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癌组与其它各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AFP、AFP-L3、GP-73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检出率、提高检出的特异性,对疾病的发展及疗效判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AFU和GGT进行联合检测并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和GG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AFU和GGT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清AFP、CA125、CA19—9联检在肝硬化和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原抗原CA125与CA19-9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HC)组50例、肝硬化组40例、慢性肝炎组4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AFP、CA125和CA19-9水平.结果:PHC组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血清AFP、CA125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70.0%、82.0%、90.0%,CA125、AFP联检阳性率为91.2%,AFP、CA125与CA19-9联检阳性率达97.3%.结论:血清AFP、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具有互补作用,特别是对AFP阴性、低浓度的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