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灯盏花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5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另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灯盏花能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结论灯盏花是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王艳丽 《中国保健》2010,(3):109-110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分析55例脑梗塞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脑循环功能的治疗仪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塞患者27例(均经CT或MRI证实)以观察其临床应用的疗效。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不接受该治疗的患者)比较病前及出院时SNSPI评分,以及治疗组5例患者治疗前、后行SPECT检测。结果治疗组经电刺激小脑后SNSP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5例SPECT显示治疗后脑梗塞病局部血流明显改善。表明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经小脑电刺激治疗后,经其神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74例,在常规神经保护、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0.9%氯化钠100ml中,于30min内滴注完毕,溶栓12 h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35例,除不应用尿激酶溶栓外,余治疗方法同溶栓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 h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于治疗后2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属血液高凝状态,溶栓组治疗后3 h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 h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溶栓组治愈率[39.2%(29/74)]、总有效率[91.9%(68/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3%(5/35)和68.6%(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亿福林(心脑健)是茶叶中提取的一种纯天然抗凝改善血液流变性药物,我院于1995年9月~1999年4月采用亿福林治疗30例脑梗塞并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60例经头颅CT证实脑梗塞,并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均为高粘滞血症和高脂血...  相似文献   

7.
骆晓玲 《工企医刊》1999,12(4):28-29
近年来,我们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9例,男153例,女36例,年龄为50岁~76岁,平均年龄为60.2岁;病程为1天~2.7年。其中多发性梗塞39例,脑干梗塞9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EN)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6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 (EN)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0 3 2 % ,对照组 67 7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小 (P <0 .0 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塞前后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应用长春精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商品名:洲邦)治疗198例脑梗塞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疗效观察。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世联  符云峰 《营养学报》1994,16(3):336-337
乙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张世联,符云峰,闵宝珍,杨世方(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生化室,石家庄050021)王桂兰(河北医学院卫生系毒理室,石家庄050017)关键词:Z醇,血液流变学EffectofEthanolonHemorrhcologyinRats...  相似文献   

12.
13.
张越  裴泽军 《现代保健》2009,(30):166-167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5组,分别对给予红花注射液低、中、高三个不同剂量组,溶剂空白对照组,丹红注射液阳性对照组采用LBY—N6B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量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红花注射液对家兔全血黏度有显著降低的作用,对家兔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降低家兔血液黏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对于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进行随机抽取,选取40名患者参与实验,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血液流变学(血流变)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由于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使,流变学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血流变学理论的普及和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流变指标对多种疾病诊断及并发症预测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血流变异常者,表现为:(1)血浆黏度增高主要为肝脏合成过多纤维蛋白原所致,其他一些大分子蛋白如球蛋白、LgM增高以及高脂血症也会影响血浆黏度;(2)全血黏度增高主要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引起;(3)血小板聚集性增强;(4)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血液黏度。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是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在局部达到凝血过程所必须的浓度,进一步加重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7.
脉冲磁场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龙  顾珩 《卫生研究》1997,26(1):14-17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经脉冲磁场作用9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全血中切比粘度和中切还原粘度(P<0.05)、全血低切比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1)都有明显降低;试验组试验后与试验前比较,全血高切比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5)及全血中切、低切比粘度(P<0.01)都有明显降低。揭示脉冲磁场具有降低人体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振动对工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国内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17例振动性白指病例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了观察分析。观察对象以1985年在长江葛洲坝地区混凝土浇捣工中检出的17例振动性白指患者(男性、平均年龄39岁)为观察组;选择劳动条件相同的13名水电工地值班电工(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粘度对脑梗塞发病的影响。方法检测70例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值、全血粘度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沉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相比较,脑梗塞组病人各项检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粘度的增高为脑梗塞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