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清开灵和葛根素注射液对清醒犬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清醒Beagle犬静脉滴注给予清开灵注射液或葛根素注射液,观察药物是否引起类过敏反应及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经手术在Beagle犬体内埋植植入子,手术恢复后用文献报道的类过敏阳性药compound 48/80和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来验证该动物检测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分别经静脉滴注给予清开灵注射液或葛根素注射液,采用DataquestA.R.T.4.3系统连续监测给药过程中及给药后Beagle犬血压的变化并观察犬的体征变化.结果:类过敏阳性药compound 48/80和吐温-80给药后犬出现骚动、皮肤潮红、巩膜充血等类过敏症状,且血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证明清醒Beagle犬遥测系统检测类过敏反应模型成立.清开灵注射液1.2,2.3,11.5 mL·kg-1对犬血压均未见明显影响;0.24 mL·kg-1葛根素注射液组的血压变化不明显,而0.47 mL·kg-1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犬血压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在药后30 min时从药前的(115.35 ±7.73) mmHg降低到(91.74± 10.18) mmHg (P <0.01),收缩压从药前的(147.33±14.65) mmHg降低到(112.88 ±6.51) mmHg(P <0.01),但未见明显的体征变化.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清醒Beagle犬血压没有明显影响,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清醒Beagle犬血压下降,且与剂量相关,可能是由其自身的药理作用引起的,初步判断清开灵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没有引起清醒Beagle犬发生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含吐温-80的中药注射液对麻醉猴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给两个品种麻醉猴静脉滴注含吐温-80的青银注射液,监测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含吐温-80的青银注射液对麻醉猴的血压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结论:猴对吐温-80引起过敏反应可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鱼腥草注射液致类过敏反应的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的类过敏反应特点、致类过敏反应的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脂(吐温80)组,去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含0.5%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对照组动物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3组动物分别静脉注射相应的受试物;各组均注射1次。注射后即刻开始至给药后30min内,观察动物出现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0,30 min分别测定动物血压及呼吸频率,并经股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组织胺(HIS)、总补体活性(CH50)以及末端补体复合物(C5b-9)含量。结果:0.5%吐温80组及含0.5%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的所有动物于给药后2~5 min开始出现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表现为耳部和口鼻皮肤红肿、挠头挠耳、甩头、恶心、添舌、烦躁不安等症状,动物步态不稳,有的动物静卧、排尿、排便,伴紫绀、呼吸加快、血压降低等,2组的阳性反应率均为100%。对照组及去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的所有动物在注射后均未出现上述行为、皮肤、呼吸、血压等改变,阳性反应率均为0%。给药后10 min,0.5%吐温80组的CH50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5b-9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给药后30 min,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给药10 min及30 min,各组组胺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犬静脉注射0.5%吐温80和含0.5%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后,均出现强烈的类过敏反应,而去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则不诱导类过敏反应,表明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反应与其助溶剂吐温80有关。吐温80的类过敏反应与补体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多种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静脉给药对Beagle犬的致敏性.方法 Beagle犬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分别静脉注射4种0.5%吐温80溶液,给药体积10 mL·kg-1,前肢静脉恒速注射(速度5 mL·min-1).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h每只犬的变化,记录症状出现、消失时间,并根据反应症状的轻重判定级别.给药前、给药过程中、停药后测量动物血压、心率.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浆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级别,综合判定致敏性.结果 0.5%浓度样品3静脉滴注可诱发Beagle犬出现类过敏反应的典型症状,其他3种吐温80诱发犬出现类过敏反应的不典型症状;4种吐温80溶液均可导致Beagle犬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各组犬血浆组胺升高均未超过1倍以上.0.5%浓度样品2组犬的不典型类过敏反应症状、血压下降程度均较其他组吐温80受试液轻.综合判定,0.5%浓度样品3静脉注射给Beagle犬其类过敏反应为可疑,其他各组受试液均未能诱发Beagle犬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结论 吐温80浓度在0.5%时,对过敏体质等特殊人群临床应用仍有一定风险,不可大意.生产工艺对吐温80的致敏性有一定影响,精制后吐温80的安全性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脉注射液(新工艺)各组分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新工艺生脉注射液各组分进行Beagle犬类过敏反应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新工艺生脉注射液致敏原因。方法:选用类过敏反应的敏感动物Beagle犬,随机分为7组,每组3只,分别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红参提取液、麦冬提取液、五味子提取液、五味子蒸馏液、生脉方、0.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溶液。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 h各犬的变化,根据反应症状轻重判定级别。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级别,综合判定药物的致敏性。结果:红参提取液组1只犬出现不典型类过敏反应症状,2只犬血清组胺含量升高1倍以上,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可疑;0.2%吐温-80组各犬均出现类过敏反应症状,但血清组胺含量未见明显升高,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可疑;其余各组药物未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结论:新工艺生脉注射液所致Beagle犬轻度类过敏反应可能与所含红参提取液及0.2%吐温-80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以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1)Beagle犬随机分成:0.5% T-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含0.5%吐温的鱼腥草注射液组、0.5% HS15组、含0.5% HS15的鱼腥草注射液组。上述各组分别静脉注射给予各自受试药3mL·kg-1。给药后观察动物的反应,给药前和给药后10、30min分别测定血压、呼吸、心率。(2)小鼠或豚鼠分别一次性静脉注射给予不同浓度 T-80溶液、含不同浓度 T-80的鱼腥草蒸馏液、不含 T-80的鱼腥草蒸馏液,Compound 48/80溶液;以上受试物中均含有0.4%伊文思蓝。记录给药后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按照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采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结果:含T-80的受试物(0.5% T-80组单独或含0.5% T-80的鱼腥草注射液)给Beagle犬一次性静脉注射后,犬迅速出现类过敏反应,包括面部、口唇、眼结膜和耳部皮肤黏膜红肿、瘙痒,流涎、流泪,步态不稳或跌倒,精神萎靡或嗜睡,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在小鼠和豚鼠上,不同浓度的T-80或含不同浓度T-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地导致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其它不含T-80的受试物给Beagle犬静脉注射后未见类过敏反应,给小鼠和豚鼠注射后未见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可导致类过敏反应,T-80是其主要的致类过敏反应物质。Beagle犬、小鼠和豚鼠均可作为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的动物模型。Beagle犬的类过敏反应与临床高度一致,模型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小鼠和豚鼠的类过敏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该血管反应符合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啮齿类动物类过敏试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以不同浓度的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为对象,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清醒小动物类过敏试验方法,用于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筛选和评价.方法:所有受试物均含有0.4%伊文思蓝,各组分别iv给予受试药小鼠20 mL·kg-1,豚鼠30 mL·kg-1,给药后观察30 min内动物的行为学变化,耳廓蓝染情况,测定小鼠双耳丙酮生理盐水浸液的吸光度.结果:小鼠iv0.5%~10%吐温-80溶液、含0.5%~10%吐温-80的鱼腥草蒸馏液、150~600 mL·kg-1双黄连粉针剂;豚鼠iv0.25%~1.0%吐温-80溶液、含0.25%~1.0%吐温-80的鱼腥草蒸馏液、54 mg·kg-1双黄连粉针剂,均可造成小鼠和豚鼠耳廓不同程度蓝染,并且各组随着剂量增高,耳廓蓝染面积增大、染色加深.鼠耳经丙酮生理盐水液浸泡后,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发现伊文思蓝渗出量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利用小鼠和豚鼠耳廓血管通透性测试,可以作为筛选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模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清醒小动物类过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清醒Beagle犬进行中药注射液的类过敏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类过敏试验方法,以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将Beagle犬随机分成对照组(C)、0.5%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组(T)、含0.5%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TY)、无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Y)。上述各组分别注射各自受试药3 mL.kg-1。给药后立即开始观察动物的反应,并于注射后10,30 min分别测定血压、呼吸、心率。结果:T组和TY组动物注射后很快出现局部红肿,由于瘙痒而烦躁不安,挠耳或挠头、搔鼻、舔舌等"过敏反应"症状,有的动物出现皮肤湿冷、步态不稳或跌倒、精神萎靡或静卧、嗜睡、流涎、流泪、呼吸急促或喘息、紫绀等;有的动物有多次排便、排尿反应。T组和TY组动物也在给药后很快出现血压显著降低,呼吸和心率增快。以上症状与临床上人的过敏反应相似。而C组和Y组动物未见异常反应,血压、呼吸和心率无显著改变。结论:Beagle犬可作为临床前评价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该模型与临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模型敏感、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结果评价简便客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注射用与药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的类过敏反应特点,以探讨不同级别吐温-80的安全性。方法: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分析:将ICR小鼠随机分组,包括生理盐水组、阳性药Compound 48/80 25 mg.kg-1组、0.2%,1%,5%的药用吐温-80和相同浓度的注射用吐温-80组,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的各种受试物(20mL.kg-1),观察给药后30 min后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及耳廓蓝染情况。记录给药后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按照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大鼠皮肤血管渗透性试验:将6只Wistar大鼠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6%伊文思蓝0.4 mL,10 min后沿脊柱两侧皮内注射50μL 5%葡萄糖,Compound 48/80 10 g.L-1,0.2%,0.4%,1%,5%的药用吐温-80和注射用吐温-80,20 min后记录注射点的皮内蓝染面积,测定注射点的伊文思蓝渗出量。结果:5%的药用吐温-80和注射用吐温-80可造成ICR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而且药用吐温-80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明显强于注射用吐温-80;其他浓度吐温-80未造成明显小鼠耳廓蓝染。不同浓度的吐温-80溶液在注射部位造成一定程度的蓝斑,而且相同浓度的注射用吐温-80蓝斑直径较药用吐温-80的蓝斑直径小,除阳性药外,各组伊文思蓝渗出量无明显差距。结论:吐温-80有明显的增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提示其有致类过敏作用,并且其致类过敏作用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另外注射用吐温-80比药用吐温-80安全性高,但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降低类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适用于注射剂类过敏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静脉注射含0.6%伊文思蓝(EB)的生理盐水溶液,10 min后,背部皮内注射受试物50μL,20 min后,测量皮内蓝斑直径和伊文思蓝渗出量,以评价类过敏反应程度。结果:生理盐水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造成很小的皮内蓝斑。阳性对照物Compound 48/80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和水肿,从而引起较大的蓝斑和EB大量渗出。采用临床上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多种中、西药注射剂验证了本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一致。结论: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方法与临床一致性。该方法敏感、可靠,适宜于注射剂临床前类过敏反应评价、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上市产品抽验、致敏原筛选、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以及类过敏防治方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注射液致食蟹猴类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不同产地的吐温80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对食蟹猴的致敏性。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含0.25%广州化学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0.25%广州组)、含0.25%南京威尔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0.25%南京组)、含0.30%南京威尔吐温80鱼腥草注射液组(0.30%南京组),每组3只。给药前及给药后24h内观察动物状态及反应症状,并根据反应症状分级标准判定级别;给药前及停药后10m in取血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含量,综合判定致敏性。结果各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后,均未诱发食蟹猴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各组血浆组胺含量给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吐温80质量,并将浓度限定在0.30%以下,可以在维持药物增溶效果的同时避免类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适用于注射剂类过敏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EB)的受试物,以耳廓蓝染发生率和伊文思蓝渗出量作为类过敏评价指标。结果:小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Glu)后,未出现耳廓蓝染,说明无类过敏反应发生。阳性对照物质组胺和Compound 48/80均具有明显的致类过敏反应,可造成耳廓明显蓝染和EB大量渗出。采用临床上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多种中、西药注射剂验证了本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一致。结论: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敏感、可靠,与临床一致性好,适宜于注射剂临床前类过敏反应评价、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上市产品抽验、致敏原筛选、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以及类过敏防治方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及小鼠类过敏试验初步判定舒血宁注射液(Shuxuening injection,SXNI)的"过敏反应"可能不一定是Ig E介导的真正的过敏反应,而是以类过敏反应为主,并进一步证明SXNI的类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批间差异和剂量依赖性,建议建立SXNI类过敏反应检测法,对每批生产的产品进行类过敏反应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产品风险,另外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浓度。接着又对舒血宁注射液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及银杏提取物的不同流分进行了小鼠类过敏反应检测,结果证明舒血宁注射液中致敏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主要含黄酮醇苷的YXY-3流分中,最后对YXY-3进行了进一步化学分离得到4个化学组分,小鼠类过敏试验证明其中YXY-3-1和YXY-3-2是舒血宁注射液中的主要致敏成分,但其具体化学成分还有待后续试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依托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登记注册式医院集中监测探讨了中药注射剂临床过敏反应的类型、发生比例及发生特征。监测的品种包括疏血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共监测15余万病例;病例按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分组,采集过敏患者血样14例,匹配患者血样55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C3,C4,IgE,IgG,MCT-β共5项免疫毒理学指标,根据结果分析其过敏反应类型为:疏血通注射液过敏2例,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无法判定类型;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敏3例,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同时发生,1例无法判定类型;参芪扶正注射液过敏4例,3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无法判定类型;参麦注射液过敏1例,判定为类过敏反应;刺五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各1例,无法判定类型。结果提示纳入监测的上述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类过敏反应较少;过敏反应的类型可能与中药注射剂品种关系密切,同一品种的过敏反应类型相同;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敏的同一患者可以同时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的致敏性.方法 采用类过敏及过敏实验方法,观察CA对Beagle犬及豚鼠的行为学变化,检测血中组胺,IgE,IgG,IgM,ECP和IL-4的含量变化,判断CA的致敏性.结果 CA没有引起Beagle犬及豚鼠产生典型的行为学变化,血中组胺,IgE,IgG,IgM,ECP和IL-4的含量亦没有变化.结论 CA未引起犬及豚鼠发生明显的类过敏及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及聚山梨酯80注射液的过敏原性。方法:以Ⅰ型超敏反应为模型,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聚山梨酯80注射液对豚鼠过敏实验均出现阳性结果,其中聚山梨酯80含量达5mg/ml时为明显阳性,聚山梨酯80含量在3mg/ml以下时为弱阳性,不含聚山梨酯80的香丹注射液豚鼠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不同来源的聚山梨酯80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制备工艺中加热灭菌处理对聚山梨酯80的过敏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其中所含聚山梨酯80所致,过敏反应强弱与聚山梨酯80浓度有关,与加热灭菌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7.
组胺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实验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静脉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建立类过敏反应的Beagle犬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一次静脉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根据注射后Beagle犬的行为及血压变化,判断类过敏反应.结果 磷酸组胺注射液静脉注射可引起Beagle犬产生典型的类过敏反应,高剂量组的反应明显强于低剂量组.结论 Beagle犬静脉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能够模拟临床类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以作为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敏感动物模型,用于评价中药注射剂及其组成成分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的致敏性和体外溶血性.方法 分别以豚鼠和家兔为受试动物,给予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吐温80,观察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以家兔红细胞为标本,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该6种注射用吐温80是否有体外溶血作用.结果 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吐温80的ASA试验和PCA试验均呈阴性;3种注射用吐温80在观察的时间内溶血率超过5%,其余3种注射用吐温80的部分高浓度试管在观察的时间内溶血率亦超过5%.结论 本实验的条件下,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吐温80不引起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血性.吐温80的溶血性可能并不完全是由杂质所引起,产品本身的理化特性和使用浓度失当与溶血性的产生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2种吐温80及其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的致敏性.方法 采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各组受试药液以致敏,致敏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状态.末次致敏后第11天,各组豚鼠由足趾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的相应药液进行激发,激发给药前15 min及激发后连续40 min观察豚鼠的反应,记录症状出现、消失时间,评价动物反应症状.激发停药后4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浆IgE、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结果综合评价致敏性. 结果各组豚鼠致敏期间无异常反应,激发后综合判定致敏性,卵白蛋白阳性对照组、0.5%吐温80(1)组可诱发豚鼠过敏反应阳性,其他各组均未诱发豚鼠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结论 控制吐温80质量,并将浓度限定在0.25%及以下,可在保证药物增溶效果的同时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进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时,以豚鼠反应症状为主要指标,血浆IgE、组胺升高为辅助指标综合判定致敏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试验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新、旧两种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的致敏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用类过敏反应的敏感动物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旧工艺生脉注射液、新工艺生脉注射液.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 h各犬的变化,根据反应症状轻重判定级别.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级别,综合判定药物的致敏性.结果:旧工艺生脉注射液导致Beagle犬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且血清组胺升高1倍以上,综合判定旧工艺生脉注射液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阳性;新工艺生脉注射液可诱发Beagle犬出现不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血清组胺升高1倍以上,综合判定新工艺生脉注射液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可疑.结论:旧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可诱发Beagle犬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其致敏性强.与旧工艺生脉注射液相比,改进工艺后的生脉注射液引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症状出现时间晚,程度轻,对Beagle犬的致敏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