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母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止咳,镇静,祛痰的作用。作者研究了产于中国黑龙江省的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内的生物碱,曾报道从平贝母得到的两个新的甾族七环结构生物碱乌苏里贝母碱(3)(ussuriedine)和乌苏里贝母酮(4)(ussuriedinone)。本文介绍了从平贝母中得到的另外两个新的甾体生物碱平贝母酮(1)(pingbeinone)和黑龙贝母碱(2)(beilonine  相似文献   

2.
黄山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黄山乌头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黄山乌头总生物碱,经色谱法分离、纯化,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帕乌头碱(Hypaconitine ,1) ,中乌头碱(mesaconitine,2) ,尼奥宁(Neoline,3)。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双酯型乌头碱(1 ,2)为黄山乌头主要生物碱成分。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4,(9)
目的研究伊犁贝母鳞茎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对伊犁贝母鳞茎的乙醇提取物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及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非生物碱成分,分别为蛇床子素(1)、佛手柑内酯(2)、花椒毒内酯(3)、6,9,10-三羟基-7-十八烯酸(4)、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5)、胡萝卜苷(6)和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贝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4为首次从贝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香豆素类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延胡索中生物碱的方法。方法:延胡索生物碱经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3∶3∶2)为溶剂系统,上样量300 mg,得到1个混合物和2个生物碱单体。混合物再以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2个生物碱单体,所得产物采用ESI-MS,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高纯度的生物碱单体:海罂粟碱(125 mg,1)、四氢巴马亭(40.5 mg,2)、d-紫堇碱(23.5 mg,3)、四氢小檗碱(10 mg,4),其纯度分别为96.5%,97.54%,98.3%,97.3%。结论:HSCCC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制备延胡索生物碱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贝母碱和去氢贝母碱是药用贝母属植物中主要生物碱。作者研究了去氢贝母碱体外诱导人HL-60细胞分化成粒细胞,从而抑制该细胞生长的作用。 3种人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NB4、U937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去氢贝母碱培养4天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氮蓝四唑(NBT)还原试验检测细胞分化。结果显示,去氢贝母碱对3种细胞生长均具抑制作用,IC_(50)  相似文献   

6.
酶法提取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金莹  朱宏吉  魏静娜  于晓艳  张达  陈希 《中草药》2007,38(9):1344-1346
贝母来源于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贝母中的生物碱种类多,是贝母止咳、化痰作用的有效成分[1,2]。贝母中生物碱多为脂溶性碱[3],可以采用传统醇提方法,但收率很低,并且贝母药材价格较高,因此为了有效成分生物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实验在醇提工艺前加一步酶解过程,使纤维素酶降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促进有效成分溶出,提高贝母总生物碱的收率。1试剂与仪器纤维素酶由天津科健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活力为1033.3U/g;贝母药材购自天津市中药饮片厂,贝母素乙对照品(批号110751-200303)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相似文献   

7.
王建忠  雷宇  廖静  陈小瑞 《中草药》2013,44(17):2350-2353
目的 研究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 var.mollis根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及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毛木防己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个较少见的C-α羟基取代的新BBI生物碱木防己亭碱(1)及3个已知生物碱,分别为去氢艾帕特啉碱(2)、木防己碱(3)、异木防己碱(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木防己亭碱,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石蒜科植物可用于癌症的早期治疗,该科植物含有100多种生物碱。文献报道葱莲(Zephyranthes carinata)含有多种石蒜科类生物碱,如石蒜碱、加兰他敏、扁担叶碱(hamayne)等。作者曾从葱莲的鳞茎中分离出2种新的生物碱,1-O-(3-羟丁基)-全能花碱(HBP)和1-O-(3-O-β-D-吡喃葡糖丁基)-全能花碱(GBP),这两种生物碱对P_(388)、KB和HeLa细胞有显著的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皖贝母中分离产生物碱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法、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旋转蒸发光检测器法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皖贝母鳞茎中筛选出产生物碱的内生真菌。结果:从皖贝母中分离出1株产生物碱的内生真菌,并鉴定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结论:从皖贝母中分离到了一株产生物碱内生真菌bm-2 ,为解决皖贝母药用资源匮乏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瓦布贝母中西贝母碱苷、西贝母碱、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湖贝甲素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8μm),流动相0. 1%甲酸溶液(含0. 01 mol·L~(-1)甲酸铵)-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 4 m 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 6个生物碱成分的定量定性离子对为西贝母碱苷m/z 592. 4 574. 4,138. 2,96. 1,西贝母碱m/z 430. 4 412. 3,138. 2,96. 1,贝母辛m/z 430. 4 412. 3,109. 2,67. 2,贝母素甲m/z 432. 4 414. 4,95. 2,67. 2,贝母素乙m/z 430. 4 412. 3,396. 3,91. 1,湖贝甲素m/z 416. 4 98. 2,81. 2,67. 2。结果 6个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 1),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 07%~106. 62%,RSD均5%。结果: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各批次间6个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总体上西贝母碱和西贝母碱苷含量最高,贝母辛居中,贝母素乙、贝母素甲和湖贝甲素依次递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瓦布贝母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为瓦布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叶钩藤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大叶钩藤生物碱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氯仿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渡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大叶钩藤生物碱部分分离并鉴定了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柯诺辛碱(1)、柯诺辛碱B(2)、异去氢钩藤碱(3)、异钩藤碱(4)、去氢钩藤碱(5)、钩藤碱(6).结论:柯诺辛碱为大叶钩藤生物碱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贝母类药材生物碱及生物碱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酸水解-酸性染料比色法同时测定贝母类药材中生物碱及生物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氯仿-甲醇(4∶1)混合溶剂提取总碱,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水解前及水解后提取物中生物碱含量,计算出生物碱、生物碱苷及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生物碱、生物碱苷及总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102.2%,101.1%,RSD分别为1.1%,3.3%,1.7%(n=5),并对药典收载的9种贝母类药材进行了测定。结论本法不需要复杂仪器,可用于贝母类药材生物碱及生物碱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对不丹传统药用植物乌头属植物 A.orochryseum Stapf 进行研究,分离得到3个新的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 orochrine(1)、2-O-acetylorochrine(2)、2-O-acetyl-7 α-hydroxyorochine(3)和2个已知生物碱氯化阿替新(4)、变绿卵孢碱(5),并用光谱法确定了3个新生物碱的结构。该植物地上部分自然干燥、切碎,用甲醇提取4  相似文献   

14.
川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川贝酮(chuanbeinone,Ⅰ)、梭砂贝母酮(delavinone,Ⅱ)、贝母乙素(peiminine,Ⅲ)、西贝素(imperialine,Ⅳ)、petil-idine(Ⅴ)、贝母甲素(peimine,Ⅵ)、贝母辛(peimisine,Ⅶ)、solanidi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eopyranoside(Ⅷ).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Ⅴ、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生物碱Ⅰ组分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半制备ODS反相柱色谱现代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生物碱Ⅰ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氢吴茱萸碱(1)、13-methyl-13H-indolo[2’,3’:3,4]pyrido[2,1-b]quinazolin-5-one(2)、吴茱萸碱(3)、吴茱萸次碱(4)、羟基吴茱萸碱(5)、二氢吴茱萸新碱(6)、吴茱萸新碱(7)、1-甲基-2-(6Z,9Z)-10-十五二烯基-4(1H)-喹诺酮(8)。结论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的物质基础有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成分。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苦豆子种子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方法: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CC),葡聚糖(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重结晶等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1H-NMR,13C-NMR)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采用MTT测定部分生物碱单体化合物体外对C6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共分离出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苦参碱(1),氧化苦参碱(2),槐果碱(3),9α-羟基槐果碱(4),氧化槐果碱(5),9α-羟基槐胺碱(6),(-)-13,14-去氢槐定碱(7),1个非生物碱化合物3-吲哚甲醛(8)。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5对鼠脑胶质瘤C6细胞显示了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大护  张天才  柳军玺  邸多隆  党岩 《中草药》2011,42(8):1505-1508
目的为明确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的药效物质基础,系统研究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对秃疮花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等现代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秃疮花中发现1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2个萘菲啶类、1个吗啡烷类、4个阿扑菲类和4个普罗托品类生物碱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二氢血根碱(1)、6-丙酮基-5,6-二氢血根碱(2)、青风藤碱(3)、秃疮花红碱(4)、异紫堇碱(5)、紫堇碱(6)、N-甲基莲叶桐文碱(7)、顺式普罗托品季铵盐(8)、反式普罗托品季铵盐(9)、原阿片碱(10)、别隐品碱(11)。结论除化合物5、6、10和11,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滇川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琳  单连海  高峰  黄帅  周先礼 《中草药》2018,49(8):1773-1778
目的对滇川翠雀花Delphinium delavayi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ODS、氧化铝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纯化,通过HR-ES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手段以及文献对比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川翠雀花中共分离得到14个生物碱类成分,包括13个牛扁碱型C19二萜生物碱:翠雀亭(1)、翠雀它星(2)、delbonine(3)、delbotine(4)、牛扁碱(5)、翠雀灵(6)、德尔瓦印A(7)、德尔瓦印B(8)、德尔色明甲(9)、氨茴酰牛扁碱(10)、拉翠碱A和B(11)、shawurensine(12)、甲基牛扁碱(13)和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S-glaucine(14)。结论 14个生物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水草中的生物碱。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血水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白屈菜红碱、(2)血根碱、(3)二氢血根碱、(4)二氢白屈菜红碱、(5)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6-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7)6-羟甲基二氢血根碱、(8)原阿片碱。结论:化合物(3~7)为首次在血水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延胡索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星烨  石钺  郑顺亮  孙虹  金文 《中药材》2008,31(11):1656-1658
目的:研究延胡索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分离延胡索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UV、MS、D和D-NMR)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四氢非洲防己碱(1)、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2)、corunine(3)、脱氢延胡索碱(4)、dehydrocorybulbine(5)、非洲防己碱(6)、黄连碱(7)、巴马汀(8)和小檗碱(9)。结论:化合物2、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出。本文还对化合物(3)的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