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青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28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青年人为对照组(NC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青年AMI组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NC组(P<0.01);AMI组血浆Lp-PLA2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P<0.01),且血浆Lp-PLA2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26,P<0.01).结论 血浆Lp-PLA2水平可能反映青年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青年(≤45岁)AMI患者150例,作为青年AMI组;纳入同期45岁以上AMI患者160例,作为老年AM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与老年AMI组相比,青年AMI患者男性比例和吸烟比例较高(分别为:96.0% vs.75.6%和62.7% vs.35.6%),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较低(分别为37.3% vs.49.4%和40.0% vs.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32例青年AMI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占50.0%),有8例(6.1%)未见明显冠脉狭窄,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则以多支病变为主(占74.8%).结论 与老年AMI相比,青年AMI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低,但吸烟比例较高,同时青年AMI患者较老年AMI的病变累及冠脉少,多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AMI)绝大多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由于冠脉痉挛、斑块出血及/或破溃、血栓形成等冠脉急性病变参与了AMI发病,因此AMI与粥样硬化病变所累及的冠脉范围以及造成管腔狭窄程度之间常无恒定的关系。AMI发  相似文献   

4.
冠脉溶栓是一全新的治疗学概念,并可借以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原理。近来证明,冠脉阻塞可能是痉挛、血小板聚集和粥样硬化斑之间彼此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多数 AMI 后早期病人、血管造影时可见冠脉阻塞性血栓,血栓一般位于冠脉粥样硬化斑上或其附近;冠脉血栓溶解后仍可有残余狭窄。心绞痛一般反映心肌缺血,AMI 前心绞痛反映冠脉狭窄。本文研究 AMI 前心绞痛与冠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运用冠脉造影、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技术,探讨AMI溶栓治疗后冠脉早期和晚期再通对AMI范围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例起病3.75h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接受rt-PA(55例)或安慰剂(53例)治疗。47例在治疗开始后17±0.8h作冠脉造影(A组),61例在第10天作冠脉造影(B组),梗塞区供血冠脉TIM 0~1级为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分析81例急性心梗(AMI)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探讨冠脉早期再通(PTCA和/或CABG之后)对生存率的影响。A组32例冠脉再通(TIMI2或3级):PTCA22例,CABG2例,PTCA后CABG8例。B组49例冠脉未再通:常规药物治疗41例,PTCA失败8例。两组的年龄、性别、AMI部位、CPK、CKMB峰值、休克发生距MI起病的时间、心率、收缩压、肺楔压、心排指数、入院前用药、糖尿病、充血性心衰、CABG史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梗塞前心绞痛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室功能储备的意义,作者应用左室荧光电影摄像术对37例近期首次AMI恢复期病人(男30例,女7例,年龄41~76岁,平均59岁)进行了研究。患者入选档准为:①前壁Q波梗塞;②左前降支冠脉全部或部分阻塞;③梗塞急性期冠脉内溶栓失败者。其中,15例患者AMI起病前心绞痛发作超过1周,为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54%±3%,梗塞部位局限性室壁运动(RWM)10%±3%:10例患者AMI起病前心绞痛发作不足一周。为B组,LVEF和RWM分别是42%±3%和1%±2%;12例患者无梗塞前心绞痛发作、为C组,LVEF和RWM分别是38%±3%和-1%±2%。B、C两组LVEF和RWM明显低于A组(P<0.05),而心率  相似文献   

8.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伴发心电衰竭和泵衰竭是AMI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伴发症的产生及严重程度与AMI的梗塞面积有关。因此AMI的治疗主要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和恢复冠脉血流以缩小梗塞面积。前两种方法虽可缩小梗塞面积并改善临床症状,但只有使冠脉血流再通才能达到缩小梗塞面积、挽救频临坏死心肌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一、冠脉血栓形成在AMI中的意义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普及应用,人们对冠脉血栓形成在AMI中的作用的认识也逐渐深化。有人对517例确诊为AMI的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检查,发现在症状发作4小时内,90%的患者冠脉有血栓形成,而在发作后12~24小时内,血栓形成率为54%;采用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或钙拮抗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由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状破裂,导致冠脉痉挛和血栓形成,阻塞程度不同,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猝死的一组临床表现。由于其起病急,病情重,急诊科或基层医疗单位。120急救中心为其前诊场所,对于其诊断及处理是否正确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CCU病房的建立,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为保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安全进入CCU治疗,需急诊医生及基层医生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现将我院对63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急诊处理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J波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近年住院的94例前壁AMI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出现J波者与无J波者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二度Ⅱ型和/或三度房室阻滞、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有J波组(A组)冠脉狭窄程度重于无J波组(B组)(P<0.025);多支冠脉病变A组发生率高于B组(P<0.05)、二度Ⅱ型和/或三度房室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25)、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临床症状A组较B组严重(P<0.025).结论 前壁AMI者心电图出现J波者病情较重,缺血性J波也是恶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示.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及早采用非介入方法评估相关冠脉溶栓后早期再通程度具有极为重要的预后意义与治疗价值。本文对AMI溶栓后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旨在了解其在判断AMI相关冠脉再通程度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研究对象为97例AMI患者,男82例,女15例,均龄59士12岁。均于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其中仅接受rt—PA56例,链激酶34例,rt—PA加链激酶6例,rt—PA加尿激酶1例。所有患者均无可能干扰各生化指标的严重肾病或骨骼肌病。于溶栓后90min均接受冠脉造影,以期了解梗塞冠脉再通程度。并于溶栓开始前及溶栓后90min分别采各自静脉血测定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股酸激酶(CK)、CK—MB同功酶及CK—MM同形异构体水平。结合上述生化指标水平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各相关生化指标在判断梗塞冠脉再通中的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急诊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94例 AMI患者行即刻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 PTCA)或溶栓治疗 ,溶栓者于溶栓开始后 90 m in行冠脉造影 ,梗死相关动脉 ( IRA)再通且无冠脉病变者为冠脉正常组 ,再通且并冠脉病变者及 PTCA成功者为冠脉异常组。记录两组患者冠心病易患因素 ,观察 ST段抬高总和 90 m in回落程度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心脏事件发生率 ,并于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94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 2 1例 ,冠脉异常组 73例。前者较后者年龄轻 ,男性、吸烟等诱因多见 ,且造影时 TIMI 3级多见 ;ST段抬高总和 90 m in回落大 ( P <0 .0 5 ) ;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 P<0 .0 5 ) ;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较大 ( P<0 .0 5 )。结论 :AMI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相对年轻 ,吸烟等诱因多见 ,住院期心功能和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脉造影和罪犯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方法 入选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36例,其中42例年龄≤50岁分入A组,194例年龄>50岁分入B组,应用冠脉造影观察冠脉病变特点.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IVUS观察14例A组和38例B组AMI患者罪犯病变,测量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面积,狭窄程度,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大小,脂核负荷和斑块破裂情况等.结果 吸烟、酗酒和冠心病家族史在A组多见,B组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A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而B组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且侧支循环形成多;IVUS发现2组罪犯病变均主要表现为斑块不稳定和破裂,部分A组患者冠脉血管无严重病变,A组血管病变脂核大,纤维帽薄,B组罪犯病变狭窄程度重,斑块面积大,纤维帽厚度较厚,脂核较小.结论 AMI主要由于斑块不稳定和破裂所致,不同年龄AMI冠脉病变特征和危险因素不同,提示不同年龄患者预防AMI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4.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8例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72例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及预后.结果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为主,危险因素以吸烟、超重、冠心病阳性家族史为主.其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冠状动脉造影56例,其中冠脉痉挛3例,其余均有冠脉血管病变).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良好.结论 AMI发病年轻化.青年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病因以冠状动脉硬化为主,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人不同,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年龄≤4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青年AMI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证实病变,根据造影结果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结果42例中,41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7.6%,支架完全覆盖靶病变,扩张满意,血管腔残余狭窄〈20%,TIMI血流3级达到率97.6%。结论青年AMI患者及早、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前向血流。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挽救生命,防止左心室重构,明显改善青年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1.急性冠脉梗阻后早期,心外膜及心前区ST段抬高值可提示前壁心肌急性缺血损伤程度及预测前壁梗塞范围。2.梗阻后24小时,心前区R波振幅的降低和/或Q波的出现及加深的程度对前壁梗塞范围具有定量价值。3.心前区ST段抬高的导联数(NST)及Q波出现的导联数(NQ)则与前壁梗塞范围的相关性欠佳。多导联ST段和QRS波标测同时应用,可提高对前壁AMI范围的定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同期144例AMI患者,于发病12h内行尿激酶溶栓,并于心梗后7~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且无冠脉病变者为冠脉正常组,再通且有冠脉病变及PTC成功者为冠脉异常组.记录二组患者易患因素,观察ST段抬高总和及90min回落程度,比较二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并于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44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10例,冠脉异常组134例,前者较后者年龄轻,男性,吸烟等诱因多见;造影时TMI 3级多见;ST段抬高总和于90min回落明显(P<0.05);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高(P<0.05).结论AMI冠脉造影正常者相对年龄轻,吸烟诱因多,住院期间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ienbaum心电图缺血分级结果,分为Ⅱ级组(n=45)与Ⅲ级组(n=28),比较两组AMI罪犯冠脉狭窄情况,并分析心电图缺血分级与AMI罪犯冠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与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79例青年冠心病患者(15~44周岁)作为病例组.77例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冠脉造影也无冠脉粥样硬化的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以Gensini积分评估病例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分为高Gensini积...  相似文献   

20.
彭建业  张玲  尹凯  罗琼  桂庆军 《心脏杂志》2011,23(5):613-616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的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05例初发AMI患者的AT1R基因A1166C的多态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根据结果判定冠脉病变的支数(狭窄程度≥50%)和冠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结果: AMI患者中,AC+CC基因型携带者冠脉病变的支数和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携带者(P<0.05)。结论: AT1R基因A1166C的多态性与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