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一般资料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0岁~65岁;所选病例均经消化道钡餐透视确诊为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幽门梗阻。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桃仁129,红花sg.当归129,升麻6g,大黄12g,快实109,丁香6g,差半夏209,代储石309,生姜10g.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脾胃虚弱者加人参109、白术129;肝郁气滞腹胀者加柴胡、木香各109,白芍129;寒重者加附子、桂枝各10g;热盛仿明便秘者加生地、元参各159;梗阻严重者加海藻159、炮山甲、韭菜汁各10g。3疗效观察36例中,痊愈(腹痛、恶心呕吐止,大便正常,钡餐透视复查胃肠排空正常)29例,…  相似文献   

2.
金甲五苓散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吉明 《国医论坛》1996,11(4):26-26
1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3岁~68岁,平均45岁;有甲肝病史者1例,乙肝病史老14例.丙肝病史者2例,乙肝、丙肝交叉感染者2例;病前无肝炎病史,腹水后查出乙肝标志物阳性者3例;第一次腹水16例,第二次腹水4例,第三次以上腹水者2例。22例均症见:腹部膨隆.腹壁皮肤光亮,小便短少,面色灰暗,ALT不同程度增高,血清蛋白A/G失调(9例)或倒置(13例),B超检查门静脉增宽15mm~24mm不等,牌大,腹水。兼见:胸腹壁静脉显露15例(其中2次以上腹水者6例均见),双下肢指陷性浮肿17例,肝掌或(和)蜘蛛籍19例,钡餐透…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经治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8岁,其中8岁~20岁8例;21岁~30岁18例,31岁~40岁22例,41岁~50岁12例,51岁~66岁8例;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5年.临床多表现为黎明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纳少腹胀,气短乏力,形体消在,形寒肢冷,腰联酸软,舌谈苔白,脉沉细弱.2治疗方法均以四合汤加减:人参109,白术15g,炙黄茂209,山药ZOg,当归129,白芍129,破六6g,肉豆经109,神曲15g,木香6g,黄连sg,防风109,林骨服129,吴莱莫6g,五味子109,升麻6g,炙甘草109。每日1剂,水煎服,连眼10天为1疗程。3治疗…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86例中,男29例,女57例;年龄18岁~75岁;角化物发生于扁桃体部位者79例,发生于烟后壁淋巴沙泡部位5例,发生于咽们索部位2例;病史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角化物临床特征:局部黄白色似栓塞状赘生物隆出于表面,坚硬如石,与基底紧密粘连,不易利除,强行剥下遗留轻度出血点,周围组织正常.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党参109,白术129,在警10g,桔梗129,陈皮109,半夏109,射于109,甘草10g。加减:目具加大青叶109,紫草109;大便干燥加大黄109,天花粉10g;失眠者加五味子109,首乌藤109;咽于加胖大海10g,玄参10g.日1剂.…  相似文献   

5.
亚临床资料35例中,年龄最大45岁,最小26岁;病史最长7年,最短2个月,其中1年以内的19例,1年~3年的9例,3年以上的7例;35例均为已婚妇女;临床表现以下腹部坠胀疼痛或隐痛,劳累或经期加重为主症,并伴有白带多、月经异常、痛经等症;21例经B超检查确诊。2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基本方:败着草309,鱼腥草209,公英159,连翘109,当归15g,香附129,红花129,鸡内金109,桂技6g。如有包块可加三棱109,获术10g;大便于加大黄6g。每剂煎2次,每次前15min~20min,共取计约300ml,分2天用,每天1次,每晚大…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年龄51岁~60岁者7例,61岁~70岁者2例,平均55岁;病程8个月~15年,平均9年;合并高血压9例,浮肿7例;尿蛋白0.6g~3.7g/2‘h,平均2.2;g/z‘ho糖尿病诊断接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糖尿病性肾病诊断以病人出现持续性蛋白尿(>o.5召/24h)为标志,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肾病。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茧丝子209,五味子129,构把子249,覆盆子159,车前于(包煎)309,生黄茂309~609,生山药309~609,山英肉249,益母草309,乌梅109。有热象者加生地159,黄连6g;肢端麻木,便演者加制附片gg。每日1剂…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104例中,男36例,女68例;年龄最/J‘23岁,最大4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全部病树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直肠及动状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道影检查确诊。2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以和营清热、虚实兼顾为原则。方药组成:炒槐花159,黄连10g,黄等109,荆芥德159,权壳129,当归129,板子gg,获警129,例相叶129,赤小豆159。每日1剂,水效分2次服。10日为l疗程。加减:若血下如注,舌红,脉数者加地偷159,建草根159;血下污浊,舌红,首黄腻,脉儒数者加苍术159,黄柏109,赤芍109,阿胶129;便血过多者加阿胶12g,干姜3g;…  相似文献   

8.
1一股资料42例为1981年~1993年的门诊、住院病人,其中女25例,男17例;年龄34岁~62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半年,平均1年半.2治项标准①红褐色粘液便,有腐臭味,脐周或右下腹压痛,大便镜检港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阳性;②泻殉日久,神疲气短,面色萎黄,嗜卧怯怜;③舌质谈,首腻,脉德或虚数.具备其中①②项,参考③项即可确诊.3治疗方法全部服用白头翁汤合理中汤:白头翁609,秦皮129,黄柏129,黄连109,潞参109,予姜109,白术10g,炙甘草109。每日1剂,水煎3次,共取计1000ml,分3次温服。加减:法冷不明显者,手姜减…  相似文献   

9.
复肝灵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001-01~2006—12住院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79岁;病程(1.5±0.4)年;首次出现腹水者18例,2次出现腹水者7例,3次以上出现腹水者5例。对照组28例,其巾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者77岁;病程(1.3±0.8)年;首次出现腹水者17例,2次出现腹水者7例,3次以上出现腹水者4例。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病例均符合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有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标准^[1],并排除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等。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30岁以下7例,30岁~45岁28例,45岁以上5例;病程3年~7年居多,平均5年.40例全部经过目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均有胃院疼痛.痛处不移,昼轻夜重,经久不愈.腹胀纳呆等。2治疗方法自拟胃府通瘀汤组成:丹参309,檀香109,砂仁10g,)11樟子129,醋元胡159.生活黄10g,沙五灵服129,三七份6g(冲服),乳香109,没药10g,白艾粉6g(冲服),甘草6g。加减:气滞血瘀者加青皮、柴胡、权壳、木香、香附;气虚血瘀者加黄茂、白术、党参、山药;寒凝血瘀者加吴某英、肉桂、良姜、予姜。水煎服,日…  相似文献   

11.
五临床资料本组214例均为1989年~1995年治疗的门诊及病房病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87例;年龄2个月~86岁,其中10岁以下患者95例;病程1天~3天者98例,4天~7天者69例,8天以上者47例。临床伴见发热者89例,肺部有不固定干湿罗音及哮鸡百者58例,X线胸送或摄片示纹理增粗者92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住粒细胞升高者104例。2治疗方法基本处方:荆齐12g,防风12g,柴胡129,黄书12g,牛子129,射干gg,目蚕12g,蝉衣109,前胡129,白前129,桔梗129,杏仁12g,炙甘草129,生姜12g(儿童用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沸15min后滤液,每天2次…  相似文献   

12.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9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除经妇科常规检查外,均经本院B超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治疗后仍用同样疗法复查.98例中,门诊病人96例,住院病人2例;未婚者1例,已婚者97例;平均年龄31.5岁;单侧者91例,双侧者7例。2治疗方法21方药组成桂枝129~309,获警309~609,桃仁109,丹皮109,赤芍109,香附159,泽兰309~459。2.2加减方法寒证重用桂枝159~309,甚者加附于109;热还加蒲公英309,紫花地了309;气虚加黄茂309;经治2个疗程卵巢囊肿不缩小者加三校109,获术109,他穿山甲109,水挂3g(冲服)。2.3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前两次相兑约300ml…  相似文献   

13.
李祥 《国医论坛》1996,11(2):18-18
1一股资好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6岁,其中20岁以下4例,21岁~30岁20例,31岁~40岁5例,41岁以上1例;们嗜肥甘厚腻或饮酒者22例,占73.3%;病程最短3天,最长9年.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白术159,桂枝109,自挂3g,择泻109.猪等6g,获警159,白术109,芒硝109.金钱草309,地龙159。随症加减:编湿热者加黄柏109,虎仗3Og;阳虚者加人参209,制附片109;阴虚者加生地黄159.山英内109;气滞血瘀者加)11中膝、)11穹、我术各109;尿血者加地榆炭10g,既琅粉3g(冲服)。每日1剂,水煎取计600rnl,分3出温服.2治…  相似文献   

14.
炙甘草汤治疗虚证室性早搏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建平 《国医论坛》1996,11(2):14-14
1临床资料60例中,男38例,女22例;15岁~24岁10例,25岁~34岁17例,35岁~44岁10例,45岁~54岁12例.55岁~64岁8例,65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3个月.县长16年;病史:风心病14例,冠心病23例,心肌炎10例,原因不明者13例;心气虚14例,气阴两虚17例,气血两虚19例,气血两虚兼阳虚10例。全部肩例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用药前均经西药治疗。2治疗方法方药:炙甘草、党参、丹参各15g,生地309,麦冬、生姜、阿胶(烊)、大枣各109.枝枝6g,去参129。兼阳虚者枝枝增至109,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生龙牡各15g,胸前区痛者加赤芍159,肝郁者加…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58例患儿为1992年~1995年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在2岁~13岁之间;发病多在2周以内;发病前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的56例,患皮肤疮疖的2例;58例均有浮肿、尿短;尿检见蛋白十~+++十的48例,血尿对例,管型尿39例;血压增高者21例.2治疗方法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3g~sg,杏仁sg~10g,连翘sg~129,赤小豆sg~209,桑白皮sg~10g,甘草3g~6g,蝉衣3g~109.白茅根109~309,车前子sg~159,石苇sg~10g。发热者加生石膏,扁桃体肿大者加山豆根、玄参,血尿者加小蓟,浮肿甚者加泽泻、地…  相似文献   

16.
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其中4岁~20岁者10例,21岁~40岁者8例,41岁~60岁者5例,60岁以上者5例。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1年。2治疗方法基本方:太子参、获苓、当归各15g.焦白术、荆芥、牡丹皮、蝉蜕各10g.丹参、蒲公英各20g,甘草8g。湿邪偏盛者加黄芩、桅子、黄连、黄柏;阳虚者加二冬、玄参;纳少者加焦三仙。上药中煎取汁400ml,分3次内服。煎剂内服前,先用热药液蒸气熏眼辅助治疗,1剂/d。3治疗结果痊愈(眼部红、痒、干涩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9例;好转(部分临床表现消退或眼部不适症状部分减轻)15例;无效(临床表现无明显改…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126例均系儿保门诊管辖区内1990年到1993年秋季位泻流行期间患儿,其中男75例,女51例;1岁以内73例,!岁~2岁53例,每日腹泻10次~15次考79例,15次以上者47例;伴发热37例,呕吐33例,轻度脱水63例;大便常规镜检有大全脂肪球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参等白术散加祛:党参1%,白术sg,在芬109,黄茂129,桔梗3g,大枣129,焦三仙各109,沙政米gg,米壳ig.若食滞明显,大便酸臭者去米亮,加鸡内金sg,菜贩子129,厚朴sg,半夏6g,湿热偏重者加黄羊、厚朴各gg,黄连、半夏、木香、莲香、葛…  相似文献   

18.
1992~1993年共收治肝炎后肝硬化病人38例,其中29例为老年人,且进行了较系统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型超声所示肝脾,门静脉及腹水情况,食管X线吞钡检查,肝功能试验及乙型肝炎病原学综合检查,并排除其它肝病后而诊断。1.2一般情况:本组29例中男21例,女8例年龄56~70岁,平均62.4岁;有肝炎病史10年以上者16例,10年以下者3例,病史不详者10例;经检查乙型五项化验证实25例为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正常13例,其余16例均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其中血胆红素小于17.1μmol/c3…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1985年10月至1994年10月用自拟中药墨菜场对76例血小板祛少性紫在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76例中,女48例,男28例;年龄4岁~50岁,平均22岁;血小板计数少于30X10./L者18例,(30~6OX丑O’/L者37例,(0~!00)XI”地者21例;兼有鼻断、齿田和口腔粘膜出血者26例,消化道出血者10例,泌尿系出血者6例;中医辨证后热盛迫血者57例,阴虚火旺者14例,气不摄血者5例.76例均排除过敏性紫*.2治疗方法墨菜汤药物组成:墨菜309,紫草10g,青黛129,生地159,甘草!og。每日1剂,分3次水煎服,2…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笔者选用驴胶补血冲剂治疗儿童ITP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按照1986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1.2一般资料选择门诊和住院患儿共50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个月~14岁,平均6.1±2.7(±S)岁;血小板(BPC)<25×109/L(重度)者15例,25~50×109/L(中度)者28例,51~65×109/L(轻度)者7例;病程7个月~5.2年,平均21个月。21例发病前分别有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