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高剂量U VA1治疗(剂量130J/cm2)特应性皮炎和硬皮病有效,研究表明UV A1可诱导p53在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目的:检测UV A1对p53磷酸化激活的影响,这以前尚无人研究。方法:5名成年志愿者臀部皮肤暴露于系列U VA1剂量(10~100J/cm2)照射,同时用窄波UV B(TL-01)(25~550m J/cm2)和模拟太阳光(SSR)(5.6~30J/cm2)照射作为比较,每名志愿者在24h后确定最小红斑量(M ED)。然后,臀部不同部位用3个M ED剂量UVA1、TL-01和SSR照射。在24h后钻取每一照射部位及相邻未照射对照部位行活组织(4m m)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p53(D o-1)…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抗生素及免疫抑制药物滥用、器官移植等使得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自然环境恶化也成为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紫外线照射。文中构建模拟日光照射导致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及光损伤后须癣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模拟日光照射剂量与须癣毛癣菌感染情况的关系。方法利用SUV-1000日光紫外线模拟器照射豚鼠背部皮肤,测出其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将实验豚鼠分为5组,第1、2、3、4组分别以0MED、0.5MED、1MED、4MED连续3 d照射其背部皮肤。照射完成后次日,将预先制备的须癣毛癣菌悬液均匀涂抹于照射部位皮肤,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脱毛后不进行照射,背部涂抹等渗盐水以作对照。通过皮肤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给予感染后皮损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豚鼠背部皮肤模拟日光平均MED总剂量为1552 mJ/cm2,其中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122mJ/cm2,相应紫外线B(ultraviolet A,UVA)1430mJ/cm2。模拟日光照射后第4组皮肤红斑反应最明显,第3组红斑程度较轻,第1、2组未见红斑。第1、2、3、4组豚鼠照射后真菌感染均成功,阳性率100%。第4组与1、2组皮损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ED的模拟日光照射后,豚鼠皮肤可发生日晒红斑反应;模拟日光照射剂量对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无影响,但对真菌感染后皮肤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皮损自愈有显著影响。为模拟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真菌感染的形成作用机制研究成功建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对培养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能量密度(500J/cm2、1 000J/cm2、1 500J/cm2和2 000J/cm2)脉冲Nd∶YAG激光(波长1 064nm,脉宽150μs)照射培养肥厚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照射后24h分别用 3H-脯氨酸掺入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肥厚性瘢痕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在500J/cm2照射后无变化,1 500J/cm2、2 000J/cm2照射后显著降低(P<0.001);1 000J/cm2照射后,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与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却无变化(P>0.05).结论一定能量密度(1 000J/cm2)脉冲Nd∶YAG激光对体外培养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苏格兰泰赛德区UVA1红斑的量效与时程特征。设计:成人志愿者犤I型和II型皮肤(n=13)及III型和IV型皮肤(n=11)犦的下背部及前臂内侧避光部位皮肤接受来自高输出放射源的UVA1几何剂量系列的照射。机构:大学医院的光生物学科。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可视最小红斑剂量(M ED),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对小鼠皮肤的胶原纤维及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影响,探讨强脉冲光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能量密度为32 J/cm2强脉冲光照射小鼠背部右侧皮肤,左侧为对照,分别于照射后1?7?14?28天切取皮肤样本,行HE染色,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VG 染色) 观察皮肤组织及胶原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肤PC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部位比较,IPL照射对真皮厚度无明显改变(P < 0.05);照射后1?7天两侧皮肤胶原含量无明显改变(P > 0.05),14及28天后照射部位皮肤胶原明显增加 (P < 0.05);PCNA表达于照射后1?7天无明显改变(P > 0.05),14及28天显著增强(P < 0.05)?结论:强脉冲光可促进皮肤胶原含量增加,并可诱导PCNA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IPL)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表达的变化,探讨强脉冲光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无UVB照射无IPL照射;B组(UVB照射组):采用UVB(20 mJ/cm2)照射成纤维细胞;C组(UVB+IPL照射组):先用UVB(20 mJ/cm2)照射成纤维细胞,24 h后再用强脉冲光照射成纤维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MMP-1、MMP-3的表达.结果 UVB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MMP-1及MMP-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组成纤维细胞MMP-1及MMP-3表达较B组显著降低.结论 强脉冲光能显著抑制UVB导致的成纤维细胞MMP-1、MMP-3的表达升高,可能通过该机制改善光老化中皱纹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谢璟  郑炎焱  徐晓敏  朱莉 《浙江医学》2021,43(14):1483-1488
目的探讨杨梅黄酮(Myr)对小鼠皮肤和人皮肤角质形成(HaCaT)细胞光老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NF-资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紫外线照射和Myr处理)、模型对照组(背部涂抹0.9%氯化钠溶液2ml)、低剂量组(背部涂抹5mg/mlMyr2ml)、中剂量组(背部涂抹20mg/mlMyr2ml)、高剂量组(背部涂抹50mg/mlMyr2ml),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隔日用Myr或0.9%氯化钠溶液联合紫外线照射制备皮肤光老化模型。小鼠经末次(第14周)背部照射后,取照射区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及真皮内胶原纤维的变化,检测皮肤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力(T-AOC)和羟捕氨氧(HYP)]。HaCaT细胞经0、5、15、25、35、50滋MMyr处理后,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细胞光老化模型,以未经UVB照射和药物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RT-PCR分别测定皮肤和细胞核转录因子资B抑制蛋白琢(I资B琢)和环氧化酶(COX)-2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p)-I资B琢、I资B琢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鼠背部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光老化现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皮肤组织SOD活性、T-AOC活性和HYP水平均升高,而I资B琢和COX-2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细胞光老化模型显示,35滋M或50滋MMyr预处理细胞可显著提高UVB照射后的细胞活性,并下调细胞的ROS水平(均P<0.05)。50滋MMyr预处理细胞可显著抑制细胞I资B琢和COX-2mRNA表达,并下调p-I资B琢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Myr可提高皮肤和细胞抗氧化应激活性,降低氧化产物含量,抑制NF-资B信号通路活性,达到抗皮肤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潘武  张南征  骆晓梅 《医学争鸣》2005,26(23):2121-2121
1临床资料食管癌病例56(男42,女14)例,平均年龄57.5(42~83)岁.均为鳞状细胞癌.先以PSD-007原液(第二军医大学研制)于前臂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者即按3~5 mg/kg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于用药后12~24h分别经内镜以柱型光纤行肿瘤区激光(东南大学研制)照射,功率密度300~400 mW/cm2,能量密度250~400J/cm2,每光斑照射15~20 min,一般照射2~4斑.  相似文献   

9.
多形性日光疹(PLE)以紫外线(UV R)诱导的免疫抑制失败为特征,并最终导致针对光诱导抗原的Ⅳ型过敏反应。作者在10例PLE患者和11例对照中检测了模拟日光射线(SSR)对接触性过敏反应(2,4二硝基苯,DNCB)诱发阶段的影响。受试者给予DN CB敏感剂量,3周后上臂内侧暴露于SSR的0.75到2个最小红斑剂量(M ED)。立即照射、24h后照射和不照射部位均由DNCB激发。皮肤厚度增加用高频超声测量。总体而言,2个M ED导致17%~20%诱发反应抑制(与以前报道的93%的敏感抑制相对照),但是SSR的作用在受试者中极为不同,一些受试者呈现强反应,这可能与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光动力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1、不同浓度光敏剂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差异,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 (2)单纯激光照射组 (3)光敏剂+激光照射组2、不同能量的激光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杀伤的差异;激光能量10J/cm2、20J/cm2、30J/cm2、40J/cm2.3、免疫组化法电镜分析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4、MTT比色分析.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光敏剂无浓度依赖性,不随浓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本实验选择光敏剂(HPD)浓度为1mg/ml(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光敏剂+激光照射组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其它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敏剂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无浓度依赖性选择性,光动力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影响随着波长、功率和时间而变化的,成正比关系.本实验选择最适波长630nm,输出能量10J/cm2,时间7S,光敏剂+激光照射组较其它二组子宫内膜癌细胞调亡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 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以及Griess反应等技术检测UVA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O生成量。结果: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72 h之内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增加, 仅检测到低水平iNOS表达和NO生成,但在5和10 J/cm2剂量UVA照射后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随着UVA剂量的增加升高,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和1 J/cm2UVA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且以各剂量UVA照射后24 h时间点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增高最为明显,与同剂量UVA照射后48 h和72 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A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iNOS基因的表达和NO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B段紫外线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段紫外线(UV-B)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UV-B照 射组和未照射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及皮下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MDA、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测定,探讨UV-B对豚鼠皮肤的损伤作用。结果:照射组豚鼠皮肤表皮红肿、脱屑;照射剂量达5.28J/cm2时,组织切片中可见整个表皮层增厚,内含排列紊乱的不典型细胞,层次不清,表面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明显肥厚。全层细胞体积均增大且具异型性,核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染色深浅不匀。UV-B照射组血清和皮下组织中MDA和RO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V- B能够造成豚鼠皮肤的光老化并出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3.
镁盐,一种死海海水普遍存在的矿物,被认为对炎症性疾病有积极作用。作者研究死海深层富含氯化镁的盐(M avena M avena Derm aline M g46死海盐,M avenaAG,Belp,瑞士)浴对异位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异位性干燥皮肤的志愿者将一前臂浸没在含有5%死海盐的浴液中15m in。另一手臂浸没在自来水中作对照。研究浸前和浸后1~6周,确定经表皮水分丢失(TEW L)、皮肤水合程度、皮肤粗糙及皮肤发红。研究前作者发现一亚组TEW L正常,一亚组TEW L升高。在基础TEW L升高的亚组,与自来水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死海盐溶液浴明显提高了前臂皮肤屏障功能。死…  相似文献   

14.
15.
在组织学研究中,常常表明紫外线(UV)照射,尤其是UV B照射,可引起有活力的表皮和(或)角质层显著增厚。因为皮肤活组织检查改变了皮肤的原有形态而且常受到医源性损伤,研究目的是用体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UV A1和U V B照射后表皮厚度(ET)的变化。20例健康志愿者接受每天60J·cm-2UV A1和1.5倍最小红斑量U VB照射,连续在上背部照射3d。最后1次照射24d后,用O CT检测U V照射处和未照射的周边对照处。A型扫描平均ET,未照射皮肤(94.2±15.7μm)、U V A1照射皮肤(105.4±12.8μm)和U VB照射皮肤(125.7±22.1μm)之间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防晒制剂皮肤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一系列不同SPF(sunprotectionfactor)防晒制剂对皮肤的安全性 ,筛选安全有效的防晒制剂配方。方法 :选用白化豚鼠背部去毛 ,分别涂抹SPF值为 15、2 8、30 +三种防晒制剂 ,以UV光源照射 ,波长为 32 0~4 0 0nm ,强度为 ( 16 8± 2 )mW/cm2 。结果 :三种不同SPF防晒制品对实验动物皮肤各时相点反应积分为 ,SPF15组为0 ;SPF2 8组为 1;SPF30 +组为 3。结论 :三种不同SPF值产品对皮肤的光毒性有一定差异 ,提示SPF值在 2 8以内的防晒制剂皮肤安全性较好 ,SPF30 +的防晒制剂对皮肤有一定光毒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紫外线作为损伤因素,并加以定量,以观察紫外线照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的紫外线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变园浮起、细胞溶解的不同的形态变化特征,当照射量大于1J/cm~2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同时,在紫外线照射作用下,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简称TM)活性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照射量及照射后经过的时间有关。0.1J/cm~2照射量组24小时后可见明显下降(P<0.05);1J/cm~2照射量组3小时后显著降低(P<0.01);13.3J/cm~2照射量组照射后立即测定TM活性.可见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对培养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能量密度(500J/cm^2、1000J/cm^2、1500J/cm^2和2000J/cm^2)脉冲Nd:YAG激光(波长1064nm,脉宽150μs)照射培养肥厚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照射后24h分别用^3H-脯氨酸掺入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肥厚性瘢痕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I型前胶原mRNA水平在500J/cm^2照射后无变化,1500J/cm^2、2000J/cm^2照射后显著降低(P<0.001);1000J/cm^2照射后,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与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而正常皮肤 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 和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却无变化(P>0.05)。结论:一定能量密度(1000J/cm^2)脉冲Nd:YAG激光对体外培养肥厚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邦大学的田边惠美子等人对2例以前臂皮肤硬化为主的系统性硬皮病,用PUVA疗法(即口服八甲氧补骨脂素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进行了治疗,取得显著疗效。1例47岁女性,在连续口服皮质激素、D-青霉胺后,皮肤硬化及关节挛缩仍继续加重。经数次PUVA治疗后,皮肤硬化开始改善,总照射剂量为4.7J/cm~2时,前臂已可屈伸。此后硬化皮损皮界变得不明显,前臂肿胀也有改善,并出现毳毛。另一22岁女性,在口服小量皮质激素后,皮肤硬化仍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大鼠皮肤角质层对青藤碱脂质体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分别考察正常腹部、背部皮肤及经采用胶带剥离法制备的去角质层腹部、背部皮肤的透皮吸收特性,以预设的采样间隔采样,HPLC法检测,以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对时间拟合,透皮速率常数(J)作为判断的标准。结果除去角质层的腹部及背部皮肤比相应部位的正常皮肤J有明显增加,且皮肤中药物释放速率常数也大于相应部位的正常皮肤。结论皮肤角质层对青藤碱脂质体贴剂透皮特性有显著影响,在制备动物皮肤时应注意皮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