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孝轩 《河北中医》1993,15(5):43-43
肝硬化腹水属于祖国医学“单腹胀”、“蜘蛛臌”、“症瘕胀”等病范畴。历代医学家对本病的治疗,一直争论很大,有的主补,如喻嘉言说:“凡治胀病而用耗气散气泻肿泻膀胱诸药者,杀人之事也。”有的主攻,如陈士铎说:“水肿之病,亦土不能克水者也,方用牵牛三钱,甘遂三  相似文献   

2.
胡立新 《河北中医》1999,21(4):225-225
杨少伯主任医师,从医60年,采用中医药治疗内、妇科疾病,经验丰富,造诣深邃,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经验指导老师。笔者曾跟随杨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将杨老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的经验整理如下。1 分型辨治杨老在治疗胃脘痛时首辨寒热虚实,再据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审证求因,据临床主要证候归类为疼痛、胀满、嘈杂3型,均以香壳饮(由香附、枳壳组成)为基础方,再配以疏肝调胃、缓急止痛、活血化瘀、建中益气等药物随证治疗,屡有效验。1.1 疼痛型1.1.1 胃脘疼痛灼热,伴口苦,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辨证…  相似文献   

3.
李泉云老师擅长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疾病,认为只要属中阳不运,阴湿凝聚,痰饮水气内生者皆可用之.其以芩桂术甘汤治疗胸痹、眩晕、多寐、泄泻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敏 《江西中医药》1994,25(2):6-6,10
陈瑞春运用苓桂术甘汤经验刘敏(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330006)关键词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眩晕,喘证,水肿,痹证我院陈瑞春老师灵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某些难治之症,疗效甚捷,今略举数则,以飨同道。1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孙某,女,53岁,干部,反复...  相似文献   

5.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为临床治疗心悸、水饮、眩晕的常用经方之一。王庆国教授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契合,临证只要辨证准确,抓住本方证“心脾阳虚,水气上犯”的核心病机,采用类方化裁、合方应用,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肺系疾病是临床多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病因病机复杂,但主要症状不离咳、痰、喘三症。童少伯认为历代医家治疗肺病方法众多,应结合肺、脾、肾的生理病理特点对前人诸法进行取舍,尤其应抓住肺主气和肺为娇脏的生理特点进行治疗,并应根据不同的主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童氏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用药心得,尤其善用麻黄和虫类药,疗效卓越,其经验可供从医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童老根据慢性肾临床表现,其认为慢性肾炎应属于中医水肿,关格,腰痛,血尿等范畴。并结合古代医家对慢性肾炎相关症状的论述,得出慢性肾炎的发病分为内因、外因。外因多为风寒外乘、风邪夹热、感受寒湿等;内因多为饮食不洁,酒食所伤、房事劳损、情志所伤等。根据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应从肾的气化理论出发,不论水肿与否,主要与体内的水精散布气化功能障碍有关。由于水精散布气化功能是整个机体的重要的生理功能,应以肾、脾、肺三脏为中心,确立了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的治疗原则,在根据不同临床情况,来辨别标本、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8.
<正> 祖代名老中医张海峰,深得其传。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本人曾随师学习,深有启迪,今整理张老运用苓桂术甘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68-1870
童少伯作为海派中医的临床大家,深得流派精髓,一生专注于中医临床并且专研创新,以精湛的内科临床技艺,在诸多疑难杂症中,显示了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疗效,涉及内科各系病症(肾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疾病、肺系疾病等),更是在肾系病中造诣颇深。尤对慢性肾炎见解独到,其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疗效确切,现将其治疗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泉云老师擅长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疾病,认为只要属中阳不运,阴湿凝聚,痰饮水气内生者皆可用之。其以苓桂术甘汤治疗胸痹、眩晕、多寐、泄泻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湿热病发病是感受湿热之邪所致,好发于夏末初秋之际,具有明显季节性。此时气候炎热,加之湿邪为患,湿热交蒸极易中病。海派中医童少伯先生传承丁氏治疗湿热病经验,同时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强调脾虚的重要性,治病必求于本,同时不忘标本同治。治疗上首先考虑健脾化湿,醒脾祛湿、淡渗利湿,三法齐下,用药攻中有补,补中寓攻,攻补兼施,使湿邪去除,祛邪不伤正,正气内存,湿邪自化。同时祛湿不忘清热,分立三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清热为大法,坚固养阴为要,使祛邪不伤阴,阴阳互生互化。童少伯先生治疗湿热病经验对于治疗感染性发热疾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童少伯为全国名中医,丁氏内科第四代传人,其治学严谨、遣方用药随证而变,在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旨在初步总结其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3.
童少伯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治疗肾脏病应掌握以下要点:第一,和调阴阳,肺脾肾三脏兼顾,他认为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治疗过程中务必要注意阴阳的平衡,同时应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尤其推崇《景岳全书》"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末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第二,注重表里,上中下三焦通调,辨证在表者,他主张及时祛除病邪,在里者,他主张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尤其注重中焦脾胃功能的调节;第三,注重扶正祛邪,补调泻三法共用,扶正乃为祛邪而设,祛邪亦为扶正而立,在临床中,要补泻合时,调节有度。  相似文献   

14.
宋启劳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三十余年,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儿科疾病有独到之处。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作用。宋启劳主任医师遵其意,守其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疗效,通过儿童多动症、小儿唇风、小儿久咳、小儿单纯性肥胖病案,反映宋启劳主任医师运用苓桂术甘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 姜春华教授是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对苓桂术甘汤的运用经验丰富。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姜老说:“该方是治疗痰饮的基本方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水必自小便去之’,即为本方具体应用。”笔者随师应诊,用该方治疗咳嗽、痰饮、眩晕、水肿等证,常可应手奏效。一、咳嗽姜某,男,49岁,1971年4月5日初诊。诊见形体消瘦,素有慢性胃炎,纳差,咳嗽,痰多,胸闷,舌苔白腻而润,脉弦滑。辨为痰湿咳嗽。治宜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半夏9克,陈皮6克,7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16.
扬积茂是甘肃省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他具有近6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本人有幸师承学习,收益非浅。杨师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不寐患者1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积茂老师是我省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他具有50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笔者师承学习,收益非浅,杨师运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胃脘痛1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前期紧张症患者15例,年龄25~49岁。分为3组:25~34岁4例(1组),35~44岁7例(11组),45~49岁4例(Ⅲ组)。虚证6例,虚实中间证9例。初诊予以苓桂术甘汤者12例,其它方剂者3例,并用钙制剂者9例。评价方法:将月经来潮前的18项症状(头痛、肩酸痛、眩晕、耳鸣、心悸、潮热、烦躁、抑郁、焦虑、易怒、疲劳、嗜睡、水肿、尿少、腰痛、畏寒、乳房胀痛、便秘)根据轻重程度评估为0~3分(四级计分),观察给药前后症状变化,以及更年期指数(SMI)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很多年老体弱的慢性咳喘难治患者,有脾肺气虚,寒饮内停之证,可应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其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其中阳气不足之痰饮是最主要病机,王师抓住这一主证,运用苓桂术甘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呼吸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院王霞芳教授是首届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施治,每获良效,尤其对小儿咳喘研究深入,应用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颇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