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35  
目的探讨护士预防锐器伤的对策。方法对某所综合性医院193名护士在2004年1月~2005年6月发生的锐器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1%护士发生锐器伤,人均1.6次;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6.7%),其次是玻璃(32.4%);护士主要在掰安瓿(29.5%)、使用后处理锐器(22.3%)、安装调整针头(15.8%)、医护配合传递锐器(10.1%)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9.1%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结论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各方应当采取对策,预防和控制锐器伤。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13,他引:38  
目的了解护士被锐器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护士被锐器伤的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916名护士中有759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2.86%,共发生2 572例次损伤,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3.39次,其中69.57%被污染针头所刺伤;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分别占70.47%、24.20%;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在处理使用过的锐器时刺伤率达39.93%;护士在操作时只有42.25%戴手套。结论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的现状,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临床19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8年1月~2009年5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2.92%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5.37%)、其次是玻璃(31.71%);护士主要在掰安瓿(32.11%)、处理使用后锐器(23.17%)、配药治疗时(21.14%)、治疗后拔针(10.57%)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7.86%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有63.57%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 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完善操作规程并规范操作行为、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护士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职业感染的潜在性极高,因此,传染病院护士更应做好职业防护,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实习护士进行锐器伤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93人(94.9%),占实习护士总数的82.3%。锐器伤发生率96.8%,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锐器伤发生率8.9%。伤害时的操作以掰安瓿居首位(96.8%),30.1%实习护士有"回套针帽"的习惯,75.6%有"用手分离针头"的习惯。发生锐器伤后,91.0%采取了"消毒伤口"措施,但在明确为病原污染的锐器伤者中,无人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和血清学跟踪随访。受伤后每次都报告的实习护士占44.4%。16.7%的实习护士认为锐器伤不可避免,80.0%希望学习有关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结论实习护士锐器伤害形势严峻,学校及医院应加强其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掌握安全的操作技能及正确的防范措施,以保障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78名临床护士,1年内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8名临床护士有38名护士锐器伤53例次,刺伤率为48.72%,1年内刺伤1次的40人,占51.28%,2次的9人,占11.53%,3次的3人,占3.84%,4次的1人,占1.27%。发生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针头刺伤占54.71%,掰安瓿占37.73%,其他占7.56%,38名临床护士刺伤后均采取防护措施。结论:强化"标准"理念,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 ,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国外许多研究显示 ,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为此 ,2 0 0 0年在日本召开的以“护士职业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亚洲工作论坛中就特别提出要重视预防护士工作过程中的锐器伤。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很少[2 - 4] ,为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本文就国外锐器伤的发生与防治现状作一综述。1 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特征与危险因素1 1 锐器伤的危害目前已证实 2 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锐器伤的发生率、刺伤的原因、环节及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临床护士锐器伤104名,其中急诊护士24名作观察组,临床科室80名作对照组,将二组锐器伤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被调查中的104名护士中,观察组24名护士与对照组80名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在被污染针头刺人次,被血液污染人次及被带血针头刺伤人次,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急诊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急诊护士经常暴露于血源性的危险之中,提示加强和改进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各科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3名护理人员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74.2%的护士被锐器伤,其中受伤2次以上者占76%.93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共受伤173次.结论 护理人员缺少锐器伤相关知识的认知,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正规化,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   总被引:220,自引:16,他引:220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 2001年8月作者对北京13所医院的新护士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432名实习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占93.3%,共发生2756次损伤,平均每人6.4次,其中针刺伤2.6次;被调查者所在26所学校均无开设职业防护课程,也无相应教材;发生损伤后能主动汇报的比率很低,占5.71%;发生锐器损伤的地点分布以病房为主,占71.41%;锐器伤发生的种类中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占80.33%;被污染物刺伤的占37.72%;在有潜在血液接触的操作中戴手套率很低。结论 实习护士缺乏防护知识,发生锐器损伤率高,因此,学校应增设职业防护课程,医院应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及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护士锐器伤标准防护执行能力,预防锐器伤发生.方法:问卷调查276名临床护士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锐器伤现状及防护情况.结果:72.10%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伤,51.81%最近1年至少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1.53次/人/年.锐器伤种类:针头刺伤57.92%,安瓿伤31.44%;刺伤环节:处理医疗废物32.63%,输液毕取针25.06%,配药23.88%;防护:23.91%每次取输液针时使用锐器盒,23.91%每次双手回套针帽,23.55%每次侵入性操作时戴手套,15.58%每次手掰安瓿用无菌纱布包裹;锐器伤后60.84%立即正确处理伤口,69.93%未报告,39.16%污染源情况不明,57.34%请有关专家评估、咨询.结论:临床护士防护意识不强,标准防护执行力差,管理者不够重视,须继续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及技能,管理者监管、督导标准防护的执行是预防和减少锐器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护士,填写自行设计的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问卷.结果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外科发生率最高为77.0%,其次为急危重科为68.0%、儿科为67.6%、手术室为66.2%;不同科室护士锐器致伤原因前3位分别是:自己不小心占47.95%、操作过于仓促占17.81%、与他人碰撞占6.85%.结论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不同,应针对不同科室情况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为了解我院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害情况,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序的医疗锐器伤,其中包括针刺伤,安瓶损伤,其他锐器伤等;临床护士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注意防护,操作行为不规范,对安全教育重视不足,造成职业感染危害,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了解对安全教育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锐器伤预防管理方法,减少护理人员锐器伤.方法 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在我院锐器伤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005-2008年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从82.10%下降至40.89%;2008年护士锐器伤防护行为依从性较2005年有明显改善.结论 将OHSMS应用于临床锐器伤管理,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锐器伤管理水平,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红蓉 《中国保健》2009,(21):903-903
锐器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损伤和出血。近年来,随着职业防护意识的加强,锐器伤作为一种因职业暴露而引起的职业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及护生职业暴露锐器伤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2007年1-12月采用医疗锐器伤登记表上报的268名临床护士和护生锐器伤与同期有效问卷578份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和护生利器伤现象非常普遍,利器伤发生率占调查人数的71.97%,而上报率占调查人数的46.37%.结论 强化岗前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护生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供应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危害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香 《现代医院》2008,8(3):86-87
目的预防消毒供应室人员被锐器刺伤情况的发生。方法增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合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学习与教育,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消毒程序和技术操作规范,做好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通过上述各项管理与安全防护措施,消除消毒供应室人员被锐利器具刺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做好消毒供应室管理与安全防护措施,是防止消毒供应室人员被锐器刺伤发生的关健。  相似文献   

20.
护士职业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茹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77-2078
锐器伤是一种与护士职业有关的职业危害,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其中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锐器物机会多,因此,护士成为医院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调查发现,87.5%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高于国外41.2%和国内64%的报道。发展中国家锐器伤的发生率高于欧美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针头重复使用及缺乏对锐器伤的相关研究有关。我国是肝炎高发区,HIV的携带者目前呈上升趋势,由针刺伤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也日趋严重,锐器伤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