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2 6例 ,口服拉米夫定 10 0 mg,每日 1次 ,疗程 1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HBV-DNA、HBe Ag。结果 :治疗后ALT降低 2 6例 ;HBV-DNA阴转 2 3例 (88.5 % )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HBe Ag阴转 5例 (19.2 % )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拉米夫定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 ,促使血清 HBV-DNA阴转 ,但促使 HBe Ag阴转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叶下珠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0例 ,并与拉米夫定单用治疗 3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疗 6个月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治疗总有效率为 92 .5 % ,肝功能 AL T、AST、A/ G、SB的复常率分别为 70 .0 %、80 .5 %、81.3%和 77.3% ,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治疗组 HBs Ag、HBe 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12 .5 %、5 2 .8%、5 8.8% ,与对照组比较(6 .7%、36 .0 %、39.1% ) P>0 .0 5。结论 :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用能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前 C基因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 HBe Ag阴性、 HBV DNA阳性、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4项中有 2项或 2项以上超过正常值 39例 ,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 2 6例和对照组13例 ,治疗前后检测 HBV DNA、 TB、 AL T、 A / G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HA、 L N、 PC 、 C 。结果 拉米夫定组 2 6例中有 2 3例 HBV DNA转阴 ,转阴率为 88.46 % ,TB、AL T有显著下降 ,A/ G有明显上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拉米夫定对前 C基因变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疗效的因素。方法 :52例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每日口服拉米夫定 1 0 0 mg,治疗 1 2个月。检测和分析血液生化指标、乙肝病毒 (HBV)标志和 HBV DNA水平。结果 :52例均完成了 1年的治疗 ,对其中 3 8例有完整的治疗前后的资料者进行分析。治疗前 ,所有患者 HBV DNA水平均高于 1 .0× 1 0 7拷贝 / L ,HBs Ag和 HBe Ag阳性 ,ALT水平异常。在 1 2个月治疗末 ,3 8例中 1 9例 (50 .0 0 % ) ALT水平复常 ,1 9例 (50 .0 0 % )测不到血清 HBV DNA,1 2例(3 1 .58% ) HBe Ag转阴 ,1 0例 (2 6.3 2 % )发生 HBe Ag到 HBe Ab的血清学转换。分析显示 ,病毒学应答组女性病例较多 ;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组治疗前的 AL T和 AST水平较无应答组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拉米夫定对高病毒血症慢性乙肝有较好抗病毒效果 ,女性病例应答率较高 ,治疗前 ALT和 AST水平较高者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也似较高 ,但尚需在更多病例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 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 ,给予口服拉米夫定 1 0 0 mg,每天一次 ,疗程一年 ,观察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中41例 HBV- DNA阴转 ,阴转率为 78.85% ,43例治疗前 HBe Ag阳性者治疗后 2 7例 HBe Ag阴转 ,转阴率为 62 .79% ,其中 9例抗 - HBe阳转 ,血清学转换率为 2 0 .93%。 52例中 33例 ALT复常 ,复常率为 63.46% ,治疗前 ALT水平≥ 2 ULN的 HBe Ag转阴率达 76.47% ,治疗前 ALT水平 <2 ULN的 HBe Ag转阴率仅 2 9.41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52例患者在 1年的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可快速持续地抑制 HBV- DNA的复制 ,同时可促进 HBe Ag发生血清学转换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用于治疗有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周小茜 《四川医学》2002,23(7):720-720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 (CHB)较为有效的药物 ,但因价格昂贵、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等诸多弊端而难以推广。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们采用精制胸腺素单用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一定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81例 HBs Ag、HBe Ag、抗 - HBC和HBV- 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 (AL T10 0~ 5 0 0 U/ L,TB<80 μmol/ L)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订的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单用胸腺素 ) 30例 ,B组(联合组 ) 2 5例 ,C组 (对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认为仅 HBs Ag阳性者的肝脏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损害 ,我们对 2 0 5例无症状、无体征的仅 HBs Ag阳性者进行了丙氨酸转氨酶 (AL T)的调查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常规体检出仅 HBs Ag阳性的企事业单位职工 ,年龄 2 0~ 55岁 ,均无临床症状与体征 ,无就诊要求。用EL ISA法测定 HBs Ag、 HBe Ag、抗 HBe、抗 HBc,对仅HBs Ag P/ N>2 .1为阳性 ,用赖氏法检测 AL T,AL T<2 5单位为正常值。2 结 果   HBs Ag阳性者 2 0 5例 ,丙氨酸转氨酶 <2 5u者 190例(9 2 .7% ) ,<75u者 3例 (1.5% ) ,>75u者 12…  相似文献   

8.
刘玉斌  宋鸿范 《医学文选》2001,20(3):307-308
我们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6月分别应用干扰素以及干扰素合并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共 6 6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 1995年北京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6 6例患者病程均 2年以上 ,血清 HBs Ag、HBe Ag (或抗 HBe)、抗 HBc持续阳性 (EL ISA法 )均 2年以上 ,连续 2次以上血清 HBV- DNA阳性 (PCR检测 ) ,排除甲型、丙型、戊型、庚型病毒感染。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10例。年龄 15~ 45岁 ,AL T80~ 2 40 U/ 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 33例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疾病的自然发展中 ,或经过抗病毒治疗后 ,出现了 HBV- DNA阴转 ,HBe Ag/抗 - HBe血清转阴 ,肝功能恢复正常 ,一般认为是疾病得到缓解的标志。但临床上仍可见到某些 HBe Ag阴性 ,但 HBV- DNA阳性 ,肝功能反复异常 ,病情持续进展的患者 ,我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1 999~ 2 0 0 2年在门诊治疗 (治疗组 )的患者 32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7岁。随机设对照组 35例 ,男 2 6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  相似文献   

10.
吕德富 《四川医学》2002,23(3):323-323
为了了解我校新生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 5项标志物和谷丙转氨酶 (AL T)情况 ,以控制乙型肝炎在学生中传播 ,我们对 1997~ 2 0 0 0级 14 79名新生入校时进行了HBs Ag测定 ,对 134名阳性者进行了 HBV5项标志物和 ALT测定 ,报告如下。1 对象、方法与结果1.1 对象 :本校 1997~ 2 0 0 0级新生检出的 134名HBs Ag阳性者 ,年龄在 15~ 19岁 ,入校 1周内进一步检查 HBV 5项标志物及 ALT。1.2 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用 EL ISA方法测之 HBV 5项标志物 HBs Ag、 HBs Ab、 HBe Ag、HBe Ab…  相似文献   

11.
总结 4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丁的近期疗效 ,服药 1年后 AL T复常率 83.3% (35 /4 2 ) ,HBe Ag阴转率 2 1.4 % (9/4 2 ) ,HBV- DNA阴转率 78.6 % (33/4 2 )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且不良反应甚微。提示 ,拉米夫丁治疗慢性 HBV感染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分散片单药治疗,与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加用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挽救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的158例HBe Ag阳性CHB患者,其中使用单药ETV分散片治疗4年以上的患者80例为A组,初始使用LAM并产生耐药,而加用ADV治疗4年以上患者78例为B组。比较两组治疗24周(T1)、48周(T2)、96周(T3)、144周(T4)、192周(T5)5个时段内HBV-DNA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等指标,分析病毒学突破及病毒耐药发生差异。结果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在T1~T5时段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比较,T2~T5各时段均较T1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在T1~T3各时段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段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e Ag血清转换率各时段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段,两组ALT复常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自身前后比较,均较T1时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过程中A组未见病毒学突破及病毒耐药发生,B组累计发生病毒学突破2例(2.6%)。结论 ETV分散片持续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促进HBe Ag血清学转换能力较强,优于LAM加用ADV挽救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 HBV- DNA在诊治乙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治疗前后检测 12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s Ag、HBV- DNA、AL T。结果 :12 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经治疗 1年后 ,血清中的 AL T异常率由治疗前的 95 .2 3%下降为 30 .95 % (P<0 .0 0 1) ;HBs Ag阳性率由治疗前的 10 0 %下降为 6 9.84% (P <0 .0 0 1) ;而血清中 HBV- DNA的阳性率由治疗前的 10 0 %仅下降为 93.6 5 % (P >0 .0 5 )。结论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 HBV- DNA,可以使 HBV标志物的检测得到补充和完善 ,并对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情发展及抗 HBV复制药物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HBe 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溪钢铁集团南地医院收治的HBe 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选取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每组56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Hbe Ag滴度、HBV DNA拷贝数、Tbil、整体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恩替卡韦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短期临床效果较好,好转率高,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周建明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2):202-202,204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 78例用苦参素6 0 0 mg/ d静脉注射 ,对照组 70例予口服肝太乐及维生素 ,疗程均 3个月 ,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检测 HBVM,HBVDNA和 T淋巴细胞亚群 ,每周检测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 HBe Ag和 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T4 ,T4 /T8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5 ) ,观察组 AL 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苦参素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对拉米夫定无应答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对拉米夫定无应答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行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施以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4.0%及88.0%,对照组分别为28.0%及4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和完全应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不仅HBV-DNA转阴率高,且药物可耐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与HBV-DNA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与 HBV- DNA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 (TRFIA)和荧光定量 - PCR技术 (FQ- PCR)对 341例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标志物 (HBV- M)和 HBV-D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在 16 8例 HBs Ag/ HBe Ag/ Hbc Ab( ) ,10 1例 HBs Ag/ HBe Ab/ HBc Ab( ) ,72例 HBs Ag/HBc Ab( )阳性的三个组别中 HBV- DN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7.4 0、4 .4 5、5 .0 2。把 HBs Ag和 HBe Ag按浓度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组 ,其 HBV- DNA的含量分别为 7.12 ,5 .2 3,4 .0 3,7.74 ,6 .72 ,5 .0 5。结论 :HBV- DNA的含量与 HBs Ag和HBe Ag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综合分析乙型肝炎标志物和 HBV- DNA的含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的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博尔泰力是目前抗乙肝病毒治疗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单独应用效果尚不十分令人满意 ,仅 30 %~ 4 0 %的病人有疗效。胸腺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我们联合应用博尔泰力及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2 8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1998年至2 0 0 1年住院及门诊病人共 5 8例 ,全部病人均符合 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对 CHB的诊断标准。病例选择标准 :1HBSAg、HBe Ag持续阳性 6个月以上 ,且入选时 HBV- DNA阳性 ;2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天津市蓟县重点行业从业人员 HBs Ag阳性者携带 HBe Ag的关系 ,我站于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 6 85份 HBs Ag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 ISA)对 HBe Ag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 HBe Ag与性别、行业等无显著差异 ,与年龄有显著差异 (χ2 =4 1.2 5 ,P<0 .0 5 )。本次调查为今后我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管理和乙型肝炎的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的血清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的不同血清学模式与血清乙肝病毒核酸 ( HBV DNA)含量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和定量 PCR方法检测 78例乙肝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 HBVM)和 HBV DNA含量 ,并将 HBVDNA含量和患者肝功能中的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8例乙肝患者的 HBV DNA阳性率为 83 .3 % ( 65 / 78) ,65例阳性患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平均为 5 .78± 1.12 (对数值 ) ;慢性乙型肝炎和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 ( P<0 .0 1) ;HBe Ag或 HBs Ag阳性组的 HBV DNA含量均显著高于HBe Ag或 HBs Ag阴性组 ( P<0 .0 1或 P<0 .0 5 ) ;在出现 HBe Ab血清转换组中 ,HBV DNA阳性率高达 77.8%~ 78.6% ;血清 HBV DNA含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 T)水平无相关性 ( r=0 .0 2 5 ,P>0 .0 5 ) ,但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 ( r=0 .3 0 3 ,P<0 .0 5 )。结论 :HBV慢性持续感染可能与病毒复制活跃及病毒变异等因素有关 ;慢性乙肝患者在出现 HBe Ab血清转换时 ,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 ,而只是病毒复制水平降低 ;乙肝患者的肝损害与 HBV复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