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2005年-2011年老年住院病例死亡特征,为疾病防治和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病例资料中的主要诊断作为死亡原因,对死因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某院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率逐年下降,前三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防治,以降低老年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2004年-2009年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海平  张聪 《中国病案》2010,11(8):27-28
目的了解住院死亡病例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2009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死率逐年下降,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患者死因构成的前三位。结论应针对60岁以上男性老年人疾病特点,加强防治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病例特征,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为0.39%,5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构成住院死亡主要疾病,占全部死亡的61.50%。结论:密切关注死因的构成,加强预防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成为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倪建风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885-887
目的通过对12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住院死亡病例各年病死率、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疾病系统顺位、死亡患者前10位疾病顺位分别进行整理、分组和制表分析。结果各年度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患者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主要死亡年龄,占65.3%;死亡疾病系统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等;死亡患者前10位疾病依次是脑出血、重型脑损伤、肺源性心脏病等。结论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损伤和中毒的防治工作,并提高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陵区2006~2010年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主要疾病的死亡情况进行死亡数统计、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排序来分析主要疾病的死亡情况。结果位于死因前五位的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除心脏病外,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东陵区居民的死因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为主,人口老龄化、环境及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提示了我们制定慢病防治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某院2003年-2007年住院死亡患者的统计分析,旨在探讨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特点。方法将该院2003年-2007年期间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死亡多于女性;65岁以上的年龄段患者死亡人数最多;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死亡顺位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郭立华 《中国病案》2013,(8):43-44,41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所有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年来出院病例132377例,死亡504例,病死率0.38%,病死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男性与女性住院患者基本持平,但男性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女性(χ2=46.62,P<0.05);(3)41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降低,中年患者病死率最低,4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急速上升;(4)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1%)、损伤和中毒(18.2%)、恶性肿瘤(6.4%)、呼吸系统疾病(50%)以及消化系统疾病(4.8%);(5)前五位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17.9%)、颅内损伤(9.4%)、心绞痛(6.2%)、肺栓塞(3.8%)以及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8%)。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以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及特征,探讨住院死亡疾病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医院质量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方法 调取陕西省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7490例死亡患者的全死因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采用SPSS24....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原因和男、女主要死亡原因的异同,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防治政策,保护人民健康,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2007年—2011年铜川市王益区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根据ICD-10编码手册进行根本死因分类,对铜川市王益区居民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7年—2011年铜川市王益区居民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5年内该区居民死因顺位前4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铜川市王益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这些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地实施人群相关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0.
龚小玲 《中国病案》2006,7(12):30-31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原因。方法对2001年~2005年住院死亡的177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住院病人死亡占住院人数的1.68%,其中非手术科室死亡1096例(61.75%),手术科室死亡679例(38.25%),死亡原因前5种疾瘸分别为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掌握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原因,为今后医疗预防提供医疗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996-2011年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死亡原因构成特点。方法以1162例年龄≥65岁长期定居北京并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死亡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死亡记录确定死亡原因。结果15年间于我院老年病房死亡的老年男性患者共1162例,平均死亡年龄(83.3±6.5)岁。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1.7%、20.7%、20.4%和6.4%。肺癌、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肺炎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与<80岁年龄组相比,≥80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所致死亡比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在两年龄组比例相当(P>0.05);近15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血管疾病死亡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变化不大。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男性主要死亡原因。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比例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升高。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死亡病例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12年5 921例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因分布和死亡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8%,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肿瘤、循环、呼吸、消化、损伤和中毒为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主因。该五类疾病的死亡率季节性明显,冬季较高。死亡时间周分布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死亡时间日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晨间和午后,晚间和子夜后次之。结论密切关注死因的构成、死亡高发季节和时间,加强预防和治疗、控制疾病发生和降低病死率,是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院老年患者死亡原因及主要心血管疾病。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病区1976 年-2011 年死亡患者病例1 920例,对其进行致死原因分析。结果 1 920 例平均死亡年龄(81.48±7.64) 岁,<60 岁占0.95%,60-70 岁占4.94%,70-80 岁占30.67%,> 80 岁占63.44%。其中男性占95.94%,女性占4.06%。肿瘤(705 例)、心血管疾病(328 例)、呼吸系统疾病(307例) 为死亡原因前三位。冠心病(45%)、心源性猝死(33%)、心衰(12%) 为心因死亡的主要原发疾病。结论 我院老年病区死亡患者多为高龄老年人;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心源性猝死、心衰为心血管主要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4.
韩宝泉 《中国病案》2013,(10):63-63,F0003
目的 对2003年至2012年某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提出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5334例死亡病例的死因分布情况及变动趋势.结果 某医院2003年至2012年年总病死率为1.88%,男性高于女性.每年前3位死因均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从2003年的11.22%快速攀升至2011年的22.70%.18~59岁组消化系统疾病取代呼吸系统疾病进入前三位死因.结论 应进一步研究环境污染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并提请有关部门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以减少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Underlying diseases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sudden death. However,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SUD) is different from sudden death, as there is no clin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sudden death due to the original underlying disease, nor a lethal pathological basis to be found during autopsy. In addition, SUD are more common in young, previously healthy individuals, usually without any signs of disease, with no positive lesions found after autopsy. Therefore,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D and the underlying disease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ole that common underlying diseases play in patients with SUD and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history and case information of 208 patients with SUD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urvey. All these SUD occurred in the emergency room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9. The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by with and without common underlying diseases. To examine possibl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underlying diseases and the cause of unexplained sudden death, the chi-squared and Fisher’s exact tests were used.
Results  Among the 208 patients, 65 were diagnosed with common underlying diseases while 143 were not. Within these two groups, there were 45 patients for whom the clear cause of death was determined. Howeve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r strong associations (x2=1.238, P >0.05) between the 11 patients with (16.90%) and 34 without (23.78%) common underlying disease among these 45 patients. We also found that occurrence of the common underlying diseases, such as neurological system,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system diseases, a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SUD.
Conclusion  Common underlying diseases make no obvious contributions to SUD and are not useful in diagnosing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deat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研究近十年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病因构成及占总住院死亡的比例。方法收集我院1989年1月1日至1999年1月1日十年死亡病历资料,对60岁以上1 045例老年死亡病例进行死因构成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病人死亡人数占同期住院总死亡人数的45.5%,死亡病因前四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于此四类疾病者占年住院死亡人数的89.9%。结论 恶性肿瘤是目前我院老年病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009年住院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绥霞 《中国病案》2011,12(1):54-54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方法分析某院住院死亡资料。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应重点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等级医院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原发病及死因的构成比。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1986~2013年有关血透原发病及死因的文献,共搜集3 60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2 432例,按文献数据来源,分为二甲医院、三乙医院、三甲医院,纳入的研究血透原发病的例数分别为871、723和1 523例;纳入研究血透死因的例数分别为312、429和1 207例,分析其原发病及死因构成比。结果  血透患者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49.32%,糖尿病占18.24%,高血压占14.22%;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医院血透患者原发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糖尿病及高血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尤以糖尿病为甚。血透患者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42.35%)、脑血管疾病(21.5%)、感染(11.76%);2000年前二甲医院血透患者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高钾,2000年后相应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三级医院血透患者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感染,且心血管疾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二甲医院血透患者主要死因与三甲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乙医院与三甲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透患者主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其中糖尿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同一时期三级医院血透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压构成比更高。血透患者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感染,且心血管疾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某院154例术后死亡病人系统疾病构成及死因进行分析,为降低某院术后病人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HIS系统收集154例术后死亡病人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54例术后死亡病人中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术后死亡主要系统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其他某些后果、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术后死因为术后并发症和家属放弃术后继续施治.结论 手术后病人死亡男性多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术后死亡病人高于其他系统术后死亡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放弃治疗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止和及时正确处理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生存率和长期生存率,并保证优良的生存质量,是手术治疗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应予十分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继续加大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