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归纳达标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率, 探究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达标治疗SLE患者300例, 随访患者复发情况, 依据达标治疗程度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24例、无治疗缓解组40例、治疗下缓解组192例、低疾病活动状态组44例;比较分析各组间临床特点差异及生存率, 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 生存率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该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共300例患者, 中位随访时间为18(1, 36)个月, 共42例复发。4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其中年龄(F=4.39, P=0.005)、合并狼疮肾炎(χ2=12.66, P=0.005)、血红蛋白水平(F=2.73, P=0.04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F=3.88, P=0.010)、胱抑素C水平(F=3.11, P=0.027)、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χ2=12.04, P=0.007)、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方法 收集SLE患者222例,其中发生AIHA的患者17例,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未发生AIHA的34例SLE患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计最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SLE合并AIHA的发生率为7.6%.AIHA组抗心磷脂抗体IgG的阳性率(71%)与对照组(15%)相比明显升高(x2=15.366,P<0.01),但2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AIHA组关节炎(12%,x2=4.554,P=0.033)、面部红斑(6%,x2=4.443,P=0.033)、白细胞减低(12%,x2=8.061,P=0.005)及淋巴细胞减低(41%,x2=5.075,P=0.024)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HA组有3例在病程中出现了肺泡出血,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肺泡出血(x2=3.586,P=0.058).结论 SLE合并AIHA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率高,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SLE合并AIHA患者关节炎、面部红斑、白细胞减低及淋巴细胞减低的发生率低,但有发生肺泡出血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40例合并HBV感染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性别、发病年龄相匹配的60例无HBV感染的SLE患者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40例合并HBV感染者中男性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2±13)岁;其中23例患者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5例为HBV携带状态,12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轻度异常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严重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合并HBV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热、肝脏受累、肾脏受累、血小板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更常见.肾病变主要为Ⅳ型或Ⅴ型狼疮肾炎,2例合并HBV相关性肾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SLE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同时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患者出院好转率为98% (39/40),1例预后不佳者有严重肝脏病变.结论 应重视SLE合并HB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SLE合并HBV感染患者发热、肝脏受累、肾脏受累、血小板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增多,可合并HBV相关性肾炎;肝脏病变严重者预后差;血清HBsAg阳性的SLE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同时使用抗HBV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郇稳史  丽璞 《肝脏》2020,(2):155-157
目的通过对SS合并PBC患者中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检测,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明Th17、Treg细胞对SS合并PB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SS合并PBC患者22例,SS患者48例,选取健康志愿者68名。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Th17、Treg和TH17/Treg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SS合并PBC组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腹水、消化道出血、口干、食管静脉曲张、发热及眼部干涩等主要临床表现为20例(90.9%,20/22),高于对照组37例(77.1%,37/48),(P<0.05)。而体质量减轻的患者SS组(46例,95.8%)明显多于SS合并PBC组(17例,77.3%),(P<0.05)。SS合并PBC组患者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酶(γ-GT)和TBil均高于SS组和健康组(P<0.05)。SS合并PBC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为[16.6(10.1,22.5)%],明显高于SS组[9.4(7.0,13.0)%,P<0.05]及健康组[4.9(4.3,9.8)%,P<0.05];SS合并PBC组Th17/Treg细胞比值[0.52(0.42,0.62)]均明显高于SS组[0.25(0.14,0.37),P<0.05]及健康组[0.22(0.13,0.26),P<0.05]。结论SS合并PBC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及其比值明显失衡,提示Th17细胞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致病过程。此外,Th17/Treg比值与某些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并同时完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287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者30例(结核病组),SLE 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16例(LTBI组)。按 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1∶2的比例,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匹配的未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的SLE患者60例,作为未感染组。同时,从本院体检中心纳入性别、年龄与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相匹配,并完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健康成年人4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及临床治疗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组的结核病病程为4.0(1.0,8.0)周,以合并单纯肺结核为主[17例(56.7%)]。结核病组的 SLE病程为54.0(7.5,96.0)月,明显短于 LTBI组[96.0(7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就诊的PBC患者353例, 分为既往HBV感染组(156例)和无HBV感染组(1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点, 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 比较其1年后对熊去氧胆酸应答率、GLOBE评分、UK-PBC评分以及长期无肝移植生存率。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比较既往HBV感染和无HBV感染PBC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计数、GLOBE评分、UK-PBC评分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PBC患者性别、年龄、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率、肝硬化比例、熊去氧胆酸应答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的无肝移植生存率, 组间比较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结果与无HBV感染的PBC相比, 既往HBV感染的PBC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降低(91.9%比79.5%, P = 0.001);但在年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指标、血小板计数、肝硬化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时, 既往HBV感染者对熊去氧胆酸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的安全性、妊娠结局及对子代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SLE合并妊娠的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选择性妊娠和非选择性妊娠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情况、产科并发症情况、胎儿情况.并对SLE患者的子代进行随访.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SLE合并妊娠的患者共62例,选择性妊娠组43例,非选择性妊娠组19例;选择性妊娠组中10例(23%)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8例(19%)流产,35例(81%)活胎分娩,其中低体质量儿7例,早产7例;非选择性妊娠组中16例(84%)出现疾病活动,13例(68%)流产,6例(32%)活胎分娩,均为低体质量儿,4例早产,3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过程中疾病活动率、流产率均显著低于非选择性妊娠组(P<0.05).22例子代随访未发现SLE患儿.结论 选择性妊娠组与非选择性妊娠组患者均面临妊娠过程中SLE疾病活动及妊娠结局不良的风险,但是选择性妊娠组患者妊娠期间疾病稳定状况、母婴的预后均优于非选择性妊娠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比较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116例PBC及124例DILI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Nemenyi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发病年龄和性别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血清学指标(除白蛋白)、免疫学指标Ig G、Ig M和Ig A、自身抗体阳性率(除抗平滑肌抗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BC组织学表现主要为肝细胞水肿样变性(30例),胆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29例),小胆管不典型增生(28例)等;DILI组织学表现主要为肝细胞脂肪变性(15例),肝细胞点状坏死脱失(14例)等。结论 DILI和PBC在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临床鉴别诊断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合并胆结石和PBC未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治疗后应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 10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PBC患者872例。分析PBC合并胆结石组和PBC未合并胆结石组的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服用UDCA治疗后肝功变化及生化应答情况。结果 PBC患者合并胆结石比例为21.9%(191/872)。PBC合并胆结石组的首诊年龄、确诊时肝硬化比例较PBC未合并胆结石组高(P<0.001),且PBC合并胆结石组确诊时ALB、AST、ALT、GGT水平均较PBC未合并胆结石组低(P<0.05)。服用UDCA治疗1年后,两组肝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BC合并胆结石组AST、ALT、ALP、GGT下降程度低于PBC未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0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确诊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6例(7例合并慢性HBV感染,3例合并丙型肝炎,4例合并戊型肝炎,1例合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1例合并甲型肝炎),同时随机选择住院确诊无肝炎病毒感染的单纯PBC患者76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结果,随访分析预后特征。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作log-rank检验。结果 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与单纯PBC患者比较,其女性患者比例、ALP、CHO、IgG水平偏低(χ~2=12.22,P=0.002;U=225.00,P0.001;U=363.50,P=0.036;t=2.79,P=0.007);未出现腹壁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症状;存在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抗肝特异蛋白抗体、抗心肌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APC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5.0%vs 3.9%,χ~2=5.608,P=0.016);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9.5个月(2~312个月),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良事件阳性率明显低于单纯PBC患者(25.0%vs 64.5%,χ~2=8.43,P=0.005),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和累积不良事件未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B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多数处于PBC早期,血清中存在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目前未见肝炎病毒感染对PBC患者生存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