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得到完整随访的221例采用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6a的随访,平均4a,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发现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疗效。结论: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能有效预防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伸直外展位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的外固定方法。方法对30例伸直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采用伸直外展位石膏夹板固定。将伸直尺偏型骨折矫正为骨折断端轻度屈曲桡偏嵌插状,伸直桡偏型,采用矫枉伸直过正,矫枉桡偏留有余地。结果其中25例获随访,时间0.5~8a,平均5.8a。测量肘关节无肘内翻,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只要复位时使骨折断端保持轻度屈曲桡偏嵌插状,术后用伸直外展位石膏夹板固定,保持骨折断端桡侧嵌插的位置,可明显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黄金华 《中外医疗》2008,27(35):37-37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联合闭合钢针固定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65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组(闭合固定组)39例与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组(手术复位组)26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65例骨折均得到复位固定.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组发生肘内翻8例,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组发生肘内翻6例,内翻角在10°以内,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两组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统计学无显著差异,但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避免扩大手术范围及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2007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21例,以采用的方法分为2组,包括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组(Ⅰ组)56例、肘关节外侧切口开放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Ⅱ组)65例,对2组患者的治疗愈合情况、肘内翻发生率、肘内翻平均角度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在治疗效果、肘内翻发生率、肘内翻平均角度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组治疗优良率最高,肘内翻发生率低、肘内翻平均角度少。结论:2种治疗方法各具特点,但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开放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比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儿肱骨损伤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C”型臂X光机透视下,从内外髁交叉穿入克氏针或从外髁与肱骨干成45°及60°角穿入2枚克氏针,外用石膏托中立位固定。结果24例随访3~24月,平均12个月,1例肘内翻10°,随诊观察,23例携带角平均12°,患侧肘关节伸直平均为-6°,屈曲平均为128°,未出现Volkman挛缩及术中尺神经损伤。结论经皮穿针固定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治疗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6例,对上述病例均应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方法。结果:治疗后随访6~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肘内翻1例。结论:伸直型肱骨折治疗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首选,其简便易行,家长患儿均易接受,复位直观,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损伤 ,我院原用手法复位后屈肘位石膏托或超肘小夹板外固定 ,常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和维持稳定的对位 ,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高 ,部分病例切开复位内固定 ,肘内翻也时有发生。自 1 999年以来 ,笔者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牵拉伸肘手法复位 ,伸肘外翻位石膏外固定 ,疗效十分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 6 2例患者 ,男 32例 ,女 30例 ,年龄 3~ 1 2岁 ,平均6岁 ,右侧 4 6例 ,左侧 1 6例 ,尺偏型 38例 ,桡偏型 8例 ,前后移位型 1 6例 ,受伤至复位时间最短 2小时 ,最长 2天 ,平均 4小时 ,软组织中度肿胀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肱骨髁上骨折分型、手法整复、小夹板及钢丝托板外固定,辨证分期用药.方法 根据骨折分型,采用不同手法整复和不同的外固定,结合骨折三期辨证分型外用中药治疗,重点防治肘内翻的发生.结果 对80例骨折分别以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及外敷中药,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2年,优: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以内,肘内翻5°以内,56例;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20°,肘内翻6°~10°,18例;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21°~30°,肘内翻11°~15°,4例;差: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30°以上,肘内翻15°以上,2例.优良率达92.5%.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有利于小儿避免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防止儿童发育期骨骼的损伤,依据骨折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法整复及外固定,对于各种类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肱骨髁上骨折分型、手法整复、小夹板及钢丝托板外固定,辨证分期用药.方法 根据骨折分型,采用不同手法整复和不同的外固定,结合骨折三期辨证分型外用中药治疗,重点防治肘内翻的发生.结果 对80例骨折分别以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及外敷中药,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2年,优: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以内,肘内翻5°以内,56例;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20°,肘内翻6°-10°,18例;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21°-30°,肘内翻11°-15°,4例;差: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30°以上,肘内翻15°以上,2例.优良率达92.5%.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有利于小儿避免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防止儿童发育期骨骼的损伤,依据骨折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法整复及外固定,对于各种类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马丽杰 《中原医刊》2009,(20):23-24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后的固定方法。方法对223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手法整复+夹板+树脂石膏绷带固定。结果随访6—18个月,完全正常者197例;肘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肘内翻5°~15°者9例;肘关节活动度稍差、肘内翻超过15°~25°者5例。优良率93.3%。结论手法整复+夹板+树脂石膏绷带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谭兴春  李飞 《医学综述》2014,20(17):3228-3229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4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后遗症情况。结果5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6周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4±0.6)周;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9例,良18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90.4%;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年,期间未出现肘关节僵硬、缺血性痉挛、肘内外翻等后遗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后遗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获得随访46例,其中伸直尺偏型25例,伸直桡偏型21例.按Garland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型2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2个月(1.6~8岁).手术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下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应用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 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3~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角度为0°.平均屈曲角度为135°,无1例出现Volkmann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肘内翻畸形.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防止Volkmann挛缩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但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尺偏未恢复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3.
郭洪章  张生玉 《当代医学》2010,16(22):59-60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2月~2009年3月,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3例。患者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6.5岁。采用肱骨远端外侧2~3cm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53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6~36)个月。骨折全部于6个月内骨性愈合,切口瘢痕宽度〈0.5cm。随访结束时患肘平均伸肘0°,平均屈肘130°。3例出现12°肘内翻,未发生Volkmann肌萎缩。结论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4例。男91例,女33例,年龄3~14岁,平均7岁。结果:随访6~24个月,124例全部愈合,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根据Flynn的评分标准:丢失提携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0°~5°为优,6°~10°为良,11°~15°为可,>15°为差。本组优110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5.1%。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表现,以提高X线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25例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表现,其中全部病例均摄肘关节正侧位片。结果125例中,81例创伤发生于左侧,44例发生于右侧,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9例,肱骨外髁骨骺骨折28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6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18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尺骨近端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6例,单纯尺骨近端骨折2例,桡骨小头骨骺分离或骨折5例,肘关节后脱位2例,桡骨小头半脱位2例。结论熟悉儿童肘关节的解剖特点,依靠直接和间接征象,判断X线片上不显影部分的损伤,可提高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严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132例严重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随访时间1—4年,平均1.7年,按照肘关节功能评价Flynn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91例,良17例,可21例,差3例。发生不同程度肘内翻11例。结论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严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术中准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及术后早期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治疗效果、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肱骨髁上骨折治愈率,减少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自2005-07~2010-07我们采用"拔伸牵引旋转推挤"方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6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II-Ⅲ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3年,按Flyn-nz肘关节评分标准,优50例,提携角减少角度〈5°,活动度减少角度〈5°;良7例,提携角减少角度5°~10°,活动度减少角度5°~10°;中3例,提携角减少角度10°~15°,活动度减少角度10°~15°,发生率5%,优良率95%。结论该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内固定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郑超  李明 《重庆医学》2012,41(26):2733-2735,2737
目的探讨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疗效影响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2010年收治的159例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2.8年。按Flynn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135例,良1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4.97%;肘内翻2例。结论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安全、易于探查和减压、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固定方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俊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78-979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8年1月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32例。结果优96例,占72.73%;良33例,占25%;可3例,占2.27%;无差病例,优良率97.73%,肘内翻畸形2例,占1.52%。结论此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并发症少、疗程短、功能恢复良好、后遗症少,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