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脑梗塞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塞(acutecerebralinfarction)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等疗法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使越来越多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得以明显改善〔1〕。临床研究表明,急性脑梗塞发病3...  相似文献   

2.
赖新生  黄泳 《医学综述》2005,11(11):1044-104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各种脑血管因素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包括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和思维力、视空间技能、计算力、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以及情感、人格的改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分为多灶梗死性痴呆(MID)、单发性梗死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低灌注性痴呆、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性痴呆、出血性痴呆及其他病因引起的痴呆。欧美地区Alzheimer痴呆占老年期痴呆的发病首位,但是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VD的发病居老年期痴呆的第一位。除高发病率外,还因其预后相对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预防,故而引起的临床和实验关注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FDG PET显像在肺癌方面的应用价值,从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评估以及与其它影像方法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①良恶性鉴别;②肌肉的FDG摄取特点;③对肺癌分期的价值;④肺癌转移特点的研究;⑤肿瘤残存、复发和转移病灶的判断;⑥肺癌治疗效果评估;⑦与CT的比较与融合;⑧与SPECT显像的比较.PET通过明确肿瘤的代谢活性、全身分布特点和对治疗的早期反应,对于指导临床及时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大的价值,与CT和SPECT显像比较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PET/CT扫描中,PET图像膈肌上方、下肺区域条带状放射性减低或缺损这一伪影(S伪影)较为常见.本研究分析S伪影发生率、特征、影响因素.方法 于笔者医院行PET/CT检查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S伪影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S伪影总体发生率为46%.S伪影分布特征:男性S伪影发生率58.3%,女性27.5%,P<0.05;左侧S伪影发生率为42%,右侧为21%,P<0.05.S伪影对肺SUV值的影响:伪影处肺组织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1±0.196和0.200±0.166)明显低于无伪影处肺组织(分别为0.622±0.171和0.500±0.140,P<0.05).影响S伪影发生率的因素:膈顶部PET与CT空间配准良好者S伪影出现率为25.7%,配准不良者为34.6%;同机CT冠状面无膈顶部阶梯状伪影者S伪影发生率为28.6%,有阶梯伪影者为38.3%.同时发生上述两种情况者S伪影的发生率为43.6%,高于只发生匹配不良者(30.8%)或阶梯状伪影者(28.6%).两种情况皆不发生者S伪影的发生率仍高达24.5%.结论 PET/CT图像中膈肌上方条带状伪影常见;男性发生率更高,左侧更多见;伪影导致显著低估下肺部SUV; PET与CT图像配准程度及CT膈肌阶梯状伪影与条带状伪影部分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俊  杨衿记 《循证医学》2005,5(3):132-134
对肺部病变疑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患者进行准确的分期,才能进行合适的手术或其它手段治疗,最终使患者获益。临床医师可利用多种影像学技术和有创手段检测纵隔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但是,早期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很常见,  相似文献   

6.
PE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18F-FDG PET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其中大多数用于恶性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肝细胞癌变时糖生成减少、利用增加,使^18F-FDG随时间逐渐浓聚在癌细胞内,在PET影像上显示为阳性。但少数分化好的肝细胞癌组织内含有较高浓度葡萄糖-6-磷酸酶,加速了^18F-FDG的转化,故瘤组织内^18F-FDG含量相对较低,可使PET显像呈假阴性。初步研究显示^18F-FDG PET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在50%-86.4%之间,虽低于CT和B超,但在转移灶探测方面优于后两,且可判断肝癌的分化程度。探测胆管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的灵敏度则达68%-100%,远高于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出现单侧脑梗塞症状体征、起病时间在20h内患者对疑拟脑梗塞缺血病灶进行动态CT扫描,选取可疑病灶及对侧相应位置进行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绘制,记录曲线峰值(H)、曲线峰值出现时间(T)、曲线下面积(S)及计算它们的差ΔH、ΔT、ΔS值,比较两侧有无差异,随访分析影响预后的征象和参数。结果50例患者中,44例H值低于对侧(P<0.01);39例T值迟于对侧(P<0.01);41例S值小于对侧(P<0.01)。随访至病情稳定,预后好23例,一般17例,差10例,三者ΔH、ΔT、Δ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早期脑梗塞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临床前列腺癌生化复发转移灶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因临床诊断生化复发行18F-FDG PET/CT的成年男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8±9岁。完善同期MRI、CT及骨显像结果的收集,以及PET/CT检查后随访。以最终临床医生综合影像及病理等各方面信息后做出的最终诊断为诊断标准,分析PET/CT图像的影像学结果,并和同期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比较PET/CT及其他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显像阳性率67% (10/15),尿道转移漏诊1例,总体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100%及93%,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0%。18F-FDG PET/CT与同期MRI对比,同一显像范围内二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和71%、100%和86%、93%和79%。骨盆外转移灶,18F-FDG PET/CT阳性率为33%,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100%。同期行CT及骨显像者,检查结果准确性均低于PET/CT。结论 18F-FDG PET/CT能够较传统影像检查更准确地探测生化复发的转移灶,对盆腔以外的病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PET/CT图像融合对骨转移瘤放射治疗肿瘤区勾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PET/CT图像融合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瘤肿瘤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例病理证实原发灶为肺癌、肝癌和肾癌且合并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选择腰椎、胸椎、肋骨、髂骨、肩胛骨、股骨转移病灶各1处,标记为BM1~6,由8位放射肿瘤学医师分别在治疗计划CT上勾画6处骨转移瘤的肿瘤区体积(GTV),比较依据CT和PET/CT图像融合资料勾画GTV的差异。结果 有骨皮质破坏的病灶BM1~5,依据CT勾画的GTV较依据PET/CT勾画的GTV大(P<0.05),而无明显骨皮质破坏的病灶BM6则相反(P<0.05)。依据PET/CT勾画GTV时,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小于依据CT勾画GTV时的差异。结论 PET/CT图像融合能提高骨转移瘤GTV勾画的精确性和重复性,从而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而增加放射治疗的增益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72例PET/CT显像诊断为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肺部病灶的CT形态及PET显像肺部病灶感兴趣区(ROI)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资料,分析PET/CT对肺癌及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67例病理证实为肺癌,SUVmax为8.85±3.59;其中6例SUVmax< 2.5;5例确诊为良性病变,SUVmax 为8.46±3.50,其中4例SUVmax >2.5;两组SUVmax 差异无显著性(P>0.05).PET/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94%.远处转移41例,PET/CT发现105处骨转移,单纯CT只发现25处.结论 PET/CT融合了功能代谢和解剖定位,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电针结合穴位埋线在治疗早期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中的效果进行研究观察。 方法:选取于2020 年6 月至2021 年3 月,在我院因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独电针的治疗方法。 结果:共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肢肌力及步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电针联合穴位埋线这种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意义深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急性期局部血流量变化及电针干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脑梗死发生后双侧脑皮质血流量变化规律以及电针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Longa的腔内线栓法复制大鼠脑梗死模型,以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监测双侧脑皮质血流量,连续记录6 h,比较脑梗死后30 min和1、2、3、4、5、6 h各时相脑皮质血流量的变化规律及电针的干预效应。[结果]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即刻,梗死半球局部脑血流量显著下降,模型对照组局部血流量下降至(25.18±1.87)%,在MCAO后30 min~6 h,血流量比值维持在这一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本组各时相之间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干预组在MCAO即刻局部脑血流量急剧下降至(23.46±1.24)%,电针干预后,平均上升至(46.96±1.61)%,平均升高幅度为20%。在MCAO后各时相,电针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血流量比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电针干预组局部血流量显著升高,但仍然低于梗死前水平(P<0.01)。MCAO即刻,梗死灶对侧半球局部脑血流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模型对照组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86.55±1.46)%,在MCAO后30 min~6 h内,随时间延续,血流量维持梗死即刻水平,有小幅波动,但本组各时相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干预组在MCAO即刻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86.70±2.21)%,电针干预后,血流量上升至(97.46±3.28)%,维持这一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干预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在MCAO后30 min和1 h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MCAO后2、3、4、5、6 h局部血流量比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电针干预组局部脑血流量比值平均高于相应模型对照组。[结论]电针干预可显著提高MCAO模型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并且电针干预可同步提高梗死灶对侧半球局部脑血流量,由此可增加梗死区周围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电针治疗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血肿的影响.方法 从6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50只用于大鼠ICH模型的复制,然后根据模型成功的评判标准随机选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30只,再分为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电针组选取“人中”、“(风)府”,非经非穴组选取大鼠臀部非经非穴点.电针每次20min,每隔24h1次,连续3d.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均不予电针.结果 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大鼠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血肿;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大鼠大脑注射区域均可见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肿胀、细胞核碎裂溶解或消失、组织内可见红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等;与非经非穴组、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肿直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早期介入,可减小脑血肿的直径,能有效控制ICH后脑血肿的发生、发展,对保护脑组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与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联合足运感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足运感区结合膀胱体表相应投影区域电针围刺;对照1组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有关“尿失禁”的治疗选穴;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足运感区针刺,每日上午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每日下午行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每次30 min,每周连续治疗6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5),治疗组对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2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0/28),优于对照1组76.7%(30/23)和对照2组83.3%(30/25,P<0.05)。[结论] 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平衡功能是决定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最重要的临床因素之一。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使患者躯体及肢体控制力下降,站立及行走不稳,易发生跌倒,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本研究采用天柱傍针刺配合平衡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观察其对患者下肢功能活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杭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针和吗啡对慢性痛大鼠脑内ACTH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佐剂性单关节炎大鼠慢性痛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测定及痛行为评分法。结果 大鼠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后24h,与对照组比较,痛行为评分和下丘脑及桥-延脑内ACTH样免疫活性物质(Ir-ACTH)的含量明显增多,摘除双侧肾上腺或切除垂体以及脑室注射生长抑素或IL-2不影响慢性痛大鼠痛行为评分和两脑区Ir-ACTH摘除双侧肾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MCAO 5周后为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大鼠模型。电针百会、水沟2周后,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脑血流量的检测,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脑组织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血流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脑血流量明显提高(P0.05)。模型组ET-1蛋白表达阳性物质总面积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ET-1蛋白表达阳性物质总面积有低于模型组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脑组织中ET-1含量明显上升。电针有抑制ET-1上调的趋势,提高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大鼠的脑血流值。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理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的治疗手段面临镇痛效果不佳、副作用大的难题。近年来,基于电针能缓解神经病理痛的临床证据,对于电针在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调节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其中包括对离子通道活性、促炎/抑炎因子平衡、胶质细胞激活及痛相关脑环路等的调节。本文总结了近期对于电针镇痛的外周、脊髓及脑各个层面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电针镇痛的原理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电针参数组合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合谷-三阴交穴对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的影响,筛选该处方最佳电针参数组合,为提高助产效果、增强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08只,分批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妊娠组。妊娠组大鼠采用自由合笼托盘阴栓观察法制备妊娠模型,受孕后随机分为6个电针组(应用2×3析因设计,频率刺激方式为连续波、疏密波,频率选择15、30、50Hz)和妊娠模型组。电针组均先电针双侧合谷穴20min再加刺双侧三阴交穴5min,共针刺25min,电针的同一对电极一端连接穴位,另一端连接穴位旁开2~3mm近心端的非穴点,电流强度0.2~0.3mA。于大鼠子宫下段连接肌肉张力换能器及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6组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子宫收缩频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1、5、6组子宫收缩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各电针组比较,除电针1组外,电针6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子宫收缩频率较其他电针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电针1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6组均值均大于电针1组;除电针1组和5组外,电针6组子宫收缩波时间较其他电针组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电针1、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6组均值均大于电针1组和5组。结论:2Hz和50Hz交替的疏密波(电针6组)的组合方式可显著增加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建议作为传统针刺助产处方的电针参数推荐组合方式,并建议在临床中对子宫收缩乏力者考虑使用该传统针刺助产处方  相似文献   

20.
电针对颅脑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对颅脑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透射电镜及生化检测等方法,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大鼠海马生长抑素(SS)-mRNA阳性神经元数与NO含量的变化。结果:颅脑伤大鼠经电针治疗海马SS-mRNA阳性神经元数减少,NO含量下降。结论:电针对颅脑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SS-mRNA表达和NO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