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是目前已知的受维生素D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调节的唯一受体,其主要分布在参与钙磷调节的组织中,如肠、骨、肾、甲状旁腺。近期有研究显示,VDR亦可以表达于免疫细胞及其他细胞类型,通过基因及非基因调控途径参与炎症及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这也提示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吸收、参与骨形成、吸收、矿化的经典作用外,还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等非经典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DR的新发现及临床转化潜在靶点做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类多系统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最终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癌。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最终活性形式,正常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VDD)具有广泛性,而NAFLD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则更低。现将1,25-(OH)_2D_3对NAFLD  相似文献   

3.
正维生素D(VD)是人体的一种必需维生素,主要是通过日晒合成或食物摄入,合成的VD3需要和VD转运蛋白或清蛋白结合后,运输至肝脏和肾脏进行羟化并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VD[1,25(OH)2D3]。另外,由肝脏中合成的25(OH)D是人体血液循环中VD主要代谢产物,也是监测体内VD状态最稳定的指标[1]。既往研究表明,VD在体内主要发挥调节钙、磷代谢与维持骨骼稳态的作用,而VD不足则可引发一系列骨质疾病。最新研究发现,慢性肝脏疾病中不仅普遍存在VD不足的现象,而且VD受体(VDR)表达模式与慢性肝脏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维生素D(VD)对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与治疗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初发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1,25-二羟基D3[1,25(OH)2D3]的浓度,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D受体(VDR)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ITP患者外周血中25(OH)D3(10.6±7.7 ng/ml)和1,25(OH)2D3(69.9±29.0 pg/ml)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3.7±9.1 ng/ml,87.3±19.9 pg/ml)(P〈0.05),而VDR mRNA的表达(1.588±0.12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55±0.734)(P〈0.05)。结论:VD水平及其受体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VD及类似物可用于ITP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激素类物质,以其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与其受体(vitamin D receptors,VDRs)结合发挥作用。血中1,25-(OH)2D3虽为活性形式,其半衰期仅4h,血中浓度不稳定,而25(OH)D在血中的半衰期为15d,是国际上常用的反映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稳定指标[1]。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判定维生素D营养状态国际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良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proidism,PHPT)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水平变化及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血磷的关系。方法良性PHPT患者56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118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1,25(OH)2D3、PTH水平,比色法测定血钙水平,磷钼酸盐法测定血磷水平。比较2组维生素D缺乏[1,25(OH)2D3<20μg/L]、严重缺乏[1,25(OH)2D3<10μg/L]的比率及不同年龄分层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变化,Pearson法分析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严重缺乏患者血清1,25(OH)2D3与PTH、血钙及血磷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比率、严重缺乏比率(94.64%、46.43%)高于对照组(62.79%、14.13%)(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1,25(OH)2D3与PTH、血钙及血磷均无线性相关性(r=-0.226,P=0.352;r=-0.274,P=0.256;r=0.073,P=0.593)。观察组年龄18~40岁、>40~60岁、>60岁患者血清1,25(OH)2D3[(10.76±3.17)、(10.61±5.01)、(10.72±4.85)μg/L]低于对照组[18~40岁:(18.19±9.86)μg/L,>40~60岁:(17.18±9.19)μg/L,>60岁:(17.91±10.52)μg/L](P<0.05);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PTH[(818.86±233.49)ng/L]、血钙[(2.98±0.59)mmol/L]、血磷[(0.78±0.17)mmol/L]与维生素D严重缺乏患者[(640.09±622.69)ng/L、(2.96±0.69)mmol/L、(0.75±0.20)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严重缺乏患者血清1,25(OH)2D3与PTH(r=-0.360,P=0.060;r=0.071,P=0.723)、血钙(r=-0.225,P=0.250;r=-0.228,P=0.252)、及血磷(r=0.239,P=0.221;r=-0.208,P=0.297)均无线性相关。结论良性PHPT患者血清1,25(OH)2D3低于正常人群,维生素D缺乏比率较高,且血清1,25(OH)2D3与PTH、血钙及.血磷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其可以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维生素D受体(如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以及其他免疫细胞)结合,促使靶细胞下调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表达具有调节免疫耐受蛋白,从而使靶细胞具有耐受性;同时抑制免疫细胞激活,使得免疫细胞表现无能.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后的排斥...  相似文献   

8.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已成为骨质疏松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了解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老年男性中的分布,并进一步认识其与骨钙素及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45例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型,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Ⅰ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PINP)及1,25(OH)2D3.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0.014;Bb,0.117;bb,0.869.B,b等位基因分别占7.2%,92.8%.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8.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发现VDR基因型与BGP,PINP及1,25(OH)2D3相关.结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与骨钙素等骨转换升华指标及1,25(OH)2D3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mRN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用血细胞中的表达,取11例FAB不同亚型的MDS患者的外周血3ml,以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1例MDS患者外周血细胞中均有VDR mRNA表达,提示MDS患者外周血细胞也是1,25(OH)_2D_3(VD_3)作用的靶细胞,VD_3的作用可能是通过VDR而介导的,为VD_3治疗MDS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1,25-(OH)2D3组。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小鼠慢性哮喘模型。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的阳性百分比。结果病理特征表明地塞米松组+1,25-(OH)2D3组的炎性细胞浸润低于地塞米松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地塞米松组+1,25-(OH)2D3组的NF-κB阳性百分比低于地塞米松组。结论在慢性哮喘小鼠中,1,25-(OH)2D3可以增强地塞米松的效果,降低NF-κB阳性百分率,从而有效地抑制肺部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水平,与初诊成年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5例初诊ITP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TP组( ...  相似文献   

12.
哮喘儿童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测定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142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血清1,25-(OH)2D3值(分为轻、中、重3组),同时测定80例正常儿童血清1,25-(OH)2D3值。以上哮喘儿童经跟踪治疗1个月后,病情控制期时再测定以上指标,评价不同病程中受试儿童1,25-(OH)2D3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重度组患儿血清1,25-(OH)2D3水平最低,正常儿童血清1,25-(OH)2D3水平最高,正常儿童及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血清1,25-(OH)2D3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142例患儿进入病情控制期后,不同控制情况患儿血清1,25-(OH)2D3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完全控制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明显高于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结论哮喘儿童血清1,25-(OH)2D3处于低水平状态并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控制情况有关。因此,儿童哮喘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的监测对预测病情程度、评价预后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媛  王宓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6):310-314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非透析人群25(OH)D与1,25(OH).D缺乏的情况,探讨25(OH)D与1,25(OH)2D水平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2例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血浆25(OH)D与1,25(OH)2D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肌酐(serum creat inine,SCr)、白蛋白(albumin,Alb)、肝功能、血糖等.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25(OH)D及1,25(OH)2D水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25(OH)D水平及1,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2例CKD3~5期非透析人群25(OH)D水平中位数8.81 ng/ml,全距0.34~37.69 ng/ml;血浆1,25(OH)2D水平中位数17.14 pg/ml,全距1.10~65.40 pg/ml.82例患者中25(OH)D不足占15.0%,缺乏占81.3%;1,25(OH)2D缺乏发生率44.0%.CKD 3~5期间25(OH)D的水平及缺乏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1,25(OH)2D的水平及缺乏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血浆25(OH)D水平与血浆Alb和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1,25(OH)2D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正相关,与合并糖尿病、血磷负相关;1,25(OH)2D水平与25(OH)D水平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浆Alb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25(OH)D水平和eGFR是1,25(OH)2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 3~5非透析患者普遍存在25(OH)D和1,25(OH)2D缺乏.25(OH)D水平与1,25(OH)2D水平具有相关性.血浆Alb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25(OH)D水平,eGFR是1,25(OH)2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区子痫前期(preeclam psia,PE)孕妇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 Vit D3]水平及其受体(VDR)基因rs2228570多态性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深圳龙华区PE发病的易感性。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产中心就诊并确诊为PE孕妇87例作为PE组,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1,25-(OH)2Vit D3水平,同时对VDR基因rs2228570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PE组1,25-(OH)2Vit D3水平(21.67±5.86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7.29±7.6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 5,P=0.032 7)。重度PE孕妇1,25-(OH)2Vit D3水平(15.87±3.24 nmol/L)明显低于轻度PE孕妇(26.95±6.43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2 7,P=0.035 2)。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E组孕妇1,25-(OH)2Vit D3水平与PE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12 4,P=0.05)。PE组VDR基因rs2228570位点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65.52%和77.59%)明显高于对照组(29.17%和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0 3和5.102 8,均P<0.05)。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孕妇患PE的相对风险增加(OR=1.928,95%CI:1.503~2.617和OR=1.643,95%CI:1.204~1.921),而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孕妇患PE的相对风险降低(OR=0.529,95%CI:0.326~0.793和OR=0.671,95%CI:0.485~0.916)。重度PE孕妇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74.36%和84.62%)高于轻度PE孕妇(58.34%和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4 3和2.976 0,均P<0.05)。PE组CC基因型孕妇1,25-(OH)2Vit D3水平(13.78±2.91 nmol/L)明显低于CT和CC基因型孕妇(23.84±6.37 nmol/L和25.06±6.72 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0 4和4.271 5,均P<0.05),但CT和TT基因型孕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0 3,P=0.152 8)。结论 PE孕妇1,25-(OH)2Vit D3水平明显降低,与PE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同时VDR基因rs2228570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布,其中CC基因型可能是深圳地区PE孕妇危险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D_3(VitD_3)代谢物有20余种,其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活性最强。近来研究表明,VitD_3代谢物除维持机体钙离子稳定和促进骨骼重吸收作用外,还具有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生、拮抗胶原形成、调节原癌基因表达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其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纤维化(MF)已获初步效果。本文复习近年资料,对上述问题作一概述。一.VitD_3代谢物对正常骨髓及血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调节体外实验证明,1,25(OH)_2D_3促进正常人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 GM)增殖,但对红系祖细胞(CFU-E、BFU-E)、巨核系祖细胞(CFU-MK)和多向系祖细胞(CFU-mix)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骨髓细胞的半固体培养系统中,加入2×10~9和2×10~8M的  相似文献   

16.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其可以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维生素D受体(如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以及其他免疫细胞)结合,促使靶细胞下调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表达具有调节免疫耐受蛋白,从而使靶细胞具有耐受性;同时抑制免疫细胞激活,使得免疫细胞表现无能。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均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本文就1,25-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应用现况,特别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后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明星  董文  李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9):1097-1099,1105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尘肺病发病风险及其肺部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29例尘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NSE及1,25-(OH)2D3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郑敏  何云燕  罗建明 《临床荟萃》2013,28(2):186-187
除了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外,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3)及其类似物还具有抗增殖、促分化、促进肿瘤凋亡等作用。本研究以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6T-CEM为研究对象,观察1,25(OH)2D3作用前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receptor,VDR)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及用于白血病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_2D]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KI)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45例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清1,25(OH)_2D、甲状旁腺激素、25-OH维生素D、钙和磷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5例患者中10例住院死亡,病死率为22.2%。存活组与死亡组AKI患者的血清1,25(OH)_2D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41.5)pg/mL vs.(33.8±24.1)pg/mL,P=0.043];死亡组患者血清磷水平高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1)mg/dL vs.(4.5±1.6)mg/dL,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高水平1,25(OH)_2D为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191,95%CI:1.154~1.233,P=0.008;OR=1.281,95%CI:1.067~1.538,P=0.018)。结论1,25(OH)_2D与AKI患者死亡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可作为判断AKI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血清维生素D代谢物与睡眠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中20~65岁的9 353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25-羟基维生素D[25(OH)D]、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等血清维生素D代谢物;按照睡眠时间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不足组和非睡眠不足组。调整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体质量指数(BMI)、慢性病状况和抑郁评分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睡眠时间的关联性。结果 9 353例女性研究对象中,3 189例(34.1%)女性睡眠不足,包括20~44岁女性1 627例(51.0%)和45~65岁女性1 562例(49.0%)。血清25(OH)D3及25(OH)D每增加10 nmol/L,睡眠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下降5.5%与5.7%[OR=1.005 5, 95%CI为1.003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