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行淋巴结清扫的宫颈癌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盆腔常规MRI及DWI检查。手术共切除淋巴结1590枚,将短径≥5 mm的392枚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及表观弥散系数ADCmin、ADCmean和原发癌灶的ADCmin、ADCmean,计算淋巴结的S/L、rADCmin、rADCmean,比较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的形态学指标及ADC值差异。结果 转移淋巴结的L、S、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P均<0.0001),转移淋巴结的ADCmin、ADCmean、rADCmin、rADCmean均显著小于非转移淋巴结(P均<0.0001);ADCmin鉴别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的Az(0.956)最大,高于其他ADC值及形态学指标;以ADCmin=759.0×10-6 mm2/s作为鉴别淋巴结转移的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2.1%。结论 DWI尤其ADCmin有助于鉴别宫颈癌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磁共振(MR)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作者就DWI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范围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评价近乎全身多发病变的新的影像技术,能对全身病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成像序列为STIR-EPI-DWI,可以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在抑制正常组织背景信号的基础上,凸显病变,提高病变部位特别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现对大范围DWI在淋巴结病变中的可行性、局限性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01-10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比较分析宫颈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淋巴结的ADC值差异;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最长径、最短径及短/长径之比。结果 (1)26例宫颈癌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56枚,非转移性淋巴结78枚;(2)转移性淋巴结ADC均值为(874.19±158.72)×10~(-6)mm~2/s),较非转移性淋巴结ADC均值[(921.45±232.98)×10~(-6) mm~2/s]略降低,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原发灶ADC均值为(918.78±146.06)×10~(-6)mm~2/s),与转移淋巴结、非转移淋巴结ADC均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最长径中位数分别为16.50 mm、7.00 mm,最短径中位数分别为8.50 mm、5.00 mm,短长径比的中位数为0.55、0.6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有利于盆腔淋巴结的检出,但是ADC值测量对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不大。  相似文献   

5.
<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就是一种在分子运动水平上,分析病变内部结构及组织成分的无创性功能成像,是目前对微血管灌注和弥散效应进行活体定量研究的最佳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基本成熟[1]。随着快速成像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技术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抑制或减弱了生理运动伪影,使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受到关注,现将DWI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2]。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肿瘤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80例、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例组与对照组,对病灶进行局部CT、MRI检查,同时对健康者进行正常组织DWI检查,测量ADC,对肿瘤患者进行全身DWI检查。结果病理诊断检出134个病灶,其中CT检出112个(83.6%),DWI检出130个(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符合率78.6%(88/112),DWI诊断符合93.1%(12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转移率90.0%(72/80),发现转移病灶315处,转移性病灶DWI呈白色高信号;骨转移瘤ADC水平以及健康人群相应部位的组织ADC水平如下。病例组脑转移、肺转移、肝转移、肾上腺转移、骨转移、转移淋巴结与健康组正常组织AD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用于转移瘤的定位定性诊断,用于原发病灶的组织特性分析,指导手术分期。  相似文献   

7.
张秀莉  徐凯 《医学综述》2009,15(10):1568-1571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能提供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反映肿瘤细胞构成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发展的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全身肿瘤原发灶,筛查全身肿瘤转移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其在肿瘤筛查、肿瘤特征描述、肿瘤良恶性鉴别、肿瘤疗效评估等方面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价值。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瘤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而定。对WB-DWI图像、常规MR图像和CT图像对比分析。结果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肿瘤病灶、转移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WB-DWI检出15例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以外全身转移瘤69处,诊断转移瘤真阳性61处,假阴性3处,假阳性5处。假阳性主要包括肝脏良性病变、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淋巴结炎症,成骨性转移及颈部图像质量可导致骨骼系统转移瘤假阴性诊断,自由呼吸及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是遗漏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原因。结论WB-DWI对转移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望成为筛查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转移的一种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在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21例口腔鳞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WB-DWI检查,处理生成全身弥散图。其中19例另行常规MRI增强扫描,9例另用PET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21例患者WB-DWI发现异常淋巴结139个,正常淋巴结11个,炎症淋巴结21个。转移淋巴结呈高信号,ADC值下降,与正常或炎症淋巴结ADC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技术在鉴别炎性或正常淋巴结与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方面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是新一代肿瘤病人全身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运用价值,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甲状腺癌病例,对比、分析高分辨率MRI平扫、DWIBS及增强检查在判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效果。结果40例病例经病理证实共发现29例淋巴结转移,其中10例单分区转移,19例多分区转移;平扫T2WI、增强T1WI、DWIBS转移灶总检出率分别为65.22%、75.36%和82.61%,DWIBS检出率显著高于平扫T2WI、增强T1WI(P〈0.05):以正常甲状腺作为对照,肿瘤实质、转移淋巴结ADC值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瘤内坏死区域ADC值显著高于后者(P〈0.05);以淋巴结区域作为鉴别诊断的阈值时,DWIBS灵敏度为96.8%,其特异度为91.0%,曲线下面积Az=0.915(P〈0.05),诊断效果较好。结论DWIBS同时结合高分辨率MRI技术,能敏感地发现淋巴结,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廖江  陈韵彬 《医学综述》2008,14(10):1572-157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能在活体上探测水分子扩散的功能影像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并开始大量应用于其他器官疾病的研究。现结合相关文献,综述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盆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肺部实性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内实性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行常规MRI和DWI检查,b值为0,500s/mm2,测量病变DWI信号强度(SignalintensitySI)值、同层胸壁肌肉DWI信号强度(SI)值及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同时计算病变SI与胸壁肌肉SI的比值(LMR)。结果 (1)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的ADC值分别为(1.663±0.443)×10-3mm2/s(,1.203±0.234)×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1,P=0.000);良恶性病变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诊断阈值为1.492×10-3mm2/s,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3.1%。(2)肺部良恶性病变的SI、LMR虽有一定差异,但无特征性,无临床意义。结论 ADC值有助于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它可能成为鉴别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检查作为排查临床住院患者中怀疑急性脑卒中的首选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2013年1月-2013年3月间所有怀疑急性脑卒中需要紧急行神经影像检查的住院患者,只要没有MR检查禁忌证均优先行MR-DWI检查。对研究期间核磁检查进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35例怀疑急性脑血管事件需要紧急行神经影像检查,其中128例没有MR检查禁忌证。在无MR检查禁忌证的患者中95例患者(74.2%)实现优先行MR-DWI检查。有MR检查禁忌症的7例患者和无法紧急行MR检查的33例患者改行CT检查。结论对于适合行MR检查的患者本试验实现了70%以上患者及时安全行MR-DWI检查,说明了在排查急性脑卒中时MR-DWI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波谱(MRS)分析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表观扩散值(ADC)和不同代谢产物比值的变化,探讨LA中脑白质缺血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化改变与MR功能成像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经常规MRI检查诊断为LA患者,及30例年龄相匹配正常脑白质表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DWI检查,分析病变不同区域ADC值的变化,同时对LA患者进行MRS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病变在ADC值和代谢变化中的差异。结果:LA患者病灶区(双侧侧脑室枕角、体部旁脑白质)ADC值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病灶区的NAA/Cr均值明显降低,Cho/Cr均值升高,与正常白质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枕角的NAA/Cr均值低于体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够反映脑白质疏松症发展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和局部代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林玲  季平  茅红卫 《河北医学》2001,7(11):963-965
目的 :应用超声监测分析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的特征性及实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 5 6例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B超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腹腔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声像图特征。并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与治疗的依据。结论 :B超检查是发现与监测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纹理分析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术前均进行MSCT检查,评估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纹理分析参数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纹理分析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MSCT诊断N0、N1、N2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3.33%、70.00%、83.33%,总准确率为68.33%(41/60);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短径、峰度、熵均低于直肠癌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方差、峰度和逆差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径、峰度和熵值诊断淋巴结转移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0.674和0.863(P<0.05)。结论MSCT纹理影像诊断淋巴结转移效能较高,其中短径、峰度、熵是有较多参考意义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下放疗治疗)和观察组(PETCT引导下放疗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化疗相关指标、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TVnd、CTV、PTV较对照组明显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PGTV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化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11%vs70.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优势,能够精准定位转移淋巴结以提高放疗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studies don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quanti- tative diffusion-weighted (DW) MR imaging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pancre- atic masses. However, the results have been inconsistent. We performed a meta-analys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DW-MR imaging can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se two diseases. Databases including MEDLINE, EMBASE and Cochrane Library were utilized to find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2001 and January 2014. A Stata version 12.0 and a Meta-Disc version 1.4 were used to de- scribe primary results. Twelve studies with 594 patients, which fulfill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enrolled for the analysis. The pool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W imaging was 0.91 (95% CI: 0.84, 0.95) and 0.86 (95% CI: 0.76, 0.93) respectively.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the summary re- 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was 0.95 (95% CI: 0.93, 0.96).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W imaging might be a valuable tool for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pancreatic mass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注射途径对新西兰大白兔腘窝淋巴结SPIO增强MR显影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分,体重2-2.5kg。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注射蛋黄乳清液,建立兔腘窝淋巴结反应增生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含10μmolFe的SPIO,一组经后肢趾蹼间皮内注射含10μmolFe的SPIO;MR扫描,包括平扫及注射SPIO后12小时延迟增强扫描。分析两组注射途径MR图像特征,并对照病理检查。结果两组淋巴结大小无差别(p=0.936,〉0.05)。平扫,各种淋巴结T1WI呈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PDWI呈低或高信号;GRE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第一组腘窝淋巴结在各序列信号表现与平扫无明显变化;第二组,T1WI表现为斑片状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呈斑片状低信号;PDWI表现为斑片状低信号;GRET2*WI淋巴结信号几乎完全消失,部分出现过剂量伪影。计算各组淋巴结增强前后信噪比(SNR),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P〈0.01。结论兔腘窝淋巴结SPIO增强MRI检查最佳注射途径为趾蹼间皮内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