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部分临床医生在对急性失血及输血在观念上存在误区,临床医生认为,大量失血后应补充全血,此观念不符合现代输血的观点,应予纠正。 急性失血的病理生理变化:正常成人的血容量为70~75ml/kg。70公斤男子的血容量5000ml。其失血后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失血量和速度。一般失血量小于血容量的15%时,表现为心率加快,但无休克症状;>20%(1000~2000ml)时则出现早期休克症状;>30%(1500~1800ml)时休克症状明显;>40%(2000~2400ml)时休克症状严重;大量失血指1~2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W-8100A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妇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对27例宫外孕、31例脾破裂患者手术进行术中的血液回收,回收的血液经过自动吸引、过滤、离心分离、清洗、回输.结果:应用该仪器58例手术平均出血量1 520 ml,平均回输血量1 020 ml,异体输血量平均红细胞悬液1.46单位(1单位=200 ml全血),血浆166 ml,术前平均血红蛋白115 g/L,术后平均血红蛋白89.6 g/L.结论: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能及时有效的回收失血,维持有效血容量,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上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避免输血,且不影响手术质量的可行方法,选择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患者20例,术中均静脉注射止血药物、控制性降压和血液稀释,以减少术中失血控制输血量。结果术中血压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脉搏及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人均失血量(483.7±290.3)ml,占全血容量的11.8%,除2例关腹前Hb<100g/L者输血外,余18例患者均未输血。提示静脉注射止血药物,控制性降压和血液稀释用于上消化道肿瘤手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避免输血;且不影响手术质量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指征,观察输注后效果及不同输血量与转归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我院122例接受RBC输注的ICU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每次输血的指征,输注后疗效及影响因素.按RBC输注量多少分为3组(输血量<10 U为少量输血组,10~20 U为中量输血组,>20 U为大量输血组),分别比较各组年龄、平均住院日及转归.结果:约一半输血无明显适应症,不同输血量的患者,转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患者输血量过多,血红蛋白提升过高.结论:ICU患者接受了大量RBC输注,一半输血无明显适应症,严格执行输血指南和加强临床医师教育培训可有效节约血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3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铁过载发生率及铁过载严重程度。方法:收集MDS患者3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铁蛋白(SF)。结果:36例MDS患者的SF为851.42(360.75~7 885.62)ng/ml,其中16例(44.4%)SF>1 000ng/ml。14例有输血史,SF为887.14(360.75~7 885.62)ng/ml,其中7例(50.0%)SF>1 000ng/ml;22例无输血史,SF为851.42(459.87~5 277.71)ng/ml,其中9例(40.9%)SF>1 000ng/ml。SF<1 000ng/ml者(20例)与SF>1 000ng/ml者(16例)的输血量分别为4U和36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SF水平与输血总量呈正相关(P=0.000)。不同年龄段间S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本组MDS患者中16例(44.4%)出现铁过载。铁过载的发生与输血有关,但无输血史的患者中也有9例(40.9%)出现铁过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rh-EPO)与蔗糖铁在孕妇妊娠晚期预存式自体输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01-2015-06术中失血量400 ml、妊娠晚期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11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7d和术前3d采血400ml,每次采血后按1∶1的比例输注400ml琥珀酰明胶和复方乳酸钠混合液以补充血容量,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观察组于术前10d起隔日皮下注射rh-EPO 150U/kg,同时静脉补充蔗糖铁注射液100mg,1次/3d,用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不应用rh-EPO和蔗糖铁注射液。记录2组患者第1次采血前、术前1h、术后第1天、第5天的RBC、Hb、Hct以及围术期并发症、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2组术前1h、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及Hct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及Hct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未发生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发生血黏度增高、血栓等并发症。结论:rh-EPO与蔗糖铁联合应用于孕妇妊娠晚期预存式自体输血,可充分发挥患者自身的造血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体输血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及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0例,血红蛋白65~75g/L,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不给予输血治疗,试验组患者20例,给予输注少白红细胞2~4U,并分别于输血前、输血后1d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IgG、IgA、IgM、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输血后1d试验组患者,NK细胞、CD3~+、CD4~+、CD4~+/CD8~+较输血前显著减少(P0.05);输血后1d,试验组患者IgG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gA、IgM变化不显著(P0.05);输血前、输血后1d2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体输血对纠正患者失血性贫血有疗效,但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明显;对于异体输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2年来,我们采用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和经气管导管用纤支镜直接灌注凝血酶的方法,治疗29例大咯血病人,并就其中的13例予以追踪随访,以评价此法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1991年7月~1992年3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男18例,女11例。年龄17~63岁。所有病人24小时咯血量超过300ml 为大咯血患者。其中咯血量300~1000ml14例,1000~1500ml11例,1500ml 以上4例。病种分类:支扩13例,肺结核8例、肺癌4例,肿瘤肺转移2例,肺囊肿感染1例,风心二狭1例。方法酚妥拉明10~20mg 加入10%葡萄糖盐水500ml,以12~20滴/分静脉滴入。每日一次,连用5~7天。滴注前测血压,如血压过低需先补足血容量,滴注中及结束时复测血压,观察其变化以调整  相似文献   

9.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实行贮存式自体输血对自体骨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10例自体骨髓移植在采血前按一定的要求合格后合采髓前2周左右,采集患者自体全血,每次采血200 ml~400 ml,2次采血间隔不少于5 d,最后1次采血应在移植前2 d完成,采集的血于4℃保存,待患者进行采髓时还输给患者.结果:10例患者共采集自体血7900 ml,无一例不良反应.在采髓回输过程中10例患者通过贮存式自体血顺利的完成采髓手术,无不良反应.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对自体骨髓移植是一种科学、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输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Rh(D)阴性血型患者在术前3~9 d根据预计术中输血量分次采集自体血800~1200 ml.采血后患者口服多糖铁150 mg,tid同时适当加强营养.采集的血液置4℃贮血冰箱内保存备用.结果:78例患者中除4例因肿瘤巨大手术出血量过多,分别输异体悬浮红细胞3 U(2例),4 U(2例),其余病例均未输注异体血,手术获得顺利完成.检测患者采血前,后及回输后Hb、Hct值,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血型患者在择期手术中是解决血源紧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量输血对急诊外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需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92例,根据患者输血量分为A组(48例)和B组(44例),其中A组为需要大量输血治疗,B组为非大量输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遇到多次输血造成配血不合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52岁。3例分别为结肠癌术后、白血病及贫血患者;均因重度贫血(Hb≤62g/L)接受过多次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1200ml。其中2例再次输血时出现交叉配血困难,另1例输血后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对3例上述患者血液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Rh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鉴定。血型正、反定型用试管法,抗体筛选及鉴定用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AGT)、聚凝胺法(MPT)检查患者血清在不同介质中与试剂谱红细胞的凝集情况,确定抗体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王谦  赵明旭 《山东医药》2000,40(7):48-48
患者女 ,30岁 ,血型“A”型。因阴道大量流血在当地医院输 A型全血 4 0 0 ml,输血后第二天 ,阴道流血量增加 ,遂转入我院。入院后以盐水法配血输 A型全血4 0 0 ml,输血后约 2 0分钟 ,患者出现寒战、发热 ,并自述腰痛 ,尿呈酱油色。化验检查示尿蛋白 ,胆红素 ,尿潜血 。初步诊断输血后溶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发现患者血型为“A ccdee”,血清中存在 Ig M、Ig G抗 - D抗体。行抗溶血治疗 ,输注 Rh阴性血液 4 0 0 ml后 ,上述症状消失 ,阴道流血停止。讨论 :该例输血反应系输血后导致溶血引起的。患者虽系同型输血 ,但血清中含有 Ig M…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TDP辐射、挤捏治疗腹部手术刀口脂肪液化36例。其中腹壁脂肪厚度<3 cm 2例,~4cm 14例,>4cm20例。发现脂肪液化时间:术后4天5例,5~6天28例,7天3例。最多一次排液置:<5ml 8例,5~10ml22例,15~20ml 5例,30ml 1例。1.方法:以双手四指于刀口两侧相对,手指离切口距离要根据液化层的深度及渗液量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大量输血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8-2014-07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9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均2 000ml。将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FFP的输血患者设为FFP组,将仅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大量输血后,2组PT、APT和TT均明显延长,而FIB水平明显下降,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T、APTT、TT均较FFP组明显延长,而FI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出血的危险明显高于FFP组。结论:大量输血患者预防性早期输注FFP有利于避免凝血功能紊乱,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温体外循环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 von Willebrand因子 (v WF)和血栓调节蛋白 (TM)的影响。方法 :3 6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鼻咽温 3 2~ 3 4℃ )和对照组 (鼻咽温 2 7~ 3 0℃ ) ,动态监测围术期血浆 v WF及 TM水平变化 ,并记录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 :实验组血浆 v WF及 TM水平在术中及术后2 4h均低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且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微温可减轻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或损伤 ,有利于术后止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急性出血14例的结果,其中10例有阳性发现,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阳性率71.4%.男9例.女5例.年龄20~78岁.每例出血5~30余次,病程1月~2年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间断黑便或暗红色血便,经内科止血及输血后仍出血不止.造影前输血量在1000ml至4000ml之间.动脉造影选择:(1)发病24~48小时内反复黑便或暗红色血便不止.(2)治疗后血色素仍低于80g/L,脉率>100次/min.(3)急诊胃镜及肠镜不能明确出血原因.(4)发病间隙期曾作小肠钡餐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因门脉高压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占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首位。临床上凡遇此类急性出血,应迅速予以内科综合治疗。1.补充血容量:以输新鲜血为首选,除恢复血容量、纠正贫血、改善组织缺氧及维持脑、心、肝、肾功能外,尚因其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成分,故对止血颇为有益。输血量应视出血量及休克程度而定,以血压维持在12kPa(90mmHg)、每小时尿量为20ml、中心静脉压7.84—9.8kPa(80~  相似文献   

19.
输血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心功能程度不同其输血的适应、速度与量亦不同。笔者将1998年1月至1998年11月对21例心功能不全病人的安全输血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81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5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心肌病2例。1.2 方法本组心功能不全病人输血首选采血后5天以内的浓缩红细胞,用尽可能少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输血速度缓慢,1单位血输4小时左右。对于已有心力衰竭的严重贫血患者必需急救输血时,可用小量换血法,即先抽出患者血200~400ml,离心分出血浆,将高浓度(9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围手术期限制性输血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为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预计术中出血量400ml的骨科手术患者768例,年龄34~67岁,术前血红蛋白浓度(Hb)≥110g/L,血细胞比容(Hct)≥35%,按ASA分为Ⅰ~Ⅲ级。根据不同输血策略将患者分为开放性输血组(Hb100g/L输血、100~120g/L维持)351例与限制性输血组(Hb80g/L输血、80~100g/L维持)417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术前Hb、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及术后引流量等一般资料;观察并2组输血率、平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结果:1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术前Hb、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及术后引流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限制性输血组的输血率、平均输血量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限制性输血可减少输血量和降低输血暴露风险,且不会对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