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重在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无高血压者要采取有效方法预防高血压,一旦发现有高血压就应该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相似文献   

3.
王浩瑾  张喜军 《实用新医学》2006,7(12):1128-1129
高血压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高血压现状呈现“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的特点。在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从而严重削弱了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不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根据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实践对基层高血压病治疗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既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又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越来越年轻化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据有关调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占心脑血管的首位,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唤起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被确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高因素。在本地区基层存在着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现象就是所谓的“三高”、“三低”。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与之对应的就是令人担忧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要想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的控制血压是医务人员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兆娟  刘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905-905,896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被确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高因素。在本地区基层存在着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现象就是所谓的“三高”、“三低”。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与之对应的就是令人担忧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要想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的控制血压是医务人员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不断增加的慢性病管理成本而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有效控制血压不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危害性极大,目 前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和“三低”.“三高”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三低”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的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们称之为“无形杀手”。高血压就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高血压的标准是人为定义的。目前实行的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定义:即在未服用抗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高血压通常没有什么特异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有头晕,头痛,鼻子出血等症状,多数患者即使血压相当高了,仍然不会感到不适。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当今世上发病范围最广泛的疾病,又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的血压过高常引起心脏、肾、脑并发症,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被人们称为“无声杀手”。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的流行病学特点。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阿勒泰地区是哈萨克族游牧民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它影响着约20%成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我们目前高血压的状况是:“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病人缺乏对高血压的警惕,因而知晓率低,确诊高血压的病人治疗顺从性差、治愈率低,因医疗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控制满意率低;“三不”——病人不接受用药,不规律用药,不难受不用药。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控制整个人群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大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十分必要。健康教育包括公众教育、病人教育、专业医护人员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前期”是2003年由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提出的概念,是指人的血压水平处于120~139/80-89毫米汞柱的一个时期。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又将高血压前期叫做血压正常高值期。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前期患者约占成年人总数的1/5。此类患者大多合并有中央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或是有爱生气、高脂高钠饮食、经常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杨胜玉  吴静 《新疆医学》2010,40(7):108-109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的高血压有“三大”特点,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和“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现将我院2000年-2007年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调查情况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脑卒中危险为无高血压者的7倍。高血压病流行的特点是"三高"和"三低",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长期、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有助于减慢病情发展、防止靶器官损害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4):76-76
脂肪肝和糖尿病看起来似乎关系不大,其实脂肪肝是引发糖尿病的最直接原因。目旨肪肝不仅仅是肝脏的局部病变,而且是发生在肝脏的全身性疾病,是引发代谢综合症的根源。高血糖、高血瞻、高血压、高血黏、高尿酸等“五高”疾病均可由脂肪肝引起。  相似文献   

16.
姜文秀 《甘肃医药》2009,28(5):382-38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高血压患者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特点。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积极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且与2型糖尿病存在内在联系,是一对相互影响因素。据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反映,我国高血压现患病人1.6亿,2亿人体重超重,慢性疾病经济负担占整个疾病经济负担的76%。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其中95%以上的高血压为原发性的。原发性的高血压的发生除与遗传、年龄影响因素有关外,还与肥胖、不合理膳食、酗酒、长期精神紧张、环境噪声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高血压疾病的流行,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据2005年高血压日报道,高血压发病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们称之为“无声杀手”。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由1959年的5.11%上升到1991年的11.88%,由此推算,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病人将近150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蓝安光  雷一鸣 《广西医学》2003,25(12):2454-2457
高血压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 ,也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脑卒中者约占人群脑卒中总数的 70 % ,确诊高血压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 32倍 ( 2 )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前三位死因之一 ,对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对危险因素的探讨、防治措施的研究 ,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重要突破口。我国从 1 95 9年到 1 991年间对全国性的高血压进行了 3次抽样调查 ,对地域分布、流行程度、发展趋势以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对人群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