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6年2月至1983年5月我采用自拟基本方辨证治疗胆囊结石11例(胆囊造影或B型超声波检查9例,有结石者8例)。效果较好。兹简介如下: 一、基本方药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运用《金匮要略》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肩周炎13例,疗效满意。一、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50克,桂枝6~12克,白芍9~12克,大枣6~15克,生姜6~10克,鸡血藤15~30克,苍术6~12克,姜黄6~9克,羌活6~9克,桑技12~3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6剂为1疗程。  相似文献   

3.
<正> 八味大发散源出于《眼科奇书》,由麻黄6~12克、京子6克、藁本3~6克、细辛3~6克、羌活12克、防风12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老姜30~60克(连皮捣)组成,有发散风寒等功效。我用本方治疗翼状胬肉多例,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二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于1985~1988年间用自拟“丹甲(庶虫)红汤”治疗肝硬化20余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药物组成及加减法“丹甲(庶虫)红汤”由丹参12~18克,鳖甲15~30克,(庶虫)虫9~12克,红花9~12克,泽兰9伍~12克,牡蛎20~30克,赤芍12~15克,青皮9~12克,枳壳9~12克,桂枝6~9克,当归9~12克,白术12~15壳,香附子9~12克,川芎6~9克,红参9~12克,紫河车粉3~6克组成。加减法:合并腹水者选加大腹皮、赤小豆、泽泻、茯苓、车前子、椒目、黑白丑、甘遂末(轻度腹水选加前4味,重度腹水选  相似文献   

5.
<正> (一)内服金蝉退疣汤:金银花10~30克,蝉衣6~12克,白蒺藜10~15克,僵蚕6~12克,牛蒡子10~15克,薄荷6~10克,荆芥穗6~12克,黄芩10~12克,地肤子10~30克,生地10~30克,牡丹皮6~12克,赤芍10~12克,马齿苋10~3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约四十分钟,每次煎取液约30毫升,两煎混合分三次温服。加减法:血热明显者加大青叶,瘙痒甚者加白鲜皮,皮疹久不退者加蜂房,皮损深褐者加三棱、莪术。 (二)外用药:①土贝母流浸膏,每1毫升二甲基亚砜溶土贝母1克,即可外用点涂,日一次。②皮疹瘙痒者可兼用洗剂:马齿苋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百部15克,香附  相似文献   

6.
本组病例中胃轻度下垂者14例,中度下垂者9例,重度下垂者8例;上消化道造影者19例,碘片12例,作胃镜者14例。方药组成:自拟升阳泻火汤。黄芪30~60克当归10~15克枳壳15~30克厚朴6~10克石斛10~15克黄芩6~10克公英6~10克砂仁6~10克柴胡6~12克炒神曲30克炙甘草3~6克生姜6克大枣二枚,水煎两次药液300ml,早中晚三次分服,兼肝郁加青皮12克,麦芽24克钩藤10克;虚不受补或平素饮食甚少参、归、芪用量宜  相似文献   

7.
笔者运用自拟消渴汤对确诊为糖尿病者8例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55岁;病史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6个月。治疗方法 (1)消渴汤组成:淮山12~20克熟地12~24克续断9~12克当归6~12克党参9~15克苡米9~24克甘草3~6克。(2)加减:阴虚内热者加鳖甲、丹皮;阳虚外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 26例中12例来自病房,14例来自门诊。其中男9例,女17例;16例经尿液、4例经肾图、6例经系统肾功能检查而确诊;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2岁,平均38岁。 治疗方法 金匮肾气丸为基本方:熟附子6~30克,肉桂6~15克,大熟地15~30克,淮山药10~15克,山萸肉1O~15克,牡丹皮10~15克,云苓12~15克,泽泻10~15克。晨起水肿加重者加桂枝6~12克;双下肢水肿者加车前予10~15克(包煎),赤小豆10~30克;尿中蛋白~者加芡实10~15克。薏米10~30克:失眠加酸枣仁15~30克,柏子仁10~20克;有管型  相似文献   

9.
我们拟中药急肝1号,治疗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经三年来的临床实践,疗效较好,介绍于下。治疗方法一方剂的组成黄芪12~30克当归115克白术10~20克虎杖12~30克栀子6~~18克板蓝根12~30克白花蛇舌草12~30克丹参15~30克甘草3~12克二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0.
药物组成白头翁6~10克香附4~8克砂仁1~2克茯苓5~8克苍术炭5~8克山查炭6~12克焦神曲3~12克炙甘草1~4克煎浓汁为200毫升,于一天内少量多次服完。加减法兼有外感,加藿香5克;吐呕加半夏4克、苏梗5克;湿热交阻,便脓不爽加葛根6克、秦皮6克、黄芩5克;脾虚失运,水泻未消化物加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82~1987年,以自拟理气活血汤为主,治疗阳萎病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22岁;病程最长的5年,最短的3个月。治疗方法理气活血汤方:柴胡6~10克玫瑰花10~12克郁金10~12克丹参21~15克当归10~15克路路通12~15克吴茱萸5~8克炮姜8~10克小茴香10~12克甘草6~10,水煎日1剂。疗效观察 7例患者中,经3~12剂治疗后未再  相似文献   

12.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以目黄是确定本病的主要依据。本症与现代医学黄疸的含义相同,均指巩膜黄染的一类病患。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茵陈退黄汤,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茵陈30~60克,栀子6~12克,板蓝根15~30克,当归15~30克,郁金6~10克,赤白芍20~30克,白术10~30克,云苓15~30克,泽泻6~10克,鸡内金6~12克,龙胆草6~10克,柴胡6~10克,桔梗6~10克,该方不仅用于黄疸性肝炎,亦可用于无黄疸性肝炎(包括乙肝)。  相似文献   

13.
自1984~1988年临床观察治疗妊娠恶阻67例,应用赭石降冲汤辨证加减治疗收到满意疗效。其方药组成是:赭石12~15克,沙参、杜仲各12克,白术15克,茯苓、黄芩各10克,陈皮、苏子各6克,甘草3克。脾虚者加炒山药15克、党参12克、神曲10克;痰湿较盛者加半夏15克、生姜10克,肝热犯胃者加苏叶6克,黄连6~9克、竹茹6克。认为本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确诊为神经衰弱,证属肝气郁结者60例,收到较满意效果。本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18~31岁。病程1~5年49例,5年以上11例。全部患者均表现有疲乏无力,纳谷欠馨,易急惹,头昏头痛,精神抑郁,失眠多梦,健忘,善太息,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基本方:柴胡12~24克,清半夏6~12克.淡黄芩6~12克,人参6~9克(另煎),炙甘草6克,嫩桂枝9~15克,炒杭芍9~18克,炒枣仁15~30克,佛手片9~12克,五味  相似文献   

15.
笔者应用玄麦甘桔汤加味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收到良好疗效,兹简介如下: 处方:玄参12~15克、麦冬12~15克、生甘草6~12克、桔梗12~20克。加味:检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增大,属热盛炎症严重者,加板兰根15~30克、穿心莲15~30克,大青叶15~30克、黄芩15~30克;口干咽燥,声嘶者加花粉15~20克、玉竹12~15克、马勃15~20克、射干10~15克;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12~15克、陈皮12~15克,其它皆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肺结核咯血,自拟“宁肺止血汤”,甚效,现介绍如下。一宁肺止血汤药物组成:生地12~30克,玄参18~30克,天麦冬各12~18克,生侧柏叶18~30克,白芨12~30克,制附子1.5~4.5克,白蔻仁1.5~3克(后入),参三七粉3~6克(分冲),阿胶12~30克(烊冲)。  相似文献   

17.
<正>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是一种疗效、预后均较差的消化道传染病,目前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现将笔者治疗该病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慢活肝的病机特点和治疗环节临床观察认识到:湿热滞留和血淤是慢活肝的主要病理因素。病变中常有三大特点: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血)易虚。病变不外气血为病,受累脏腑主要为肝脾肾。治疗不外疏补两端,体现三个环节:清除余邪、扶正补虚、调理气血。治以一贯仙、二至丸为基本方加减化裁:炙黄芪30~60克,女贞子15~30克,旱莲草15~30克,枸杞15~30克,川楝6~12克,郁金12~20克,赤芍20~90克,丹皮10~20克,生山楂12~20克,炒白术10~15克,生薏米30~60克,炒谷麦芽各10~12克,白茅根12~30克,败酱草6~12克。有黄疸时加茵陈6~30克。  相似文献   

18.
据宋新家氏等报道,应用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独活、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淫羊藿、鸡血藤、伸筋草各30克。痛剧加乳香、没药;气虚加黄芪;血虚加当归、白芍;肾阳  相似文献   

19.
药物组成:熟地、蒸首乌、山药、桑寄生各15~30克生地10~15克当归10~12克醋白芍12克白术10克贡芩6~9克甘草3克.主治及应用:主治先兆流产.水煎服,每日1剂.腹痛明显加鹿角胶12~15克、黑杜仲15~30克;阴道出血量多时应视其偏于气虚或血热选用  相似文献   

20.
肺结核咯血为呼吸道急症之一。笔者经临床摸索,拟出宁肺止血汤,用以治疗轻度咯血,疗效甚佳;对西药无效的肺结核大咯血或顽固性咯血也有一定效果。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宁肺止血汤组成:生地12~30克玄参18~30克天麦冬各12~18克生侧柏叶18~30克白芨12~30克制附子1.5~4.5克白蔻仁1.5~3克参三七粉3~6克(冲)阿胶12~30克(烊冲),日一帖,分三次服。加减:低热盗汗加青蒿10~15克,炒黄芩3~6克,或醋调五倍子粉10克敷脐用胶布固定;剧咳加罂粟壳、百部、贝母;大便闭结加大黄、蒌仁;气虚去天冬,加党参12~30克或红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