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9- 10月 ,山西省忻州市某乡暴发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 ,发病总数为 118例 ,罹患率为 189.72 / 10万 ,较 1996年同期发病率上升 6.14倍。1 材料与方法甲型肝炎病例资料来源于忻州市某乡的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 ,人口资料来源于忻州市统计局。抗 -HAV -IgM检验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酶联免疫法检测按其说明书进行。2 结果2 .1 年龄与职业 :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 5 - 3 4岁年龄组 ,其中 10 - 15岁组最高 ,其次为 15 - 3 5岁组 ,发病数分别为2 7例和 2 4例 ,>3 5岁年龄组发病较少 (见附表 )。  从发病例数看 ,中学生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明该起暴发疫情原因和传播途径,分析流行因素,评价控制效果。方法对每一例病人进行个案调查,了解病例的三间分布。结果共报告甲肝病例35例,罹患率为1.61%,水源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发病年龄以8~12岁较多,占51.43%,职业以学生为主,占80%,危险因素调查,饮用学校前井水OR=5.39,2χ=8.09,P0.01。结论此次暴发的传播途径为引用当地已被污染的浅表水井水;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病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学校统一使用安全卫生的桶装水、开展健康教育和甲肝疫苗接种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1997年11月~1998年3月19日,驻地某部发生一起甲型肝炎流行。现将调查经过报告如下: 1 流行特征 1.1 发病单位及发病率 分布于该团所属四个营,即一营、二营、三营、炮营。发病人数分别为:13、6、3、3。发病率依次为:3.25%、1.5%、0.75%、0.75%,全团发病率为1.56%。 1.2 发病时间 首例发生在1997年11月23日,1998年1月4例,2月16例,3月4例(最后1例发生在3月5日)。此次大多数病例集中于1997年1月27日~1998年3月5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追溯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疫情的扩散与蔓延。方法对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厌油、皮肤巩膜黄染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可疑食品、饮用水源取样检测,对有临床症状病例采血检测抗HAV-IgM,结果22例现症病人抗HAV—IgM阳性。结论通过对易感人群人血免疫球蛋白(300mg)被动免疫和落实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和平息,未发生二代病例。提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水源的管理,是控制校内传染病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甲型肝炎暴发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疫区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病例进行了个案调查.结果 共报告病例191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62例.临床诊断29例),罹患率为618.60/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8-10月、占92.67%;发病年龄集中在3-14岁、占60.21%;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4.40%.结论 提高0-15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加强健康教育,学校设立供学生洗手设施,可有效的预防控制甲肝.  相似文献   

6.
报道一起学校因密切接触而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在首例发病18天后,经过主动侦察,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措施,仅23天就控制了流行。  相似文献   

7.
1996年5月至8月间西宁市城东区某村发生一起急性黄疸型肝炎局部暴发流行。经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为一起由生活密切接触引起的甲型肝炎局部暴发流行,现场调查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调查方法了解疫区及周围人数基本情况及发病情况,对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爆发的原因,分析甲型肝炎爆发的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对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1月23日至12月18日某镇中学发生的甲肝病例69例,罹患率为4.80%;爆发的原因是学校饮用水受粪便污染、食堂卫生条件差、学生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疫情报告不及时。采取控制传染源、环境消毒、预防接种以及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此次甲肝爆发是由饮用水污染所致。今后农村寄宿学校应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防止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历史性前瞻调查研究方法,确定了该起甲肝暴发疫情为水型传播所致.结果显示暴露及未暴露生水人群,甲肝罹患率分别为8.86%、2.09%,x2=35.65 P<0.001,RR4.32、AR6.77%、AB%76.41%.常饮生水、偶饮生水、不饮生水人群甲肝罹患率分别为12.21%(26/213)、3.86%(9/233)、1.11%(10/901),x=64.33和6.93 P<0.001和0.01,RR分别为11.00、3.48、1.0.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绥滨县希望幼儿园暴发的一起甲型肝炎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 0 9~ 11,我省绥宾县希望幼儿园暴发了一起甲型肝炎 ,笔者对疫情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发病及流行经过1998- 0 9- 2 0 ,希望幼儿园中二班王某首先发病 ,2 5d经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炎收入院 ,行隔离治疗。其后 ,在 10月中、下旬陆续发生一批类似病人 ,主要表现为 :发烧、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尿黄、肝大和肝功能异常。至11月份 ,全园 6个班均被波及 ,共续发肝炎 2 3例 ,以无黄疸型为主 ,均收入院治疗。2 暴发原因及讨论分析2 1 与幼儿园对疫情迟报及与卫生防疫站对疫区的疫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较晚有关。在…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一起学生风疹爆发,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并提出预防保健建议。学校是突发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尤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人数众多,造成社会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学校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起工厂伤寒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伤寒疫情的规模及原因,以便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疫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此次疫情调查,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并采集工厂内外环境、饮食及水源的相关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报告28例伤寒确诊病例,无死亡。对病例中分离的12株伤寒菌株进行的PFGE检测结果一致。病例分布在该片区217间工厂中的10间,平均罹患率为3.1‰,工厂间的罹患率无统计学意义(χ^2=5.2,P=0.74)。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病前外出进餐史(OR=8.0,95%CI:2.6~25)、病前凉面或凉皮进食史(OR=6.8,95%CI:1.4~32)及直接引用生水史(χ^2=4.9,P〈0.01)等危险因素结果一致,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40份环境样本中,水箱水、井水及水箱底泥水均发现有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但未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宗伤寒可能是由于饮用污染的井水和在凉面、凉皮制作过程中使用污染井水导致的。采取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停止使用井水而改用市政供水等措施之后疫情终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潼关县流感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流感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经验。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发病初期未用药患者的鼻、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毒培养,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潼关县2所中小学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2例,罹患率为2.19%;经对15例发病初期未用药患者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11份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呈阳性;RT-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阳性率为73.30%。结论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提示2008年流感流行病原体很有可能将以甲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一起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平市麻疹爆发流行原因,为麻疹控制和消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龙胜镇一起麻疹爆发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病儿童就诊率低,疫情报告迟,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和本地儿童加强免疫未落实是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结论健全和完善高质量的麻疹监测系统,提高基层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麻疹爆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起病毒性心肌炎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病因和流行因素,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疫区环境和人群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患者和高危人群的血和粪便等标本用细胞和乳小白鼠进行病原分离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用原代猴肾细胞进行病毒鉴定。结果:本次流行发病91人,病死13人,罹患率为1485%;病死率为1461%。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特点。从患者体内分离到6株柯萨奇B4病毒,患者和高危人群血清中柯萨奇B4病毒抗体有升高。结论:本次心肌炎爆发流行是由柯萨奇B4病毒污染水源引起。  相似文献   

17.
郝明  康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07-350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乙肝)发病情况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ELISA法对调查人群进行HBsAg及两对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以后出生人群乙肝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乙肝新增病例虽明显降低,但其发病率亦然是非常高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病程长、预后差、恶变率高,因而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方法病例定义为2007年2月28日以来,学校内教师和学生中出现典型的水痘样皮疹(疱疹≥3d),伴或无发热症状体征。通过现场调查、问表等方法,描述本次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结果123例患者中罹患率为6.8%,其中男6.7%,女7.0%。流行病曲线上发病最高点在4月30日到5月3日。三年级的罹患率为20.1%,一年级的罹患率为16.2%。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中午两小时午休时间(RR=4.9,95%CI=3.4-7.1)和乘坐校巴时(RR=3.2,95%CI=2.3-4.5)的密切接触。对27个班级的940名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只在学校午休而不乘校巴的(RR=5.4,95%CI=3.5-8.3);在校午休同时也乘校巴(RR=2.8,95%CI=1.9-4.2)。对午休的57个宿舍进行人群聚集性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此次水痘爆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学生中午两小时午休期间在宿舍聚集和乘坐校巴时的密切接触有关。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对病例的隔离及学校和校巴的消毒。  相似文献   

19.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本次疫情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结果:本次暴发疫情病例共计142例,罹患率为11.18%;1月5日达到第一次流行高峰,1月21日又出现一个小的高峰;发病最多的班级为5(2)班,发病数25例,占全部发病的17.61%;发病年龄集中在7—12岁年龄段,以10岁组最多,占全部病例的30.28%;70.42%的病例没有接种史,所有病例均有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腮腺肿痛(100%)。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搞好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是控制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