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用Ames试验和致畸试验对盐酸西替立嗪进行了致突变和致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西替立嗪在Ames试验的TA97、TA98、TA100和TA1024个标准菌株的±S9mix条件下,1—5000μg/皿6个剂量的标准平皿掺入试验中,未诱发各菌株阳性突变反应。小鼠致畸试验的5、50和150mg/kg体重剂量组,在母鼠妊娠6—15dP.0给药,各剂量组活胎率91.3-93.8%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胎鼠外观、骨骼和内脏无致畸作用。但是50和150mg/kg组妊娠母鼠体重的增重、胎鼠体重和身长低于溶剂对照组,显示轻度母体和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新药醋氨已酸锌药物是否致畸、致突,运用致畸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作一检测。结果表明:醋氨已酸锌(ZincAcexmate)剂量在406.0mg/kg、203.0mg/kg和101.5mg/kg时,均不引起胎仔发生外观及骨骼和内脏的畸型,是1种非致畸药物;在致突变Ames试验中,醋氨已酸锌浓度为0.5、5.0、50、500和5000ug/皿,经2次重复试验均未诱导TA97、TA98、TA100和TA102的回变菌落数增加(在+S9与-S9).微核试验中,醋氨已酸锌药物剂量为2030.0mg/kg、406.0mg/kg和81.2mg/kg时,同样均不诱发LACA小白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增加。因此,该药是1种非致突变性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Ames试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对rhbFGF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显示,rhbFGF的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在±S9mix条件下无致突变性;在±S9mix条件下的染色体畸变试验中,rhbFGF的4个剂量浓度对CHL细胞染色体无畸变作用;以0.53mg/KG·bw、2.13mg/KG·bw、8.50mg/KG·bw、34.0mg/KG·bw的rhbFGF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无诱发微核增加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hbFGF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组葡激酶对ICR小鼠的致畸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ICR小鼠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的致畸作用。方法:ICR小鼠于妊娠第6~15d静脉注射r-SAK,剂量为100mg/kg.bw、316mg/kg.bw、10mg/kg.bw,同时设产阴性对照组和附性对照组,于孕第18天处死动物,进行各项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孕鼠增重、活经、胎鼠体重、身长及尾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皆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均无畸形发现:结  相似文献   

5.
应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试验 和小鼠骨髓哮多染色细胞微核试验对多沙唑嗪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312.5μg/皿-5000μg/皿合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等菌株回复突变率未见明显增加;513mg/kg、1025mg/kg、2050mg/kg各剂量组PCE微核率分别为1.7‰、2.5‰、2.6‰,与对照组(2.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0  相似文献   

6.
甲氨基阿维菌素的致突变性,致畸性及亚慢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本文报道了甲氨基阿维菌素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笥试验及致畸试验的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其剂量在6.3~25.2mg/kg的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咯剂理级与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10~500μg/皿剂量组Ames试验及15。.78~63mg/kg.bw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致畸形研究结果表明,该药  相似文献   

7.
应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伊痛舒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0.00625ml/皿、0.0125ml/皿、0.025ml/皿、0.05ml/皿、0.1ml/皿剂量组TA97、TA98、TA100、TA102各试验菌株MR〈2;125mg/kg、2500mg/kg、5000mg/kg各剂量组PCE微核率分别为2.0%、2.2%、2.8%,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对奥扎格雷钠的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OKY-046剂量为0.05、0.5、5、50、500μg/皿,进行Ames试验,表明该药未能诱导TA98、TA100、TA102的回变菌落数增加(MR〈2)。②OKY-046药物剂量为306.2mg/kg,612.4mg/kg,1224.8mg/kg时,均不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增加。③OKY-046药  相似文献   

9.
醋氨己酸锌的CHO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氨己酸锌的CHO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祝和成,高泽宣,曾庆华,顾焕华,唐明德(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4100782湖医大环境卫生学教研室)醋氨己酸锌是湖南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我们以前已对该药作了动物致畸试验、Ames试验及微核试验,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进行了大鼠致畸试验,结果200mg/kg,60cmg/kg,2000mg/kg三个剂量组均未检出胎鼠畸形,对胚胎、胎鼠的生长发育没有产生影响,对孕鼠的体重增长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诱变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葡萄( V itis vinif era) 籽原花青素的抗诱变作用。方法:以S 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7 、TA98 、TA100 、TA102为标准试验菌株进行Ames 试验。结果:在不加S9 条件下,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Dexon 诱发的TA97 、TA98回复突变,叠氮钠诱发的TA100回复突变,丝裂霉素C 诱发的TA102回复突变;在不加S9 条件下,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2-氨基芴诱发的TA97 、TA98及TA100回复突变,而对1 ,8-二羟基蒽醌诱发的TA102回复突变抑制作用较强。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多种化学诱变剂 有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方法:本文研究顶体蛋白酶抑制剂KF-950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Ames试验共致突变作用。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小鼠致死的LD50〉5000mg/kg.bw,远大于体内外抑制受精的药物量;无论在加与不加S9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TA102的致突变作用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草苔虫内酯对SD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标准致畸试验,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17只。草苔虫内脂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按0.016、0.008、0.004mg/kg给药,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大鼠于孕期第6~15天按10ml/kg体重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孕20天处死孕鼠,检查母体妊娠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中、高剂量组的孕鼠增重分别为67.72、11.98g,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并具有一定的剂量_反应趋势。在高剂量下,活胎率为61.4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吸收胎率和死胎率分别为20.81%、17.77%,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各受试剂量下,活胎体质量、活胎身长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和降低(P均〈0.05)。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胎鼠明显的外观、脏器以及骨骼的畸形。结论:草苔虫内酯在中、高剂量下具有母体毒性,在高剂量下有胚胎毒性。在受试剂量下有一定的胎儿毒性,但无明显的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方大斑蝥煎煮液的体内和体外致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为探讨抗癌药物--南方大斑蝥用药的安全性,本文报道了南方蝥(以下简称斑蝥)煎煮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PCE)试验、小鼠骨髓细胞Zi妹当构单体交换(SCE)试验的影响。结果:高剂量(82.84mg/kg.bw)、中剂量(49.70mg/kg.bw)的斑蝥煎煮液有致NIH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升高效应。高剂量(100mg/kg.bw)、中剂量(50mg/kg.bw)的斑蝥前煮液对NIH小鼠骨髓细胞Zi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有升高效应。结论:斑蝥煎煮液有一定的诱变性。并且,斑蝥煎煮液具有诱变性被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5.
白眉蝮蛇蛇毒精氨酸酯酶致畸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Agkistrodon halys ussuriensis)蛇毒精氨酸酯酶对大鼠的致畸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用大鼠进行致畸胎试验,将动物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精氨酸酯酶低剂量组(0.06 U / kg)、中剂量组(0.18 U / kg)、高剂量组(0.36 U / kg)和阳性对照组(Vit AD 滴液10 mg / kg)。精氨酸酯酶于受精第6 d连续静脉给药至15 d, 第20 d(分娩前1 d)断头处死动物并剖腹。通过3项指标确定精氨酸酯酶的致畸胎作用:一般综合指标,包括实验期间动物的体重、进食量、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妊娠指标,包括剖腹检查记录的着床总数、死胎数、活胎数、吸收胎仔数、胚胎体重、身长、尾长和性别比;致畸指标,包括对外形、器官和骨骼畸胎率的测定。 结果: 母鼠胚胎毒性症状出现在高剂量组(0.36 U / kg),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妊娠期间平均体重增长减慢和胎仔的体重减轻(P<0.05),但外形、内脏和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它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 纯精氨酸酯酶0.18 U / kg以下对孕鼠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高于0.18 U / kg则有一定的胚胎毒性。临床应用的剂量(0.012 U / 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d-筒箭毒碱对V79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剂d-筒箭毒碱对V79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在离体情况下以受试物处理中国仓鼠V79细胞,通过分析V79细胞晚末期和早G1期细胞核与细胞质构型,双核细胞频率,探讨受试物对细胞质质裂的影响;研究同时探讨了活体情况下,该化合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C-有丝分裂(C-M)效应,分析其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d-筒箭毒碱能使V79细胞的晚末期一早G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致畸试验中3种常用阳性对照物的致畸效应,为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致畸试验中阳性对照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交配成功的SD大鼠按照妊娠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280 mg/kg),敌枯双组(1 mg/kg)和环磷酰胺组(12 mg/kg)。阿司匹林组和敌枯双组于受孕后第6~15天按10 mL/kg分别灌胃相应的溶液,环磷酰胺组于受孕后第12天腹腔一次注射给药。记录受孕后第0、6、9、12、15、20天孕鼠体质量。于受孕后第20天麻醉处死孕鼠,迅速取出子宫,称子宫连胎质量及子宫质量,记录黄体数、着床数及胚胎发育情况。对胎仔进行外观检查,逐一记录性别、体质量、体长。将每窝1/2活胎鼠染色做骨骼检查,另外1/2活胎鼠固定做内脏检查。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孕鼠第15、20天体质量及体质量增量降低,子宫、子宫连胎质量降低,活胎率减少,活胎鼠体质量、体长、尾长均降低(P < 0.05或P < 0.01);敌枯双组活胎率降低,活胎鼠体质量、体长、尾长均降低(P < 0.01);环磷酰胺组孕鼠体质量增量降低,子宫、子宫连胎质量降低,活胎率减少(P < 0.05或P < 0.01);3种阳性对照物处理组大鼠胎仔外观畸形率、骨骼畸形率及内脏畸形率明显升高(P < 0.01),以敌枯双组和环磷酰胺组畸形率较高,畸胎类型多。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可见敌枯双(1 mg/kg)和环磷酰胺(12 mg/kg)处理组大鼠的畸形率高,畸胎类型多,是较为敏感的、致畸类型较全面的阳性对照物。  相似文献   

18.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 98例肺癌和 6 1例肺部非癌症疾病住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质蛋白 1 9片段 (Cy FRA2 1- 1)水平 ,然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 CEA、NSE、Cy FRA2 1- 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非癌症患者组 ,其中腺癌患者血清 CEA水平最高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 NSE水平最高 ,鳞癌患者血清 Cy FRA2 1- 1水平最高。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 CEA、NSE、Cy FRA2 1- 1水平对肺癌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判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板栗壳提取物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方法:将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板栗壳提取物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8~2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37、1.11和3.33 g/kg给予板栗壳提取物;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按13 mg/kg给予维生素A。于妊娠期的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或对照物,第20天麻醉后处死孕鼠。观察母鼠和胎鼠的生长发育、受孕率、生殖能力、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等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第9天至第20天孕鼠体质量偏低,体质量增量降低,胎鼠体质量减轻、身长明显降低,其胎鼠外观畸形率、外观畸形窝数率、内脏畸形率、内脏畸形窝数率、骨骼畸形率、畸形窝数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阳性对照维生素A对大鼠致畸作用明显,模型成功建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板栗壳提取物各剂量未观察到对母鼠及胎鼠的毒性和生殖力的影响,未观察到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板栗壳提取物对大鼠母体毒性和胚胎发育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大于3.33 g/kg,对大鼠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葡多酚与辐照对小鼠S180肉瘤的协同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讨葡多酚对肿瘤放射的协同作用,将荷S180肉瘤小鼠分别给予^60Coγ射线局部照射,口服GPC和局部照射加口服GPC等不同方法处理,接种瘤细胞后第12天,检测动物的瘤重,血白细胞计数,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