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号的偶数对其分组,其中47例患儿(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45例NRDS患儿(研究组)应用固尔苏预防。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a CO2、Pa O2及PH值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RDS患儿的预防过程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PS对NRDS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N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例.对照组10例,两组胎龄、体重、起病时龄相似,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组PS经气管插入注入肺内,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g,用l—2次。结果:治疗组在应用PS后皮肤迅速转红,6h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上升,换气功能改善,用药24h、3d的PaO2和a/APO2仍在较高水平,PaCOz在用药6h后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气道压(MAP)在PS治疗24h、3d下降。胸部X线显示肺野透亮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S能快速、完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换气、通气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3.
李雪莲  刘蕾  李丝  史源 《重庆医学》2012,41(26):2736-273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8例NRDS患儿进行PS联合NIPPV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整体护理,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NIPPV与PS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NRDS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采用PS联合NIPPV治疗能有效减少气管擦管机械通气的使用比例,对于部分可能需要气管插管的NRDS患儿,避免了因气管插管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在重庆儿童医院进修期间收治2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PS气管内滴入联合NCPAP治疗,观察患儿吸气三凹征和呼吸呻吟情况,监测入院时与治疗后30min、2h、6h和12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入院24h、72h胸部X片,记录相应并发症。结果:治愈27例(96.4%),死亡1例(3.6%),经治疗后患儿吸气三凹征和呼吸呻吟声消失,30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开始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h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患儿胸部X片在入院24h后明显改善,8例72h后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颅内出血1例(3.6%)。结论:外源性PS联合N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部气体交换和氧合,提高NRDS患儿生存率,减少有创通气及缺氧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黄国日  潘革 《海南医学》2012,23(11):9-1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在确定固尔苏使用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45例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三组,在采用机械通气下,早期用药组49例在生后0~6h内用药,中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6~12h内用药,晚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12~24h内用药。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等指标。结果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患儿机械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等较用药前均明显下调(P<0.05)。早期用药组患儿上述参数的改善明显优于中晚期用药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早期用药组比中晚期用药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日、住院费用少于中晚期用药组;尽早应用PS治疗NRDS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NRDS患儿使用呼吸机治疗。结果经过呼吸机治疗的NRDS患儿发绀减轻,外周循环改善,呼吸困难减轻,血气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呼吸机治疗NRDS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PS价格昂贵,在经济状况欠发达地区未能普遍使用,我们使用小剂量PS对(NRDS)患儿实施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通过改善通气,缓解呼吸困难,挽救了生命,节约了医疗成本,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在确定固尔苏使用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145例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三组,在采用机械通气下,早期用药组49例在生后0~6h内用药,中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6~12 h内用药,晚期用药组48例在生后12~24h内用药.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呼吸机参数等指标.结果 应用PS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明显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S后患儿机械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最大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终末气道正压(PEEP)等较用药前均明显下调(P<0.05).早期用药组患儿上述参数的改善明显优于中晚期用药组(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机械通气等均有明显改善;早期用药组比中晚期用药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日、住院费用少于中晚期用药组;尽早应用PS治疗NRDS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及安全性.方法: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随机分为单独NCPAP组及PS+NCPAP组,分别及早通过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100 mg/kg,再联合经鼻持续正压(NCPAP)初调指标FIO2 0.5、FLOW 6 L/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固尔苏[100mg/(kg·次)],拔管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29例患儿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h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胸片好转。结论CPAP、Ps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NRDS患儿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胸部X线片、呼吸机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PS治疗后1小时患儿PaO_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 a/APO_2、PaO_2/FiO_2,pH值明显上升,PaCO_2显著下降。用药后1h、6h、12h、24h、48h、72h的PaO_2、a/APO_2、PaPO_2/FiO_2、pH、PCO_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治疗1小时后,FiO_2渐下降;各观察时间点的FiO_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平均气道压(MAP)在用药后12h内无明显变化;用药12h后开始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PS治疗后6小时,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S固尔苏能有效地改善NRDS的肺换气和通气功能以及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X线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比较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机械通气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NRDS临床特点、胸片表现和诊治经过.分析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比较使用表面活性剂在减少肺部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32例患儿中,首次胸片Ⅰ级7例,Ⅱ级11例(病死1例),Ⅲ级8例(病死1例),Ⅳ级3例(病死1例),正常3例.本组患儿中低出生体质量患儿1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例.本组中20例患儿接受表面活性剂替代治疗.NRDS患儿胸片表现具有特征性,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与首次胸片等级分布有差异(P<0.05).使用PS与仅使用nCPAP两者有差异(P<0.01).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轻,首次胸片等级表现越趋向于Ⅱ级以下.患儿尽早使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拔管迅速建立nCPAP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和对呼吸支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使用NCPAP及常规处理后,治疗组加用珂立苏,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8例采用NCPAP及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加用珂立苏,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气、X线胸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用药后24h,2组患儿血气改变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吸氧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胸部X影像表现分级差异,探讨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情况,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根据胸部X线诊断及分级标准,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1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诊治证实的13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记录患儿胎龄、体重及分娩方式。  结果  不同分娩方式的NRDS患儿,剖宫产组胸部X影像分级Ⅱ级、Ⅳ级的人数较阴道分娩组明显增多,2种不同分娩方式患儿的胸部X线影像分级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剖宫产组NRDS患儿的胸部X线影像表现分级,较阴道分娩组的NRDS患儿程度更重。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中,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患NRDS,剖宫产的NRDS患儿在影像表现分级上存在差异,剖宫产的NRDS患儿的影像分级较阴道分娩的程度更重,病情也更重,临床应重点关注剖宫产出生婴儿及早产儿患NRD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蔡成  吕勤  陈盛 《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112-11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对患儿病情变化和转归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笔者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eonatal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43例NRDS患儿使用PS情况及转归结果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根据是否使用PS分为PS使用组和PS未用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情况、呼吸支持情况、症状变化及转归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发现NRDS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均较低(分别为31.0±1.5周和1.734±0.170kg);与PS未用组比较,PS使用组NRDS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接受机械通气或NCPAP的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NRDS使用PS后虽不能完全改变转归和预后,但能有效地改善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需要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提高患儿成活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床旁肺脏超声(LUS)及其评分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评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疗效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确诊的NRDS患儿70例为观察组,非肺病患儿70例为对照组。将患儿肺脏的体表投影分为12个区域。记录每个区域的超声下NRDS征象和LUS评分。观察组于PS治疗前行床旁LUS检查,对照组纳入研究后即行床旁LUS检查。两组对比,以评估LUS在诊断NRDS中的价值。观察组中60例符合应用PS指征,于PS应用后12 h再次行床旁LUS检查。对比PS应用前后血气分析及胸片等结果、LUS下NRDS征象的检出率及LUS评分,观察LUS在评估PS疗效中的作用。 结果 观察组NRDS征象检出率以及LU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LUS评分对NRDS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98.57%)、特异度(100%),对预测NRDS患儿使用PS亦具有较高灵敏度(90.00%)、特异度(90.00%)。观察组PS应用后12 h,较PS应用前的NRDS征象明显减少, LUS评分明显降低(P<0.001)。 结论 床旁LUS诊断NRDS准确可靠,动态观察并结合LUS评分可准确评估PS对N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物制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NRDS患儿5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curosurf(商品名:固尔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气、肺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对照组21例未用curosurf。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及总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用药后6、24小时氧合及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呼吸机参数明显下降(P0.01);用药后24小时X线胸片积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P0.01)。结论:curosurf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严重NRDS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以及呼吸机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月收治的28例NRDS患儿使用固尔苏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用药后1h,6h、12h、24h吸人氧浓度(Fi02)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患儿平均气道压(MAP)在用药24h时下降明显(P〈0.05),呼气末压力(PEEP)在用药后1h即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S对患儿无远期不良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NRDS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NICU的 2 3例NRDS患儿使用PS治疗 ,观察用药前后比较患儿氧合和肺功能指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 ,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患儿氧合和肺功能指标及呼吸机参数均明显改善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用药后患儿脑出血 ,肺出血 ,动脉导管未闭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2 1.7%,17.4%,3 0 .4%和 78.3 %。结论 PS能快速 ,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及肺泡充气程度 ,只要用药方法及给药速度得当 ,治疗中注意无菌操作 ,应用PS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