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深圳某精神病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了解其住院费用构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1 7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每出院人次住院费用为9 978元,诊疗费用占46.9%,其次为床位费(16.5%)、化验费(12.1%)以及西药费(10.1%);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是住院天数、年龄、疗效、参保方式以及是否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负担较重.从费用可管理看,急需通过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加强疾病早期与持续干预、控制院内感染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等措施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精神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l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和10l例正常对照进行1:1配对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发现4个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精神病家族史(OR=7.98,95%CI=2.58—32.58)、内向性格(OR=3.32,95%CI=1.60—6.94)、遭遇精神创伤事件(OR=5.68,95%CI=2.0l—15.63)、与父母关系不好(OR=4.27,95%CI=1.03一17.74)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显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预见性护理干预,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记录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噎食的30例患者中男21人(70%),女9人(30%);年龄50岁以上最多(57%);精神分裂症各型中以紧张型(50%)及青春型(30%)发生噎食最多;住院时间≥3个月者最常见(83%);噎食在午餐最多(50%),其次是早餐(37%);最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是面食(47%),其次是米饭(27%);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者(73%)较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者(27%)发生率高.结论 高龄,长期住院,男性,服用高剂量典型抗精神病药,进食面食,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及青春型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寻求其与遗传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CBCL儿童行为量表和自编的儿童家庭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山东省11地市精神卫生中心的2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和191例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相关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行为异常率(男童:37.7%女童:33.0%)明显高于正常家庭儿童行为异常率(男童:12.4%女童:13.0%)。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和正常家庭相比人际关系、经济状况、亲子关系、以及对子女不良的教养方式等均较差。【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存有明显的行为问题,这些问题是由遗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较差的教养方式所致。  相似文献   

5.
(一)两种病为什么总被人混淆调查研究发现,62%的抑郁症患者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其中54%的患者曾按精神分裂症进行过治疗。病人不但没有治愈或改善,反而戴上一顶“精神病”的帽子,给患者的声誉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抑郁症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致病,有人把抑郁症称作  相似文献   

6.
李云霞 《职业与健康》2002,18(5):158-159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攻击行为颇为常见,在精神科医疗机构内发生攻击或暴力事件屡见不鲜。谢氏报告30.6%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危险行为,而梁氏报告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高于男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为此,笔者对收住我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发生糖尿病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共患现象,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5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5.1%,高于普通人群(P<0.01),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升高,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的发生与精神分裂症的诱因、发作类型、病程特征、年龄有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变化可能与此有关,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均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初发年龄是提示精神分裂症起因的一个重要线索,通过对初发年龄的研究,是证实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发病影响的诸多途径之一.Delisi(1991)[1]认为决定精神分裂症初发年龄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有无家族史精神分裂症初发年龄是否存在差异国内施氏等[2~4]已有报道,但结果不一.我们调查了427例有家族史精神分裂症的初发年龄及可能的社会心理因素,旨在探讨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初发年龄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精神分裂症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将确诊的1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收集可能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2年复发率为41.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偏执型( OR=5.501)、生活及就业压力过重(OR=2.392)、有不良生活事件(OR=3.452)、社会偏见歧视(OR=3.532)、家庭支持差(OR=4.035)、药物治疗依从性差(OR=6.883)。结论偏执型、生活及就业压力过重、有不良生活事件、社会偏见歧视、家庭支持差、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吉林省长春市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对患者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后,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确诊时间、受教育程度、氯氮平治疗、职业与收入、居住环境、维思通治疗、性别、妄想症状和起病诱因等9个因素(P<0.05).结论 加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控制,可以缩短其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国家和精神分裂症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207例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9.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皮肤软组织、胃肠道次之;结核病程、病灶范围、吸烟史、精神症状、并发症为易感因素。结论积极控制精神症状、防治躯体并发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禁止吸烟,是防治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西省康宁医院收治的12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危险组(n=35)和非危险组(n=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受刺激(OR=4.159,95%CI:1.348~12.832)、SSRS评分<20分(OR=2.990,95%CI:1.142~7.830)、PSS-Fa评分<6分(OR=4.984,95%CI:1.892~13.131)、MMAS-8评分<6分(OR=3.242,95%CI:1.064~9.875)和SDS评分≥53分(OR=3.147,95%CI:1.031~9.599)是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较高。发病前受刺激、SSRS评分<20分、PSS-Fa评分<6分、MMAS-8评分<6分和SDS评分≥53分会增加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性精神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复发率、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据估计,约50%80%的患者因病情复发而再次入院。为了解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为预防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保护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县13910名≥15岁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中文版本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 广西农村≥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为9.20‰.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53,P=0.001),25~岁组患病率(17.26‰)最高.不同教育水平人群的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8,P=0.02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患病率(4.74‰)低于初中及以下人群(10.12‰).不同婚姻状况的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70,P<0.01),未婚人群患病率(22.56‰)最高.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间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是影响广西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西农村地区25~34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未婚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是广西农村精神分裂症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停止治疗的相关因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保证持续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信息。方法选取2014-01-01-2016-06-30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停止用药的55例患者为停药组,持续用药的37例患者为持续治疗组。对可能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停止治疗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ANSS分数(χ~2=4.441,P=0.035)、性别(χ~2=5.462,P=0.019)、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第3~6个月(χ~2=7.033,P=0.008)和第6~12个月平均剂量(χ~2=4.284,P=0.038)以及使用其他抗精神类药物(χ~2=4.702,P=0.030)是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停止治疗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NSS分数(OR=3.102,95%CI为1.205~7.529,P=0.018)、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OR=1.442,95%CI为1.121~1.855,P=0.004)、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3~6个月的均剂量(OR=1.050,95%CI为1.010~1.091,P=0.013)以及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应用(OR=3.522,95%CI为1.225~10.125,P=0.019),是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停止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注射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共发生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不良安全事件24例(26.09%),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失眠、静坐不能、患者情绪焦躁及服用抗精神类药物过敏等情况。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患者第3剂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剂量等是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停止治疗的可能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筛选出合适的患者以及针对患者病情调节第3剂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剂量,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停止治疗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本院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及中文修订版Link量表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通过回顾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及压力反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的自我评定中,SCS-C总分为86.72±16.34;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文修订版Link量表的自我评定中,病耻感总分为110.28±19.03。抑郁(r=-0.522,P0.001)、状态焦虑(r=-0.493,P0.001)、特质焦虑(r=-0.629,P 0.001)、领悟社会支持(r=-0.721,P0.001)及压力反应(r=-0.421,P0.001)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成显著的负相关;抑郁(OR=2.369,P0.001)、状态焦虑(OR=3.426,P0.001)、特质焦虑(OR=3.126,P0.001)、领悟社会支持(OR=3.785,P0.001)及压力反应(OR=1.935,P0.001)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较高且自我怜悯感较低。其中患者的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及压力反应都显著地作用这两个方面。因此社会和家庭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提升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感并降低病耻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残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及自残行为,分析自残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3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34.92%)存在自残行为。自残类型主要为存在命令性幻听(占比58.18%),自残部位主要为损伤皮肤(占比63.64%),自残前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加重(占比36.36%),自残场所主要在居住场所(占比71.82%),自残时间主要为晚上(占比62.73%);有自残行为和无自残行为的两组发病年龄、病程、PANSS-阴性评分、PANSS-阳性评分、SSRS评分、受教育程度、有无固定职业、近期生活应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病程、PANSS-阳性评分、SSRS评分、近期存在生活应激事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残行为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残行为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发病年龄、SSR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过早、阴性评分过高、总积极因素评分过低及症状评分过高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由决策树模型可得,病程、发病年龄、阴性评分、症状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病程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众多,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互为补充,可从不同方面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谭梅娟  李靖  张艳芳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2):1470-1472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发病风险。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精神分裂症患病等资料,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使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嵌入回顾性队列研究,将孕产妇以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两组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收集到686名孕产妇的资料,其中不良妊娠结局者102例,发生率为14. 8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OR=0. 747,95%CI:0. 558~0. 998),早孕反应(OR=1. 381,95%CI:1. 136~1. 678),流产史(OR=1. 617,95%CI:1. 009~2. 591),合并精神分裂症(OR=6. 655,95%CI:3. 155~14. 036)。队列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47. 22%,明显高于非暴露组13. 08%(P<0. 001,RR=3. 611,AR=34. 14%)。结论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尽早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患有精神分裂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孕前及孕期,咨询精神科及妇产科专科医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好转满1年的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患者的病程、自知力、是否有残留症状、药物副反应、应激因素、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均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支持评定中,复发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主观利用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程长、服药依从性差、有应激因素、有残留症状、自知力缺失、有药物副反应、家庭及社会支持薄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