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血痹,是由气血不足,复受外邪,血滞闭不通畅所致的肢体麻木证。其病机是由营卫气血虚少,经脉失于营养,阳气痹阻不能通行所致。而治疗麻木证的有效方剂首推仲景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黄芪益气固卫;桂枝、芍药并用以调和营卫;生姜、大枣资助桂、芍加强调和营卫之力;重用生姜是取其温煦更助芪、桂以达肌表,托邪外出。合而为剂,共奏益气通阳,养阴和营之功,从而促使机体阳气通、阴血行。营卫调和、麻木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益气通阳法"为指导,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化裁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老年病科及针灸科门诊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各50名,老年病科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化裁治疗,1剂/d。针灸科采用祛邪通络方针灸治疗,1次/d。疗程均为10d,10d完成后分别对疗效、疼痛、功能三个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益气通阳法"为指导下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化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比较针灸法在显效率、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上有明显优势。中医认为此病发生是由于阴阳亏虚,气血不足,经络失充、卫外不固,邪滞经络,故而疼痛伴活动不利。由于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故称为"五十肩"。垂老之人气血不足,阴阳两虚,痛者寒气多,有寒故而痛,所以又以阳虚寒凝经脉为要,变化他证。针刺治疗多在病变局部取穴,虽能达到疏经通络止痛的目的,但由于病机所致,阴阳气血亏虚并未在短时间内扭转,筋经依然失于温养,故而不用。而中药治疗通过紧抓病机,辨证用药,在针对病的基础上同时也针对证,以阴阳气血亏虚为纲,邪阻经络为目,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化裁,通过温先天之元阳,通滞塞之经气,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所以针刺法在关节功能恢复上差于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东巧 《河南中医》2003,23(5):15-15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 ,其组成为 :黄芪四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具有益气温经 ,和营通痹之效。主治 :血痹证之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首振奋阳气、温运血行、调畅营卫的方剂 ,其主证特点 ,各家论述颇多 ,临床运用也较广泛 ,除血痹之肌肤麻木不仁外 ,大凡中风后遗症之手足无力、肢体麻木不仁者 ,或筋骨萎软等均有效。笔者将该方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凡是气血两亏、阳气不振、营卫不和者 ,即使没有典型的血痹症状 ,加减使用亦收效甚佳 ,现举数案如下。1 痛经某女 ,32岁 ,无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临床治疗血痹著名方剂。张怀亮教授系国家中管局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证思路独特、学验俱丰,张怀亮教授临证灵活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效果显著,认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症状特点为人体局部的麻木、疼痛、失用,舌脉特点为舌质淡、脉沉细弱,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临床上凡属气血亏虚,经脉血行不利所导致的一系列证候,皆可辨证用之,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效法。  相似文献   

5.
曾武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10-910
黄芪桂枝五物汤源于张仲景之《金匮要略》,即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原本用于治疗体质虚弱,阴阳气血俱虚、肢体局部麻痹之血痹证。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多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篇》,即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组成。是治疗体质虚弱,阴阳气血俱虚,肢体局部麻木,营卫虚弱、气血不足,外感受凉的血痹症。本方是振奋阳气,促进血液运行的方剂。方中黄芪益气固卫,芍药养阴除痹,桂枝温通经络,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根据本方的功能,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加味治疗内科杂病,每见疗效,现举例如下。感冒(气虚型)  相似文献   

7.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原治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之血痹重症。笔者自1999年10月以来,用此方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芪桂枝五物汤收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该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五味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以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外感风邪、肌肉麻木为特征的血痹之证。该方临床应用广泛,作者常用该方化裁治疗因气血虚弱、阳气不足而引起的多种病症,疗效满意,择验案三则,予以列举。  相似文献   

9.
<正> 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血痹肝家方肝寒痛痹加温药阴火乌麻芪藿尝黄芪桂枝五物汤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的首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治疗因虚而致气血痹阻,呈现身体麻木不仁,身微痛者。其证属肝阳虚。而肝脏体阴用阳,肝阳虚常兼肝阴虚,所以说“阴阳俱微”。不过,从脉象来辨,仍重在阳虚,清阳不升,故“寸口关上微”;阳虚则寒,寒在内在下,故“尺中小紧”。治疗大法,是“针引阳气”,即助肝家阳气升发之意。方中黄芪升补肝阳,正如张锡纯所说:“黄芪性温而升,以之补肝”。配桂枝温阳散寒,加姜枣调脾  相似文献   

10.
“肩风”,俗称“五十肩”,现代医学称“肩周炎”。人到五十,脏腑气血功能渐趋衰退。脏腑不足,筋脉失养;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寒气凝滞,肩不得以濡养,乃发本病。笔者对八例重症肩风患者采取调和营卫,温阳解凝之法,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短8天,最长55天,平均20.8天,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黄芪30克、桂  相似文献   

11.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气机逆乱之证,心血不足,在外邪、七情、饮食、劳倦的作用下,影响脏腑机能与气血运行,气为血帅,肝郁气滞,阴虚火旺引起气血淤阻为本病的病理演变过程;气血亏虚、心神失养为本病最终结局。本文从中医辨证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病位和病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李岩教授从气血论治卵巢囊肿的经验。方法:从气血理论着手,结合西医的病因病理,并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卵巢囊肿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提出卵巢囊肿本在脏虚,气血不足,标在血瘀的病机,治疗上强调行气活血,扶正祛瘀。结论:从气血论治卵巢囊肿可使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并在妇产科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食管瘅的致病因素及张正元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经验。方法:以分型诊治为线索,分别于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痰气郁阻证、痰气郁阻证五角度研究了配方,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张正元主任医师的辨证体会。结果:四逆散为治疗食管瘅的良方,而治疗关键在于胃气调降。此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调整其气血阴阳。结论:治疗食管瘅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以疏肝降逆为主,随证加减,或补虚、或清热、或解郁,才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肠癌术前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大肠癌术前证候以湿热蕴结型最多,其次依次为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结论:大肠癌术前主要证候群: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以湿热蕴结型、瘀毒内阻型和气血两虚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266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为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2004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筛选的1266例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人数为多,证型中复合证型气血亏虚证人数为最多,脏腑兼病证候中脾肾阳虚证人数最多,五脏证候中脾气虚证人数最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兼有湿、热、毒、痰、瘀等,病位在脾,涉及肺、肾、肝。结论: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存在气血阴阳亏虚,气虚为本;病位在脾,涉及肺、肾、肝,脾为枢机。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痴呆症属于中医“呆病”、“神呆”、“喜忘”等范畴。笔者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精气血亏虚、痰瘀阻于脑络。其中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基本病因,而痰瘀阻滞脑络则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湿热疫毒入侵,邪伏血分,致使正气亏虚、气血失调是其基本病机.其中医辨证分型可按病因分为湿热相关分型、毒邪有关的分型、气机相关分型、血瘀相关的分型湿相关的分型;按病机分为肝郁相关的分型、阴虚相关的分型、肝郁脾虚相关的分型、与脾虚相关的分型;按病位分为病位在肝的分型、病位在肝肾的分型、病位在脾胃的分型、病位在肝脾(肾)的分型.中医药治疗主要有辨证论治、专方专用、单方制剂及针灸、推拿等.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面痒是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认为组织胺(histamine)、白三烯(1eukotrienes)、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等相关介质为此病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物质,它们直接作用或间接释放其他相关介质作用于神经系统,最终传导至大脑皮层相应感觉中枢表达瘙痒。中医认识该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复感风、寒等病邪,或情志内郁,气机不畅,或外伤等原因导致气结不化,血行迟滞,气滞久则血寮,气、血互结于面部,脉道不通而发病。临证治疗时,笔者采用针刺、艾灸并用的方法,以培补正气,温养血脉,通调气血,化瘀散结止痒。对中西医长期治疗无效的病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证属肺脾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患者55例采取益气温阳方治疗。结果:55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证患者具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6例实施西医常规护理,中医组4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显著地减轻症状,使病程缩短,提高治愈率。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