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及之后对士兵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给士兵建立阅览室、办夜校,并帮助士兵给家里汇款,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在军营办阅览室和士兵俱乐部。她的这些工作使士兵在思想、文化、道德方面受到了教育,戒除了酗酒等不良恶习,从而实践了"只要改善士兵的生存环境,士兵是可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院儿科急救室患儿死亡情况,探讨对儿科急救医务人员死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急救室死亡病例共191例。在患儿死亡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心理状况复杂多样,提示进行临终关怀和教育、处理死亡患儿的正确态度和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心理和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性。应当使医学生认识到:①对幼小生命同样应该尊重,敬畏;②要对死亡患儿家长情感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帮助患儿父母接受现实;③掌握适宜处理死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成为死亡患儿家长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3.
儿科急救室医护人员死亡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院儿科急救室患儿死亡情况,探讨对儿科急救医务人员死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急救室死亡病例共191例.在患儿死亡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心理状况复杂多样,提示进行临终关怀和教育、处理死亡患儿的正确态度和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心理和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性.应当使医学生认识到:①对幼小生命同样应该尊重,敬畏;②要对死亡患儿家长情感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帮助患儿父母接受现实;③掌握适宜处理死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成为死亡患儿家长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为新兵集训期间以及日后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A)4份问卷,以问卷自评的方式对700名入伍新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来源、家庭居住地及是否为独身子女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情况.结果 (1)SCL-90的10项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除抑郁、敌对和偏执外,其余的因子与全国常模之间的差异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躯体化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其次是焦虑、强迫因子;新兵的SAS和SDS的标准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新兵艾森克人格测试结果中的内外向(E)、神经质(N)与掩饰程度(L)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外向(E)的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神经质(N)、掩饰程度(L)略低于常模;(2)心理年龄未成熟期(17~19岁)的士兵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均分高于成熟期的士兵(P<0.05);城镇新兵的神经质(N)的均分高于农村兵,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兵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在4个量表中各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DS的得分上,初中文化士兵>高中或中专文化士兵>本科或大专士兵;在精神质(P)、掩饰程度(L)的得分上,初中文化士兵>高中或中专文化及本科或大专士兵;在内外向(E)的得分上,初中文化士兵<高中或中专文化及本科或大专士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发现:个性特点与SCL-90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分、强迫因子分、SAS及SDS得分均有关.结论为了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应该对官兵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其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状态,定期对官兵进行心理评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便于更好地掌握官兵的心理动向,为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巴尔干综合征 ,全称巴尔干战争综合征。 1994年 ,北约在波黑内战中首次实施空袭 ,1999年又介入了科索沃冲突。由于担心地面战斗有可能导致本国士兵死亡 ,美国倾向于采取以空袭为主的介入方式。为了从高空攻击坦克部队 ,北约使用了穿透力极强的贫铀弹。贫油弹 ,全称贫化铀弹药。贫化铀是在提炼强放射性核材料铀 - 2 35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多少带有放射性。在空袭结束、签署了和平协定后 ,北约和欧洲各国的士兵作为维和部队长期驻扎在巴尔干地区。此后 ,有关曾在巴尔干服役的士兵患上癌症的报道越来越多 ,目前已有 18名士兵死亡 ,80多名患病…  相似文献   

6.
灾难托起的生命伦理命题:死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灾难中秩序后面那些不和谐的音符所折射出的对死亡的无知与人性冷漠,指出缺乏死亡教育是生命伦理教育的缺陷,回顾了世界各国死亡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现代死亡教育的内涵,通过与欧美国家死亡教育的比较,提出中国的死亡教育应该突破传统文化中对死亡问题由来已久的禁忌,积极开展死亡伦理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出死亡教育的体系,促进死亡教育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以此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生命品质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死亡教育的对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要做好安宁疗护中的死亡教育,应积极改善现存问题,利用文化、社会等资源,培养专业的安宁疗护工作者。同时,运用合理的死亡教育方式不仅能有效帮助肿瘤患者及家属坦然面对死亡,提升其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医护人员死亡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全社会死亡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姚美珍 《吉林医学》2013,34(6):1168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结局。癌症晚期是离死亡最近的疾病;因其而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严重的困扰着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肿瘤专科推行死亡教育能协助患者平静的面对疾病和结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层部队士兵的职业幸福感水平是影响部队稳定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把握基层部队士兵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对其进行差异分析,并探索基层部队士兵职业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对于维护基层部队士兵的心理健康和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前士兵对自己行为各方面的自我认知、评价,配合科技练兵,本研究对某军区968名士兵进行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WS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为士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从伦理角度阐述了死亡教育对军事医学院校学生的特殊意义。即:可以促使学生正视生死抉择;强化军人奉献意识;克服战斗应激反应(CSR),作出正确的善恶选择;做好临终关怀,维护死亡尊严;公正对待俘虏,抒写军医的伦理道德情怀。同时,提出教学内容贯穿本科教育始终、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等两项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全科医学专业是针对全科医生的培养需求设立的新专业,如何做好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医学专业课教学工作是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和临床联系的桥梁课,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必修课。根据军医大学全科医学专业学生文化课基础知识差、学生来源、毕业后参加定向分配等特点,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取“调整授课内容、突出课程重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优势,开设专题病例讨论”等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但如何调整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使其更适合全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如何合理设置各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的顺序等,仍是以后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原军队卫生学是高原医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高原部队急需的军事医学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金课”建设和陆军课程改造的背景下,针对目前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较单一、实践课程容量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金课”建设有效路径:更新课程建设理念,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拓展案例教学、装备教学方法,推行课程思政及考核评价改革并实践应用。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也为军队院校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更好地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医大学2009级本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学员对课程基本满意,近95%的学员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学员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还存在着更高的需求。结论《医学人文概论》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课程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事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七个方面的素质能力,提出需要通过医学专业教育之外的通识教育来实现;分析了我军军医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对军医大学建立符合办学规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分析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并结合军医大学实际,从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导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成果等7个方面,从招生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注重培育成果,探索建设“七位一体”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对医学生开展“死亡质量”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死亡质量”也日趋被重视。从传统理念下对死亡质量的忽视和漠然到现代医学模式下人们对死亡质量的思考,从安乐死的提出到临终人文关怀的意识,阐述了对医学生实施“死亡质量”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具有规模大、开放性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近年来慕课在国内外得到飞速发展。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给防原医学的教学改革带来诸多启示。在当前军队改革的大背景条件下,借助慕课优势,打造防原医学在线教学平台,实现防原医学教学的实质性改革,能够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部队培养更优秀的军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9.
重庆医科大学于2012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启动了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探索,并在2015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中实践。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了解学生对临床实践教学的需求与建议,提出将"早临床"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在整合医学课程中采用"病例导入"的教学方法、改革《临床技能学》课程、开展"早期进病房"等临床实践活动、重建临床实践评价体系等措施,希望能为其他院校医学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研"05方案"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校5个专业12个班的700名学生中,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分析"05方案"实施的效果。结果:对642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05方案"实施后,92.21%的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课程设置方面,有49.22%的医学生认为合适,47.98%的医学生认为部分合适;49.84%的医学生大部分授课内容可以听懂理解,50.78%的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明显提高,71.03%的医学生认为提高了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结论:"05方案"的实施,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同时,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仍存在改善和创新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