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通过对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表明心功能不全不单是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所引起,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亦可引起或两者同时存在。心衰患者中虽然心室收缩障碍者几乎同时伴有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但约有30%患者是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且舒张功能不全出现在收缩功能不全之前。  相似文献   

2.
心室重塑是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进程的决定因素,对它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地了解CH的病理生理过程。心室重塑因此成为CHF治疗的重要靶点。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防止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发展,相应地改善这些患者长期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3.
心室晚电位881例临床分析张剑,崔晓迎,孟庆余(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心室颤动)是心脏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以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率为高[1,2]。心室晚电位是舒张期出现的碎裂电活动,表明心室内存在着潜在的折返径路。无创...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颤,在急性发作时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易加重原发病或引起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临床此类患者急需静脉给药减慢心室率或转复房颤。减慢心室率或转复房颤的药物有许多种.我们选用静脉胺碘酮制剂,旨在观察其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快室率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心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传导受阻。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和心向量图,近年来用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象对心室传导阻滞进行时相分析国内外已有报道,认为时相分析是通过影象学的变化反映心室内传导过程及阻滞部位,同时又可了解心室的功能状态。本文对13例正常人及27例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进行时相分析,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地高辛、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控制。方法 76例患者,经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强化治疗,且心功能稳定后,先后予地高辛、美托洛尔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比较治疗前后静息、活动时的心室率。结果 地高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静息时的心室率控制较好,对活动后心室率控制不满意;美托洛尔可进一步降低静息时的心室率,对活动后心宣率控制显著优于地高辛。结论 合用地高辛、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静息、活动后心室率均能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测定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的最佳时限选择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内科(410008)杨天仑,余再新,庄汉屏湖南省商业局职工医院余曼萍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心室率快慢不一。目前临床上用计数心电图3s或6s内的心室率,分别乘以20或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中的管理要点。方法 2001.1~2002.12共有6例患者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其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4例(1例术前2次心搏骤停),肥厚性心肌病多次心搏骤停1例,急性大面积心梗并心源性休克1例。4例植入Berlin—Heart人工心脏,其中1例为永久植入型,余为体外气动隔膜型;另2例植入Me—dos心室辅助装置;6例患者中行双心室辅助1例,其余5例为左心辅助。术后采用四联抗凝治疗,专人定时密切监测心室辅助装置血泵和主机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后可携心室辅助装置自由活动。全部病例中有2例患者于术后心功能基本恢复并成功撤除人工心脏康复出院,1例患者携带人工心脏出院。死亡2例中,1例因术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但终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于第l0d死亡。另一例患者因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严重的免疫性溶血于术后第12d死亡。心室辅助装置工作期间无机械故障发生。结论 心室辅助装置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作为长期应用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显著。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心室辅助装置系统的各项管理,使其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心室停搏103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方田 《浙江医学》2005,27(3):195-197
心室停搏是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探讨心室停搏的昼夜分布规律、临床症状与心室停搏、体位之间的关系,我们收集了本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动态心电图首次检查中R-R间歇超过3.0s的患者103例,并对103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16例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多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12例原发病为扩张性心肌病及4例原发病为缺血性心肌病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双心室同步起搏器。全部患者术前1周接受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临床心功能评价等作为基础对照,术后1周、3个月在重复上述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心电图显示QRS时限较术前缩短,临床评价及超声测定的心功能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能使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双心室收缩达到同步化,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的控制。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病情不稳定者均经静脉用短效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强化治疗,待病情较稳定后,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对二组患者心室率、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心室率控制,尤其是对活动后心室率控制及。功能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可有效地控制其心室率,改善其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这又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Q—T离散度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心室复极不一致性增加,易在心室肌内形成折返引发心律失常,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作者选取高血压病患者,观察伴左心室肥厚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1):948-948
本期主要介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亦称完全性A—VB,指由于房室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极度延长,或其他原因导致所有的室上性冲动均无法通过房室结下传至心室。此时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两者相互无关,此时称为完全性房室分离,患者的基本心律为逸搏心律。也就是说窦房结或心房的指令无法传到心室,患者的心脏搏动则靠房室结或心室本身发出的冲动来形成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杨志英 《吉林医学》2011,(2):406-407
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工作中,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当心室率大于150次/min,可能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为此,我们根据病史的长短、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的轻重而决定健康教育的方法,分为药物复律组、电复律组和控制心室率组。针对这些患者,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罗立波 《农垦医学》2004,26(3):189-191
心室纤颤是医院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抢救常常可望挽救患者生命。我院急诊科成功抢救了35例心室纤颤病人,均未有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军 《中外医疗》2009,28(20):92-92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均可并发房颤,且一旦并发快速心室串的房颤,常使病情恶化,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快速心房颤动时,心功能进一步恶化,需立即干预。迅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表并快速房颤,可有效控制心室率。该药治疗心力表竭并房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心室晚电位是目前心脏电生理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检查项目,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心室晚电位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塞后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心肌梗塞后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发生与心室晚电位有密切的关系。心室晚电位阳性的患者可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因此,心室晚电位阳性的患者,心里负担较重,有恐惧、紧张的心理。所以我们对心室晚电位阳性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心身护理。我们对70例心室晚电位阳性的患者进行心身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均  相似文献   

18.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置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CRT改善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心功能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结果依赖于多因素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CRT的治疗反应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部分适合CRT的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却对CRT无反应。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407例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测分析显示,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病,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及高压电击伤心律失常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两例患者均为男性,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和Ⅳ级(NYHA)。例1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两例患者均行右心房双心室起搏,例1用Insync TM8040三腔起搏器,左心室电极为2187~75cm电极,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冠状静脉左室支。例2用SIGMATMSD203起搏器,左心室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2188电极导线,于冠状静脉左室支远端进行起搏.左右心室电极导线通过Y型转换器与起搏器连接。术前、术后1周和6个月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评价。结果右心房双心室起搏后两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均改善。结论右心房双心室起搏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