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和拷贝数的改变和肿瘤有着密切联系;大多数实体性肿瘤中mtDNA拷贝数有明显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线粒体基因组含量的改变和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肺癌及相对应的癌旁肺组织mtDNA的含量进行精确定量(拷贝数/细胞)。结果肺癌组织mtDNA的平均拷贝数/细胞为395±125,而相对应的正常肺组织为733±19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肺癌mtDNA含量的改变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mtDNA含量的改变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可能影响其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肺癌组织ATPase6基因变异,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肺癌组织总DNA,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37例肺癌组织mtDNA ATPase6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运用DNAStar软件将所得序列与mtDNA剑桥修订序列进行对照。结果:共发现28个碱基序列变异,没有检测到新的多态性位点,各亚型间在ATPase6基因碱基变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24例肺癌病例的ATPase6基因中检测到了碱基突变,突变率为64.8%。结论:在肺癌组织中存在ATPase6基因的高频率变异,这种变异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ATPase6基因突变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评价肺癌的DNA损伤和恶性程度,进一步研究这些变异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可能有助于阐明线粒体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具有可自主复制的DNA基因组,是细胞内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结构特点,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DNA(nDNA)高10倍以上,而且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关各类因素所致mtDNA损伤与细胞癌变、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针对实体瘤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有关线粒体基因组的突变、表达异常及不稳定性与实体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DNA控制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学光  郭乔楠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2):1747-1750
哺乳动物线粒体DNA(mitoehondrial DNA,mtDNA)控制区由中央保守区、ETAS区和CSB区构成。近十年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组的缺陷和衰老、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肌病、心肌病以及糖尿病的关系密切。由于控制区调控整个线粒体DNA的复制和转录,因此,该区的碱基突变可能引起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速度加快,造成突变的线粒体DNA相对增多,经过长期的累积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过去的研究主要注重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能量代谢的异常,近年来研究发现控制区某些区段的突变率是核基因组的100~200倍。因此,控制区的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mtDNA的拷贝数远高于nDNA,它的突变较容易被检测到。因此,寻找与特定肿瘤相关的特异性mtDNA控制区突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肺癌具有高发生率、高侵袭性和高致亡率的特点,其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线粒体作为普遍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器,通过调节细胞代谢、信号转导、氧化应激和基因组不稳定性等过程,影响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线粒体靶向药物、线粒体转移和线粒体基因疗法等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探讨线粒体治疗肺癌的原理和前景,以期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简便快速提取人肺癌组织线粒体DNA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背景与目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突变与肿瘤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mtDNA的提取方法是这些研究的重要步骤。但现有的mtDNA提取方法较繁琐复杂,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提取人肺癌组织线粒体DNA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mtDNA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作准备。方法应用碱裂解法和氯仿异戊醇直接提取40例肺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中mtDNA,然后用PCR扩增产物来鉴定所提取的mtDNA。结果获得的mtDNA样品不存在蛋白质等污染,用特异性mtDNAPCR引物,从40份样品中均能扩增出1528bpmtDNA基因片段。每克癌组织可获(7.97±0.12)μgmtDNA。结论该方法是快速、实用、重复性好的组织细胞mtDNA提取方法,适用于临床及科研中标本量少及大批量提取mtDNA。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人肺癌组织ATPase6基因变异,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肺癌组织总DNA,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37例肺癌组织mtDNA ATPase6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运用DNAStar软件将所得序列与mtDNA剑桥修订序列进行对照。结果:共发现28个碱基序列变异,没有检测到新的多态性位点,各亚型间在ATPase6基因碱基变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24例肺癌病例的ATPase6基因中检测到了碱基突变,突变率为64.8%。结论:在肺癌组织中存在ATPase6基因的高频率变异,这种变异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ATPase6基因突变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评价肺癌的DNA损伤和恶性程度,进一步研究这些变异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可能有助于阐明线粒体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控制区由中央保守区、ETAS区和CSB区构成。近十年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基因组的缺陷和衰老、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肌病、心肌病以及糖尿病的关系密切。由于控制区调控整个线粒体DNA的复制和转录,因此,该区的碱基突变可能引起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速度加快,造成突变的线粒体DNA相对增多,经过长期的累积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过去的研究主要注重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能量代谢的异常,近年来研究发现控制区某些区段的突变率是核基因组的100~200倍。因此,控制区的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mtDNA的拷贝数远高于nDNA,它的突变较容易被检测到。因此,寻找与特定肿瘤相关的特异性mtDNA控制区突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具有可自主复制的DNA基因组,是细胞内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结构特点,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DNA(nDNA)高1O倍以上,而且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有关各类因素所致mtDNA损伤与细胞癌变、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针对实体瘤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有关线粒体基因组的突变、表达异常及不稳定性与实体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DNA与实体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an CB  Li F  Xin Y 《癌症》2002,21(7):809-813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编码参与氧化磷酸化和ATP生成所必需的多肽,与核基因组相比,mtDNA的突变率非常高,加之本身缺乏有效的损伤修复系统,所以mtDNA被认为与肿瘤发生有密切的关系。mtDNA的编码区内缺乏内含子,提示大多数突变发生于此编码序列,突变的积累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mtDNA的表达改变可能是癌细胞的一个特性。近年来有关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genome instability,mtGI)及mtDNA与核基因组整合研究,尤其针对实体瘤的研究逐渐增多。肿瘤mtDNA的研究将成为对实体肿瘤研究的又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线粒体基因组的突变、表达异常、整合和不稳定性与实体性肿瘤发病机制的关系,尤其是在近年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中D-loop区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提取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细胞的线粒体DNA (mtDNA),PCR扩增D-loop区并进行测序,然后以人类基因组中的D-loop区序列为对照,分析基因突变。结果: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tDNA的D-loop区均发生突变,总突变数265个,其中癌组织特异性突变69个,癌旁组织特异性突变96个,共同突变50个,突变主要集中于D-loop的HVRII区。结论:线粒体DNA中D-loop区的突变主要集中于HVRII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癌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变异和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胃癌线粒体基因组的控制区(control region)的不稳定性、多态性及其他变异,探讨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对2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共44个样本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控制区通过PCR扩增;然后通过直接测序检测控制区的不稳定性、多态性以及其他变异。结果:mtDNA控制区不稳定性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59.1%(13/22)和40.9%(9/22),P=0.37;并且与胃癌分化程度也不相关,P=0.42。7例样本显示np 16 182 PolyC不稳定性,其中5例伴有np 16 189 T-C的转换。另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控制区变异。结论:线粒体DNA控制区变异和不稳定性对胃癌发生的作用有限。np16 569 T-C的转换很可能是np 16 182 PolyC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对肺癌组织基因组DNA异常甲基化进行筛选与分析,探索肺癌发病的表遗传致癌机制。材料与方法从肺癌和癌旁组织中分别提取基因组DNA,经Mse1(甲基化非敏感性酶)单独消化或Mse1和BstU1(甲基化敏感性酶)联合消化,消化产物用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指纹法(PCR-basedtechnique-Methylation-sensitiveRestrictionFingerprinting,MSRF)进行分析,肺癌组织出现异常甲基化基因片段,进一步将异常甲基化DNA片段进行亚克隆和序列测定,再与基因文库中的基因进行类比分析,同时按年龄、性别及吸烟状况分组并分析其与肺癌DNA异常甲基化的关系。结果84.5%(49/58)的肺癌样本出现异常甲基化现象,但肺鳞癌(82.1%)与肺腺癌(88.5%)的异常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05);在异常甲基化DNA片段中,高甲基化现象占83%,低甲基化为17%,发现2条重要的高甲基化基因片段,它们分别与抑癌基因WT-1(Wilm'stumorsuppressorgene)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CNC(humancyclinCgene)匹配;经统计学分析,吸烟、年龄和性别与肺癌DNA异常甲基化无关。结论基因组DNA的异常甲基化,特别是高甲基化现象,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可能是肺癌发病的表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功能异常与肺癌等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GG1基因多态性可能会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个体损伤DNA的修复能力,促进癌变.hOGG1等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联合效应提高人群肺癌的易感性.hOGG1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并影响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6.
肿瘤演化史     
肿瘤的演化过程包括人类基因组中原癌基因相传、外来基因融入、线粒体DNA整合、驱动基因突变、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和肿瘤细胞传染等阶段.建立精确的肿瘤风险模型是研究肿瘤演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基因芯片技术在人线粒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携带除核DNA外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由于线粒体DNA的多拷贝,随细胞分裂的随机性,造成了非严谨性的遗传特性.研究发现,线粒体编码的13个多肽在电子传递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因此,线粒体的功能异常可引起许多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疾病,称之为线粒体相关性疾病.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的突变和差异表达情况,为我们全面研究线粒体遗传功能规律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mtDNA突变分析、mtDNA基因表达谱分析、线粒体疾病研究及法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肺癌的发生与个体遗传易感性有关, 其中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可以引起不同DNA损伤反应, 而机体间DNA损伤修复能力的不同与肺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DNA修复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DNA损伤和修复类型、DNA不同修复途径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控制区微卫星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CP(PCR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序列测定技术对37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3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37例肺癌样本中共检出mtMSI12例(32.4%),肺癌mtMSI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组(包括曾经吸烟者)与非吸烟组mtMSI发生率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遗传不稳定性在一些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炬  徐兵河 《中国癌症杂志》2007,17(12):976-982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指基因组DNA序列中频率大于1%的单个核苷酸的变异,这种变异有时导致其编码的蛋白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在肿瘤治疗领域表现为不同SNP基因型患者对治疗发生不同的反应.目前SNP与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关研究的主要基因包括DNA切除修复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凋亡相关基因、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周期渊控綦因等。我们就SNP与肺癌化疗的疗效以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