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糖、尿糖的检查是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对门诊70位可疑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空腹手指快速血糖测定和尿糖试纸法测定,以比较二者的效果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2.
曹爱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4):191-192
目的探讨血糖测定结果在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方法将60份新鲜肝素锂抗凝全血标本立即离心分离血浆,按即时,1、2、3、4、5h测定血糖,并与即时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本放置1h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本放置2h以上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肝素锂抗凝全血血浆标本,室温放置1h对血糖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血糖标本应在抽血后1h内完成血糖测定以保证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治疗中辅以血糖和尿糖检验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20年-2022年期间收治糖尿病患者240例,根据检测措施进行分组,观察组(n=120),采用血糖检测,对照组(n=120),采用尿糖检测。记录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及尿糖结果,评定准确率,并运用统计学对涉及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工作完成后均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分别为(7.44±0.65)mmol/L、(8.86±0.44)mmol/L,经检测均表示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定为糖尿病。对照组尿液检测结果为阳性91.67%(110/120),阴性8.33%(10/120),阳性即表明患者确诊糖尿病,阴性则代表没有患上糖尿病。(2)观察组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1.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240例患者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糖和尿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工作而言均有一定价值,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反映,但尿糖检验结果极易...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诊断的最重要依据来源于原始标本,无论是血液分析、微生物、免疫、生化指标、遗传等各个学科与医学检验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标本留取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时效性,对于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辅助诊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0年9月期间住院患者出现的310例不合格标本,回顾标本的采集过程及处理方法,比较不合格标本比例,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结果:病人(50.65%),采集(33.23%)和管理(18.07%)是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主要三方面。结论:影响检验标本的因素有很多,有效控制标本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检验结果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相互配合,确保用正确的方法采集检验标本,排除他因素的干扰,选取我院检验科2011年1—6月的1600份检验标本,分析比较两组标本的误差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正确的关键,应引起足够重视。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除了提高专业能力外,还应该多向检验科室学习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患者76例并收集其尿液样本,分别在标本采集0h、2h、4h、6h、8h进行检测并分析尿检结果。结果:在室温下放置4h后尿Na检测值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放置6h后尿WBC-MFSC明显低于即刻检测值,CREA、UA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放置8h尿TP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结论:将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可对尿常规检测中部分物质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进一步规范尿检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先进技术和精密仪器的广泛使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但仍会有检验结果和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发生,本文通过分析采集标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血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系。方法: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间290例检测对象的血液标本在不同的存放时间节点(室温下即刻、存放1h、2h、3h、4h、5h)进行血糖水平检测。结果:室温下即刻、存放1h、2h时间节点检测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室温存放3h以上血样检测血糖值明显降低,且随着存放时间越长血糖值越低(P0.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可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尽量在2h内对室温存放的血样进行血糖检测,以保障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分析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们年1-6月,200名住院患者的溶血与非溶血血液标本各1份进行检测,并对相同的血液标本进行不同送检时间的处理,观察血液采集部位与时间、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与时间、标本溶血现象和送检时间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血部位对尿酸、葡萄糖检测的影响较大,同侧与异侧检测结果的变化率分别为136.20%、228.82%。溶血与非溶血对钾、磷和肌酐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变化率分别为125.64%、181.48%、113.41%。结论:规范采集血液标本,即选择合适的血液采集部位与时机、避免溶血现象、把握好标本的送检时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正发挥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院2011年4月~2011年10月间64例健康男性的前列腺液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因素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检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降糖、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糖肾康胶囊口服。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2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肯定,其能够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表明糖肾康胶囊对尿微量白蛋白影响显著,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临床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进行科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对31668例血液标本按照标准的检验操作进行血样的检测,在检测之前先从血液标本的外观、采集时间、储存等方面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确定并且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与登记,在通过血样检测分析结果、血液检测复查等各种途径确定漏选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最终确定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合格的标本一共有894例,占总数的2.82%。并且对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大致结果为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562例,占总数的62.7%。抗凝剂选用不当332例,占37.3%。结论: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并且许多非病理性因素是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量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证实,血液标本检验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标本状态(溶血、黄疸和脂血)直接影响各项指标,造成不同程度的误诊,对这些干扰因素的分析和排除,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临床诊断、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医学检验是一门专业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用于协助临床诊断疾病。能否得到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确诊的检验结果,标本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再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笔者总结出的几点标本采集前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1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1.1饮食:除特殊项目或急诊外,生化标本的采集一般在早餐前或禁食12h后采血,此时血液的各种化学成分相对恒定,检验结果比较准确[1]。如果是血脂检查还要至少两周内保持一般饮食,24h禁食高脂肪饮食,且前一天晚上禁止大量饮酒。因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太子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方法:采用链尿菌素诱导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检测其空腹血糖、糖耐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来观察太子参多糖的降糖降脂作用。结果:太子参多糖具有显著性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的作用,而且具有降低血脂的功能。结论:太子参多糖具有一定的降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建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4):481-482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位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不同标本、不同的检验项目其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要求不同。因此,标本采集和保存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