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被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方法以"滚雪球"方式开展MSM人群行为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调查。结果 MSM人群在干预后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病等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χ2=34.4,P〈0.05),对在工作中接触到AIDS病人的正确态度等持有率也明显上升(χ2=17.6,P〈0.05),性伴侣不固定、安全套不使用这样的高危性行为明显减少,但在性行为方式上没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干预,MSM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高危行为发生率都发生了利好变化,但部分知识知晓率仍然偏低,性行为方式等高危行为不容乐观,仍需加强综合行为干预,降低该人群罹患AIDS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危险行为,为探索适合不同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宾馆餐饮工作人员、学生、乡镇干部和农民以及出国劳务输出人员为对象共3 258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等的知识技能并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前后不同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相差明显,干预前总的艾防基础知识知晓率为53.48%,干预后上升为88.75%。其中宾馆服务人员和在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态度符合率由培训前分别由76.10%、87.10%上升到培训后的82.90%和97.90%;培训后较培训前知识知晓状况和安全套的正确操作有大幅提高。结论对不同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和安全套的使用技能培训效果明显,可以逐步推广,但应强化干预,其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人群的吸烟知识、态度及行为影响,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吸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某社区进行控烟干预1个月,干预前、后分别按年龄、性别等比例随机抽样,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计算机二次录入数据,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人群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有明显提高,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有中度危害的比例增加(分别为χ2=27.75,P=0.000;χ2=18.09,P=0.000);社区人群和医护人员对尼古丁替代戒烟法的了解增加(χ2=95.14,P=0.000),制定戒烟计划的比例增加(χ2=5.49,P=0.019),但干预前、后吸烟率及劝阻吸烟的比例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社区干预可有效提高人群的吸烟相关知识,但这种短期的社区干预对戒烟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建议社区干预要适当延长时间和增加强度,并与其他控烟方法相互配合以期达到最佳控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鞍山市流动人群2008、2009年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情况,评估项目地区干预工作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流动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各级建筑工地中的流动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调查900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为36.0%;2009年调查830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3%;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歧视率分别为28.9%、41.0%;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为8.4%,9.7%,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3.8%,77.1%,最近1年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为40.8%、48.6%。结论该市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歧视率有所提高,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在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在改变知识态度方面取得成效,在行为改变方面作用尚不明显,仍需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多数糖尿病人属于院外病人。病情控制的好坏与其对疾病的认识及行为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充分了解病因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觉对病情进行监测 ,并积极配合治疗 ,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好病情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 0 0 1年 6~ 12月 ,在北京市城区中对 2型糖尿病人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以评价干预措施对社区糖尿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北京市城区 2级以上医院确诊的 2型糖尿病人。年龄 3 5岁以上 ,北京市常住人口。1 2 方法1 2…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城市社区人群的吸烟率 ,提高吸烟人群的KAP水平 ,1 997~ 1 999年在北京、上海和长沙三个城市社区小样本中开展吸烟行为干预的研究 ,以寻找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三城市社区筛查出的小样本中开展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小样本每年进行 4次随访 ,并测定唾液中硫氰酸盐浓度来监测他们吸烟行为的改变。结果显示 :(1 )干预 2年后 ,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城市社区小样本的戒烟率分别为 2 1 51 %、2 5 90 %和 1 8 56 %。 (2 )吸烟者的KAP水平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 ,在三城市社区小样本中开展吸烟行为的强化干预措施和方法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途径,提供人们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健康教育可连续、系统地监测人们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和健康意识形成率情况,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结合浙江省社区健康教育监测工作的要求,2007—2008年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意识的监测,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乡小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干预方式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2个县区8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行为观察.结果 城市小学生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5.5%、52.5%、38.8%,农村小学生分别为59.4%%、39.9%和39.4%;农村小学生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咳嗽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1.5%、77.8%、68.5%,城市小学生分别为72.5%、57.2%、54.0%;72.8%城市小学生和65.2%农村小学生希望通过医生获取知识,48.0%城市小学生和47.2%农村小学生希望通过教师获取知识.结论 城乡小学生在重点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均较低,农村小学生对于重点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方面好于城市. 相似文献
9.
舟山市属于沿海开放旅游城市 ,自 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 (HIV)至今已累计报告HIV感染者 12例 (其中 1例 1998年检出 ,2~ 3月份发病 ,11月份死亡 )。由于艾滋病 (AIDS)病死率极高 ,既无疫苗 ,也不能治愈。因此 ,给人们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惧 ,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又因其传播广泛、流行迅速 ,不但造成经济损失 ,还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因此 ,控制AIDS流行已成为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现就AIDS的流行趋势作一简要叙述 ,浅议我市AIDS的预防和行为干预措施。流行趋势1 全球 自 1981年美国发现AID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戒烟干预对戒烟门诊求助者烟草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以2008年10 月至2013 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戒烟门诊就医的未使用戒烟药物的吸烟者为研究对象,戒烟门诊医师首诊时为吸烟者进行≥30 min的面对面咨询和心理干预,之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共进行4次随访电话干预(每次15~20 min).对照组为2012 年8月至2013 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某病区常规查体的吸烟者,基线和随访时均不进行干预。比较基线和1年随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烟草相关知、信、行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414例和213例研究对象。意向性分析显示,干预组1年随访烟草相关知、信方面共有5个变量的知晓/同意率高于基线。两组的1年随访时点戒烟率分别为4.7%和27.3%.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1年随访时戒烟率与暴露于戒烟干预、女性、尼古丁依赖评分低和烟草相关知识及态度正向变化(吸烟导致心脏病、应该禁止各种形式的烟草产品推广、吸烟浪费金钱和酒楼、饭店应该全面禁烟)共7个变量呈正相关,其OR值(95%CI)分别为2.85(2.00~4.07)、3.34(1.23~9.07)、2.78(1.64~4.72)、2.30(1.03~5.15)、5.33(1.47~19.32)、6.32(1.56~25.62)和10.47(2.25~48.84).结论 戒烟门诊求助者的烟草危害认知水平普遍较高,通过系统化戒烟干预,部分吸烟者知识及态度有了一定提高。烟草相关知识及态度的有益转变,有利于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病社区干预效果及人群依从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人群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上的需求和社区人群对干预措施的依从性。方法:从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城市社区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随机抽取了3188名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的问卷方法调查。结果:在3188名被调查者中,61.92%的被调查者关心医学保健知识。55%以上的被调查者从宣传单中、36%以上的被调查者从黑板报中获取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知识。90%以上的被调查者受到社区内开展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上海市嘉定区2593名1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嘉定区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8.9%和72.2%。其中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高分组分别为2946人(82.0%)和2315人(64.4%)。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和城乡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对居民健康行为形成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总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文化程度等是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了解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现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石家庄市所有23个县区中抽取的19 157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结果 城市居民多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女性居民多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率高于男性(P<0.05);农村现在吸烟率(36.85%)高于城市(26.44%)(χ2=169.317,P=0.000),男性现在吸烟率(51.35%)高于女性(16.79%)(χ2=2 536.694,P=0.000);农村被动吸烟率(58.14%)高于城市(49.34%)(χ2=110.635,P=0.000),男性被动吸烟率(63.19%)高于女性(48.62%)(χ2=412.530,P=0.000)。结论 石家庄市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务员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分层整群抽样,在北京市选取了朝阳区、丰台区、西城区,每区选1~2家公务员单位,共选取4家公务员
单位,对抽中单位中18~60 岁的所有在职工作人员进行自填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公务员1100
人,其中,男性620人,女性480人。女性公务员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每日应摄入
食盐量、水果不能替代蔬菜、体育锻炼原则及体育锻炼适合程度的知晓率均高于男性公务员(犘<0.05)。
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2.27% (245 人),饮酒率为70.55% (776 人),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2.90% (204
人),高于女性的8.54% (41人),男性饮酒率为78.06% (484人),高于女性的60.83% (292人),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男性每日定时进食三餐率和每日吃早餐率均低于女性(犘<0.05)。调查对象
不良工作方式比例较高,加班频率≥1 次/周的比例为81.73% (899 人),每日工作时间>8h 的比例为
80.36% (884人)。男性公务员每日工作时间>8h、熬夜频率≥1次/周、自感工作压力大的比例均高于女
性公务员(犘<0.05)。结论 公务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和工作方式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
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以提高公务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与技能。
关键词:公务员;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04 04 相似文献
分层整群抽样,在北京市选取了朝阳区、丰台区、西城区,每区选1~2家公务员单位,共选取4家公务员
单位,对抽中单位中18~60 岁的所有在职工作人员进行自填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公务员1100
人,其中,男性620人,女性480人。女性公务员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每日应摄入
食盐量、水果不能替代蔬菜、体育锻炼原则及体育锻炼适合程度的知晓率均高于男性公务员(犘<0.05)。
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2.27% (245 人),饮酒率为70.55% (776 人),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2.90% (204
人),高于女性的8.54% (41人),男性饮酒率为78.06% (484人),高于女性的60.83% (292人),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男性每日定时进食三餐率和每日吃早餐率均低于女性(犘<0.05)。调查对象
不良工作方式比例较高,加班频率≥1 次/周的比例为81.73% (899 人),每日工作时间>8h 的比例为
80.36% (884人)。男性公务员每日工作时间>8h、熬夜频率≥1次/周、自感工作压力大的比例均高于女
性公务员(犘<0.05)。结论 公务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和工作方式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
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以提高公务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与技能。
关键词:公务员;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04 04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乡镇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健康知识问卷》、《健康行为调查》题库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共74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机关公务员80.39%,社区居民56.94%,中学生68.38%,小学生76.45%。健康行为形成率机关公务员66.39%,社区居民63.46%,中学生76.45%,小学生95.15%。结论机关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比社区居民、中学生和小学生高,而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幼儿园保健老师的卫生知识情况和相关健康行为,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对89名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幼儿园保健老师对狂犬病、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随着年龄增加,传染病知识掌握越好,公立幼儿园保健老师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好于私立幼儿园保健老师,从事保健工作的时间越长,平均月收入越高,其传染病知识掌握越好。幼儿园保健老师的整体卫生习惯较好。结论幼儿园保健老师对传染病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Life style related behavioural risk factors are mainly implicated for increased burden of cardio- vascular diseases. Research related to these risk behaviours especially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s essential, considering their role as future physicians and role models in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 programmes.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behaviours among students of a medical college of Delhi, India.Materials and Method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mong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of a medical college in Delhi. Self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identification data and risk behaviours in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done to calculate adjusted odds ratio to assess 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behaviours and covariates.Results:
The minimum recommendation of taking at least five servings per da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was complied only by 12% of students. Consumption of carbonated soft drinks either once or more on daily basis was present in 23.7% students and 32.0% reported frequent consumption of fast foods in past week. Consumption of alcohol was present in 28.8% students but only small proportion of students (7%) was current tobacco users. Large proportions of students (42.6%) were either not carrying out or were involved in only occasional physical activity in past week.Conclusions:
Unhealthy behavioural practises are present and may progress as student advance through medical college. Developing strategies targeting at these risk behaviours and determining factors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healthy life style among medical students. 相似文献20.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喀什伽师县江巴孜乡年龄≥18岁的715例常住维吾尔族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3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脂异常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18.0%、6.0%,态度平均形成率分别为29.5%、8.2%,行为平均形成率分别为6.6%、3.9%;2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得分分别为(2.16±2.55)和(0.73±1.25)分,态度得分分别为(2.06±1.73)和(0.57±0.95)分,行为得分分别为(0.46±0.91)和(0.27±0.59)分,总平均分分别为(4.68±4.34)和(1.56±1.93)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极低,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血脂异常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