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惠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5):415-415,429
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内钙离子拮抗剂,其临床应用逐渐受到关注。现将我院应用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取穴和辨证加减穴位,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原则配合常规针刺,每天1次,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检测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HBV)、全血低切粘度(LBV)、血浆比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g),血细胞比容(HCT).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 疼痛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减少,HBV、LBV、PV、Fig、HCT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HBV、LBV、PV、Fig、H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指导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可广泛应用于指导临床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蜂针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 AS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BASFI)、晨僵时间、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Likert 4级积分、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明显下降,BAS-DAI、BASFI等各项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25%。结论子午流注蜂针治疗AS疗效与SSZ联合双氯芬酸钠相近,但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了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例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相对照。结果:纳络酮能明显恢复患者的意识,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对近二年收治的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h 内首次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改变者91例,异常率83.5%.其中心律失常与 ST-T 改变在心电图改变中同居首位,彼此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律失常中以激励起源异常占优势,占心律失常的85.5%,其中主动性房性心律失常最为突出。本文讨论了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丁基苯酞软胶囊NBP(恩必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9例ICVD患者,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 tid po,对照组32例(常规组)予红花注射液,40ml qd。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数据无显著改变。结论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周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60-61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患者代谢综合征(M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影响。方法对124例观察组AICD患者及100例对照组健康人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颈动脉,比较两组CA与MS的发生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指数。将观察组分成有CA的A组及无CA的B组,分析两组MS的患病率以及MS和其单一组分危险因素与C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S与CA发生率、IMT、斑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与MS、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及总胆同醇增高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MS、高血压、糖尿病、年龄、LDL—C增高、TG增高、TC增高、吸烟(P〈0.05)。结论AICD患者MS及CA发生率高,MS是CA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各单一组分危险因素均增加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郭庆龙  江倩 《医学综述》2011,17(1):131-13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提供解剖信息,也能更早和更准确地提供脑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在早期诊断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准确确定缺血半暗带和评估脑血流量储备能力,将有利于临床治疗决策,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通塞脉片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塞脉片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基本治疗方法 ,治疗组加用通塞脉片 ,疗程均为 1个月。评价通塞脉片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血脂、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脂质 (LPO)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0 0 % ,2组比较 ,P <0 .0 5。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浆比黏度 (P <0 .0 5~ 0 .0 1) ;降低TC、TG和提高HDL ch水平 (P <0 .0 5 ) ;提高SOD活性 (P <0 .0 5 )、并清除体内LPO的功能 (P <0 .0 1)。结论 通塞脉片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确诊的1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MRI、SWI检查,比较不同序列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的检出情况。结果 180例患者中HT30例,占16.67%,其中HI型25例,PH型5例;常规MRI检出HT18例,其中HI型14例,而SWI检出HT30例,其中HI型25例,SWI对HT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检查(P0.05)。SWI对梗塞伴急性期、梗塞伴亚急性期、小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检查(P0.05)。SWI显示梗死周围微小血管18例,而常规MRI检查无显示。结论 SWI相比常规MRI检查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检测中有明显优势,对继发出血发现时间更早,对病灶周边微小血管可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蜂针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产生疗效的机制.方法 将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子午流注加辨证取定蜂针治疗,对照1组40例用辨证取穴蜂针治疗,对照2组4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现测患者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教(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BASFI)、晨僵时同、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Liken 4级积分、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测定血沉(erythrosedi m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IL-6、TNF-α、性激素水平,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2.5%、70.0%,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BAS-Dai、BASFI、晨僵时间、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Liken 4级积分、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等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ESR、CRP、IL-6、TNF-α、睾酮(T)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指标下降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均有上升趋势,3组泌乳素(PRL)、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治疗前后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0%,对照1组为12.5%,对照2组为30%.结论 子午流注蜂针治疗AS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其疗效可能与其抑制患者血清IL-6、TNF-α、T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红素加氧酶是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在脑梗死、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因氧化应激而表达。血红素加氧酶适度表达能发挥抗氧化、扩管、抗炎、抗凋亡等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相反血红素加氧酶过度表达则可能导致靶器官的损伤。仅就血红素加氧酶的组成、分布、基因结构与调控、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以探讨血红素加氧酶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传统水平线段等分试验和黑白斜对比水平粗线段分别检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观察忽视的发生率:两种线段等分试验在二级之间、左右手之间无差别。方法:采用传统线段等分试验和黑白斜对比粗线段等分试验分别检测40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30名与脑血管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结果:(1)两种线段等分试验,脑血管病组的等分偏差均为正值(即偏向实际中点之右),与零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出了忽视倾向。健康对照组的等分偏差与零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未发生忽视现象;(2)脑血管病组中符合忽视检测标准有5例(12.5%),右半球损害患者忽视发生率为5/18(27.8%);(3)两组之间两种线段等分偏差比较,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9.79,p〈0.05);(4)两种等分试验左右手之间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脑血管病组左右半球病变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别。结论: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易发生视觉空间忽视现象。尤以右半球损害更易出现。线段等分试验对视觉空间忽视的检查是较敏感手段。忽视现象的发生是左右半侧空间注意分配不均衡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23-2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病死率与体温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人院第1,2天和出院或死亡当天及前一天体温进行比较,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发热病人病死率比体温正常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52.9%和4.9%,P〈0.01)。结论发热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控制体温,预防感染,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王增梅  刘飞  秦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68-166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的ICVD住院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加用化瘀解毒汤。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风病积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风病积分较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现1例腹部不适,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和1例肌肉疼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贺亚龙  高焱 《河北医学》2016,(8):1260-126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应用DSA 进行检查。观察 DSA 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在 DSA 检查下,血管正常的有11例,占16.67%。有55例为血管异常患者,其中患有大脑动脉狭窄比例最多占54.55%,患有交通动脉瘤比例最少为6.06%。在治疗后,患者血管面积的狭窄程度、血管直径狭窄程度、病变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预防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 DSA 进行检查,能够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得到提高,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即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脑出血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脑栓塞)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导致心电图异常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实验研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种子细胞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移植途径和方法,移植后的体内示踪技术,治疗进展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123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5.00%(152/160);对照组显效93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81.25%(130/1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身体的机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这非常明显的效果,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