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50例新生儿的膈,食管孔均呈梭形矢状位,裂孔的高度92%位于第8~10胸椎前方。构成裂孔两侧缘的肌束主要来自右内侧膈脚,又根据肌束来源及位于裂孔两侧肌束情况,把食管裂孔分为五型。裂孔边缘和食管之间的间隙,以食管外侧间隙为形成食管裂孔疝的好发部位。同时,还观察到连结食管和膈之间的膈食管韧带有防止食管裂孔疝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质馨  彭虹 《解剖学杂志》1996,19(6):539-542
取死亡胎儿的食管,将其等分为上,中,下三段,对各段食管神经支配特点进行光镜和一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肌间神经丛从上段食管下部开始出发,支配上段分管骨骼肌的神经纤维终末呈玟状膨大;支配中,下段食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行程中形成大量膨体,神经终末呈点状膨大;肌间神经丛内亦可见到许多神经纤维形成的串珠状膨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质馨  王彦 《解剖学杂志》1994,17(5):401-404
用引产后死亡的正常胎儿(32 ̄40周,15个)食管,将其分颈部,胸部上、中、下,腹部食管5部分。对各部位食管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进行光镜(chAT、AChE)和电镜(AchE)酶组织化学定位、定量观察。结果表明,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细胞内酶含量,在食管各部位不同,AChE在电镜下定位于粗面内质网。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将使食管胆碱能神经支配及其生理功能等基础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阐明、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观察了50例新生儿尸体,食管裂孔均呈梭形矢状位,裂孔的高度,92%位于8—10胸椎;8%位于7—11胸椎前方。裂孔前缘有肌纤维者占98%,尚有2%为裂孔前缘直接和中心腱的腱质相连。根据构成裂孔两侧缘的肌束来源,可归纳为五型。作者根据此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作为一个症侯群,在一儿中发病率很高。若返流物阻塞呼吸道,可使患儿窒息死亡。是新生儿猝死的重要原因。本文观察17例发生返流性窒息后新生儿的抢救,采用以清理呼吸道为主辅吧心外按压及药物治疗,结果抢救成功16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为94%。结论:发生该病后,应迅速彻底地清理呼吸道,解除呼吸道的梗阻,可使窒息尽快恢复,减少甚至于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否则,可致新生儿猝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新生儿的一种严重先天性发育畸形,发病率约为新生儿1/3000,多见于早产,未成熟儿,常伴有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或消化道其他畸形,男性略高于女性。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途径,而患儿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硬肿症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共收治先天性食管闭锁23例(放弃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超声测量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胼胝体径线参考值,完善胎儿胼胝体解剖数据.方法:在断层解剖影像基础上对235例孕20~40周胎儿行胼胝体超声检查,测量胎儿胼胝体径线,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并与报道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建立胎儿胼胝体长、宽、厚度正常参考值范围;在相关切面上扫查,胎儿胼胝体显示率为87.7%;各径线与孕周呈正相关,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增长.结论:超声对胼胝体径线测量有其独特的优势,建立的参考值范围可为临床评价胎儿胼胝体发育状况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汕头地区1978-1988年病理确诊的2487例食管癌中,有食管腺癌48例,占1.93%,48例食管腺癌的组织学可分6亚型:高分化普通型腺癌(10例),低分化普通型腺癌(11例),腺鳞癌(18例)。粘液表皮样癌(4例),圆柱瘤样癌(1例),基底细胞样癌(4例)。各型的组化,免疫组化表达及预后均各有特点,提示食管腺癌组织学再分型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118例标本上,借助放大镜对迷走神经在食管下胸段和膈裂孔处的分布进行解剖,结合外科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需要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东北地区成年股骨150套进行了股骨下端八项测量及腘区指数分析。主要结果为:股骨下端所测各项均值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无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人胚胎食管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昆岚  朱淑媛  刘月顺 《解剖学报》1999,(2):158-160,I015
了解人胚胎食管上皮的组织发生。方法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7周的食管上皮为复层柱状,有2-3层细胞。表层柱状细胞有稀疏的微绒毛,少数具有纤毛12-17周时由3-6层细胞组成,表面多为柱状毛细胞,柱状的无纤毛细胞开始变矮。  相似文献   

12.
食管蠕动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存在外围低粘度层时食管蠕动输运的流动特性,给出某一给定粘度函数时,各力学参量(如流量,壁面摩擦力以及压差等)随外围低粘度层粘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粘度函数、管壁蠕动参数对蠕动输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食管上皮组织中的郎格罕氏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透射电镜观察了8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郎格罕氏细胞,较详细描述了其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再次提示郎格罕氏细胞胞浆内的Birbeck颗粒可能有两种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探讨猪食管一氧化氮类及肽类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特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有部分神经元呈nNOS、VIP、GAL、NPY、PACAP、L-ENK、SP、5-HT及CB免疫阳性,但未见CGRP及SOM阳性神经元。nNOS及C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不同的神经元胞体内。将PGP9.5作为神经元胞体的标记物,并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了PGP9.5与nNOS、VIP、SP的双标情况。结果如下:(1)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PGP9.5标记神经元总数的63%,而VI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36%,S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28%;(2)神经节内神经元的平均数量呈现吻尾方向的递增趋势,且食管腹段神经丛内神经节数量明显高于食管其他部位;(3)食管肌层内VIP/GAL/NPY免疫阳性纤维分布最广,其中部分阳性纤维同时呈nNOS或PACAP免疫阳性;SP和/或L-ENK免疫阳性纤维在粘膜肌层的分布明显多于平滑肌层。CGRP阳性纤维非常少见,这一点不同于对其他动物的观察结果;(4)经一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肌间神经丛内PACAP及5-HT免疫阳性纤维明显减少,提示这些纤维可能来源于迷走神经;而平滑肌中VIP/GAL/NPY和/或nNOS免疫阳性纤维数量未发现明显变化,可能为内源性来源。  相似文献   

15.
人下颌骨髁突软骨潮标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人髁突软骨潮标的形态、数量、厚度及其与年龄、性别、负重等的关系。方法 :5 0例成人髁突分为青年组 (≤ 4 5岁 )、壮年组 ( 4 6~ 5 9岁 )和早老年组 ( 6 0~ 74岁 )。石蜡连续切片 ,多点观测。结果 :5 0例髁突中 4 6例出现潮标 ,潮标在青年组出现率低 ( 6 9 2 3% ) ,并与壮年组 ( 1 0 0 0 0 % )和早老年组 ( 1 0 0 0 0 %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潮标的数量与年龄、性别、负重等均无关 ;其厚度在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且与年龄无相关关系 ,在髁突非负重区与负重区厚度分别为 8 5 5 8± 5 .832 μm、2 3 2 6 3± 9.4 30 μm ,两者之间的差异高度显著 (P <0 .0 0 1 ) ,并与性别有关 (P <0 .0 5 )。结论 :潮标为髁突软骨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 ,其厚度与关节负重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海马内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本研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胎儿海马内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结果显示:17周时胎儿海马锥体细胞层内有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随着胎龄的增长免疫反应阳性强度逐渐增强。提示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可能参与海马锥体细胞层内细胞的迁移、发育等过程。  相似文献   

17.
100例颅骨视神经管及其周围关系的观察与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00个颅底(水平锯开颅顶),对视神经管进行测量,全长均值男11.0mm,女10.46mm;眶口的直径均值男4.48mm,女4.92mm;眶口横径均值男4.13mm,女3.38mm.视神经管口前缘点至眼眶前缘上、下、内、外四壁各点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8.87、6.50、8.89、8.82mm;女8.72、6.00、8.22、7.35mm.视神经管眶口内侧缘中点至筛前孔、筛后孔、内眦部眶缘的距离均值分别为男34.4、20.7、43.96mm;女31.42、19.94、42.97mm.颅正中矢状轴与视神经管中轴的夹角均值男37.42度,女36.44度.两侧视神经管眶口均值男29.45mm,女27.51mm.并对眶口和颅口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及胎儿头发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扫描电镜对16例不同年龄正常人及胎儿的头发进行了观察。发现毛干均为圆柱形,直径随年龄而变化,表面有毛小皮呈复瓦状。胎儿的毛干细,单个毛小皮即可包绕周径。毛小皮大致平行排列,间距较宽,游离缘平滑。5岁儿童头发直径增粗,毛小皮大小不一,多个毛小皮包绕周径,游离缘呈锯齿状,有细小的微突,并有较大的起伏弯曲,形成复杂纹理。青年人头发进一步增粗,毛小皮较宽大,排列较密,游离缘呈锯齿状,微突多而发达,表面可见小块碎片附着。中年人头发直径最粗,毛小皮排列最密,游离缘微突较少,从游离缘向下有垂直裂纹,表面有碎片及小孔。白发有时可见毛小皮整块脱落。老年人头发直径变细,毛小皮较窄小,排列较疏,呈鳞片状,游离缘平滑,少或无微突。白发有较大而深的孔洞。本文认为,毛发直径的粗细、毛小皮的大小、排列的疏密、游离缘的形态特点,微突的多少、表面有无小块碎片附着以及孔洞出现等,均可作为判断年龄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