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5)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引产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0例在我院需行引产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引产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PCIA组与PCEA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引产术处理。PCIA组在引产患者宫口开大1~2 cm时,给予静脉输液,安装自控镇痛泵,实施静脉镇痛。药物配方:舒芬达尼100μg+地佐辛20 mg+右美托咪定200μg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镇痛药液。负荷量5 ml,持续输注5 ml/h,单次剂量3 ml/次,锁定时间30 min。PCEA组按硬膜外麻醉操作规程进行,镇痛药液经硬膜外导管注入,镇痛药液:罗哌卡因150 mg+舒芬太尼100μg+右美托咪定200μg+生理盐水至100 ml,自控镇痛泵设置与PCIA组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泵药前及泵药后BP、HP、RR、SPO2的变化,给予镇痛、镇静评分及各组患者用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程进行情况等。结果 PCIA组和PCEA组宫缩时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比较疼痛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PCIA组Ramsay评分较PCEA组高(P<0.05), PCIA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1.67%,高于PCEA组的26.67%(P>0.05)。结论静脉镇痛用于引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与硬膜外镇痛无差异,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秀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34-35
目的探讨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临床应用中的镇痛效果。方法ASAI或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或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PCIA组、PCEA组。PCIA组配方为:芬太尼0.8mg,曲马多500mg,及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静脉泵人;PCEA组:芬太尼0.8mg,罗派卡因20ml及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硬膜外泵入。记录术后的镇痛、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PCIA组的镇痛效果优于PCEA组,但两组的镇痛效果均在满意的范围内。结论PCIA组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能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Ⅰ组,n=15)和静脉镇痛组(Ⅱ组,n=15).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观察麻醉前、术后2、24、48、72 h五个时点患者血糖、胰岛素、IL-6、IL-10水平变化.结果 (1)两种镇痛方法均能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2)两组术后血清IL-6、IL-10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升高,术后24 h达峰值,Ⅰ组抑制作用强于Ⅱ组.(3)两组术后血糖均升高,但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术后PCIA和PCEA均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与PCIA相比,PCEA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差别。方法择期青岛大学医学院200年1月至2009年10月妇产科术患者136例,年龄25~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68):Ⅰ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配方0.15%罗哌卡因+0.004%芬太尼+氟哌利多3mg,Ⅱ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配方哌替啶250mg+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3mg。均采用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全程镇痛48h,观察和记录患者PCA泵开启后48 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情况。结果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②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镇痛效果比较完善,患者术后可以较早下床活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少了术后粘连、栓塞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0例经腹子官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组和经硬膜外泵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20例,两组舒芬太尼负荷量为15μg,PC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500μ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不设背景输注,单次PCA剂量1mL,锁定时间为5min。手术后4,8,16,24,48h随访患者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静止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镇静程度(OAAS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PCEA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各时间点均高于PCIA组,术后48h时PCEA组舒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PCI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相同剂量舒芬太尼PCIA效果优于PCEA。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剖宫产术后采用术后镇痛进行观察,拟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妇子宫复旧、乳汁分泌情况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应用日趋广泛。采用PCA技术达到术后镇痛,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手术区的血运。本文拟比较静脉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IA与PCE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皮下持续泵入芬太尼、芬太尼与赖氨匹林合用与硬膜外持续注入布比卡因作比较 ,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5 0例ASAⅠ -Ⅱ级、年龄 16~78岁患者 ,在连硬外、静吸复合全麻、臂丛等麻醉下完成腹部及四肢手术 ,随机分为 3组 :1组 (n =2 0 ) :芬太尼 1mg、氟哌利多 2 5mg、利多卡因 10 0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75~ 80ml装入SFS - 10 03D1 4ml/h镇痛泵 ,于手术结束前 30分钟用 2 2G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于三角肌皮下 ;2组 (n =10 ) :芬太尼改为 0 6mg ,赖氨匹林 1 8mg ,其余与… 相似文献
9.
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刺激 ,使病人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和应激状态 ,影响病人的身心恢复 ,镇痛可以解除术后疼痛。近年来由于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的不断改进 ,特别是短效药的应用 ,使手术结束后的病人很快脱离麻醉状态 ,使病人在无痛的情况下安全渡过术后恢复期。为此 ,我科于1 999年 5~ 8月对 1 0 0例术后病人分别实行了静脉和硬膜外注药镇痛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并探讨了两种方法和配方的优劣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手术后病人1 0 0例 ,其中男 32例 ,女 68例 ;年龄 (42 .0 1± 6 .59)岁 ,体重 (69.67± 8.1 8…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手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胸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PCIA,Ⅱ组为PCEA。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舒适度(BCS)模拟评级,镇静评级,进行两种方法镇痛效果、舒适满意度、不良反应、管理者的满意情况的比较。结果:胸腔手术后两种自控镇痛方法均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病人接受良好,Ⅰ组(PCIA)病人的舒适满意度和镇静效果优于Ⅱ组(PCEA);Ⅱ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Ⅰ组,管理者对Ⅰ组的情况较满意。结论:Ⅰ法镇痛镇静效果好,病人舒适满意,管理者认为PCIA法简单,管理方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ASA I~Ⅱ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CEA)组和静脉镇痛(CIA)组.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A组20例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2 mg/ml罗哌卡因+2 μg/ml芬太尼止痛泵维持镇痛1 d.CIA组20例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 μg/ml芬太尼+1 mg/ml氯胺酮止痛泵维持镇痛2 d.记录两组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 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术后24~48 h,在无硬膜外镇痛的情况下,两组疼痛评分是否有明显差别.结果 术后6 h,12 h,24 h CEA组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IA组患者(P<0.05);术后36 h、48 h CEA组VAS评分升高,但与CIA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IA组.结论 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可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静脉镇痛,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两组,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EA)组先于T6-7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麻醉平面满意后全麻诱导;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直接进行全麻诱导;术毕时PCEA组将硬膜外导管与韩国产艾克孕弹性镇痛泵相连接,PCIA组静脉接韩国产艾克孕弹性镇痛泵。随访期间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基本相同,副作用发生率及生命体征变化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开胸术后镇痛,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二者各有利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 2 0 0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两组。静脉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先于T6~ 7行硬膜外穿刺 ,置管 ,试麻醉平面满意后全麻诱导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IA)组直接进行全麻诱导 ;术毕时PCEA组将硬膜外导管与韩国产艾克孚弹性镇痛泵相连接 ,PCIA组静脉接韩国产艾克孚弹性镇痛泵。随访期间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 ,镇静程度及副作用的发生率 ,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基本相同 ,副作用发生率及生命体征变化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开胸术后镇痛 ,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二者各有利弊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4.
安定能选择性抑制大脑边缘系统 ,对脑扁桃体和海马起作用 ,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手术中对手术病人高度精神紧张或兴奋不安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末稍性或中枢性肌痉挛等 ,采用安定 10 mg分次静脉注射 ,可使病人得到充分镇静 ,减低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由于安定无镇痛作用 ,因此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 ,保证输入的液体畅通无阻 ,我们采用1%利多卡因 2 ml于安定给药前静脉推注 ,观察了 6 0例病人镇痛效果及输液速度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人 6 0例 ,男 2 8例 ,女 32例 ,年龄 14~ 6 5岁。其中腹部外科手术 14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系统评价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与经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3年9月间关于剖宫产手术后经硬膜外与经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括5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4、8、12、24及48几个时点镇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12、24时点镇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两组血浆泌乳素浓度、初乳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头晕、尿潴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和经静脉自控镇痛均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手术前期和术毕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联合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 ,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 ,以找出较合理的给药模式。方法 将 4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 2 0例 ) ,手术前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B组 ( 2 0例 )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两组注射的吗啡剂量相同 ,PCEA的吗啡浓度及给药模式设置两组相同。观察两组 2 4h、48h的PCA按压次数 (D1 )与实际有效次数 (D2 )、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适度评分 (BC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S评分 ,A组优于B组 ( P <0 .0 1) ;BSC评分 ,A组优于B组 (P <0 .0 5 ) ;D1 D2 比值 ,A组小于B组 (P <0 .0 1)。这与吗啡镇痛效应的出现和术后局麻药平面消失的时差衔接较好有关。结论 手术前期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接PCEA为一种较合理的给药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骨科手术后患者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ASAⅠ~Ⅱ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A(n=50)和PCEA组(n=50)。PIC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和恩丹西琼(恩丹西酮)4mg后连接镇痛泵(48mg氯诺昔康+生理盐水至100m1);PCE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和恩丹西酮4mg加生理盐水至10ml后连接镇痛泵(9mg吗啡+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1)。连续量为2ml/h,自控量为0.5ml/15min。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0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4h、8h、16h、20h、24h、32h和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PCEA组略低于氯诺昔康PICA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发生率PCEA组明显多于PICA组(P〈0.05)。结论 骨科手术后氯诺昔康PICA与吗啡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氯诺昔康PICA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疼痛是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骨膜、关节、肌腱等组织的损伤,而骨科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且有不同材料的金属置人人体,疼痛更是经常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患者自控镇痛(PCA)是目前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的新方法。它具有止痛效果好、方便、省力、省时、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在使用PCA中仍有部分患者需再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痛药。除个别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影响外,最主要的是镇痛方式的选择。经过1a多的研究,我们认为静脉输注镇痛(PCIA)方法更适合骨科术后患者的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种镇痛方法对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安全性。方法:90例下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年龄26~67岁,ASAⅠ~Ⅱ级,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后行PCIA镇痛,B组术后行PCEA镇痛,C组术后行PCSA镇痛。术后随访48h,每天至少2次,用VAS10cm标尺评定镇痛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镇痛方式的镇痛有效率均为90%,A组镇痛效果稍差,且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后两组,B组镇痛效果最好,但患者术后活动不方便,个别患者术后有双下肢无力现象。C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良,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方便术后患者活动。结论:皮下镇痛对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优良,并发症较少,且方便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