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贫血是尿毒症血液系统的主要表现。透析虽不能纠正尿毒症贫血的发生原因,但透析可使患生存期延长,而贫血却成为尿毒症患较突出的临床征象,且日益威胁着透析患的生命,影响着患的生存质量。2002—2004年,我们使用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贫血47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足月儿而言,在生后前半年内早产儿更容易出现贫血问题,可能与由于早产,从母体来源与造血相关的营养素,尤其是铁缺乏;其次与早产儿生后体重增加较迅速血容量扩充较明显,而早产儿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较低、造血能力相对不足有关.贫血对早产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增加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影响心肺功能和加重呼吸暂停、严重者影响脑供血加重脑白质损伤等近、远期健康影响.因此对早产儿贫血采取合适、及时处理,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的适应证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12例血液病贫血患者给予rhEPO治疗,6 000~10 000 IU,每日或隔日1次,皮下注射,10次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1~3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rhEPO治疗血液病贫血总有效率为61.6%(69/112),其中血液肿瘤缓解组有效率为100.0%(38/38)、血液肿瘤未缓解组有效率为34.6%(18/52)、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有效率为30.0%(3/10)、慢性病贫血组有效率为83.3%(10/12)。通过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sEPO)与疗效关系分析,显示sEPO水平低者疗效[96.0%(48/50)]明显优于sEPO水平高者[33.9%(21/62)],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EPO用于治疗sEPO水平偏低的血液肿瘤缓解后及慢性病贫血患者是有效的,而对于sEPO水平显著增高的贫血和其他血液肿瘤未缓解者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促红素(EPO)的水平以及患者对促红素的反应。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的血清EPO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数。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EPO为(2.72±1.50)μg/L,网织红细胞为(2.60±0.98)%;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L,网织红细胞(1.17±0.3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μg/L,网织红细胞为(5.46±2.12)%;血液肿瘤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网织红细胞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肿瘤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EPO和网织红细胞值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较正常人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弱,血液肿瘤患者的贫血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荣  王鑫 《医学争鸣》2009,30(21):2288-2288
0引言由于新生儿免疫能力的先天不足,感染性疾病一直是新生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新生儿被细菌感染后,不能用言语表达不适之处,一旦发现大多已呈现危重状况.同时由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如败血症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受缺氧调节的糖蛋白激素,在调节红细胞生成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常胎儿EPO极少升高[1].为探讨EPO在新生儿感染中的水平变化,我院对2005-01/2008-01收治的60例新生儿感染患儿的EPO水平进行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和保护作用,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新生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EPO治疗。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并进行心电图(ECG)检查。观察患儿呼吸急促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和ECG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K、CK-MB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和肌钙蛋白Ⅰ分别为(198.26±69.04)U/L、(26.9±9.56)U/L、(0.16±0.38)μg/L,均低于对照组[(242.30±103.41)U/L、(37.40±12.30)U/L、(0.54±0.1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和Ret%分别为(171.52±20.83)g/L和(3.55±0.65),均高于对照组[(155.43±21.42)g/L、(2.51±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CG异常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急促消失、精神状态好转时间和ECG恢复时间分别为(1.28±0.14)、(2.56±0.21)、(5.32±0.40)d,均低于对照组[(2.86±0.32)、(4.05±0.41)、(7.38±0.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或体征,减少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心血管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歆华  吴宗贵 《上海医学》2004,27(4):275-278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除可用于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外,对内皮亦具有多种有益作用,尽管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作用,但早期研究表明,其对伴有贫血的心功能衰竭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现就Epo对心血管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为进一步探讨运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治疗肾性贫血的依据,本研究将人EPOcDNA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中,然后将重载体转染到2包装细胞系PA317中,经选择培养后,运用DNA-PCR,RT-PCR,原位杂交EPO生物活性检测,观察EPOcDNA和LXSN-EPO在PA317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3岁。主因慢性肾小球肾炎终末期肾衰于2004年10月15日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当时查血常规Hb50-60g/L.常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3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同时给予铁剂、叶酸、维生素Blz等辅助治疗。Hb逐渐升至100105g/L左右,后将EPO剂量减为2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病情一直平稳.Hb稳定在90~110g/L。大约到2006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81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足月儿43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EPO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EPO每日200 IU/kg,每周3次,每6天查血常规1次,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EPO剂量,疗程为2周。所有患儿于生后的7、14、28 d进行新生儿行为测定(NBNA),生后的3个月和6个月进行婴幼儿智能发育评估(CDCC)。并于生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生后7 d的NBN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低于正常组(P<0.01);14、28 d时治疗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1);3月龄CDCC评分(包括MDI、PDI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1)。6月龄CDCC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 DI评分正常者比例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DI评分正常者比例仍低正常组(P<0.05)。结论应用EP0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临床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生后72小时内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5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EPO治疗组给予EPO 500U/kg/次,每周3次,共2周,其它治疗同对照组.于生后3天、5天、7天进行新生儿神经学评分;生后7天、14天、28天进行NBNA评分;生后3个月、6个月进行发育商(DQ)测定.结果 生后第7日治疗组的神经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后的NBNA评分及DQ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儿无不良反应.结论 EPO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症状的早期恢复,并且对于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有远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与脑脊液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及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3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窒息组)血清、脑脊液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血清中EPO浓度作动态检测(生后24h内、第3d、第5d)。结果:窒息组血清EPO浓度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低于中度HIE组的测定值,生后5d内血清EPO动态变化不明显,脑脊液中EPO浓度与血液中浓度变化规律相似,血清及脑脊液中EPO浓度正相关。结论:窒息后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可能与自身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00年bathe就推测可能有“体液因子”调节红细胞(RBC)生成,直到1953年Erslev才证实在贫血家兔的血浆中存在RBC生成刺激因子。4年以后Jocobson和Goldwasser等报告了这个因子,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977年Kung等人确立了Epo氨基酸的排列及基因构造,1985年Jocobson等人成功地用基因技术合成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989年获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其治疗尿素症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Epo的性质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为36.000-70.000,糖占30%,其余7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3例,分为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两组早产儿于生后4天起,口服维生素E15mg/d,维生素C 0.2g/d,铁剂自生后7天起两组均添加元素铁6mg/(kg·d)计算,疗程6周;治疗组于生后7天开始用国产rhEPO 600IU/(kg·w)隔日一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6周。结果:早产儿贫血发生率,RBC、Hb、中RBC的改变,对贫血早产儿输血的影响,血清铁蛋白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rhEPO治疗早产儿效果好、且经济,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放射免疫分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促红细胞生成素 ( EPO)的放免分析方法 ,并探讨血清 EPO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rh EPO免疫动物制备了高质量的抗血清 ,建立了 EPO放免分析方法 ,并测定了正常人和贫血、肾衰患者血清 EPO值。 结果 :灵敏度为 0 .2 2 μg/L,批内 CV为 6.9%~ 8.4% ,批间 CV为 8.0 %~ 9.6% ,回收率为 93 .8%~110 .4%。正常血清 EPO值为 ( 1.5 9± 0 .69) μg/L,贫血患者为 ( 3 .64± 1.2 8) μg/L,肾衰患者为 ( 0 .85± 0 .2 5 ) μg/L,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结论 :EPO的放免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灵敏、特异的分析方法 ,可满足临床的需要 ,测定血清 EPO浓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垂直注射法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结果 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H b和H c t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经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 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祥 《中级医刊》1993,28(2):1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