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初生儿和早产婴因呼吸困难常规经鼻气管插管及给氧,观察72小时后全麻下气管切开,共55例。患儿年龄最小是生后四天,体重最轻1200克。本组手术适应症计:呼吸道呼吸困难症候群40例;先天畸形13例(消化道畸形8例、心脏畸形3例,多发性畸形2例);中毒性肺炎2例。术后合并症计:气胸11例(包括2例气管插管后);肺炎3例;套管移位1例。讨论:作者提出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注意事项:一、鼻气管内插管术有以下几个优点:避免“紧急气管切开术”、喂养72小时后从容手术及术中容易查明气管所在。在切开气管前先用丝线  相似文献   

2.
儿童急性会厌炎可以很快的发生严重呼吸道阻塞,因此是一种危险性疾病,治疗上需迅速建立通畅的呼吸道以拯救患儿生命。据1941—1952年文献报导,此病死亡率高达40%。自1960年后采用有效抗菌素及配合全麻插管下气管切开,死亡率大大下降,甚至不发生死亡。近年Traff等提出以鼻腔气管插管代替气管切开,效果很好,合并症少,大部分患儿在48小时内拔管。著者采用此法给20例1—6岁患儿进行治疗,就诊时患儿都有明显呼吸困难,严重者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和紫绀。10例确诊后立即  相似文献   

3.
较长时间应用气管内插管,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作者对六年来三个医院长时间气管内插管病人的适应症、合并症、一次和二次气管切开术的百分率及死亡率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 一、适应症:早产儿和新生儿应首先选用气管内插管,放置时间虽然稍长,但其合并症的发生率较低。儿童和成人长时间插管在72小时以内,一般很少发生合并症。凡肺部或呼吸道有感染、严重的组织缺氧或代谢中毒时,无论是新生儿、儿童或成人都不宜用气管内插管。估计病情需长时间气管内插管或插管24—36小时后血液气体测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一例二岁半的男孩,因患原因不明的声门下狭窄而入院,主要表现为咳嗽,喘鸣和轻微呼吸困难;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声带下1厘米声门下狭窄,予以分离,呼吸困难在气管插管后缓解,给予扩张术,经治后一度支气管镜复查狭窄消失。但七周后又有声门下狭窄征状出现,在狭窄处注入氟羟强的松龙(triamcinolone)12.5毫克继续扩张,气管内插管,术后合并吸入性肺炎,经治后情况良好。出院后4个月又有严重的气道狭窄征状出现,作了气管切开,每隔3—4周在狭窄处注入氟羟强的松龙并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uvenile onset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ORRP)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10个月至7岁JORRP患儿148例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术前喉阻塞程度分级评估、麻醉方法选择、手术操作和术后气道维护等处理要点.结果 109例次Ⅰ度或Ⅱ度呼吸困难患儿就医24 h内手术,静脉诱导后一次插管成功;39例次Ⅲ度或Ⅳ度患儿采取急诊手术,吸入诱导后气管插管,35例次一次插管成功,4例次二次插管成功.129例次术后无呼吸困难;17例次出现轻度呼吸困难,予以吸氧后缓解;2例次患儿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在重症监护室监护24 h缺氧改善后返回病房.28例患儿均安全度过148例次手术的围手术期.101次术后24h声嘶明显好转,35次仍有轻度声嘶;3例气管切开患儿分别在5次、4次和3次术后选择拔出气管套管.19例复发患儿术后随访2~5年,其中1例随访3年未见复发.1例患儿术后喉狭窄.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麻醉方法,术中仔细操作以及术后气道的有效维护,能提高JORRP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提出:确诊为急性会厌炎后就有提出治疗方案之必要。一般主张先用药物治疗,严密观察2小时,如治疗无效并出现紫绀、衰竭及胸骨下陷等征状时则行气管插管,很少作气管切开。本文报导12例急性会厌炎,其中8例药物治疗效果明显;4例药物反应差而出现呼吸道梗阻征状,2例给予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文中强调气管插管无后遗症,基本可以代替气管切开,除非超过72小时不能除管、管内反复结痂或不能插管者才考虑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部分患者由于肥胖、颈短、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原因致气管切开困难,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处理十分棘手.我科于2011年5月至10月收治的5例病情危重、气管切开困难患者,先行X线透视下气管插管,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后再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管科学     
158 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王勋贵州医药(5):28,1983 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气管切开的主要适应症为喉梗阻,其后逐步扩大到内、外、儿、神经和传染等科的有关病例。本文135例气管切开病例中,因上呼吸道梗阻切开者73例,因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及气体交换不足而切开的有62例。共有28例次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为解除喉梗阻作切开的并发症出现率是33.3%,其他原因手术的并发症为11.5%。喉梗阻愈严重,产生并发症的机会愈多,患几年龄愈小,也容易发生并发症。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把紧急气管切开转化为常规切开,即对有严重喉梗阻病人先作气管内插管,再按常规步骤切开气管。2.最好在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累及气管支气管的复杂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uvenile on-set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ORRP)手术策略,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病变累及气管内的24例JORRP患儿,共行149次手术,手术均采用全麻,术中高频喷射呼吸机支持呼吸,支撑喉镜下使用气管内镜及喉电动切割钻治疗,应用辅助通气,切除肿瘤和清除气道内出血交替.结果 患儿年龄3~16岁(中位数6岁);首次发病年龄8个月~10岁(中位数1.5岁);有气管切开病史20例,患儿气管切开年龄1~4岁(中位数2岁);术前2度呼吸困难147例次,3度呼吸困难1例次,4度呼吸困难1例次.全部患儿均接受多次手术.所有患儿术后呼吸困难均完全缓解,无死亡病例.2例次术后因高碳酸血症再次插管,1例次因术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术后拔管人重症监护病房1日.结论 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支持呼吸,支撑喉镜下使用气管内镜及电动切割钻治疗累及气管内的青少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在间断无通气情况下切除气管内肿瘤的策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完全性声门下狭窄实际上是一种后天性闭锁,保守治疗无效,需行手术修复。作者介绍了Montreal儿童医院经治的两例: 例一:14岁女孩,因车祸作剖腹探查、气管插管,三天拔管。一个月后开始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再次插管,并做了气管切开术。三周后直接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呼吸困难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呼吸困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均可因种种原因而并发呼吸困难,对这些病人的及时恰当处理,是耳鼻喉科急诊内容之一。近年来,笔者成功救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呼吸困难患者12例。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6~79岁。气管插管引起的呼吸困难3例。其中2例拟行胞壁手术,在全麻插管过程中致纵隔气肿而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打开胸部伤口,插管气囊放气,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在备有气管切开包的情况下严密观察。其中1例皮下气肿和纵隔气…  相似文献   

12.
环前裂开术     
对早产儿的气管插管术,常导致声门下狭窄。采用环前裂开术(ACS)可解除气管内插管婴儿拔管后的通气障碍,免作气管切开。本文报告26例气管内插管婴儿在拔管之前作环前裂开术经验。其中16例为国  相似文献   

13.
急性会厌炎是儿童致死性疾病之一常死于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1970年以来,多数学者主张经鼻气管插管。本文作者们研究并比较了气管切开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和疗效。观察102例15岁以下患急性会厌炎的儿童,其中气管切开79例,经鼻气管插管23例。男69例,女33例。结果:气管切开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7天留管平均时间为2.9天;经鼻气管插管平均住院时间为8.8天,若去掉住院时间最短4天的4例和最长60天的1例则平均为6天,留管平均时间为2.3天,两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一般有脱管、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严重者为一例气胸。其它并发症未造成严重后果,经  相似文献   

14.
该作者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以探讨下颌癌术后维持气道通畅的有关问题。研究对象包括作了下颌切除和早期气道重建术而在加强监护病房治疗的27例患者。有22例患者鼻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为33.7小时。4例患者由于呼吸困难需再次插管,其中1例因插管失败而施行了紧急环甲膜切开造口术;1例因再次插管失败而导致死亡;1例在鼻气管插管后5天做了气道造口术。就口腔恶性新生物而言,在主要手术后延长鼻气管插管时间可以作为气管切开术的一种替代方法,要在拔管后进行适当的监  相似文献   

15.
179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条件的改善,可供选择的气管套管及套囊型号越来越合适,以及术后护理的改进,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在逐渐下降。现对本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179例气管切开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改良气管切开术防止脱管窒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气管切开用以解决上呼吸道梗阻及某些原因的下呼吸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段,在耳鼻咽喉科及头颈外科,部分肿瘤病人在术前、术后,或放疗过程中,需要气管切开后带气管套管,尤其近年来部分喉手术在许多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临床上有时会遇到因各种原因气管套管从气管内意外脱出,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窒息甚至死亡的例子时有发生。原因是套管从气管内脱出后再插入气管时遇到阻力,这种阻力是由于脱管后气管病口缩小,通气不够,强力呼吸形成的负压使气管晨四周围的软组织吸向疾口,使呼吸困难进一步加剧,气管套管插入时常易进入到气…  相似文献   

17.
1959年以来,作者们治疗了10例Wegener氏肉芽肿病,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岁,均呈现高位气管阻塞征象。属下呼吸道型者3例,耳鼻咽及下呼吸道型4例,耳鼻咽-呼吸道兼及肾脏型3例。10例中有7例活着,6例需永久性气管切开,有2例作了气管损害手术切除及端对端吻合,得到暂时的改善。皮质类固醇仅有短暂的疗效,但环磷酰胺使本病缓解及预后改善,用开放手术或内诊镜下激光手术去除狭窄均未能使拔管成功。作者们报告了两个病例。例1为24岁女性,主诉呼吸困难2个月。直接喉镜检查见声门下浸润,活检为慢性炎症。胸部X线片示有肺部病  相似文献   

18.
声门下狭窄是婴幼儿慢性气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无气管内插管或喉外伤史,通常被认为属先天性。绝大多数后天性声门下狭窄是气管内插管的后果。因此,在有早产及气管内插管史的小儿,若有呼吸窘迫,必须首先考虑有声门下狭窄的可能。小儿声门下狭窄治疗比较困难,如因呼吸困难而作气管切开,则戴管可能需2年以上时间,且在此期间约有5%的死亡率。近年来在有选择地为患儿行手术矫治,已初见成效。作者对小儿声门下狭窄的处理原则如下。一、放射检查:对明显气道阻塞的婴幼儿在作内窥镜检查前应尽可能作一次无创伤性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前后位相、颈部软组织侧位相和钡餐检查,以排除喉上部或上纵隔肿块、血管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是耳鼻咽喉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各种原因引起很梗阻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留,昏迷病人需带呼吸机者,以及各种头颈部的外科手术需做预防性气管切开等等,均需做气管切开术,一旦将气管切开,失去了鼻腔的作用,肺部通过大气管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在解决了通气问题,抽吸分泌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并发症和弊端,如加重肺部感染和气管感染等。作者所研制的气管切开过滤加湿器,是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来替代鼻腔功能的一种装置。多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气管切开水后患者仅用一块纱布,或一海绵塞来阻止灰尘进人呼吸…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手术的麻醉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的麻醉期处理,减少手术麻醉风险。 方法对145例OSAHS患者根据咽部暴露程度进行Mallampati分级。快速气管插管组114例(Ⅰ~Ⅱ级),清醒气管插管组25例(Ⅲ~Ⅳ级),气管切开组6例(清醒气管插管组中体重大于100kg、短颈者)。快速气管插管组术毕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监护病房。清醒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开组术后送重症监护室监护。 结果快速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开组均顺利插入导管,清醒气管插管组7例出现呼吸抑制,面罩辅助呼吸后插入导管。三组均未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快速气管插管组6例拔管时出现恶心、呕吐,8例出现呼吸抑制。 结论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围术期风险须重视术前访视,正确选择麻醉诱导方法,加强术中管理、合理选择用药,严格掌握拔管指证,加强术后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