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我们采用优化造影剂注射法对30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在螺旋CT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回顾分析2002-2004年经临床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其中增强扫描7例。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为斑片状坏死,中度为段状坏死,重度为整个胰腺坏死。水肿性胰腺炎34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按Balthazarf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16例,D级14例,E级12例。根据胰腺坏死程度分轻度6例,中度9例, 重度11例。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具有定性诊断价值。CT分级及胰腺坏死程度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的判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的检出率与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7 834例中老年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计算筛查的检出率和成本,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低剂量螺旋CT在健康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早诊率和早期发现成本系数(EDCI),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筛查成本。结果共纳入21 462人,累积体检27 834人次。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发现肺癌疑似患者32例,经气管镜肺活检确诊23例,早诊率71.88%,体检人群肺癌检出率82.63/10万(23/27 834),筛查总费用为41 330 064元,发现1例肺癌患者的费用为1 796 959元(41 330 064/23);年龄≥65岁组的肺癌检出率均高于年龄65组,女性肺癌总检出率为144.88/10万,高于男性肺癌总检出率的49.53/10万(χ~2=6.947,P=0.008),女性各年龄组的肺癌检出率均高于男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筛查费用(2 803 970.2元)明显高于女性(935 309.4元),以2014年中国人均GDP计算,EDCI人均122.85,男性87.39,女性35.47,男性是女性的2.46倍。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中老年体检人群中肺癌筛查检出率,由于筛查成本过大,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寻找高危人群,再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进行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宋强  赵湛  王子彬 《山东医药》2003,43(17):72-72
1997年10月~2002年1月,我院经螺旋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结核患者共42例,现就其螺旋CT诊断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科于2005年12月收治一例经螺旋CT确诊肺栓塞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姜涛  耿海 《山东医药》1998,38(1):43-43
螺旋CT的特点及应用潍坊市人民医院(261041)姜涛,耿海,王夕富,张国华螺旋CT是90年代影像学检查的最新技术,其特点是可连续快速扫描和3-D后处理重建图像,由于将高压发生器置入扫描架内,解除了高压电缆对X线管的约束,高压装置、球管和探测器在机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6排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8例肺癌高危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低剂量组184例行低剂量肺癌筛查,常规剂量组184例行常规剂量肺癌筛查。随访跟踪5年,统计比较肺癌筛查率、漏诊率、特异性和敏感性等指标。结果低剂量组总检出率为38.0%,常规剂量为38.5%两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8.6%、80.3%,三年累计检出率分别是25.4%、24.8%,五年生存率为37.2%、37.9%,确诊病例的组织分型、分期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6排螺旋CT能有效诊断肺癌,并降低人体辐射量,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 0世纪 70年代初CT机应用于临床以来 ,CT的发展经历了几次技术性的变革。多层螺旋CT机的问世 ,使CT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尽管多层螺旋CT仍处于继续发展的阶段 ,但各生产厂家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尽可能薄层厚、尽可能快扫描速度及重建时间。扫描速度快是多相扫描、心脏扫描和CT灌注检查的基础。亚秒重建速度是保证数百层图像短时间内完成重建 ,真正实现提高检查患者的流通率。自伦琴于 1895年发现X线以来 ,X线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 196 9年Hounsfield和Co mark设计的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 (…  相似文献   

9.
肝脓肿的螺旋CT诊断(附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24例肝脓肿患者,今对肝脏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肝脓肿的螺旋CT诊断特点。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4例肝脓肿患者,经手术证实者5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证实者7例,临床及影像表现均典型者12例,其中抗炎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且肝内病灶缩小而证实者11例,未治愈死亡1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6~87岁,平均65岁,临床均有发热,体温38℃以上,伴或不伴寒战,右上腹痛。查体:均有肝区压痛、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病程中均曾有过白细胞计数增高,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异常,AFP正常。既往史:患胆石症者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行CT检查,并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及临床诊断病因进行比较。结果 CT诊断结肠梗阻22例,小肠低位梗阻33例,腹膜炎半麻痹性肠梗阻1例,高位梗阻6例。CT病因诊断:肿瘤22例,腹部疝3例,肠粘连11例,肠套叠5例,肠系膜血栓1例,炎性病变5例,肠扭转6例,粪便4例,先天性1例,原因不明4例,与临床病因诊断结果相符率为93.55%。结论螺旋CT对肠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在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CT技术的不断改进,冠脉成像近年来取得迅猛发展.CT可同时对冠脉的管腔和管壁进行成像,可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探测斑块构成和斑块负荷,并可能成为CABG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积聚在脑实质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血肿的位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可使疗效不同。我科自2006年8月-2008年12月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1~2003年,我们采用双排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脊柱外伤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前心率干预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排螺旋CT已成为诊断心脏及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影像方法。我院于2006年4~7月间,应用GE LightSpeed VCT机,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对326例冠脉疾病患者进行了心电门控螺旋CT增强扫描。此项检查要求受检者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采集的图像较为满意。因此如何控制心率是此项检查的关键步骤。本研究对控制心率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扫描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华 《山东医药》2005,45(23):46-47
2003~2004年,我们对多层螺旋CT(MSCT)门静脉成像扫描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启良  张爱华  黄建宁  陈炯  周忠学  梁真  何飞 《内科》2009,4(4):511-5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期间,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脑血管,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评价其诊断病变的价值。结果28例中诊断出颅内动脉瘤3例,动脉狭窄25例。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具有无创、快捷、经济、安全、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在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中与DSA检查互补也可得到更完整的信息,可作为临床颅内血管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选择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患者常规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指导手术径路选择的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456例胸段食管癌,术前常规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以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重点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指导手术径路选择。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术后病理检查有淋巴结转移186例,其中术前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157例,敏感性84.4%(157/186)。分别因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犯主动脉、气管等CT征象更改手术径路总计80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判断胸段食管肿瘤可切除性及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手术径路的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杨帆  贺锋 《山东医药》2007,47(21):97-98
对29例肠镜检查失败患者进行CT仿真结肠镜检查(CTVC)检查,并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黏膜纹,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并对病变可以进行术前的定位、分期。认为CTV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是全面评价梗阻性结肠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作为结肠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
肺血栓栓塞症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上并不少见,误诊率较高,作者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收治3例误诊的PTE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