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是解决排尿异常,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ICU抢救休克或危重患者时,需要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以观察患者容量、肾功能的变化,此外部分昏迷、尿失禁患者,可以保留导尿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但是正常情况下有效的排尿活动可将接种于尿路的细菌黏蛋白冲洗出去,从而防止或减少感染,留置导尿管后使这种机制遭到破坏,使得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导尿管因其留置时间长,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留置导尿本身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导尿管作为膀胱异物,不仅可造成尿道损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创造了条件,其广泛应用容易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重要并发症,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避免长期导尿,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美国尿路感染位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首位,占42%;英国泌尿道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感染最多见的一种(约占30%),获得性感染患者中41%进行了留置导尿.国内报道,尿路感染占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80%的院内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导尿有关.留置导管3天以上的患者有31%发生尿路感染,留置导管5天以上有74%发生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几乎100%发生菌尿.  相似文献   

2.
控制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 ,作为一种良性疾病 ,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尿道口的细菌可沿着导尿管进入膀胱 ,引起膀胱炎 ,引起逆行尿路感染 ;还有 2 %~ 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 ,且一旦发生 ,其死亡率高达 13 %~ 3 0 %。我院传染科通过给留置导尿的患者做好会阴、尿道口的消毒工作 ,同时加强导尿管的管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 ,大大降低了感染率。1 一般资料我科 1999-0 1~ 2 0 0 0 -0 1,因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中毒性痢疾等疾病需留置导尿管患者 3 8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3例 ;年龄为 9~ …  相似文献   

3.
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尿潴留患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导尿管的插入及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因此,探讨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玉善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24-124
留置导尿管时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但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具的原因合并症较多、其中最严重的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与使用导尿管的方法,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原因有关。尿路感染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尿路感染就显得格外重要,对留置导尿着狐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留置导尿中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也是我们临床护士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留置导尿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76例置入导尿管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2d、3~7d、8~13d、≥14d)抽取中段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6例患者中有79例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2d、3~7d、8~13d、≥14d以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75%、27.46%、50.98%、100.00%,表明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则尿路逆行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留置导尿时间长短与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小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64-165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骨科需留置导尿4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未插导尿管的4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并对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发生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留置导尿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增长,尿路感染发生率也逐渐增高。某些基础原发疾病如前列腺疾病、以及接受皮质醇治疗病人是发生尿路感染的易感人群。结论:通过各种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引流管通畅、采用密闭引流系统、重视基础疾病治疗、缩短导尿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目标性监测干预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与临床科室兼职医生护士联手对留置导尿管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回顾性调查既往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留置导尿目标性监测实施干预半年,泌尿系感染率从未开展监测前的16.95‰下降到监测干预后的10.5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目标性监测干预,可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留置导尿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病患者常因排尿功能紊乱而需要留置导尿,若对导尿管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其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包括菌血症、肺炎、尿路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感染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降低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多种因素及护理经验。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完整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对照组感染率26.92%,观察组感染率为5.77%。结论留置导尿管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完整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泌尿外科许多术后及尿潴留、创伤、尿失禁、进行尿量监测等患者常需留置导尿管进行尿液的持续引流。由于导尿管的存在成为外部细菌进入尿路的途径 ,由此所引起的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 4 0 %左右 ,其发病率为 2 %~ 5 % ,约有 90 %的患者有尿路器械检查史 ,其中75 %~ 80 %的患者感染由导尿引起[1] ,仅次于呼吸道。由此可见 ,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 ,是预防和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1 操作者的无菌观察及无菌技术导尿术是一种侵袭性操作 ,因此要严格无菌 ,女性在彻底清洗消毒外阴后再导尿 ;男性清洁消毒阴茎头后再行导尿。操作时动作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前留置导尿管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要求行剖宫产孕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预处理,注入尿道0.5%碘伏6 m L和利多卡因注射液5 m L,再插入导尿管。观察并记录2组导尿24 h的尿细菌培养情况、导尿时及导尿后12 h疼痛程度、一次导尿成功率、置管时疼痛发生率、尿道黏膜损伤率、尿道出血和5 d后发生尿路感染情况。结果导尿24 h观察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时疼痛发生率、导尿24 h的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一次导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出血发生率、尿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留置导尿管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碘伏预处理,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导尿一次成功率,降低尿道出血率,减少反复插管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和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预防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而留置导尿管又是治疗排尿困难、护理尿失禁患者的基本手段。为降低留置尿管的感染率,我们回顾分析了2002~2005年140例导尿并留置尿管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40例中,男96例,女44例;年龄13-85岁,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患者在导尿前均行尿培养证实无尿路感染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其进行分析。结果:膀胱冲洗组菌尿的发生率高于不冲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越久,菌尿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导尿后不膀胱冲洗,引流袋更换2次/周,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降低尿路率。尿路感染与有无严格无菌操作、尿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有无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4.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之一 ,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由于好多医院没有开展常规尿培养 ,使相当数量的尿路感染漏诊。临床上少数患者有感染症状 ,而 75%~ 80 %菌尿症无明显症状 ,拔管后不久可自愈。尿路感染多发生在术后 2 4~ 48h之内 ,而开放留置导尿管 4天后感染率几乎达10 0 %。并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尿道口的细菌可沿着导尿管进入膀胱 ,引起膀胱炎 ,容易引起逆行尿路感染。我们给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做好会阴、尿道口的消毒工作 ,同时加强导尿管的管理 ,大大地降低了感染率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使患者建立反射性排尿。方法:全组32例脊髓损伤患者,实验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术、Crede手法按摩等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纽单纯采用留置导尿术。训练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监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①实验组、对照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6.25%(1例)和37.5%(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膀胱容量测定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可以使脊髓损伤患者建立反射性排尿,从而使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接近正常,间歇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较长期留置尿管低。  相似文献   

16.
导尿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有重要作用。但留置导尿极易导致尿路感染,有资料认为医源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其中又有70%以上与尿管有关。为探讨留置导尿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科对2001年1月-2002年10月留置导尿的52例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留置导尿病人,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掌握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与综合干预对降低非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医内科2017年5月~2018年8月间收治留置导尿管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目标性监测,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综合干预,将两组CAUTI发生率、留置导尿管使用天数、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CAUT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留置导尿管使用天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监测与综合干预的实施对降低非ICU患者CAUTI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可从根本上杜绝可能引起CAUTI的危险因素,保障医院医疗安全,具有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不必要的留置导尿管的使用,并降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几率。方法:使用一个新的评价改进方案。结果:留置导尿管的使用率从24%下降到17%,但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并未改善。结论:由护士主导的新方案能减少不适当的留置导尿管的使用并减少感染数。  相似文献   

20.
留置导尿管目前是协助临床诊断、观察尿量、解除患者排尿困难的基本手段。但留置导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