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YP3A和MDR1基因多态性对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素A(CsA)属环状多肽化合物,作为基础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实体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反应,其主要经P-糖蛋白(P-gp)转运,细胞色素P450(CYP)3A酶代谢,CYP3A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多态性可能影响CYP3A酶和P-gp的表达水平和生物活性,进而可能对CsA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产生影响。本文就CYP3A和MDR1基因多态性对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环孢素A血药浓度C0和C2的监测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A(CsA)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术后早期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及CsA肾中毒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偏振TDX法,测定184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全血CsA浓度,其中82例监测CsA谷值浓度(C0组),102例监测CSA峰值浓度(C2组).计算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回顾性分析两组CsA浓度测定值与肾移植功能状况及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两组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C0组明显高于C2组,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两组在药物性肝、肾中毒及肺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均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C2进行CsA的药代动力学监测,可以较准确反映肾移植受者的药物剂量,尤其在监控急性排斥反应方面意义较大,同时,也可减少CsA肾中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个体化给药已成为提高药物临床疗效及减少毒副不良反应的重要步骤。个体化给药的基础是药动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TDM)为制定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实施手段。本课题对环孢素 CsA 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测定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内变异度对肾脏移植受者移植后早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移植后早期接受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44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增强免疫法(EMIT)法测定CsA和MMF的活性成分霉酚酸(MPA)的血药浓度,包括用药前谷值(C0)和用药后2h峰值(C2),分析CsA C0与CsA C2的线性相关性并依此分组(相关组和非相关组),比较两组移植术后早期各项临床事件(感染、急性排斥、急性排斥和感染合并、移植肾失功和CsA肝、肾毒性反应等)的发生率和MPA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PA)的达标率.结果 44例患者中,CsA C0与CsA C2呈非线性相关者31例(70.45%),呈线性相关者13例(29.5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组与非相关组移植后第2~4周临床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急性排斥事件的发生率和AUCMPA的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药代动力学参数C0与C2的线性相关性对肾脏移植受者移植后早期的临床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K562/DOX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以 CsA作为耐药逆转剂,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CsA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DOX的药物敏感性、细胞内药物积聚和外排的影响.结果 CsA能剂量相关性地增加阿霉素(doxorubicin,DOX)K562/DOX细胞内的累积,明显抑制P-gp介导的DOX外排,显著增强阿霉素对K562/DOX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但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细胞内药物外排和积聚均无影响.结论 CsA能有效地减慢K562/DOX细胞内DOX外排速度,增加细胞内DOX积聚.  相似文献   

6.
环饱素A(Cyclos porine A,CsA)是一种高效免疫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器官移植。由于CsA的血药疗效及毒性密切相关,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故监测CsA血药浓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监测过程中,发现多种相关因素引起药物浓度的变化,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丙戊酸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其治疗窗窄,体内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临床需对其进行个体化给药。群体药代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药代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方法。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丙戊酸钠体内代谢过程,对近年来对丙戊酸钠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分析归纳影响丙戊酸钠代谢的可能因素,如:人口学特征,合并用药及遗传因素等,从而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代动力学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为目的,所得参数可以增强临床用药可控程度,提高有效性,增加安全性,减少毒副作用.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是现代药物的基本要求之一,但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却一直是个难点.主要原因在于中药多为复方粗制剂,开展药代研究缺乏适宜的方法学.近20年来,许多学者对中药的药代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现对此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拉莫三嗪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方法:对近些年国内外拉莫三嗪的研究文献进行有效的收集,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对比分析,记录和对比最新的研究现状,以及探究拉莫三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研究现状方面,拉莫三嗪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均研究的较为全面;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药物相互作用、年龄及体质量、基因多态性三项内容。结论:临床上应用拉莫三嗪进行用药治疗时应该充分考虑该药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其在发挥药效作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了解这些药物的半衰期((?))及其影响因素,可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本文对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