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循证医学的现况和内容,比较了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在思维方式上的异同,认为应当借鉴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籍以加速中医临床研究进展,提高中医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7):782-78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北京举办"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与实践的模式和方法、中医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等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邀请中医药循证医学领域著名专家就学科最新进展及相关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具有重要的区别 ,中医学目前的发展阶段是经验医学阶段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并无内在联系。中医学的发展必须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 ,严格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进行中医临床试验是目前中医学发展和走向世界切实可行的方法。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仍应坚持自身的特色 ,基础理论的创新并借助循证医学方法的检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方面 ,提出“循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新模式。这样既能把握一般规律 ,又能洞察特殊性 ,努力做到“知常达变”,而使病人获得最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6):595-59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北京举办"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与实践的模式和方法、中医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等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医学最前沿的分支学科,循证医学与中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循证医学的传入对中医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启示。作为中医桥梁的方剂学,亦应借助循证医学探寻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方向,找寻更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8):F0003-F000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1年11月在北京举办“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与实践的模式和方法、中医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等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邀请中医药循证医学领域著名专家就学科最新进展及相关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进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改选换届工作。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参会。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8):900-900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北京举办“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与实践的模式和方法、中医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等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邀请中医药循证医学领域著名专家就学科最新进展及相关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还将进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改选换届工作。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参会。  相似文献   

8.
循证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循证医学结合是中医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中医学独特的学术特点,如何将中医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现代循证研究结合,成为中医学术进步面临的难题。以经方循证研究为突破口,探索了中医学与循证医学结合在处理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明确中医疗效、新见病与罕见病的治疗、不良反应的警示、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方剂配伍的实证考量、传统制药法的检验与优化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并对经方循证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循证护理作为循证医学的一个分支,已经被广泛引入中医护理之中。文章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进行中医循证护理干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与现代医学中最新的“循证医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两者的异同点,主张引入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医临床服务,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Nowadays,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assessment of TCM.The assessment based on clinical evidence and the quality is the cor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ever,the evidencerating methods adopted in the modern medical system are only applicable in a certain degree to the assessment of TCM clinicaI evidence.  相似文献   

12.
"病络"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病机,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方向之一是利用脑功能成像、神经电生理学等西医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可视性依据的研究。脏腑功能失常使脑部络脉病变引起脑神功能改变,在机体未出现形质异常阶段可能是"病脑气络"阶段。中医神经信息学以肝气郁结证为切入点,为"病脑气络"病机找到了客观可视性的证据,为进一步探索疾病的早期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循证医学被引入中国并传播推广已有20余年,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该文通过对循证中医药学内涵的分析, 简要梳理了循证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 总结了目前循证中医药学发展面临着的“四多”“四少”现象。该文结合对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包括方法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重新认识, 提出基于循证实践的中医临床相关研究实施建议, 以期促进中医药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化,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 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观辨证"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观辨证"概念的提出是中医临床诊治、循证医学发展和中医证候学发展的需要."微观辨证"产生的可能性是由于中西医结合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观辨证"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微观辨证"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中医证候尚未规范化、微观指标单一性与整体性的矛盾、微观指标与证候对应的非特异性、疾病对"微观辨证"产生的影响、"证"本质研究与临床治疗脱节等.并提出"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由若干相关的主、客观指标组成,这些客观指标应包括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在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利用、中医智能诊疗装备研究、中药信息研究、基于中医古今文献信息的学科知识服务、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评价研究等方向的热点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病证与症状的关系""临床上如何确立病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必要性"三大议题;得出了依标本辨病机、遵缓急立先后,在此基础上参照西医诊断的结论;旨在说明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确立病名、辨析病证、把握病机三者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在关于"辨病"的讨论中,本文着重论述了作为现代中医,如何看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西医诊断等问题,指出了应在灵活借鉴、为我所用原则下衷中参西,以减少误诊、漏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参照西医诊断进而扩展临床思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核心是脏腑辨证,但“证”的客观化诊断依据较少,不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严重制约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不前的主要症结,建议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进行证候规范化工作,首先是“继续”,即在梳理古典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不必求全但求实,借鉴循证医学,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重新评价中医临床工作,重新评价中药和中成药疗效,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病,证,药结合,先确定西医疾病,然后辨证分型,再选择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公布了癫痫国际分类诊断新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对发作现象按其术语库标准进行标准化术语描述。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学术交流、资源整合,为进一步“个性化”癫痫治疗提供依据。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癫痫的特色之一,从个体化诊治来看,中西医治疗癫痫逐渐呈现出殊途同归,但由于现有中医癫痫诊治标准的不完善,各种专家意见不统一,辨证论治成了“各家学说”,直接限制了中医药治疗癫痫的认可与推广,制定一个新的、与时俱进的中医癫痫病证诊治标准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Case reports are valuable clinical evide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owever, the general reporting quality is suboptimal. A working group comprising 20 members was set up to develop systematic recommendations on case report in Chinese medicine (CARC). The working group (CARC group) developed a primary checklist based on reviewing the general reporting quality of case reports in TCM and thorough internal discussion. Two-round consensus process had been carried out among clinical expert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ethodologists,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and clinical practitioners with designated questionnaire embedded with the primary checklist. In total, 118 participants from 17 provinces of China and Korea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s. Their feedback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the CARC group. The checklist was amended accordingly, and the final version, comprising 16-item, is presented her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ARC recommendations, the reporting quality of case reports in TCM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