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时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与否对其疗效的影响程度.方法8 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清除中鼻道病变及异常结构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照组40例术中切除中鼻道病变及异常结构的同时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分别为92.5%和75%,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7 3%,两组病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中主要清除窦口周围异常结构及病变,上颌窦自然开口如无明显狭窄不必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中保护上颌窦自然开口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对52例68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术中仅纠正上颌窦口鼻腔移行部的解剖结构异常,不行上颌窦口扩大,上颌窦内病变经尖牙窝进路清除,最大限度地保护上颌窦自然开口.结果随访3~12个月,上颌窦口开放率为97.1%,术腔上皮化时间缩短,术腔粘连率低,临床症状缓解率高.结论鼻内窥镜术中尽量减少损伤,保护上颌窦自然开口周围黏膜,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钩突切除加下鼻道穿刺置管上颌窦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0例的疗效。方法对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钩突切除,经下鼻道穿刺置管,术后2周每日冲洗上颌窦,辅以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结果40例患者随访3年以上者34例。治愈25例(73.5%),好转7例(20.6%),无效2例(5.9%),总有效率94.1%。结论钩突切除加下鼻道穿刺置管上颌窦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疗效,微创是其特点,术后细致的冲洗、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上颌窦自然开口处理方法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采用根据窦口的形态与上颌窦本身的病变情况,处理窦口周围组织而不扩大窦口,对照组46例,采用扩大上颌窦口,观察两组窦口开放率和闭合率。结果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窦口开放率分别为96.15%:71.74%和闭合率分别为3.85%: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扩大上颌窦开口发生狭窄和闭锁的比率,高于保持窦口黏膜完整,内窥镜鼻窦手术保持自然口周围黏膜的完整性,使术腔上皮化而提高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霉菌性上颌窦炎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3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B组57例,采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定疗效,A组治愈35例,复发8例,治愈率为81.4%,B组治愈55例,复发2例,治愈率为96.5%,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较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保守及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将99例放疗后CRS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A组)、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组(B组)、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组(C组),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VAS、Lund-Mackay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鼻塞VAS评分B、C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B组;脓涕VAS评分3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Lund-Mackay与Lund-Kennedy评分B、C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C组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均P<0.05)。结论:保守治疗对脓涕为主要表现的放疗后CRS患者疗效较好,手术治疗对以鼻塞、脓涕为主要表现者疗效较好,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囊肿由于部位较为隐蔽,使用常规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很难达到彻底清除效果.临床上常采用下鼻道开窗或经中鼻道联合及经上颌窦前壁切除上颌窦囊肿,手术损伤较大.我们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应用电凝吸引器治疗囊肿,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确诊为上颌窦囊肿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33侧),男17例(19侧),女13例(14侧),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34岁.均有头痛、面部闷胀、牙痛及鼻腔间断流黄水等临床症状.单纯性囊肿13例,鼻中隔偏曲伴囊肿5例,鼻息肉鼻窦炎伴囊肿12例.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病变治疗的传统手术方法是经唇龈沟内切口上颌窦根治术。该术式对病人的损伤较大,而且对上颌自然开口附近的病变不能彻底清除。我科采用鼻内镜下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治疗上颌窦病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4~68岁。上颌窦息肉10例(其中双侧上颌窦息肉5例),上颌窦囊肿18例,真菌病2例(其中双侧上颌窦霉菌病1例),内翻性乳头状病1例。术前均行鼻窦水平位及冠状位 CT 检查。全部病例未见骨质破坏。我们对所有病例先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中遇到不能完全清除的病变,则将中、下鼻道两个窗口融合成1个窗口,形成融合开窗术共1例(2侧)。1.2 仪器:采用德国 Storz 鼻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及电视显示、录像系统。1.3 手术方法:采用表面麻醉,如术中病人疼痛明显时加用强化麻醉,鼻腔黏膜及下鼻道黏膜表面麻醉3次。切除钩突,咬除筛泡。开放前组筛漏斗处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达上下径约8mm,前后径约10mm,窦周的息肉组织用切割器切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18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37-839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122例(64.9%),好转48例(25.5%),无效18例(9.5%)。总有效率90.4%。无效病例中多为中鼻道瘢痕粘连、筛窦区瘢痕粘连、窦口闭塞、上颌窦开口闭塞、中鼻道引流不畅。手术并发症为眶内淤血4例,术后并发症为鼻腔粘连6例。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准备充分,熟练的麻醉技术,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更为完善的上颌窦自然孔开窗术。方法:采用自身配对,研究128例病变相近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一侧窦口尽量扩大,另一侧常规扩大,观察两组术后窦口开放情况。结果:术中尽量扩大窦口一侧,窦口开放率96.09%(123/128),常规扩大侧窦口开放率为81.25%(104/128),两组上颌窦口开放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尽量扩大上颌窦开窗口可提高上颌窦口开放率及开放良好率。  相似文献   

11.
胡民  刘刚 《安徽医药》2013,34(8):1133-1135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微创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孤立性蝶窦病变行鼻内镜下经上鼻道入路扩大蝶窦自然窦口,清除病变。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慢性炎症9例,非侵袭性霉菌性蝶窦炎3例,囊肿4例,均为孤立性蝶窦病变。16例均治愈。无术中大出血、视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2.
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松 《中国基层医药》2002,9(6):517-518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术后鼻内窥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120例各种鼻腔鼻窦术后病人,在术后1-6个月内行鼻内窦镜检查术。结果 鼻腔鼻窦术后30%病人存在鼻道粘连、鼻息肉及其他新生物残留或复发,上颌窦自然开口堵塞,新的造孔狭窄及鼻窦仍有脓性分泌物。结论 鼻腔鼻窦术后人窥镜检查有助于了解手术效果及疾病转归,尽早发现各种并发症,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Preauricular sinus is a common congenital condition which does not always cause symptoms. It is often misdiagnosed, can be difficult to treat surgically, and recurrences are common.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in twelve Christchurch patients are discussed and a surgical technique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7.
房晓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12-1013
目的 探讨各型鼻窦炎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要点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的106例(187侧)鼻窦炎病人,年龄14~60岁,平均31岁,男76例,女30例,全身麻醉9例,局部麻醉97例,106例术后随访6~14个月,随访在鼻内镜下进行,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清理术腔,冲洗鼻腔,抗生素、激素、酶制剂的应用。结果 106例(187侧),治愈76例(71.7%),好转26例(24.5%),无效4例(3.8%),总有效率96.2%。结论 术前常规鼻窦冠位CT扫描,对判定病变性质、范围、指导手术有特殊意义,术中应避免鼻窦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颅底、眶纸板、鼻泪管、视神经、大血管等)。坚持术后综合处理是防止复发,获得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采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方式,1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均接受6MV-X线放射治疗(60~70)Gy/(30~35)F/(6~7)W,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结果: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5.4%。传统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2.9%。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径路鼻内镜手术可以彻底切除上颌窦癌,优点是创伤小,避免了面容损毁,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但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分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1例65岁男性患者因肺癌术后2年多复发给予厄洛替尼片150 mg,1次/d口服治疗.既往无心血管病史,治疗前心电图正常.治疗第5天患者出现胸闷、头晕,气促症状及短暂晕厥.停药并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心率恢复正常;之后,患者再次服用厄洛替尼再次出现晕厥,心率波动于45~54次/min之间(最低32次/min),频发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窦性停搏及快慢综合征,遂患者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