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测定伊立替康(CPT-11)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SN-38和SN-38G在人血浆和唾液中的浓度,研究伊立替康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在2种体液中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方法:6例采用Folfiri两周方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给药剂量180 mg.m-2,测定血浆和唾液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样品先经甲醇-乙腈(50∶50)沉淀蛋白,用盐酸酸化使内酯环开环,再定量。采用Waters Platform ZMD4000液相色谱仪,Xterra RP18柱,波长为370 nm,检测波长为470 nm和534 nm。喜树碱作内标。结果:血浆和唾液CPT-11及其活性代谢物,酸性提取物在此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3种待测物线性范围皆为1~1 000 ng.mL-1,检测限都是1 ng.mL-1。RSD为3.1%~11.7%,测定回收率为93.2%~109.8%,中位提取回收率为91%。CPT-11在2种体液中AUC相近,药动学参数相近;SN-38唾液中的AUC约为血浆的42%;SN-38G在唾液中未检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测定CPT-11,SN-38和SN-38G在人血浆和唾液中的药物浓度,可满足临床进行CPT-11及其主要活性代谢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血浆样品不易得时,可采集唾液样品,两者药动学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伊立替康(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10-羟基喜树碱作为内标,先用7%高氯酸酸化血浆,再用7%高氯酸-乙腈(50∶50)沉淀蛋白。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以0.05 mol·L-1的磷酸氢二钠-甲醇-三乙胺(50∶50∶0.025,磷酸调pH 3.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50 nm。结果:大鼠血浆中CPT-11和SN-38线性范围分别是20~5000 ng·mL-1(r=0.9997)和2~500 ng·mL-1(r=0.9999)。两组分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5 ng·mL-1和1.7 ng·mL-1。2组分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是98.7%和99.9%;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87.2%和94.7%。2组分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伊立替康及活性代谢物SN-38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结直肠癌患者血中的伊立替康(CPT-11)及其活性代谢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浓度,并对我院基因型指导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以2μg·mL-110-羟基喜树碱作为内标,先用100μL 10%高氯酸沉淀蛋白,再用50μL 10%高氯酸酸化血浆。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C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对CPT-11和SN-38进行分离;以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钠-乙腈-三乙胺(75∶25∶0.1,v∶v,磷酸调pH 3.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50 nm。结果:人血浆中CPT-11和SN-38线性范围均为3~1000 ng·mL-1,定量下限为3 ng·mL-1;准确度分别是98.5%和100.0%;回收率分别是83.8%和84.3%。结论:本方法可靠、简便、快速,可为伊立替康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伊立替康(CPT-11)及其代谢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浓度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证。方法:用Luna 5u CN100A(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乙腈与醋酸铵缓冲溶液(50 mmol.L-1,pH4)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PT-11的检测波长为Ex/Em=368 nm/432 nm,SN-38的检测波长为Ex/Em=368 nm/535 nm。结果:CPT-11保留时间为(9.3±0.3)min,SN-38保留时间为(4.8±0.3)min。空白样品在CPT-11、SN-38及内标喜树碱出峰位置均无干扰。CPT-11在46.9~6 000.0nmol.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SN-38在2.0~250.0nmol.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值均为0.998。低浓度点RSD均在20%内,其余浓度点的RSD均在15%内,准确度均在85%~115%之间。血浆样品长期冻存稳定性良好,反复冻融3次及提取后室温放置24 h条件下,样品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物SN-38的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29):4072-407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立替康(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及盐酸酸化后,以喜树碱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Luna C_(18),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V/V,用磷酸调节pH至4.0),流速为1 mL/min,激发波长为380 nm,发射波长为480 nm(CPT-11)、535 nm(SN-38),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CPT-11和SN-38血药浓度分别在200~1 000、5~45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4、0.999 2,n=5),定量下限分别为200、5 ng/mL;日内、日间RSD为1.68%~5.57%;CPT-11和SN-38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0.12%~106.93%(RSD<8%,n=5)、92.07%~102.56%(RSD<6%,n=5),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2.23%~86.56%(RSD<6%,n=5)、71.98%~83.44%(RSD<7%,n=5)。采用该方法测得5例结肠癌患者体内CPT-11和SN-38的血药浓度分别为431.13~617.19、13.97~31.89 ng/mL(静脉滴注结束后1 h),398.14~584.43、11.61~29.94 ng/mL(静脉滴注结束后2 h)。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常规监测CPT-11及其代谢物SN-38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伊立替康(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和非活性代谢产物的SN-38葡萄糖醛酸化(SN-38G)的浓度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以Kromacil C18为色谱柱,甲醇-水(含5 mmol·L-1 KH2PO3,pH=3.0)=55∶45为流动相,激发波长λex=385 nm、发射波长λem=535 nm。结果:CPT-11在20~5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SN-38在2~5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值均为0.999。CPT-11和SN-38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53.26%~59.86%和66.83%~71.30%。CPT-11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6.32%;SN-38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7.02%。血浆样品反复冻融3次、室温放置8 h、进样器中放置24 h及长期冻融,稳定性均良好,样品浓度均未见显著改变。结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定量检测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伊立替康及其代谢产物SN-38、SN-38G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内普罗帕酮血浆浓度。以YWG-C_(18)(10μm)为固定相,改性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45.5:19.5:35)为流动相,用达克罗宁作内标在254nm波长处定量测定。方法最低检测限为5ng(S/W=3),血浆中最低检测浓度为25ng/ml,普罗帕酮血浆浓度在50~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0.5%,不同浓度水平测定蛄果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方法重现性好,专一性强,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操作简便,快速,能适合梏床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HPLC-紫外法测定人血浆中芬太尼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测定人血浆中芬太尼浓度的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外标法,以Shim-PackCLC-ODS(60mm×150mm,5μm)为固定相,含0015mol/LNaH2PO4的乙腈-水溶液(30∶70,v/v)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195nm。结果标准曲线在20~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检测浓度为1ng/ml,方法回收率为(9170±470)%,提取回收率为(9738±369)%,日内变异RSD(650±279)%,日间变异RSD(670±30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检测浓度低,能够满足血浆中低浓度芬太尼的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及其代谢物单羟奥卡西平浓度.以氯唑沙宗为内标,血浆样品以蛋白沉淀法处理.采用XD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三氟乙酸(38:62).双波长双通道检测,分别在215nm测定苯巴比妥和单羟奥卡西平,240nm测定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4种药物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100、1~50、0.5~50、2~100μg/ml.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3%、100.7%、96.7%和101.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乙吗噻嗪浓度。色谱柱采用SpherisotbC18柱(25c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70:30:0.4,pH6.5),检测波长268nm。用乙腈沉淀蛋白后,吹干浓缩进样。血药浓度在20~4000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4,血浆最低检测浓度3ng/ml。方法回收率90~103%,日内、日间RSD2.4~10.2%。应用该法研究了8名志愿者口服乙吗噻嗪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用一室模型拟合,消除相半衰期为1.75±0.45h。本法简便、回收率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成人的骨量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来维持动态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策略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或增强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目前针对保护成骨细胞及增强其功能的骨质疏松疗法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成骨细胞相关功能蛋白、各种细胞损伤机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机械过载、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等)及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的骨质疏松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lkaloids of A. Vasica has been studied with change of season. The study also resulted i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ides and N-oxides of vasicine and vasicinone.  相似文献   

17.
PTEN和DNA含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和DNA含量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TEN在78例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癌标本中DNA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TEN蛋白总缺失率为42.3%,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1%和26.7%(P<0.05),其表达缺失率随TNM分期增加而上升,分期越晚表达缺失率越高.PTEN缺失率高者生存时间短.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在1.04~1.93.异倍体肿瘤24例,DI值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肺癌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TEN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将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