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对DN的管理非常重要.尿微量白蛋白被认为是诊断早期DN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现了一些尿液中反映肾脏受损的新的标志物,包括肾小球损伤标志物(肾病蛋白、足细胞标记蛋白、肾母细胞瘤1基因),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脏损伤分子1)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等.同时一些较新的方法如尿非编码RNA(微小RNA)及尿蛋白组学检测为诊断DN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p-cadherin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ATRA治疗组(n=10)给予ATRA每天20 mg/kg灌胃,对照组(C组,n=10)、DN组(n=10)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24 h尿液中白蛋白及肌酐值;免疫组织化学和胶体金免疫电镜法观察p-cadherin蛋白表达的部位及数量;RT-PCR法检测p-cadherin mRNA表达. 结果 ATRA组肾重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较DN组明显下降(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ATRA组p-cadherin蛋白表达较DN组上调,与C组相比无明显下降.电镜结果示DN组免疫金染色的p-cadherin蛋白较C组减少.RT-PCR结果示ATRA组p-cadherin mRNA表达较DN组上调,与C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ATRA可逆转DN大鼠早期DN肾小球足细胞p-cadherin蛋白的下调,由此降低早期DN尿白蛋白排泄量,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尿内出现超常量的白蛋白(Alb).目前,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致残因素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早期诊断DN、判定DN患者的肾损程度及肾损部位成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临床不同时期DN患者24h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和Alb的联合检测,观察DN患者尿THP、Alb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并发肾病时,尿THP、Alb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DN及判定肾损部位及损害程度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脱落及其与尿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足细胞及肾活检标本足细胞脱落情况,探讨尿中足细胞脱落与尿蛋白、空腹血糖、肌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DN患者50例,微小病变(MCD)患者25例及正常人对照组10例,按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将DN患者分为5组,其中CKD I期15例,CKD Ⅱ期10例,CKD Ⅲ期8例,CKD IV期9例,CKD V期8例;另按尿蛋白量将DN患者分为3组,其中少量蛋白尿组(<1.0 g/d)13例,中量蛋白尿组(1-3.5 g/d)20例,大量蛋白尿组(>3.5 g/d)1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数目及肾小球足细胞特异性蛋白(podocalyxin,PCX)表达;分别统计各组中尿足细胞数目;同时检测各组患者24h尿蛋白、肌酐、空腹血糖,多组计量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DN组尿中足细胞的阳性率为88%(44/50);微小病变(MCD)组及正常对照组中阳性率为0;DN组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中,肾小球足细胞PCX表达缺失,MCD组肾活检标本足细胞PCX呈完整连续性表达.少量蛋白尿组尿足细胞数目(1.5±1.0)个/ml,中等量蛋白尿组(2.2±0.7)个/ml及大量蛋白尿组(3.5±1.3)个/ml,除少量蛋白尿与中量蛋白尿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尿足细胞数目与蛋白尿(r=0.785,P<0.05)、I-Ⅲ期患者同期SCr呈正相关(r=0.466,P<0.05);而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 DN进展过程中存在足细胞损伤.DN足细胞脱落与尿蛋白、CKD I至Ⅲ期同期SCr呈正相关,与Ⅳ至V期SCr、FBG无关.  相似文献   

5.
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2 /B1(hnRNPA2 /B1)是一种RNA结合蛋白,调控mRNA前体的加工、剪接、成熟。hnRNPA2 /B1的过表达可能与细胞增生、肿瘤生成有关。其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本文对该蛋白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全良  詹伦琴 《山东医药》2009,49(39):29-30
目的探讨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PCX)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PCX水平,并与64例体检正常者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正常者PCX水平无明显增高;随病情加重,尿PCX水平随尿mAlb水平升高而不断升高,但血肌酐(SCr)水平〉135μmol/L时,PCX水平降低。相关分析示尿mAlb和PCX无相关性。在DN早期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尿PCX水平越高。结论尿液PCX在DN肾损伤监测中有重要意义;血糖水平与PCX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铜蓝蛋白、血清胱抑素(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三者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参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两组:早期DN组38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和单纯糖尿病组44例(UAER30 mg/24h);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尿铜蓝蛋白、Cys C和RBP水平。结果三组尿铜蓝蛋白、Cys C、RB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DN组最高,正常对照组最低;尿铜蓝蛋白、Cys C、RBP三者联合检测对于DN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敏感性为91.42%,特异性为90.51%,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尿铜蓝蛋白、Cys C、RBP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早期DN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在Ⅰ、Ⅱ、Ⅲ期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大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来预测早期DN,但检测尿mAlb尚有一些不足之处,而且以尿mAlb能发现的最早DN,也已属Ⅲ期DN.因此,从多方面、多途径寻找早期诊断DN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检测80例DN患者的B型脑钠肽(BN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探讨BNP在DN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DN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效的治疗手段尚不足,因此,早期诊断和防治DN己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外泌体相关研究倍受关注,以外泌体为主的细胞外囊泡因参与运载细胞特异性蛋白、脂质体及遗传物质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针对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DN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尿足细胞膜表面糖蛋白(uPCX)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转运蛋白(uNGAL)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按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将118例T2DN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A组)4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1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34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uPC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uNGAL。结果与NC组比较,A组、B组、C组患者uPCX和uNGAL、UACR水平较高(P<0.05)。uPCX与uNGAL高度相关(r=0.84,P<0.05)。T2DN患者uPCX和uNGAL随着尿白蛋白的增加而上调。结论 uPCX和uNGAL水平在T2DN患者尿中表达明显上调,能为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在诊断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该院收住院的老年单纯糖尿病(DM)患者50例(单纯DM组)、老年早期DN患者50例(早期DN组)及门诊健康体检的正常老年人50例(对照组),检测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的血CysC、β2-MG、Hcy和hs-CRP及尿β2-MG、α1-MG、TRF、MALB、URBP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检测和尿检测:单纯DM组、早期DN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DN组与单纯DM组比较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病变程度越重,各指标水平越高。结论血清CysC、β2-MG、Hcy和hs-CRP及尿β2-MG、α1-MG、TRF、MALB和URBP检查,对老年早期DN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DM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肾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艳 《山东医药》2008,48(19):112-114
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进行尿环氧化酶-2(Cox-2)蛋白、Survivin mRNA和脱落细胞学检测.发现尿Cox-2蛋白检测的敏感性和Youden指数均高于尿Survivin mRNA,而尿Survivin mRNA检测的敏感性和Youden指数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认为尿Cox-2蛋白和尿Survivin mRNA检测提高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基于Au蛋白芯片的尿蛋白标志物模型早期快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Au芯片检测86例DN患者、40例糖尿病(DM)患者及55名健康人(对照组)尿蛋白质谱。获得的谱图用Biomaker Wizard 3.1软件筛选差异蛋白,通过BPS软件建立决策树辨别分析模型,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部分筛选的差异蛋白通过比对标准蛋白质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DN患者与对照组尿差异蛋白质峰有37个(P〈0.05),BPS筛选66916质荷比(m/z)蛋白建立的模型诊断DN敏感度100%,特异度97.78%。对DM和DN患者尿蛋白质谱图分析后得到24个差异蛋白质峰(P〈0.05),BPS筛选4008、11619、66916m/z蛋白建立的模型区分两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比对标准蛋白质谱数据,DN患者尿中11619、23529、66916、79378m/z蛋白,可能分别为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自蛋白、转铁蛋白。结论利用SELDI及Au芯片检测尿标志蛋白在鉴别蛋白尿来源、DN快速诊断及肾损害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尿中的排泄情况及贝那普利的干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DN模型组(DN)和DN 治疗组(DN 贝那普利).DN 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灌胃,NC和DN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4 w后观察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尿中的MCP-1在排泄量、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肾脏组织中MCP-1的表达水平.将第5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NC)、高糖组(HG)和高糖 治疗组(HG 贝那普利),观察系膜细胞内MCP-1 mRNA表达.结果 DN组和DN 贝那普利组大鼠血糖较NC组显著升高(P<0.01). DN组大鼠肾重、肾脏肥大指数、尿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尿MCP-1/Ucr及肾组织内MCP-1的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与DN组比较,上述指标在DN 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显示DN组病理改变较DN 贝那普利组重.细胞实验显示,HG组所培养的系膜细胞内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但用贝那普利处理后MC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MCP-1在早期DN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尿中的排泄均增加,MCP-1的监测有望成为早期DN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5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及其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作用明显,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及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细胞环氧合酶-2(COX-2)基因敲低对足细胞凋亡及podocin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足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株随机分为阴性转染组、5μL siRNA组、10μL siRNA组、15μL siRNA组。经诱导分化成熟,在siRNA干扰48 h后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olt分别检测足细胞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水平。将10μL siRNA组分别设立足细胞正常对照组、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组和足细胞阴性转染对照组三个亚组,用Western bolt检测podocin蛋白、BAX蛋白及BCL-X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转染组比较,随着干扰浓度的增加,COX-2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而足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15μL的siRNA组凋亡率明显增高。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组podoc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足细胞阴性转染对照组(P<0.05)。与足细胞阴性转染对照组相比,足细胞COX-2基因敲低组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BCL-X1蛋白表达稍有下调。结论敲低COX-2基因表达可以导致足细胞凋亡,且随着siRNA干扰浓度的增加,足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干扰浓度为10μL时,足细胞podocin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上调及BCL-X1蛋白下调参与了足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量蛋白(MA)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6例健康者和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 h尿MA定量测定。结果随着病程进展,24 hMA排泄量呈增高现象。结论 24 h尿MA排泄量检测有助于评估糖尿病(DM)的肾脏损害,早期诊断DN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DN早期肾小管毛细血管即发生变化,使肾小管处于高滤过状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尿微量蛋白排出。因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诊断DN十分重要。 资料与方法: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1±11.3)岁。均无急性代谢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是目前公认的DN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但靠UAE只能诊断Ⅱ~Ⅲ期以后的DN。近年来对DN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发展迅速,提出很多新的诊断策略。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DN早期诊断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永生化人足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LPS组、LPS+空载转染组(LPS+si-NC组)、LPS+IRAK1干扰质粒转染组(LPS+si-IRAK1组)、LP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干扰质粒转染组(LPS+si-TRAF6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5组足细胞IRAK1和TRAF6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5组足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结蛋白(Desmin)的定位及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5组足细胞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核因子(NF)-κB抑制蛋白(IKB)α、NF-κB(p65)、磷酸化NF-κB(p-p65)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检测IRAK1和TRAF6结合情况。结果 LPS组足细胞IRAK1、TRAF6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