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感染诊治过程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门诊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根据Sepsis评分,将患儿分为一般感染组和严重感染组各40例,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每位儿童PCT、hs CRP、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 cell,WBC)浓度和Sepsis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的检测结果及运用WBC+hs CRP,PCT+hs CRP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前一般感染组、严重感染组PCT、hs CRP、WBC均高于对照组,且严重感染组各指标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PCT、hs CRP、WBC水平都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严重感染组患儿Sepsis评分高于高于一般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Sepsi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中运用PCT+hs CRP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WBC+hs CRP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感染组两种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联合hs CRP相比常规检验在早期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提高检出率、减少漏检率,且可以反映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疾病发展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制定更好的诊疗方案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前白蛋白(PA)、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临床确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其中细菌感染组93例,非细菌感染组107例,另收集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PA、BNP、CRP及PCT水平,同时测定并分析感染组治疗前后的PA、BNP、CRP及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BNP、CRP及PCT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P0.05);PA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P0.05);而非细菌感染组的PA、BNP、CRP及PC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A、BNP、CRP、PCT水平阳性率及其联合检测阳性率均分别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P0.05);虽然非细菌感染组的各项指标阳性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在给予抗感染治疗3d之后,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好转,且血清P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NP、CRP及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RP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PA、BNP、CRP及PCT联合检测对鉴别及诊断小儿早期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理想的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治疗,并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血必净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组方案基础上增加血必净注射液。比较(1)赘生物缩小率、死亡率;(2)住院时间;(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CRP、WBC、IL-6、体温的差异。结果 (1)血必净组对比常规组赘生物缩小率更高(P0.05);两组死亡率相似(P0.05);(2)血必净组对比常规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3)干预前两组CRP、WBC、IL-6、体温相似(P0.05);干预后血必净组对比常规组CRP、WBC、IL-6、体温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水平,促进体温恢复,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腹部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腹部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白蛋白(ALB)、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CD4~+)水平。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ALB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CD4~+/CD8~+、CD3~+、CD4~+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腹部感染患者的PCT、CRP、WBC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感染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炎性反应、免疫调节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呼吸功能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及氧合指数(OI)],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炎性反应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RR、SpO_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72 h观察组患者RR低于对照组,SpO_2、OI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分数、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分数、CRP、PCT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FN-γ、IL-4、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患者TNF-α、IFN-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log-rankχ~2=4.030,P=0.045),死亡风险低于对照组[HR=0.428,95%CI(0.188,0.975),P=0.04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并调节免疫功能,降低死亡风险并提高累积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病例资料,其中合并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44例(心衰感染组)、未合并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65例(单纯心衰组),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RP、IL-6、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水平。结果心衰感染组血清PCT、CRP、IL-6、BNP水平高于单纯心衰组(P均0.05),CD3~+、CD4~+T细胞水平、CD4~+/CD8~+值低于单纯心衰组(P均0.05),CD8~+T细胞水平与心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感染组和单纯心衰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PCT、CRP、IL-6、BN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CD3~+、CD4~+T细胞水平、CD4~+/CD8~+值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CD8~+T细胞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心衰患者比较,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血清PCT、CRP、IL-6、BNP升高更加显著、免疫功能损害更加严重;对于心衰合并感染性肺炎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免疫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各种炎症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的表达及对治疗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AP患者49例,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8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11例;分别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PCT及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入院第1天WBC明显升高,但各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PCT和WBC在MAP组和MSAP组指标最高,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第7天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随住院时间延长,CRP和IL-6均明显升高,各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及相关炎症指标在AP早期诊治过程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宁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9例。低剂量组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丙种球蛋白(0.5 g/kg,2次/d)治疗,高剂量组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高剂量丙种球蛋白(2.0 g/kg,2次/d)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发热、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两组患儿手足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儿黏膜充血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淋巴肿大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WBC、PLT及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儿WBC、PLT及CRP、PCT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低剂量组(u=1.763,P0.05)。结论高剂量丙种球蛋白(2.0 g/kg,2次/d)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剂量丙种球蛋白,且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9.
周素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4,(12):2216-22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3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各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及WBC结果。结果 CAP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及WBC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及CRP浓度及WBC计数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P0.05)。CAP患儿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CRP(P0.05)。结论血清PCT在CAP患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穿刺引流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脓肿患者120例,按患者接受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体位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肺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阳性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周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周观察组患者PCT、CRP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穿刺引流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白细胞(WBC)升高是由于感染加重所致的感染性升高,还是糖皮质激素自身所致的非感染性升高。以此来提高感染诊断准确率,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80例患者,根据其病种及治疗方案分为非感染激素组(n =20)、感染激素组(n =29)、感染非激素组(n =31),分别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7天采集静脉血,对其 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进行检测,并对感染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进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感染激素组与非感染激素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3、5、7 d 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与感染非激素组相比,感染激素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3、5、7 d 后 WBC 显著升高(P 值均<0.01),CRP 显著下降(P 值均<0.01),PCT、PA 及 CPI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外周血 WBC,降低 CRP,但对 PCT、PA 及 CPIS 无明显影响,可以以 PCT、PA 及 CPIS 结果为参考了解患者感染控制情况,三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38例胸腔感染患者,将其分为重度感染组和非重度感染组,并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血清PCT和CRP变化。138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分析治疗前PCT与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3、5天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感染时间延长,PCT和CRP水平逐渐升高,于治疗第3天到达最高水平后逐渐下降,治疗第5天时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死亡组患者PCT及CRP水平比好转组患者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血清PCT及CRP可以作为临床胸腔感染诊断和预后情况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3例、高危组30例;按治疗结果分为两个亚组:好转组(75例)和恶化组(33例),另选取同期50例老年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并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及CRP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非脓毒症组(P0.05);中、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好转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第7天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恶化组的第3、7天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5),恶化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第3、7天(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58,P0.05),CRP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PCT水平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的诊断意义,为早期鉴别诊断小儿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155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痢疾组35例,轮状病毒肠炎组93例,大肠埃希菌肠炎组27例。另外选取医院同时期4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对照,分别进行血常规及血清SAA、CRP水平检测,并分析其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意义。[结果]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SAA、CRP水平、外周血WBC、N%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清SAA、CRP水平细菌性痢疾组大肠埃希菌肠炎组轮状病毒肠炎组(P0.05),外周血WBC计数、N%细菌性痢疾组、大肠埃希菌肠炎组明显高于轮状病毒肠炎组(P0.05),WBC计数、N%细菌性痢疾组与大肠埃希菌肠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痢疾组SAA、CRP异常率较高,SAA、CRP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高于WBC计数、N%(P0.05)。[结论]血清SAA、CRP、外周血WBC计数、N%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早期诊断鉴别方面有重要意义,SAA、CRP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高于WBC计数、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合并IPN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和内镜组,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共23例,内镜组行超声内镜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共34例,依据术后患者临床体征及CT复查结果评价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尿淀粉酶、血淀粉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d、1周、2周时,两组患者PCT、CRP、WBC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实验室指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周、2周时,内镜组的PCT、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79.4%,开腹组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5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和34.8%,χ~2=6.05,P=0.014),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2.9%和13.0%,χ~2=0.88,P=0.349)。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IPN临床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安全可行,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方法 选择90例连续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重症肺炎分为:合并肺炎组54例,合并有重症肺炎;对照组36例,无重症肺炎.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3、7天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计算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钱)分析PCT最佳诊断界值以及PCT、CRP、IL-6与PSI的相关性.随访患者6个月,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在出院后第30、60、90天分别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合并肺炎组的PCT、CRP、IL-6及PSI各时间点均较高(P<0.05);合并肺炎组的PCT峰值在第1天出现,而CRP、IL-6及PSI峰值在第3天出现(P<0.05),对照组则均无明显变化(P>0.05).ROC曲线分析PCT的AUC为(0.929±0.032),最佳诊断界值PCT为>0.5 μg/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与PSI评分相关(P<0.05),而CRP、IL-6则无相关性(P>0.05).死亡组PCT及PS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而CRP、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以作为判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指标,而且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8例,脓毒性休克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rx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WBC、CRP、PCT、Trx水平;分析Trx与脓毒症患者血WBC、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血WBC、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r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血WBC、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Trx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血WBC、CRP、PCT水平显著更低,Trx水平显著更高(均P<0.05)。Trx与WBC、CRP、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病死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rx水平显著下降,且脓毒性休克患者下降更显著,Trx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肺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病毒、细菌、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患者PCT、CRP血清浓度的变化情况及不同严重程度细菌性肺炎患者PCT、CRP的血清水平.结果 三组CRP、PCT、WBC、NEUT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以细菌组升高幅度最大,支原体组次之;PCT以细菌组升高幅度最大,病毒组与支原体组升高不明显;细菌组中病情不同严重程度组别CRP、PCT、WBC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WBC随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结论 PCT、CRP在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上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介质动态监测对儿童重症肺炎(SP)病情评估及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判的效能。方法入选42例细菌性SP并发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5例未并发ARDS的SP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入院后1d、治疗后2d、3d、5d PCT、CRP、TNF-α、IL-6、病情ApacheⅡ评分动态变化,判断上述炎性因子对病情评估的价值;将治疗3d后PCT、CRP、TNF-α、IL-6与ApacheⅡ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炎性因子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对照组患儿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逐步下降;ARDS组患儿TNF-α、IL-6数值亦逐步下降,但PCT、CRP、ApacheⅡ评分逐步上升。治疗2d、3d、5d ARDS组PCT、CRP、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PCT(r=9.072)、CRP(r=0.629)、TNF-α(r=0.406)、IL-6(r=0.577)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对SP患儿并发ARDS的预判效能依次为PCT(0.983)ApacheⅡ评分(0.965)CRP(0.941)IL-6(0.893)SP患儿TNF-α(0.757)。结论动态监测PCT、CRP、TNF-α、IL-6水平,尤其是PCT、CRP的变化,能较好地预测SP患儿的病情进展及ARDS的发生;PCT、CRP对细菌性感染预后的研判价值更高,体内水平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并发SBP分为并发SBP组(100例)、未并发SBP组(100例),并以50例健康者作健康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各组PCT、CRP、WBC水平,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组的PCT为(3. 86±1. 56)μg/L、CRP为(38. 87±11. 54) mg/L,相比肝硬化腹水未并发SBP组和健康组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 0. 05);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组的WBC为(6. 25±1. 68)×10~9/L、肝硬化腹水未并发SBP组为(5. 89±1. 82)×10~9/L、健康组为(5. 72±1. 65)×10~9/L、三组WBC无明显差异(P 0. 05)。PCT联合CRP检测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敏感性为92. 5%,特异性为90. 0%,均高于单独检测结果。并发SBP组治疗后PCT、CRP明显下降(P 0. 05),未并发SBP组PCT、CRP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PCT和CRP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充分结合两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供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