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1、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在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4例,并以同期单纯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114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和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使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变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40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有效35例,总有效率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1、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在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注射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动态观察评价卡马西平联合腺苷钴胺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2.5%,疗效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使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巴氯芬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凌源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高于对照组的84.61%(P<0.05);治疗后7 d、1个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胡媛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47-148
目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卡马西平与拉莫三嗪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诊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消除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拉莫三嗪具有显著疗效,可对患者疼痛症状予以有效缓解,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颖 《北方药学》2018,(3):110-11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单纯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VAS评分为(1.88±0.71)分,ADL评分为(38.39±4.88)分,研究组VAS评分为(0.44±0.16)分,ADL评分为(21.91±4.49)分,研究组VAS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氨酚曲马多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还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B组只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所得结果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爿。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只给予卡马西平与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两组相比,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0%,而单用卡马西平的总有效率为87.5%,联合用药比单用卡马西平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率高,而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吴骏 《海峡药学》2013,(6):129-130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I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奥卡西平联合针灸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及8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凝分析、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1周及2周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缓解疼痛速度较快,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12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巴氯芬+卡马西平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肿痛安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给予甲钴胺+肿痛安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2,4周时疼痛程度,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VAS值均显著下降(P<0.01),用药后2组间VA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62.9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5.36%)低于对照组(22.22%),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肿痛安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在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108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疼痛评分(VAS)、抑郁焦虑评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以疼痛评分进行评价,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谢慧蓉 《海峡药学》2012,24(9):112-113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I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奥卡西平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同时基础、心理、治疗护理非常重要,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凌紫云 《海峡药学》2016,(4):213-214
目的 探充分析卡马西平与文拉法辛联合应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8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卡马西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10%)、轻度疼痛率(54.7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89%)、轻度疼痛率(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更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化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PTN患者9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及PS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PSQ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NF-α及N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NG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TN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33):4639-4641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100 mg,bid,3 d后剂量增加至100 mg,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片12.5 mg,每晚睡前口服,d1~3;3 d后剂量增加至25 mg,每晚睡前口服,d4~5;第6天起每日晨起口服12.5 mg+每晚睡前口服25 mg。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可根据患者的疼痛及药物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与总有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HN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51例接受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日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日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疼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一病房就诊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为试验组(51例)与卡马西平治疗为对照组(5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2周、4周疼痛程度。结果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4周比卡马西平组指标优异,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51例接受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日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日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疼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