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唐山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情况,探讨该地区居民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唐山市某医院体检中心完成健康体检并根据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标准筛查出来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冠心病相关补充项目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87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其中男性占55.45%,年龄40~78岁,平均(61.79±8.10)岁;BMI 16.9~28.4 kg/m^(2),平均(23.15±2.36)kg/m^(2);有冠心病家族史者274例。检出冠心病406例,患病率为10.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079)、BMI(24.0~27.9 kg/m^(2):OR=1.754、≥28.0 kg/m^(2):OR=2.675)、冠心病家族史(OR=4.882)、高血压(OR=2.812)、糖尿病(OR=2.323)、饮酒(OR=1.990)、体力活动缺乏(OR=1.245)、睡眠时间<6 h/d(OR=2.462)是唐山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患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唐山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较高,根据该人群冠心病患病影响因素,将高龄、超重或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生活方式干预,降低冠心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宁县城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武宁县城区老年人健康体检资料,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武宁县2018年城区≥65岁人群参加体检2 142人,高血压患病率47.7%(1 021/2 142);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24 kg/m~2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60.1%)、腹型肥胖者较高(58.3%)、饮食习惯荤素不均衡者较高(56.6%)、空腹血糖≥6.1 mmol/L者较高(68.8%)、血脂异常者较高(5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是BMI高(OR=1.75)、腰围大(OR=1.42)、饮食习惯荤素不均衡(OR=1.67)、空腹血糖高(OR=2.24)和血脂异常(OR=1.33)。结论武宁县城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建议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大力倡导良好的生活、饮食以及运动习惯等,以控制高血压患病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妇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DP患者138例临床资料,根据产后2年是否发生慢性高血压分为为慢性高血压组和非慢性高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HDP患者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38例HDP患者产后2年慢性高血压发病率为32.6%(45例),未发生慢性高血压93例,占比6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及妊娠期最高收缩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均与HDP患者产后发生慢性高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743,95%CI 1.072~2.834)、孕期体质指数≥24 kg/m2(OR=1.937,95%CI 1.146~3.275),以及孕期最高收缩压高(OR=1.044,95%CI 1.006~1.083)、NLR高(OR=2.122,95%CI 1.351~3.335)、L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早期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体质指数(BMI)对孕期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2009-2010年26 965名孕早期接受首次产检孕妇的基本信息、孕早期ALT水平、孕早期BMI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检测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超重肥胖单独/联合ALT水平对于孕期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同孕早期ALT<40 U/L者相比,ALT≥40 U/L的孕妇GCT阳性(≥7.8 mmol/L)的比例明显升高(OR=1.368,95%CI=1.204~1.553)。同孕早期BMI 18.5~23.9 kg/m^2者相比,消瘦(BMI<18.5 kg/m^2)的孕妇GCT阳性的可能性减低(OR=0.730,95%CI∶0.648~0.823),而超重(BMI:24.0~27.9 kg/m2),肥胖(BMI≥28.0 kg/m^2)均是GCT阳性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07,95%CI:1.489~1.735;OR=1.868,95%CI:1.657~2.107)。以ALT<40 U/L且BMI<24 kg/m^2为参照组,多因素分析中,孕早期超重肥胖使ALT≥40U/L增加GCT阳性发生风险的OR值从1.219(95%CI:1.015~1.464)增加至2.655(95%CI:2.226~3.167),且相加交互作用的3个指标RERI、AP和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孕早期ALT水平升高是孕期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孕早期孕妇超重肥胖会加重升高的ALT水平引发孕期高血糖风险的效应,即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孕前或孕早期BMI≥24 kg/m~2孕妇的孕期体质量管理现状和妊娠结局,了解孕前超重及肥胖对母儿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和保健指导,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早孕(13周前)建册和产检的孕前或孕早期BMI≥24 kg/m~2的单胎孕妇1 016例,对其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1 016例超重或肥胖孕产妇中,初产妇246例,占24. 21%;经产妇770例,占75. 79%。24 kg/m~2≤BMI 25 kg/m~2者228例,占22. 44%; 25 kg/m~2≤BMI30 kg/m~2者695例,占68. 41%; BMI≥30 kg/m~2者93例,占9. 15%。孕期增重不足共182例,占17. 91%;增重正常范围375例,占36. 91%;增重过多459例,占45. 18%。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为23. 8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生率为5. 61%;年龄35岁和≥35岁GDM和HD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 87和10. 80,P0. 01; OR分别为1. 87和2. 42)。GDM、HDP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有增长趋势(χ~2趋势=15. 389,P0. 01;χ~2趋势=9. 379,P0. 01)。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为26. 08%,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2. 70%,早产发生率为6. 99%,巨大儿发生率为10. 93%。当BMI≥30 kg/m~2时,HDP、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上升,与BMI30 kg/m~2比较OR分别为4. 03、1. 49、1. 93、1. 51。初产妇比经产妇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OR=2. 23),男婴比女婴更易发生巨大儿(OR=2. 01)。增重过多是HDP和巨大儿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 56和2. 47),是早产的保护因素(OR=0. 56)。结论孕前超重和肥胖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可导致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及各种并发症,需加强对超重和肥胖孕妇的孕前、孕期和产后的临床保健管理,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癌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对口腔癌206例与对照组584例进行调查。用PASW V18软件包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计算口腔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结果与正常BMI组(18.5~23.9kg/m2)相比,低BMI组(18.5kg/m2)的OR=2.02(95%CI=1.13~3.59),高BMI组(≥24kg/m2)OR=0.39(95%CI=0.26~0.57)。结论低BMI是口腔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间该院收治的102例POP患者(POP组)和204例同期非POP妇科手术患者(非POP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图分析BMI对POP的预测效率。结果POP组年龄>60岁者比例、体质指数(BMI)>24 kg/m^2者比例、自然分娩者比例、绝经者比例、有POP家族史者比例、盆腔手术史者比例、高血压史者比例、慢性便秘病史者比例高于非POP组(P<0.05),且POP组患者孕次、产次多于非POP组(P<0.05);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低孕次、低产次是PO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BMI、家族史、盆腔手术史、自然分娩均是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BMI预测POP发生曲线下面积(AUC)为0.571,cut-off为23.905 kg/m^2,灵敏度为0.461,特异度为0.725。结论POP发生影响危险较多,BMI是影响PO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MI=23.905 kg/m2是预测POP发生的最佳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哈尔滨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第二医院3家三级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体检者生活行为习惯等信息,收集血生化检测结果及体格检查结果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264名健康体检者,共检查出1 451例高血压患者,检出率2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60)、年龄(OR=12.516)、BMI(24.0~27.9 kg/m2:OR=1.385,≥28.0 kg/m2:OR=3.029)、饮酒(OR=1.449)、经常吃腌制食品(OR=1.602)、血脂异常(OR=2.103)、血糖异常(OR=2.255)及高血压家族史(OR=1.468)的健康体检者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结论 哈尔滨健康体检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与性别、年龄、BMI、饮食习惯、血脂异常、血糖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孕妇孕期血糖控制相关行为情况及其母婴结局情况,并分析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3家医院建立产检档案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产检随访收集孕妇及新生儿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母婴结局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03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共263例,占25.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5)、孕前BMI≥28.0 kg/m2(OR=2.431)、孕期增重低于推荐标准(OR=2.485)、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OR=2.330)、OGTT 2项异常指标(OR=1.673)、OGTT 3项异常指标(OR=4.869)、采用饮食控制(OR=0.302)、采用运动疗法(OR=0.583)、采用药物治疗(OR=0.453)、控制血糖不达标(OR=3.687)、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1.901)及合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OR=2.346)均是妊娠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打鼾与BMI对高血压患病的交互作用,以制定合适的预防策略。  方法  基于2015年9月-2018年6月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China patientcentered evaluative assessment of cardiac events-million persons project, China PEACE-MPP)中82 751名≥35岁居民初筛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打鼾与BMI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82 751名调查对象中,打鼾者45 013人,占比54.40%,BMI≥24 kg/m2者52 641人,占比63.61%,高血压患者47 295人占比,57.15%。打鼾(OR=1.686, 95% CI: 1.635~1.738)和BMI≥24 kg/m2(OR=2.242, 95% CI: 2.172~2.313)人群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打鼾与BMI≥24 kg/m2对高血压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1.160, AP=0.311, S=1.738),两者同时存在时患高血压风险是两者均不存在时的3.732倍(95% CI:3.582~3.888)。  结论  打鼾与BMI≥24 kg/m2都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且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应针对打鼾与BMI≥24 kg/m2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血压监测,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次与孕前BMI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产期检查并分娩的1 633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次和孕前BMI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孕妇孕前BMI均数为(20.20±2.418)kg/m2,消瘦367人(22.5%),正常1 153人(70.6%),超重或肥胖113人(6.9%);第一胎936人(57.3%),第二胎及以上697人(42.7%);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孕妇第一胎、二胎及以上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均升高(OR=2.722,95%CI=1.074~6.900;OR=4.356,95%CI=1.865~10.171);调整混杂因素孕妇实足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胎次是孕前超重或肥胖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第2胎及以上:OR=3.535,95%CI=1.472~8.491,P=0.005)。结论孕前超重及肥胖妇女妊娠胎次越多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成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状况,分析影响成年女性PO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武汉市2家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盆腔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盆腔脏器脱垂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盆腔脱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1169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32份,有效率为88.28%。1032名成年女性年龄22~68岁,平均(45.18±4.39)岁;BMI 17.9~26.8 kg/m^(2),平均(22.51±2.87)kg/m^(2)。共有108例成年女性患有POP,POP患病率为10.4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OR=21.585)、妊娠史(OR=10.139)、分娩史(OR=19.293)、盆腔手术史(OR=5.825)、长期便秘(OR=6.392)、绝经(OR=49.123)是成年女性POP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地区成年女性POP患病率略高,可能受BMI、妊娠史、分娩史、盆腔手术史、长期便秘、绝经等因素影响。应据此进行针对性防治,降低武汉地区POP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性别成人体质指数与不同亚型高血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辽宁省彰武县成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2001~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成年人6 710人,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BMI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OR值差异.结果 随着BMI水平增加,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逐渐增高.男、女性在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和OR值亦呈升高趋势.超重和肥胖(BMI≥24 kg/m2)时,与体重正常组相比,男性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OR=2.16,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OR=2.11,女性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IDH)OR=1.62,收缩期和舒张期联合性高血压(SDH)OR=2.21,(P<0.05).与非超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男性中53.70%的IDH和52.60%的SDH归因于BMI≥24 kg/m2,女性有38.27%的IDH和54.75%的SDH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结论 体质指数与IDH和SDH亚型高血压的患病危险呈显著正相关;减重和控制肥胖对于预防IDH和SDH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了解扬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现况以及可能导致每天视屏时间>2h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扬州市城区7所幼儿园的2 531名在园儿童进行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并填写家长问卷,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父母健康状况、家庭信息、出生结局和视屏时间等内容,分析可能导致视屏时间>2h的危险因素.结果 扬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h的比例分别为19.3%,39.3%和28.2%.以儿童3岁年龄组,儿童体重正常,父母年龄≥35岁,父母BMI为18.5~ 23.9 kg/m2,父母本科及以上学历,独生子女分别作为参照组,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表明,母亲现在BMI≥24 kg/m2(OR=1.33)和本科以下学历(OR=2.15)是周一至周五视屏时间>2 h的危险因素;儿童4~6岁年龄组(OR值分别为1.53,1.88,1.95)、儿童肥胖(OR=1.34)、父亲年龄<35岁(OR=1.30)、母亲现在BMI≥24 kg/m2(OR=1.32)、父母本科以下学历(OR值分别为1.37,1.90)以及非独生子女(OR=1.32)是周末视屏时间>2 h的危险因素.父亲年龄<35岁(OR=1.44)、母亲现在BMI≥24 kg/m2(OR=1.43)和父母本科以下学历(OR值分别为1.27,2.10)是一周视屏时间>2h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年龄、肥胖状况、父亲年龄、母亲现在BMI、父母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屏时间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体重增长情况对胎盘成熟和胎儿生长的影响。方法 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妊娠期体重指数(BMI)增长情况分为平稳组(BMI增长<3 kg/m^2)、一般组(BMI增长3~5 kg/m^2)、快速组(BMI增长> 5kg/m^2),比较三组在妊娠37周的胎盘成熟度及分娩后胎儿生长情况。结果平稳组、一般组及快速组妊娠37周的胎盘成熟度逐渐降低(P <0.05)。平稳组、一般组及快速组的胎儿体重正常率逐渐降低(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增长过快可影响胎盘成熟度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妊娠期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普宁市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普宁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普宁市洪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67名妊娠期妇女为妊娠期妇女组;另外选取345名非妊娠期妇女为非妊娠期妇女组。两组妇女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分析其心理健康状态。然后根据SCL-90测评结果,将妊娠期妇女组分为心理健康组(324例)和心理障碍组(143例)。两组妇女进行调查问卷,采用Logistic多因素检验,分析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非妊娠期妇女组和妊娠期妇女组的心理健康状态,强迫症状、偏执项目评分相近,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期妇女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等项目评分高于非妊娠妇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次数≥2次和无妊娠合并症是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OR=0.550、0.340,P0.05),意外妊娠、与公婆关系及孕周≥30周是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3.296、1.520、2.003,P0.05)。结论受妊娠次数、妊娠意愿、家庭关系、生理状态和孕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期晚期女性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障碍。因此,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为孕妇营造良好的妊娠氛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因素以及所影响的体内主要累及系统,为防治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在浦东新区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体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压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等,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通过面询式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等。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3 965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69岁(OR=0.466,95%CI:0.239~0.909)是血压正常且无骨质疏松组的保护因素,BMI24 kg/m~2是其危险因素;男性(OR=0.618,95%CI:0.393~0.971)、年龄60~69岁(OR=0.421,95%CI:0.21~00.844)是血压正常且骨质疏松组的保护因素,BMI24 kg/m~2(OR=1.617,95%CI:1.119~2.337)是其危险因素。经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泌尿系统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与高血压伴有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结论相关机构应加强健康教育,密切监测骨密度和血压水平,同时鼓励老年人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和保持合适体重,做好早期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单胎妊娠高龄孕妇并发3种类型子痫前期(PE)(PE、早发型PE及重度PE)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至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600例单胎妊娠高龄(≥35~39岁)孕妇纳入高龄组,年龄为(36.4±1.2)岁,其中GDM孕妇为200例,非GDM孕妇为400例。再按照与高龄组GDM与非GDM孕妇1∶1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600例单胎妊娠超高龄(≥40岁)孕妇纳入超高龄组,年龄为(40.9±1.2)岁,其中GDM孕妇为200例,非GDM孕妇为400例。本研究设定的可能影响孕妇发生PE的相关因素包括GDM、是否初产妇、人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居住地及辅助生殖技术(ART)史,探讨这6种因素影响单胎妊娠高龄孕妇并发3种类型PE(PE、早发型PE及重度PE)的风险。采用t检验对年龄等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各组受试者中并发3种类型PE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对于2组孕妇并发3种类型PE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高龄组和超高龄组中,GDM孕妇发生PE、早发型PE、重度PE所占比例均高于非GDM孕妇,其中高龄组GDM孕妇与非GDM孕妇并发PE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龄组GDM孕妇与非GDM孕妇并发早发型PE、重度PE所占比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导致高龄组孕妇发生PE(OR=2.232,95%CI:1.080~4.613,P=0.030)的危险因素。GDM是导致超高龄组孕妇发生早发型PE(OR=3.456,95%CI:1.238~9.650,P=0.018)和重度PE(OR=2.236,95%CI:1.057~4.729,P=0.035)的危险因素。③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龄组中,GDM孕妇发生PE风险是非GDM孕妇的1.934倍(OR=1.934,95%CI:1.029~4.115,P=0.047);BMI≥24 kg/m2是导致高龄组GDM孕妇发生PE(OR=2.931,95%CI:1.332~6.449,P=0.008),早发型PE(OR=2.977,95%CI:1.105~8.019,P=0.031)和重度PE(OR=2.638,95%CI:1.093~6.365,P=0.031)的危险因素;居住地在乡村是导致其发生PE(OR=2.831,95%CI:1.042~7.686,P=0.041)和重度PE(OR=3.232,95%CI:1.088~9.603,P=0.035)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高龄孕妇发生PE(OR=0.231,95%CI:0.071~0.749,P=0.015)和重度PE(OR=0.179,95%CI:0.048~0.673,P=0.011)的保护因素。在超高龄组中,GDM孕妇发生早发型PE、重度PE的风险,分别为非GDM孕妇的3.187倍(OR=3.187,95%CI:1.109~9.153,P=0.031)与2.3倍(OR=2.351,95%CI:1.043~5.302,P=0.039);BMI≥24 kg/m2是导致其发生PE(OR=2.654,95%CI:1.417~4.971,P=0.002)和重度PE(OR=3.418,95%CI:1.515~7.710,P=0.003)的危险因素;居住地在郊县是导致其发生PE(OR=2.374,95%CI:1.089~5.171,P=0.030)和重度PE(OR=5.303,95%CI:2.074~13.565,P<0.001)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是超高龄孕妇发生PE(OR=0.347,95%CI:0.135~0.892,P=0.028)和重度PE(OR=0.164,95%CI:0.047~0.574,P=0.005)的保护因素。结论GDM高龄孕妇的PE发病风险较非GDM高龄孕妇显著增高,GDM超高龄孕妇的早发型PE和重度PE发病风险较非GDM超高龄孕妇显著增加。BMI≥24 kg/m2、文化程度低、居住地在郊县和乡村,均是导致高龄及超高龄孕妇3种类型PE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不同体质指数(BMI)和孕期BMI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2016年7月-2018年8月分娩的6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分为3组(A组:BMI<18.5 kg/m^2,B组:18.5 kg/m^2≤BMI<24.9 kg/m^2,C组:BMI≥25.0 kg/m^2);再根据孕期BMI增长,重新分为3组:A1组:BMI<4 kg/m^2,B1组:4 kg/m^2≤BMI<8 kg/m^2,C1组:BMI≥8 kg/m^2;分别比较各组妊娠期高血压(HDP)、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的发生率。结果 GDM孕妇孕前BMI比较:C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GDM孕妇孕期BMI增长的比较:B1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和B1组,C1组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研究建议GDM孕妇孕前BMI控制在:18.5 kg/m^2≤BMI<24.9 kg/m^2,孕期BMI增长控制在:4 kg/m^2≤BMI<8 kg/m^2,可显著减少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降低胎儿窘迫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对于临床如何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应激及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与宁夏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以宁夏吴忠市35~74周岁的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210例非高血压社区人口作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与《SCL-90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研究人群接触应激事件的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和IFN-γ。结果自行设计量表结果显示,学习工作过度紧张(OR=13.19)、人际关系敏感(OR=2.31)、经济困难(OR=3.31)、长期患病(OR=12.02)是EH的危险因素。《SCL-90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检测显示,高血压组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高,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联性,高血压组IFN-r与BMI呈正相关。结论心理应激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