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龙刚  李美娟 《海南医学》2011,22(14):49-50
目的探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与噪声性聋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纯音测听计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检测50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和50例听力正常者,比较纯音测听与BAEP反应阈检测结果。结果轻度、中度噪声聋组的纯音测听结果与BAEP反应阈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EP反应阈与纯音测听差值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中度噪声聋组差值高于轻度噪声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被检查者BAEP反应阈与纯音测听值的差值为(14.58±7.46)dB,经相关分析发现,BAEP反应阈与纯音测听值呈正相关(r=0.755)。结论 BAEP检测能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诊断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但与主观语频听阈仍不能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2.
噪声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不需要或不愿听的声音即是噪声 ,无论暴露在一次短暂的强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所致的听力下降 ,统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 ,亦称噪声性聋或声损伤。我们把只接受 1次噪声刺激即造成听力的损害称为急性声损伤 ,多因爆炸、火器发射或其他突发的巨响引起 ,习称暴震性聋。而将长期反复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所致的听力损伤称慢性声损伤 ,多见于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工人 ,故习称职业性聋。在早期 ,这种职业性听觉损伤 ,经过休息和脱离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好转 ,但久之则无法恢复终成噪声性感音神经性聋。噪声性创伤通过噪声对人体的生物效应而产生 ,…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不同数理统计方法对260例突发性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突发性聋病人260例(314耳),男205例,女55例;年龄5~69岁。病程12h~367d.所有病人均符合突发性聋诊断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职业性噪声聋与相关危害因素、危害程度的情况。方法:将2014年5月-2017年5月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噪声聋危害因素及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噪声聋之间呈正相关,其中25岁-40岁年龄组与超过50岁年龄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工龄与噪声聋之间亦成正比,4.8年-7.9年与25.5年-36.9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性噪声聋与患者年龄、工龄以及噪声强度有密切的联系,噪声强度愈大、年龄及工龄愈长,患者噪声聋的程度便会愈严重。  相似文献   

5.
噪声性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危害之一,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听觉系统具有特异性损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噪音性聋(NIHL)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50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首先评估心理状态并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6.58%,对照组治愈率54.40%(P〈0.01),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心理、社会、应激源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突发性聋患者听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8.
在我国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交通及建筑等噪声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噪声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噪声所引起的相关疾病。其中,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损害性噪声环境后出现的感音性聋,而如何有效防治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噪声性耳聋各个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尤其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气体治疗及辅助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噪声性聋的听力状况。未来,仍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以发现更多确切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1病历报告患者,男,40岁,系某金矿凿岩工,1988年7月从事凿岩工种,职业工龄为18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由单位介绍来我院对其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对该患进行全血、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力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突发聋的病因、临床特点、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7-2002年的46例(52耳)20 岁以下青少年突发性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患者构成比约为2.4:1,大部分的患者发病前有较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和精神压力。初诊时两耳同时发病占13.04%,伴眩晕者占28.26%;0.25-4KHz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中重度(>60dB)占53.85%,听力曲线全耷型占46.15%。总体疗效为痊愈21.15%,显效17,3l%,有效25%,总有效率63.47%。结论在影响青少年突发性耷预后的因素中,发病前有无感冒史及治疗中精神因素、初诊时听力损失程度、纯音听力曲线类型及开始治疗时间与预后有关,而性别、单双耳发病、有无眩晕,以及用药种类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不明显。基本符合文献报道的一般性规律,但亦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单耳突发性聋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心身医学理论探讨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56例单耳突发性聋患者按照时间点前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完全相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9.23%,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心理、社会、应激源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突发性聋患者听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噪声聋是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性疾病,噪声是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当中的一种有害因素,如果人长时间处于强噪声的环境中,则会出现听觉受损,甚至造成职业性耳聋。基于此,研究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特点,然后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聋与接害工龄、年龄、岗位噪声强度的关系,以便更好的预防职业性噪声的危害。方法:近6年来我单位依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诊的46例病例为调查对象。结果:按年龄分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噪声聋严重程度逐渐增加,26~40岁组与51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按接害工龄分四组,随着工龄的增加,噪声聋严重程度增加,4.4~7.5组与25.1~36.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噪声强度、工龄、年龄与职业性噪声聋显著相关,表现为噪声强度越大、工龄越长、年龄越大,噪声聋的程度就越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与噪声性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纯音测听(PTA)、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脑干诱发电位(BAEP)、40 Hz听觉诱发电位(40 Hz AEP)检测45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轻度聋24例,中度聋21例)和25例听力正常者(对照组),对PTA结果与ASSR、BAEP、40 Hz AEP反应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PTA、ASSR、BAEP、40 Hz AEP值与轻度和中度噪声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A阈值与各听觉诱发电位反应值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2、0.670、0.835)。结论 ASSR、BAEP、40 Hz AEP检测能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诊断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业工人吸烟行为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关注产业工人的精神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包钢集团1 000名男性产业工人吸烟行为与抑郁及焦虑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702份,有效率为70.2%.受教育年限中专或高中段对照组产业工人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吸烟组(P<0.05);30~40岁年龄段的对照组产业工人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行为与青年产业工人的抑郁情绪有相关性.社会、企业应该积极有效的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青年产业工人的吸烟行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作者对已排除耳科疾患的588名噪声作业工人(男202人,女386人,工龄18.4±7.04年,噪声强度100dB(A)和104dB(A))作了纯音测听及耳科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频听损均值与语频听损均值之间密切相关,r=0.8042,P<0.001。根据回归方程Y=10.475+1.0106X 提出高频听损均值应比语频均值大10dB左右才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致聋性药物又称耳毒性药物。《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附件二,噪声性耳聋调查方法中列举的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水杨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做到突发性聋的早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143例(共155耳)突发性聋患者的病历资料,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诱因、伴发症状、合并症、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对治疗总有效率的影响,从而筛选得出对治疗总有效率有影响的因素,再将上述因素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155耳,治疗总有效率6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治疗时间、眩晕和听力损失程度3个因素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治疗时间(P<0.000 1)和听力损失程度(P =0.029 4)是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就诊时间越短,预后越好;轻度听力损失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1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岁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50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性别、侧别、伴眩晕与否及伴耳鸣与否等因素对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3)伴糖尿病组与不伴糖尿病组间、病程<5 d组与>5 d组间、纯音测听上升型组与其他类型组间及听力中重度组与全聋组间比较,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伤程度及伴发早期糖尿病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年龄、性别、侧别、伴发耳鸣、眩晕与预后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影响特发性突聋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 5 0例 (5 2耳 )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损害程度及眩晕的有无 5个方面特发性突聋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 :性别的差异 ,年龄的大小 ,病程的长短对疗效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 ,但是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眩晕 (两者均是P <0 0 0 5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眩晕是影响特发性突聋疗效的肯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