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改善香叶木素的水溶性,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其脂质体,并首先以包封率、粒径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初步筛选处方和工艺参数,再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所得的香叶木素脂质体优化处方工艺如下:脂药比(即大豆磷脂与香叶木素的质量比)5.26、胆固醇质量6.31 mg、水化后磷脂浓度1.19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硫酸阿米卡星多囊脂质体(amikacin sulfate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 AMK-MVLs),对其进行质量评 价,并考察了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AMK-MVLs混悬液Ⅰ,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筛选最佳处方,采 用生理盐水洗涤后调整药物浓度得AMK-MVLs混悬液。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考察制剂的理化性质,采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通过微量稀释法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结 果 优化得到AMK-MVLs混悬液Ⅰ的最佳处方为: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1.91:1,三油酸甘油酯用量为1.02%,PVA用量为 0.62%。AMK-MVLs呈堆叠有无数囊泡的非同心球状,AMK-MVLs混悬液包封率(87.12±1.55)%,平均粒径为11.93 μm。DSC 结果表明,AMK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脂质体内。体外释放结果显示AMK-MVLs混悬液在72 h时释药约80%。体外溶血实验表 明,AMK-MVLs脂质体粒子浓度低于400 μg/mL时无溶血风险。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AMK溶液,AMK-MVLs混悬液对E. coli、 P. aeruginosa、S. aureus 3种细菌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结论 成功制备了一种硫酸阿米卡星多囊脂质体,其粒径分布均匀、包 封率高,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具有增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贝伐单抗介导的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方法在采用去溶剂化-固化交联法制备出的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的基础上,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HS-PEG3500-MAL作为偶联剂,将贝伐单抗偶联到载药白蛋白纳米粒表面。以2-亚氨基硫烷盐酸盐用量、载药白蛋白纳米粒与贝伐单抗质量比、NHS-PEG3500-MAL用量为影响因素,以纳米粒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效应面法设计试验,并对免疫纳米粒的制备进行优化;考察制备出的免疫纳米粒的抗体活性保存率及稳定性。结果优化后的处方是2-亚氨基硫烷盐酸盐50μg、DOX-A-NPs与Bevacizumab质量比为27.5 mg.mg-1、NHS-PEG3500-MAL用量为8.8 mg,以此处方制得的免疫纳米粒粒径为(216.1±2.31)nm、载药量为(28.93±0.94)%、包封率为(80.39±2.83)%,测得值与预测值相差较小。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并制备阿霉素白蛋白免疫纳米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胸腺五肽多囊脂质体,并考察其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情况.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胸腺五肽多囊脂质体,并用单因素、正交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制备的胸腺五肽多囊脂质体的外观圆整均匀,形态良好,包封率为80.15%±3%.体外释放的零级动力学方程为:Y=0.536X+20.431(r2=0.9814),132 h的累积释放率为92.01%.结论 复乳法制备的胸腺五肽多囊脂质体的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长效利拉鲁肽多囊脂质体(liraglutide-load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Lrg-MVLs),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进行了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Lrg-MVLs,以成形性、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Lrg-MVLs制备条件。测定了优化处方制备的Lrg-MVLs包封率和粒径,并考察了其体外释放度。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Lrg-MVLs平均粒径为8.23μm,包封率为(88.69±0.65)%。体外释放结果显示,Lrg-MVLs体外持续释放达168 h,2 h释放(1.18±0.77)%,无突释现象,体外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模型。结论 Lrg-MVLs呈典型的非同心圆结构,粒径均匀、包封率高,可用于包载Lrg(liraglutide)达到缓慢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与紫杉醇脂质体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9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52)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65.31%高于对照组的44.90%(P<0.05)。治疗前两组IGF-1、TGF-β1、VEGF水平比较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1(82.65±5.23)ng/ml、TGF-β1(22.45±4.02)ng/ml、VEGF(92.45±10.25)ng/L较对照组的(90.56±5.03)ng/ml、(28.95±4.47)ng/ml、(104.52±11.57)ng/L低(P<0.05)。治疗前两组QLQ-5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卡铂、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方案,观察组联合给予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宫旁累及阳性率和脉管浸润阳性率;并记录两组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87.50%(35/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阴道切缘阳性率为5.00%(2/40)、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0.00%(4/40)、宫旁累及阳性率5.0%(2/40)、脉管浸润阳性率2.5%(1/40),对照组的阴道切缘阳性率为20.00%(8/40)、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7.50%(11/40)、宫旁累及阳性率20.00%(8/40)、脉管浸润阳性率15.00%(6/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3年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与转移率分别为5.00%、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2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87.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脂质体对于宫颈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一种PEG硬脂酸单酯,应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PEG修饰水飞蓟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方法:采用IR、1H-NMR法表征PEG硬脂酸单酯的结构,采用改进的薄膜分散法制备修饰脂质体,血浆透析法比较脂质体与修饰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曲线.结果:水飞蓟素修饰脂质体最佳处方含大豆磷脂:胆固醇:PEG硬脂酸单酯:水飞蓟素为20:4.8:0.9:1(w/w),修饰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00.9nm,包封率为91.2%,体外释放动力学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PEG修饰水飞蓟素脂质体体外释放缓慢,注射给药体内能达到长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胸腺五肽脂质体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胸腺五肽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以包封率为响应值,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处方。结果最优处方是脂质体膜材料中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7∶5,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为17∶2,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3∶1。包封率的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可用于胸腺五肽脂质体处方的优化,经优化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姚雪敏  荆鸣  蔡馥伊  孔亮  李学涛 《中国药房》2020,(21):2579-2584
目的:制备穿膜肽GGPFV修饰的柔红霉素/薯蓣皂苷脂质体,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并初步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毒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和硫酸铵水化法,将柔红霉素和薯蓣皂苷包载其中,在表面以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2000(DSPE-PEG2000)-GGPFV修饰,制备GGPFV修饰的柔红霉素/薯蓣皂苷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水化体积、胆固醇用量和柔红霉素用量;测定按最优处方制备的3批脂质体的包封率。比较柔红霉素/薯蓣皂苷脂质体、GGPFV修饰的柔红霉素/薯蓣皂苷脂质体和空白脂质体作用后对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最优处方为水化体积5 mL、胆固醇4 mg、蛋黄卵磷脂22 mg、柔红霉素0.55 mg、薯蓣皂苷0.85 mg、DSPE-PEG20003.5 mg、DSPE-PEG2000-GGPFV 2 mg。所制3批脂质体中,柔红霉素的包封率为(96.21±1.54)%,薯蓣皂苷的包封率为(95.39±2.48)%。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显示,GG...  相似文献   

11.
王兰  葛雪梅  贾丹 《中国药房》2009,(25):1960-1962
目的:制备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阿昔洛韦(ACV)多囊脂质体。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ACV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以润滑剂三油酸甘油酯量(A)、药脂比(B)、缓冲液的pH值(C)及辅助乳化剂吐温-80的用量(D)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含量并计算包封率;考察优选工艺所制制剂不同条件下7d内包封率的变化并计算渗漏率。结果:最佳工艺为A0.50g、B5∶150、C6.5、D0.40g,所制多囊脂质体包封率为85.82%,常温条件下贮存7d渗漏率为5.84%。结论:采用优选工艺制备的ACV多囊脂质体方法简单,包封率较高,常温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拓扑替康为模型药物,采用复乳法制备多囊脂质体,考察了分别以L-赖氨酸、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助乳化剂对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均能作为助乳化剂得到多囊脂质体,但种类和用量对制品粒径和包封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P物质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相关性质。方法:复乳法制备P物质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磷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A)、超声乳化时间(B)、初乳与二相小的体积比(C)、辅助乳化剂的浓度(D)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制备条件;对优化条件所制脂质体进行包封率、粒径分布、体外释药性能、相转变温度和熔点的考察。结果:优化制备条件A为2:1,B为30 s,C为1:2,D为2%;所制多囊脂质体包封率可达85%,粒径分布为0.75~27.75μm,在生理盐水中释药t_(1/2)=11 h,可持续72 h释药,相转变温度为34℃,熔点为110℃。结论:所制P物质多囊脂质体包封率高,物理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去氢骆驼蓬碱N-癸酰-N-三甲基壳聚糖胶束(harmine loaded N-Decanoate-N-trimethyl chitosan micelles,HM-De-TMC-MIC)的处方优化,并考察在不同介质中HM-De-TMC-MIC的体外释放。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HM-De-TMC-MIC;以粒径、多分散系数、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综合考察药物与载体质量比和复水体积对HM-De-TMC-MIC的影响,并遴选其最优处方。在不同pH的释放介质中,分别考察HM-De-TMC-MIC和HM的体外释放。结果:筛优处方药物与载体质量比为3.6∶10,复溶水体积为6 mL;以最优处方制备的HM-De-TMC-MIC粒径为(148.2±5.0)nm,多分散系数为0.198±0.045,包封率(89.80±0.19)%,载药量(22.79±0.05)%,形态圆整。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HM-De-TMC-MIC的释放曲线遵循Higuchi方程,与HM溶液相比其释放较为缓慢,并呈现pH敏感释药行为。结论:以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的HM-De-TMC-MIC具有较好包封率和载药量,粒径分布均匀,具有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8,(1):37-41
目的:优化制川乌凝胶膏剂基质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初黏力、剥离强度、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川乌凝胶膏剂基质中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 K90)的比例。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制川乌中6种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苯甲酰乌头原碱(BA)、苯甲酰次乌头原碱(BH)、新乌头碱(MT)、次乌头碱(HT)、乌头碱(AT)]的累积释放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制川乌凝胶贴膏剂的体外释放试验。结果:优化的基质处方为NP700-甘羟铝-酒石酸-PVP K90(1.72∶0.10∶0.02∶1.65,m/m/m/m);验证试验中BM、BA、BH、MT、HT、AT 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52.77、28.52、28.78、8.81、8.75、8.21μg/g,综合评分为118.67±1.33(RSD=4.62%,n=3)。BM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其余5种生物碱体外释放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BM、BA、BH、MT、HT、AT 12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2.04、2.95、3.55、2.64、2.48、1.97μg/cm~2。结论:优化基质处方所制备的制川乌凝胶膏剂外观、黏着力及体外释放效果良好。本研究可为制川乌的新剂型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瑞亭 《中国药房》2009,(16):1232-1234
目的:优选阿普唑仑缓释片处方,并对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乳糖在处方中的用量百分比及HPMC的规格为考察因素,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经正交试验优化缓释片最佳处方,并对优化后处方所制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优化处方中HPMC、乙基纤维素和乳糖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15%,HPMC的规格为K4M;优化后所制制剂可持续释药24h,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所筛选的阿普唑仑缓释片处方合理并具有体外缓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多西他赛他莫昔芬复方脂质体体外释放。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单方和复方脂质体样品,通过透析法进行脂质体体外释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莫昔芬和多西他赛药物浓度,并对体外释放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单方和复方脂质体中,他莫昔芬和多西他赛均无突释,多西他赛较他莫昔芬释放快,他莫昔芬和多西他赛释放模型符合一级释放方程,他莫昔芬和多西他赛的释放曲线相似。结论他莫昔芬和多西他赛在单方和复方脂质体体外释放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阿西美辛缓释片的研制及释药因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并对释药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运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确定速释部分的处方;对HPMC规格和用量、润湿剂浓度、制片压力等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处方的筛选.结果:阿西美辛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HPMC用量、润湿剂浓度、制片压力对释药几乎无影响,而HPMC规格对药物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采用HPMC作为基本骨架材料,结合其他辅料,可制备日服1次的阿西美辛缓释片.  相似文献   

19.
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M)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运用薄膜分散-pH值梯度法制备HM.脂质体以及高速离心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并测定其包封率;借助综合评分法,评价其粒径、多分散系数、包封率、载药量指标;运用正交优化实验法考察磷脂-胆固醇与药-脂比、超声时间、外相pH值对脂质体的影响,述选最优工艺处方,评价脂质体与原料药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最优处方因素为磷脂-胆固醇比值为4:1,超声时间为300S,药-脂比值为1:5,外相pH值为6,8,即X13X23X32X43,经实验验证其粒径为(155.0±14.5)nm,多分散系数为(0.148±0.011),包封率为(80.90±0.01)%,载药量为(11.16±0.01)%;其原料药0.5h累积释放百分比大于50%,不到2h已全部释放,而优化后的脂质体在1h内其累积释放百分比大于50%,4h后释放完成。结论:采用薄膜分散-pH值梯度法,以最优处方制得HM-脂质体,其粒径大小适中、形态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相对较高,体外释放显示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NCTD)脂质体并探讨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NCTD-脂质体,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利用平衡透析法对含NCTD的载药脂质体进行体外释放的评价。结果:影响包封率和粒径的因素,依次为A>C>B,各因素组合以A2C1B2最佳,即磷脂-药物质量比为10∶1,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为5∶1,超声次数为10次;制得的NCTD-脂质体的粒径为(90.50±2.40)nm,包封率为(34.7±1.3)%,实验结果显示缓释效果明显。结论: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的NCTD-脂质体,其性质稳定,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