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以及煎煮时间对于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只小鼠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8组,每组15只.取4组进行大黄炮制实验,另4组进行大黄煎煮实验.其中炮制实验组中每组均采取不同的炮制方案,煎煮实验组中每组也采取不同的煎煮时间,对比小鼠灌胃水煎液的具体情况.结果 HT6K 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可知,生大黄组、经醋或者酒炮制的大黄组,胃残留率相比生理盐水组明显较低,P<0.05;小肠推进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对比不同煎煮方法可知,短大黄组的胃残留率相比生理盐水组明显较低,小肠推进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中大黄组与长大黄组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大黄进行炮制与煎煮的过程中,适当将药物的煎煮时间延长有利于将药物沉降药性趋于温和,采取醋制与酒制可将药性适当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以及煎煮时间对于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为临床中医更好的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0只。其中煎煮实验四组,包括生理盐水组、5 min生大黄组、10 min生大黄组、30 min生大黄组。炮制实验四组,包括生理盐水组、生大黄组、醋大黄组、酒大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大黄进行处理,制成水煎液。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下大黄水煎液对于小鼠胃排空以及小肠推进的影响,进而探讨大黄沉降药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5 min水煎液对小鼠的胃残留率以及小肠推进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 min以及30 min水煎液对小鼠胃残留以及小肠推进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醋大黄和酒大黄能够提高胃排空率以及促进小肠推进,且与生大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煎煮时间的增加能够缓和大黄的沉降药性,醋制以及酒制能够显著增强大黄的沉降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的炮制与煎煮时间对于大黄沉降性的影响。方法抽取72只小鼠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煎煮大黄组与炮制大黄组,煎煮大黄组则细分为生理盐水、5 min煎煮、10 min煎煮及30 min煎煮等四组,炮制大黄则细分为生理盐水、生大黄组、醋大黄及酒大黄等四组。对各组大黄进行煎煮,留取水煎液,对小鼠进行实验。观察统计各组小鼠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生理盐水组与5 min煎煮液在小肠推进率及胃残留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10 min及30 min煎煮液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醋大黄与酒大黄的的小肠推进率及胃排空率与生大黄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的沉降作用可通过延长煎煮时间降低,可通过醋炙或酒制增加其沉浮药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结合患者自身状况进行合理的煎煮时间和炮制方法调整,做好更好的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秀  宋淑华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4):341-341,344,351
大黄为常用中药,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茎,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医生、药师和病人对大黄煎煮时间的长短可影响其药理效果,产生泻下与止泻的双重作用了解甚少。作者就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中药炮制是依照中药理论,并结合药物自身的特性以及工艺的要求进行制药的技术。中药炮制的不同方式可以对药物的药性有着一定影响,并且提高药物的疗效。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以及补泻、毒性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而对药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增强药物药效的同时,可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和煎煮时间对生大黄煎液中主要蒽醌类成分及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大黄煎液中总的和游离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没食子酸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温30℃;流速1mL.min-1;测定蒽醌类成分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3∶17),检测波长254nm;测定没食子酸流动相为甲醇-0.01%磷酸(10∶90),检测波长273nm。结果:采用后下和正常煎煮方法,在10~60min内,时间越长,各游离或结合蒽醌衍生物及没食子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大黄煎液中游离或结合蒽醌含量与泻下作用无直接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加工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炮制时应用各种辅料。辅料分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两大类,常用的有酒、醋、麸、土、砂等,远在雷学文的《雷公炮制论》问世之前,就有关于辅料炮制药物的记载,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发现辅料与中药药性之间有关密切的联系。随着辅料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辅料对药物的某些作用机理逐渐被研究清楚,仅结合部分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报道变谈酒、醋、盐、土等辅料对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霞 《中国现代医药》2005,4(6):107-107
大黄是常用中药,具有泻下攻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辨证配伍是充分发挥药效的关键,但剂量、炮制、煎服方法和时间等对其疗效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选择煎煮时间,使汤剂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以便充分发挥药效。利用我院煎药机对经常煎煮的几个汤剂存不同煎煮时间下分别进行薄层鉴别,现将结果简要说明如下。方剂1:茯苓30g、桂枝15g、白术15g、甘草10g、龙骨50g、牡砺50g、川芎15g、菊花20g、薄荷10g、牛膝30g、天麻20g、磁石30g、半夏20g、葛根20g、夏枯草30g。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燥条件大黄水提物的外观及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华  王强  金城  肖小河 《中国药业》2009,18(24):25-27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外观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真空、常压、喷雾、微波和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样品的外观质地、pH及相对临界湿度(CRH)的差异。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的外观性状差异较大,pH差异不大;CRH由大到小依次为常压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样品,其中喷雾干燥样品最小且与常压干燥样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燥方式对样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影响明显。喷雾干燥样品的吸湿性增大,对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黄附子汤中诸药的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大黄附子汤中各组分不同配伍对附子中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大黄附子汤为基础 ,配伍成不同的组方 ,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 :各组方单煎混合提取液中乌头碱的含量比附子单煎下降20 %左右 ,各组方合煎提取液中乌头碱的含量比附子单煎下降45 %左右 ;细辛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的含量无影响。结论 :在大黄附子汤中大黄能佐制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13.
王丽芳  王孝敏 《中国药房》2012,(19):1821-1824
目的:为掌握中药炮制方法、规范饮片质量标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所收载的中药饮片炮制内容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共收载中药材591种,其中未列饮片项的中药有148种,23味中药的25个炮制品单列质量标准、附有2种及以上炮制品的中药159种;中药不同炮制方法与炮制品质量标准各有特点。结论:2010年版《中国药典》为规范全国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与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与指导,应认真参照执行。同时,中药炮制方法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9,(18):2537-2541
目的:探索不同初加工方法对黄精品质的影响,优化不同等级、不同形态黄精的初加工方法。方法:经不同干燥法及煮制法、蒸制法处理黄精后,利用硫酸-苯酚法对指标性成分黄精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同时考察药材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及总灰分的含量,筛选最佳初加工工艺。结果: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各级黄精样品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黄精多糖(≥7%)、醇溶性浸出物(≥45%)及总灰分含量(≤4%)的要求;从干燥方式来看,微波干燥法优于烘箱干燥法;对不同形态(个状及片状)黄精样品而言,片状黄精品质优于个状黄精;而对于初加工方法而言,蒸制法优于煮制法。黄精"统货"蒸制、煮制时间分别在20、15 min时,黄精多糖含量达到较高值。结论:通过对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分别进行探讨,初步得到了黄精的个状、片状及"统货"样品进行高效初加工的方法,可为有效利用黄精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龙胆药材合理的采收期和加工条件,科学指导生产。方法采用Shimadzu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5.5∶94.5),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5、270nm;柱温:40℃。结果8-10月,根中的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基本上同步上升,也同步下降,8月后逐渐降低,9月时含量最低,10月以后含量逐步升高。结论通过考察不同时间龙胆药材的含量,确定了最佳采收期和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浙贝母饮片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及炮制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50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A(乙腈)及B(0.05%三乙胺水溶液),两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采用ELSD检测,漂移管温度55℃,载气40psi,增益10。结果:3种成分的峰面积对数值与浓度对数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贝母辛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1%、100.1%、96.9%;不同炮制方法处理的浙贝母商品以无硫护色组生物碱含量最高(0.082~0.24%,平均0.15%),生晒处理组次之(0.058~0.23%,平均0.13%),硫熏处理组次之(0.032~0.12%,平均0.092%),贝壳灰法组含量最低(0.040~0.12%,平均0.07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评价和控制浙贝母饮片的质量的依据;不同炮制方法对浙贝母药材3种生物碱含量有影响,硫熏和贝壳灰法处理会降低贝母饮片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工方法对茯苓及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 要 目的: 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茯苓及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不同茯苓加工品中茯苓酸的含量,采用Apoll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5% 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结果: 茯苓皮中茯苓酸的含量>茯苓,且经蒸制后两者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生切品>传统法蒸品>高压蒸品。结论: 茯苓酸对热压不稳定,茯苓经过蒸制后,其含量降低。本研究可为茯苓饮片的规范化加工炮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汤中9种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传统煎煮和煎药机煎煮对桂枝汤中上述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254 nm(桂皮醛、甘草酸)、280 nm(没食子酸、香豆素、桂皮酸、2-甲氧基桂皮醛),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和甘草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410 2~210.0(r=0.999 9)、0.994 0~254.5(r=0.999 9)、1.636 0~1 675.0(r=0.999 9)、0.988 3~506.0(r=0.999 6)、0.987 3~31.59(r=0.999 5)、0.486 8~124.6(r=0.999 5)、2.458 0~314.6(r=0.999 5)、0.034 3~1.096(r=0.999 8)、1.711 0~219.0μg/ml(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56%~103.19%(RSD=4.00%,n=9)、101.51%~107.32%(RSD=2.21%,n=9)、95.08%~103.76%(RSD=2.87%,n=9)、100.82%~105.73%(RSD=1.85%,n=9)、85.08%~89.12%(RSD=1.40%,n=9)、92.31%~99.12%(RSD=2.71%,n=9)、99.17%~102.32%(RSD=1.24%,n=9)、100.15%~103.98%(RSD=1.18%,n=9)、99.93%~102.61%(RSD=1.03%,n=9)。煎药机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含量为4 565μg/g,传统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 742μ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桂枝汤中9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其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和2-甲氧基桂皮醛的含量测定为桂枝汤中首次报道。煎药机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传统煎煮所得总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对川芎饮片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都江堰、彭州两地的鲜川芎,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后,经淋洗、阴干(至含水量约28%)、切片、干燥制得川芎一体化饮片;经阴干、加水闷润(至透心)、切片、干燥制得传统饮片。建立两种饮片各10批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流动相为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5 nm,进样量为10μL。以洋川芎内酯A为参照,绘制20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两种饮片中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0批药材样品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共有16个共有峰,指认其中7个依次为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0.200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2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按储存温度的不同分为常温保存组(n=120)与低温保存组(n=240),比较两组在保存24 h、48 h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指标变化,同时和正常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常温保存组血常规参数中PLT、HCT在保存24 h、48 h后明显高于正常值;低温保存组血常规参数中PLT、HCT在保存48 h后明显高于正常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温度和时间均会对血常规参数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相对而言,低温保存效果更好,但也需尽快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