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洪县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每组34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1年妊娠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LH、FSH、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LH、FSH低于传统组,E2高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组1年妊娠率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不同方式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6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比较2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巢间质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及卵巢窦卵泡数。结果 2组术后1个月E2水平、PSV及卵巢窦卵泡数明显低于术前,FS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是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E2、FSH、LH水平、PSV及卵巢窦卵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电凝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抗缪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AMH、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AMH、FSH、LH水平分别为(4.08±0.42)ng/ml、(6.84±1.57)IU/L、(11.41±1.08)U/L,优于对照组的(3.45±0.51)ng/ml、(7.62±1.25)IU/L、(12.24±1.2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48例,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其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双侧卵巢窦状卵泡(F0)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FSH明显升高(P〈0.05),E2明显降低(P〈0.05),窦状卵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较术前虽有变化,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卵巢功能,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9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25例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治疗,24例B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变化情况和窦卵泡数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对比(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剥除术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两种止血方式对并发症、卵巢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腹腔镜术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予以双极电凝止血,观察组予以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AMH、E2下降,FSH、LH上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MH、E2升高,FSH、LH降低,且观察组FSH、LH低于对照组,AMH、E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相比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为腹腔镜术术中止血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73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在腹腔镜下给予囊肿剥除手术,对照组32例患者进行开腹囊肿剥除手术的治疗,对卵巢功能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围绝经期的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雌二醇的含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在腹腔镜下给予剥除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卵巢功能的不利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84例子宫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并观察两种方式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在FSH、E2以及P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75.0%,对照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对手术指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卵巢囊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E2(40.20±1.41)pmol/L高于对照组的(31.46±1.68)pmol/L,FSH(6.48±0.14)U/L、LH(11.07±0.68)U/L低于对照组的(9.73±0.24)、(14.89±0.23)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LOC)治疗良性卵巢囊肿(O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良性OC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各53例。OCR组接受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OCR)治疗,LOC组接受气腹式LOC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性激素指标[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OC组住院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OCR组,术中失血量少于OCR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LOC组血清LH、FSH水平低于OCR组,E2水平高于OCR组(P<0.05);LOC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7%低于OCR组20.75%(P<0.05)。结论 气腹式LOC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恢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卵巢囊肿剥除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110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拟行卵巢囊肿剥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3例。其术中采取的止血方式有所不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采取电凝止血;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术中采取缝合卵巢止血。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月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E2、FSH和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回访,观察组中患者月经正常52例,对照组月经正常5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在确保充分止血和科学掌控电凝时间及强度、同时手术应操作轻柔,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的基础上对患者卵巢功能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缝合和电凝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缝合止血)与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窦卵泡计数(AFC)、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雌二醇(E_2)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研究组AFC、LH、FSH及E2评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缝合止血对比电凝止血,可促进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极电凝与缝合方式对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残留卵巢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缝合方式止血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方式。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FSH、E2及LH水平、卵泡数量及术后月经异常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FSH、LH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E2明显低于术前;术后两组FSH、E2及LH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卵泡数量下降,而观察组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月经异常率均明显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对患者使用创面缝合方式处理残余卵巢时,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张丽 《江西医药》2022,(12):2178-218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90名OE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行腹腔镜剥除术)和观察组(45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观察两组治疗后卵巢储备功能、生育力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获卵数、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雌激素(E2)、窦状卵泡数(AFC)、抗缪勒管激素(AMH)、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能够改善OEM患者卵巢功能,且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其中30例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为研究组,32例患者采用缝合止血为对照组。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促卵泡激素等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A亚组B亚组术后雌二醇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A亚组和B亚组(P0.05);研究组B亚型术后3个月和12个月雌二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A亚组B亚组术后促卵泡激素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A亚组和B亚组(P0.05);研究组B亚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促卵泡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存在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卵巢囊肿采用腹腔镜卵巢剥脱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用腹腔镜卵巢剥脱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口服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黄体素(LH)、卵泡促激素(FSH)、雌二醇(E_2)等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H(10.1±1.0)U/L、FSH(10.2±1.2)U/L、E_2(108.5±9.6)pmol/L等激素水平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9±1.1)U/L、(11.3±1.4)U/L、(181.4±23.8)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5.0%与对照组的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卵巢剥脱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囊肿可以有效降低促黄体素(LH)、卵泡促激素(FSH)、雌二醇(E_2)等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超声刀和缝合止血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给予超声刀止血(观察组)和给予缝合止血(对照组)的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各42例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时卵巢储备功能[促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窦状卵泡计数(AFC)、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T0及T2时,两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血清FSH水平均组内T1比T2时升高(P0.05),AMH水平及AFC、PSV检测结果均较组内T1比T2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和缝合止血两种止血方法均能保护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远期卵巢储备功能,但超声刀止血法止血效果优于缝合止血法,于患者预后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中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创面电凝止血组(观察组)和镜下缝合止血组(对照组)各93例,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E2水平下降和FSH水平增高,其中观察组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较术后3个月增高,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中创面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大,与缝合止血法比较可加重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损伤,临床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吕向荣 《江西医药》2014,(7):622-623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卵巢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卵巢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妊娠率高等优点,明显优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14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胃肠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发热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LH、FSH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E:水平有所下降;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各项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更快,并且可以有效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