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及其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224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并配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程度包括静脉滴注、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方面。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穿刺成功112例(100.0%),对照组穿刺成功99例(88.4%),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有利于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6月于五原县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需进行静脉留置的患儿124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6%,低于对照组的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5月在我院儿科输液治疗的8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渗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水平,降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高整体输液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儿科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例数均为6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最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留置成功率为9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对输液、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提高留置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辽宁铁煤集团总医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20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97/100),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81.0%(81/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6.51,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10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7.0%(17/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84,P<0.05)。结论新生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优质护理,可改善患儿的静脉针留置时间,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郭丽  胡梅英  黄琴 《中国当代医药》2022,(30):119-121+125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追踪式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4月江西省儿童医院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期间于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5月至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采取基于微信平台追踪式健康教育期间于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家属健康行为、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健康行为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追踪式健康教育能够延长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留置针使用时间,促进患儿家属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小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小儿科收治的10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两种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0%;观察组患儿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8.0%;此外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能够保证静脉输液及抢救危重患儿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良反应较少,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5月在我院输液科就诊的婴幼儿患者50例,分对照组及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留置针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究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儿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为6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为67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82.08%,且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9.4%,两组患儿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留置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有效的降低,在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改善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有着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肥胖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合理位置。方法 437例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7例留置颞浅静脉,对照组220例留置额浅静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浅静脉是肥胖患儿合适的头皮静脉留置针部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静脉留置针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比较中,其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两组患者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地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出现率;并且还能不断的提升责任护士的护理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儿科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160例。患儿依据病历号尾数分为两组,单数者为观察组,双数者为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非计划拔管(包括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液体渗漏、静脉炎、自行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31±0.44)d,对照组的平均留置时间为(2.77±0.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2,P<0.05)。观察组患儿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静脉输液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及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湿热敷在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儿科住院输液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观察组在穿刺前使用654之加利多卡因湿热敷穿刺部位后再进行穿刺.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平均穿刺次数及输液时间、疼痛程度、穿刺前后心率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污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几平均穿刺次数及注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观察组患儿心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654-2加利多卡因湿热敷在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操作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实验组(55例),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实验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从留置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皮肤损伤三个方面观察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留置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均展示出明显的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皮肤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约束带在小儿急诊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0例在静脉穿刺中使用改良式约束带进行约束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制作宣教材料。选取另500例患儿在静脉穿刺中使用传统约束法进行约束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穿刺的成功率、患儿的疼痛程度和配合程度、家长的焦虑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约束带能够提高小儿急诊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和文献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标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进行专项督查与管理,将实施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与实施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寇琼 《家庭医药》2016,(1):57-58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观察组使用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头皮或四肢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一次穿置管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及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腋静脉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平均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在早产儿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儿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儿科患者。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儿科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儿科患者则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儿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科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97%,对照组儿科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78%,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儿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儿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8±3.2)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6.35±5.6)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术室麻醉患者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对照组97例,采用常规静脉滴注。分析不同静脉滴注方式的疗效,优化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97例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81例(83.51%),再次穿刺成功14例(14.43%),穿刺失败2例(2.06%);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80例(82.47%),再次穿刺成功17例(17.53%),无穿刺失败病例。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观察组15例(15.79%);对照组25例(25.77%)。经过精心护理,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4.54%。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室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并发症较低,穿刺成功率与常规静脉滴注相当,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4):91-94
目的分析小儿的护理与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问题,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输液的患儿共计1000例,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0例患儿采用普通穿刺的方式,观察组500例患儿则应用静脉留置针,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皮肤损伤、脱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外渗1例、堵管0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4例、外渗48例、堵管17例。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的临床护理与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明显地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