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抢救,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分别为(0.5±0.2)min、(60.3±12.1)min、(9.3±2.1)min、(94.1±2.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37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而对照组抢救成功32例,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现头晕、疼痛、肢体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10.8%)相对于对照组(33.3%)明显偏低(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9%(34/37)、55.6(20/36),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21.4±7.0)d明显少于对照组(29.9±5.5)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的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张晓芬  袁承军  何玲 《河北医药》2016,(8):1272-1274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入选明确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分别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通过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医疗费用、满意度以及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急诊护理路径组的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h.05),急诊护理路径组的健康知识得分和满意度评分更高;经Ridit检验,急诊护理路径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梗死患者的抢救,可以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D-B时间、抢救次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治疗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术前准备时间、D-B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试验组的治疗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医疗质量,并使患者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已实施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急诊到住院救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患者满意率92.2%(47/51)显著高于对照组78.0%(39/50),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中可显著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0例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50例行支架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行支架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具有重要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47例作为观察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47例记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诊处理时间、介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处理时间、介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显著,可准确缩短介入治疗时间,减少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风险,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抢救时间(52.1±1.9)min、住院时间(25.2±1.6)d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40.2±0.4)min、住院时间(19.2±2.2)d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及临床抢救满意率则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不但能够减少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和抢救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对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急诊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其中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路径组,接受传统急诊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9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路径组分诊时间(1.16±0.78)min、球囊扩张用时(70.31±9.67)min、急诊停留时间(40.24±5.63)min低于参照组,而急诊抢救成功率(98.11%)、康复率(90.57%)、总满意度(96.23%)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改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急诊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再通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急诊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统计患者的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得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五个方面,实验组患者所耗费的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患者,而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3.75%,实验室的护理满意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行卵巢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时间(54.7±9.6)h、住院时间(10.4±1.3)d、住院费用(4642.8±432.6)元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9%明显优于对照组71.9%,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急救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和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106-108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诊与救护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入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临床急诊以及救护。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急诊救护,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对患者预后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依次为13.33%、16.67%,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临床上需要尽早初诊以及诊断,并尽早进行针对性处理,在予以治疗的同时落实综合性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3.13%,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9.38%,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5.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抢救过程中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48例,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62例,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护理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进出急诊室、急诊球囊扩张、心电图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院内再次AMI及PCI发生率分别为6.45%与11.29%均低于对照组29.17%与31.25%(P<0.05);另外研究组满意度超过90.00%,高于对照组72.92%(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护理为对照组40例,急诊护理路径为试验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优质化的急诊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抢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院内AMI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行PCI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组间住院时间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可增加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率、减少抢救时间,可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急诊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急诊护理,有助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缓解各项临床症状,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阑尾炎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